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旅行者"2号的发现"旅行者"2号是美国航宇局于1977年8月20日发射的无人星际探测器。它依次拜访了木星、土星和天王星,1989年8月25日到达海王星附近,对被4850千米厚的云层覆盖的海王星进行了考察。"旅行者"2号探测器在飞行期间,不断地将大量星际信息发回到地球,由此扩大了人类对星际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美国预定1989年4月28日发射“麦哲伦”金星探测器,同年11月发射“伽利略”木星探测器,这是美国相隔11年之久又重新恢复发射探测器。连续航行10年以上的“旅行者”探测器于1988年8月接近海王星。“麦哲伦”探测器在航天飞机上绕地球轨道飞行后,加速飞行脱离地球引力,在大约进行240天旅行后到达金星。金星与地球相邻,其大  相似文献   

3.
综述美国航宇局1977年9月5日发射的旅行者-1空间探测器,经过一年半的漫长飞行,行程六亿四千万公里,于今年3月5日掠过木星,对木星及其十三颗卫星中的五颗进行了一系列科学探测,获得了大量探测数据及照片。仅照片一项,每天向地面传送1,500~1,800张。  相似文献   

4.
[英国《空间飞行》杂志1978年4月报道] 美航宇局去年八、九月分别发射的两个旅行者宇宙探测器,现在正借助引力探索外行星。当它们逃脱太阳系时,将以每秒17.2公里的速度飞向广阔无垠的星际空间。旅行者-1将于明年3月到达木星,1980年11月飞过土星及其光环。旅行者-2明年7月飞经木星,1981年8月经过土星,可能在1986年6月飞临天王星。当这两个宇宙飞行器1989年穿过冥王  相似文献   

5.
正"朱诺"(Juno)是美国的木星探测器,是继"伽利略"(Galileo)木星探测器后的全球第二个木星探测器,于2011年8月5日由宇宙神-5(Atlas-5)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任务目标是研究木星的起源与演变,探测木星大气、引力场、磁场以及磁球层,调查木星上是否存在冰岩芯,确定木星上水的含量,并寻找氧气。"朱诺"采用了先进的太阳电池阵技术,是在以往探测过木星的深空探测器中首个使用太阳电池阵的探测器,在采用太阳电池阵的深空探测器中飞行距离最远。此外,"朱诺"探测器还针对木星严苛的辐射环境,首  相似文献   

6.
木星和土星探测的未来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60-70年代,美国、苏联先后向火星、金星、木星和土星发射了几十个探测器,并实现了火星和金星的机器人着陆。这些探测器中以探测火星和金星的居多,仅有几个掠过木星和土星,而且未能获得这些巨行星的全貌。1989年和1997年发射的"伽利略"(Galileo)木星探测器和"卡西尼-惠更斯"(CassiniHuygens)土星探测器分别进入了木星和土星轨道,实现了大气就位探测和土卫六表面着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资料,更激发了世界对这2颗巨行星及其卫星的关注。2004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航天局(ESA)先后发布的深空探索愿景中均规划了木星及土星探测任务。2008年,NASA和ESA组成了木星系探测联合研究组(JSDT),提出了在2020年后实施"木卫二木星系统任务"(EJSM)和"土卫六土星系统任务"(TSSM),美欧将集中资源联合开展木星系和土星系探索任务。2011年,美国选定了"土星海"(TiME)着陆器作为2016年的发现级备选任务。2012年5月,ESA确定了将在2022年发射"木星冰月探测器"(JUICE),将探测木星卫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美苏两国都发射核动力卫星。迄今为止,美国已经发射了十几颗这类卫星,苏联发射的更多,令人瞩目。今后两国仍将继续发射这种卫星。一、核动力装置的优点空间核动力具有许多太阳电池无法相比的优点,它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可靠性高……。核动力所具有的优点很适合星际探测器使用。比如,美国前几年发射的旅行者卫星,要完成探测木星及土星的基本任务,需要有恒定的电力供应。而土星,木星及更远的星际区域太阳辐射通量低,若用太阳电  相似文献   

8.
1989年10月18日升空的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成功发射伽利略木星探测器后,美航宇局就有了金星和木星的新型探测器,从而大大提高了美国空间科学探测能力。伽利略探测器是继1989年5月4日发射的麦哲伦金星探测器之后,由航天飞机成功发射的第2颗行星探测器。该探测器在前往木星的过程中也将飞经金星。伽利略探测器完成部署后,航天飞机的5名宇航员进行了大量地球观测、材料加工和大气臭氧测量工作。 NASA主管空间科学的副局长伦纳德菲斯克说,这颗探测器的发射时间推迟了7  相似文献   

9.
美国在1977年8月和9月用大力神-人马座火箭发射了“旅行者2号”和“1号”两个探测器。原计划它们仅是探测木星和土星。“旅行者1号”于1980年11月探测土星后,在土星引力场作用下,它向“上”飞出了黄道平面。一时,美航宇局因其它任务,放弃了继续跟踪“旅行者2号”。幸运的是,仍有一些头脑清醒者发现,“旅行者2号”在土星引力场作用下,能飞向天王星和海王星,他们说服了航宇局人士,继续跟踪“旅行者2号”,并收集它发回的资料。今年1月24日,“旅行者2号”在距天王星81,500公里  相似文献   

10.
人工神经网络在未来深空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1977年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旅行者1"号,已经成为第一个实质意义上进入行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2013年9月美国宇航局宣布"旅行者1"号进入星际空间时,与地球间的距离已经超过了180亿千米,"旅行者1"号发射的无线电信号需要经过17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地球。控制中心实际上已经无法对"旅行者1"号进行有效的控制。就探索宇宙而言,"旅行者1"  相似文献   

11.
思飞  徐菁 《太空探索》2011,(9):34-39
北京时间8月6日零点25分,美国航宇局用宇宙神5号运载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起飞,发射了新型木星探测器"朱诺"号。火箭升空53分钟后,两者分离,探测器进入太空预  相似文献   

12.
<正>在40年的漫漫征途中,"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探测了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可谓将这些行星"一网打尽"。对几大行星的探测1.木星1979年2月25日,"旅行者1号"发回了大家期待已久的木星的大红斑。它是一个在木星赤道以南22°存在了很久的巨大反气旋风暴,自1830年开始,已经被持续观测了187年,但这次我们看到的是高清!第一位看见大红斑的人一般被认为是罗伯特·虎克,他在1664年描述木星上的这个斑点;然而,虎克所  相似文献   

13.
行仁 《太空探索》2003,(12):42-45
1989年10月18日美国发射的“伽利略”号空间探测器是世界上第一个木星专用探测器,它曾经完全改变了科学家对木星及其卫星的认识。今年9月21日,它第34次环木星运行时在人工控制下坠入术星大  相似文献   

14.
4日独联体在哈萨克斯坦的拜克努尔航天中心的一次发射中,“天顶号”运载火箭再次遭到失败。这是1990年10月以来的第3次发射失败。此次故障发生在第二级。 8日美国航宇局于1990年发射的由欧空局研制的“尤利西斯号”太阳探测器掠过木星,并改变方向朝太阳飞去。格林威治时时间12时01分,尤利西斯号探测器距木星最近为38万公里,位于木星北纬30度上空。然后,探测器在木星巨大的引力作用下改变方  相似文献   

15.
空间扫描     
空间扫描伽利略号探测器发现木星新光环这个直径超过100万千米的暗淡光环由直径不超过1.4μm的微粒构成,且沿着与木星及其16颗卫星相反的方向运转。它似乎比1979年旅行者-2探测器发现的那个由尘埃构成的光环大得多,密度也稀薄得多。美国揭开火星“人脸”...  相似文献   

16.
灵神星探测任务 灵神星探测任务是美国宇航局发现级探测任务中的第14项,和露西探测器研究类似的目标——小行星."露西"已经在2021年底发射,奔赴木星轨道的特洛伊小行星带,而"灵神号"将在2022年8月搭乘猎鹰重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前往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主小行星带(简称主带),探访和它同名的16号小行星灵神星.  相似文献   

17.
基于我国未来木星系探测任务需求,初步设计了任务轨迹。以目前的发射能力,要实现木星的环绕探测必将利用行星借力,需设计借力轨迹。首先将脉冲变轨的轨迹设计问题转化为参数优化问题,在满足2029—2032年间发射并且飞行时间不超过7年的约束条件下,使用PSO算法对发射时刻、借力时刻、深空机动时刻、到达时刻等参数进行优化,使得探测器需提供的总速度增量最小。探测器进入木星系后,利用木卫3借力捕获至环木大椭圆轨道,又利用木卫4构造共振借力,最终捕获至木卫4的环绕轨道。在此基础上,还考虑了天王星飞越的拓展任务,天王星探测器在到达木星时与木星系探测器分离,利用木星借力可无消耗飞往天王星,并在2043年完成天王星的飞越探测任务。  相似文献   

18.
美国将于1986年发射一个外行星探测器——“伽利略”号飞船飞往木星。飞船由轨道器和大气层探测器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任务是测量木星及其几个主要卫星的大气层以及木星周围的电磁场和粒子辐射环境。由于飞船装备了不少先进探测设备,轨道器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将要围绕土星飞行十几圈,并相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9月5日是人类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探测器"旅行者1号"成功发射升空飞行40周年的日子,它是历史上飞行距离最远、最长寿的航天器,尽管已经距离地球很远,它每天仍与美国宇航局联系,继续探索着人类未知的深空。"孪生兄弟"旅行者1号和2号为了探测太阳系的行星和观测太阳以及更远的深空,美国宇航局先后于1972年3月2日和1973年4月6日,分别发射了先驱者10号和11号探测器。又于1977年8月20日  相似文献   

20.
闻新  南英 《太空探索》2012,(11):46-47
人造航天器考察过太阳系气体行星吗?1977年,美国发射了"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姊妹探测器。"旅行者"2号的任务是探测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1986年和1989年"旅行者"2号先后飞越天王星和海王星,现在正飞往太阳系边界的"终端激波"区域。2004年"旅行者"1号飞越太阳系"终端激波"区域后失去联系,不知是否被外星人"劫走"?"旅行者"1号和2号航天器都携带着一张金唱片,唱片中载有地球的映像、生命科学资料和一首"地球之声"乐曲,曲中收录了诸如鲸鱼、婴儿哭声、海浪拍打声及不同种类的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