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据英国媒体报道,科学家在2007年发现了18516个对科学而言全新的物种,它们当中包括体长10.4厘米的小蛇,贝壳可向四面旋转的蜗牛以及开花即死的棕榈树。现在,参与新物种命名工作的康涅狄格州大学教授贾尼尼·凯拉领导的一个国际专家委员会根据最新发现评选出“十大新物种”,用以展现令人惊叹而又十分奇异的地球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2007年5月14日,中国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尼日利亚通信卫星-1号(以下简称尼星),8天后的5月22日尼星成功定点在东经42度,进入在轨测试阶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尼星"1R20日凌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11年中国航天共完成3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先后为巴基斯坦、欧洲卫星通信公司、尼日利亚发射3颗通信卫星,其中巴星、尼星均为中国整星出口在轨交付项目。2011年,中国航天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收获颇丰:首次向亚洲用户  相似文献   

4.
波音公司的KC-767空中加油机提案接连遭到美国空军延迟决定、澳大利亚及英国相继采购空中巴士A330加油机的打击后.终于在国际市场有了初步的结果.2005年2月底,波音公司在美国堪萨斯州威契大厂推出第一架KC-767先进空中加油机,第一个上门的客户是意大利空军。  相似文献   

5.
尼比鲁一词最早见于6000年前苏美尔人的记载(古巴比伦尼l亚人称这个行星为马杜克),他们称尼比鲁是他们的母星,其轨道交错在我们太阳系已知的8个行星之间(之前称9个),公转一次需时3600年。(玛雅预言中的太阳历,其周期为3000年。5000年,和尼比鲁的公转周期接近。)  相似文献   

6.
田野 《飞碟探索》2012,(12):16-18
关于虚拟行星尼比鲁和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的谣言泛滥成灾。“向太空生物学家发问”网站已经收到成千条关于尼比鲁和2012的问题,并且给出了答案。以下就按照逻辑顺序列举出最有名的“20个问题”,并附上详细的解答。  相似文献   

7.
正1海牙外空资源治理工作组情况概要2015年1月,海牙外空资源治理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成立。截至2017年12月,它是唯一起草外空资源开发开采国际规则制定的国际平台,致力于实现以外空采矿为主的外空资源开发开采活动的国际法律确定性。工作组由来自各大洲的智库及高校等研究机构组成,包括荷兰莱顿大学航空航天法研究所和法学院、巴西天主教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印度尼  相似文献   

8.
正20世纪80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中国航天人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世界。多年来,中国已先后为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47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发射54颗国际商业卫星;向国际客户提供17次搭载发射服务,发射23个国外小卫星/载荷。"中国航天"已成为一张闪耀世界的"国家名片"。  相似文献   

9.
所谓的尼比鲁大碰撞,是指某些亚文化群体预言的在21世纪地球将与一个巨大行星有亲密接触(可能是碰撞,也可能是擦肩而过),而笃信世界末日的人们一般会将这一行星称为X行星或者尼比鲁。  相似文献   

10.
欧洲“阿里安”火箭自1979年12月首次发射至1986年底止,共发射了18次,成功14次。它已赢得了2/5的发射市场,在1986~1990年间将发射100~120颗卫星。目前,它的客户仍接踵而至,致使发射计划达到超饱和状态。它的客户大体可分为政府组织、国际组织、私人公司。“阿里安”火箭之所以受  相似文献   

11.
美国“国际彗星探险者”(ICE)于1985年9月11日探测了贾可比尼-津纳彗星,通过对这颗彗星的直接测量证实了这样一种理论,即彗星是由冰形成的“脏雪球”,当彗星接近太阳时,这些冰爆裂成为逆向雪暴物质并升离彗星表面。“国际彗星探险者”提供的第一批有关这颗彗星的直接测量结果证明,彗星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冰。它是在四十亿年前同木星、土星、天王星和  相似文献   

12.
五轩 《太空探索》2007,(7):12-13
2007年4月11日,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在大型运输机的举托下,来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承担尼担利亚通信卫星一号研制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技人员在这里开始了卫星升空前的例行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新闻:6月17日,第53届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盛大开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多种手段分别向国际客户展示了中国航天科技实力,部分内容为首次在国际航展中展出。解读: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创办于1909年,每两年举办一次,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负盛名的国际航空航天展会之一。  相似文献   

14.
张鸥 《国际太空》2001,(12):24-24
20 0 1年 7月 18日 ,全球第一个商业通信卫星提供者——国际通信卫星组织(INTEL SAT) ,宣布它已完成由一个条约组织到一个私有公司的历史性变革。新成立的国际通信卫星有限公司拥有 2 0 0多个股东 ,他们包括来自 145个国家的公司 ,代表了大多数世界著名通信网络的经营者。国际通信卫星有限公司的执行主席Conny Kullman说 :“在过去的近 40年中 ,国际通信卫星组织为全球提供了最为广泛的、最为可靠的卫星业务往来”,“我们作为一个私营公司将建立在以往的成就之上 ,并将为客户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196 4年成立的旨在提供全球通信的国际…  相似文献   

15.
正众所周知,"国际空间站"是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平台,主要采用政府提供资助、承包商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模式。随着商业公司在"国际空间站"活动参与度的增加,从制药公司在"国际空间站"上开展基于商业目的的研究,到私人公司为"国际空间站"研究提供独特的运输、保障服务,再到商业运输旅游乘员项目,"国际空间站"正调整自身,以适应新的模式需求——商业需求,这是一种以公司或个人提供资金支持、政府作为客户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因太阳帆板驱动机构故障而在轨失效的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简称“尼星一号”)的替代星——尼日利亚星通信卫星1R(简称“尼星1R”),将于2011年第四季度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升空。3月24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尼日利亚通信卫星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尼星1R项目合同。  相似文献   

17.
11月初,尼日利亚科技部与英国萨瑞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建造一颗地球观测卫星的协议。这颗被称之为尼星2号的卫星重300千克,将于2009年被送入700千米高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尼星"1R发射时,正是尼日利亚的下午,当地所有的电视台都转播了发射实况。尼方对这次卫星发射有怎样的期待,又是怎样看待这颗卫星?发射前夕,记者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采访了尼日利亚通信卫星公司总裁如法。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6月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了《NASA低地球轨道商业开发计划》,旨在扩大对"国际空间站"的商业应用,将"国际空间站"更多地向商业企业开放,让美国的工业创新性和独创性推动低地球轨道(LEO)上商业航天活动蓬勃发展。NASA在低地球轨道上的最终目标是与工业界合作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NASA作为其中以较低成本购买服务和能力的众多客户之一。2019年6月21日,NASA发布征集可加  相似文献   

20.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有着远大的科技理想和发展雄心。2004年12月15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长城工业总公司与尼日利亚签署了"尼星"1号项目合同,其中包括为尼方提供培养人才的服务。从2005年11月到2007年1月,五院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