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2018年6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三号航天政策指令",发布美国太空交通管理政策。为落实三号令,6月22日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战略力量小组委员会与美国众议院科学、太空及技术委员会太空小组委员会联合召开听证会,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战略司令部部长与商务部部长围绕"太空态势感知:政府对角色和责任的整体看法"陈述证词。6月27日,美众议院科学、太空及技术委员会  相似文献   

2.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23,(12):68-70
<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牵头的美国温室气体中心启动运行2023年12月4日,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期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与其他美国政府机构的负责人在迪拜为美国温室气体中心揭幕。NASA是该中心的牵头单位,该中心依据白宫发布的美国《推进一体化的美国温室气体测量、监测与信息系统国家战略》成立。此外,在COP28期间,阿联酋航天局还组织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框架下首次航天局领导人峰会。  相似文献   

3.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05,(4):46-48
布什提名格里芬担任NASA局长白宫3月11日证实,美国总统布什拟提名现年55岁的物理学家迈克尔·格里芬担任美国航宇局(NASA)局长,接替辞职的奥基夫。如得到参议院批准,格里芬将成为NASA第11任局长。格里芬在航空航天工程学方面拥有博士学位,此外还分别在航空航天科学、电气工程、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2月7日11点2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巴西总统罗塞夫就卫星成功发射相互致贺。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0次飞行。12月7日,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张又侠,总装备部政委王洪尧、副部长牛红光;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中  相似文献   

5.
每个故事的发生都有原因。每个机构的成立也必有其合理性。我们常说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一样。几十年前,美苏争霸白热化,在探索外层空间方面,一开始美国就在技术上远远落后于前苏联。为了赶上前苏联,美国国会和科学家大力支持美国成立一个民用太空机构。很快,国会就通过表决成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艾森豪威尔总统签发了这次投票,使其合法有效。1958年10月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式挂牌办公,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将一名美国人送上太空,并保证他安全地返回地球。美国政府为NASA提供了大量拨款,并从军队和民用机构调配了数以千计的工程技术人员。三个月后,一项名为"水星计划"(Project Mercury)的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了,这也是美国首次载人航天计划。要实现载人航天,得做大量的工作。首先,要试飞火箭;其次,得打造飞船,建立全球无线电通讯系统;最后就是选拔、培训航天员了。为了节省时间,NASA决定同时开展各项工作。NASA为"水星计划"飞行选定了4种军用火箭,指定麦克旦尼尔航空公司设计、打造"水星计划"飞船,并开始物色航天员。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将选择太空机器人技术公司、麦士登太空系统公司和月球快递公司等3家美国企业承担将有效载荷送至月球表面的“先进着陆器”任务.NASA打算通过商业运作方式获得在月球表面着陆的能力,从而为月球采样返回、部署地球物理网、月球资源勘探等科学活动提供支持.NASA先进系统探索部主管称,NASA将在3年内为着陆器的研发测试提供专业技术、试验设施、设备租借和软件支持.  相似文献   

7.
由奥巴马总统任命的美国载人航天计划评审委员会10月22日公布了其最终评审报告.报告共155页.该委员会曾在9月8日向白宫和NASA局长递交了其概括报告,给出了美国载人航天计划未来的五大基本选项.新公布的最终报告对这些选项进行了扩充,给出了更多的细节和数据,以供奥巴马总统审定.以下是报告的执行概要部分(有删节).  相似文献   

8.
中新网7月7日电,据国家航天局网站消息,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于7月1日在北京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助理迈克.奥布里安。此前,国家航天局副局长罗格率中方代表团与美方就空间科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合作进行了探讨,并初步确定成立工作组进行深入研究。双方还将探讨签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09,(12):28-35
由奥巴马总统任命的美国载人航天计划评审委员会10月22日公布了其最终评审报告。报告共155页。该委员会曾在9月8日向白宫和NASA局长递交了其概括报告.给出了美国载人航天计划未来的五大基本选项。新公布的最终报告对这些选项进行了扩充.给出了更多的细节和数据,以供奥巴马总统审定。以下是报告的执行概要部分(有删节)。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05,(4):6-6
2005年3月21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会见了阿根廷联邦计划、公共投资与服务部通讯国务秘书吉耶尔·莫莱诺先生及其代表团,双方就中阿开展航天合作事宜充分交换了意见。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金壮龙参加了会谈。孙来燕局长首先对中阿两国元首确定的中阿之间建立全面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9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首个太空3D打印机发射上天。2015年7月,该3D打印机的制造者太空制造公司宣布,计划再次与NASA合作,发射第二台3D打印机,用来循环利用NASA发射到太空的10 000个密封塑料袋。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这台即将在太空飞船上循环利用废弃零部件和垃圾的3D打印机叫做"R3DO",太空制造公司计划在未来一年半的时间内让R3DO在太空"上岗"。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4月17日,据科技日报报导,俄罗斯计划在2023年前建设自己的地球轨道空间站,普京总统在全国电话会议上说:"虽然是未来之事,但从国民经济的视角看非常必要。"俄罗斯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近达成一致意见,2024年前对国际空间站的正常运行继续维持提供资金支持,但是未来太空合作项目仍然存疑,毕竟自从乌克兰冲突以来,美俄两国的关系进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10,(5):21-23
<正>美国总统奥巴马4月15日在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发表演讲。他对其砍掉NASA重返月球计划的决定进行了辩护,称他为NASA新确定的路线有望能比旧规划更快地把美国宇航员送到低地轨道以外更远的地方,并发誓要在2025年把美国宇航员送往一  相似文献   

14.
<正>当地时间2014年12月5日7时5分,美国"猎户座"飞船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完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对新型飞船"猎户座"的测试飞行任务,历时约4.5h后,安全坠入距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海岸约970km处的太平洋水域。据悉,"猎户座"飞船在升空后的最大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7月2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音频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天文学家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确认在宜居带发现第一颗与地球大小相似的太阳系外行星"开普勒–452b"。这颗被美国航天局称为"地球2.0"的星球是迄今最接近"另一个地球"的系外行星,但它比地球体积更大、寿命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时间2015年7月14日19时49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地平线"(又译为"新视野")探测器经过9年半、约50亿千米的飞行,以最接近冥王星的距离(冥王星上方约12500千米处)飞越探测冥王星。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探索冥王星和柯伊伯带天体的深空探测器。  相似文献   

17.
<正>在让航天界空等了数月之后,白宫9月1日宣布,特朗普总统打算提名来自俄克拉荷马州的共和党众议员吉姆·布莱登斯坦为NASA局长。布莱登斯坦在特朗普去年11月胜选后不久就成了NASA局长的热门入选。他作为议员在航天问题上表现活跃,还是特朗普在大选中的坚定支持者。布莱登斯坦现处于其在众院的第三个任期。尽管来自航天活动很少的一个选区,但作为众院军事委员会和众院科学委员会成员,他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巴西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航天合作分委会主席会议于2006年3月23日在北京举行。中巴航天合作分委会中方主席、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兼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主持了会议,巴方代主席巴西科技部副部长费尔南德斯出席了会议。在本次会议上,中巴地球资源卫星联合项目委员会中巴双方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大型永久性空间站计划是在航天飞机试飞成功后,于1982年由美国航宇局(NASA)提出来的,但未获国会批准。1983年,美国曾专门召开过两次讨论会。科学家们在会上说,他们不要空间站,怕空间站计划吃掉他们的科研经费;用户不热情;军界也不感兴趣,国防部一直未拨任何资金。但1984年初,里根总统却批准了这项耗资80亿美元的巨额计划。空间站计划是一政治产物。去年11月,NASA 局长贝格斯在一次空间站基金讨论会上直接指出:“……我们既要领先空间,怎么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东部时间2015年7月14日,经过九年半的太空穿梭,"新视野号"探测器掠过冥王星,以前所未有的近距离实拍冥王星画面,揭露太阳系中这个未曾被探索过的疆域。报道称,"新视野号"探测器在14日上午7时49分离冥王星(pluto)最近,其飞行时速近5×105km,是迄今速度最快的宇宙飞船。它携带的7台仪器将在飞越冥王星时开足马力工作,拼凑出冥王星及其卫星的完整面貌。在"新视野号"探测器历史性飞掠冥王星的前夕,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科学家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