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信息系统的架构通常采用视角、视图、关注、利益相关方、模型等概念,从不同角度来描述对象,例如,ISO/IEC 42010:2011、ISO 10746开放分布式处理参考模型(RM-ODP)系列标准、IEEE 1471-2000等架构标准。不同视角对同一个对象的关注角度和范围不同,每个视角描述有其自身的方法论,一般通过视图的方式来表达。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的空间数据系统参考体系架构(RASDS)也采用了视角方法,提出了具有空间领域特点的体系架构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软件视为核心能力和关键赋能技术,近年来集中修订和发布了一系列软件工程要求和安全保证等相关标准和手册,形成科学有效的NASA软件标准体系。本文跟踪NASA最新发布的软件标准,重点梳理标准内容之间的关联,着重分析各标准的侧重点。按照软件管理和工程推进顺序,系统介绍了NASA软件要求框架及相关内容,简单描述了NASA具体要求通用条目、主题讨论内容梗概和软件工具表目等,研究了NASA软件标准体系,借鉴NASA成熟经验,对我国航天软件提出了进一步的工作建议,以期推进我国航天软件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将选择太空机器人技术公司、麦士登太空系统公司和月球快递公司等3家美国企业承担将有效载荷送至月球表面的“先进着陆器”任务.NASA打算通过商业运作方式获得在月球表面着陆的能力,从而为月球采样返回、部署地球物理网、月球资源勘探等科学活动提供支持.NASA先进系统探索部主管称,NASA将在3年内为着陆器的研发测试提供专业技术、试验设施、设备租借和软件支持.  相似文献   

4.
《航天器工程》2012,21(4):77-77
据美国联邦航空网站2012年6月18日消息,美国联邦航空局(FAA)与NAsA就太空旅游的指导方针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据此,商业太空旅游供应商将需要从FAA获得公共安全许可证,乘员安全和任务保障由NASA负责。该协议内容涉及低地球轨道旅游和“国际空间站”旅游。正在拟定的标准包括制定框架,避免需求冲突,并提高公共安全与乘员安全。NASA表示,该政策为商业太空旅游供应商阐明了前往空间站任务的“管理环境”。FAA的商业太空运输办公室已批准了207次成功的发射,其中包括2004年2次商业载人太空飞行,以及近期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龙”飞船的发射。  相似文献   

5.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1,20(4):31+85+98+136+146+152-31
NASA为太空燃料站演示验证提供2亿美元2011年4月25日,NASA发布了一份价值2亿美元的“广泛机构征询”(BAA NNCllZCH001K)——“太空低温推进存储与传输验证任务概念研究”,旨在满足空间探测器在飞往月球和火星途中加满燃料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障NASA“太空愿景”(VSE)的完成,需要将人类送往月球和火星,其中包含了多种作业环境,在这些环境中航天员需要穿着舱内或舱外航天服。NASA提出了4种候选航天服体系结构,包含了从飞船发射、进入到微重力和行星表面舱外活动(EVA)保障任务高效完成的航天服数量和类型。本文进行的研究旨在确定VSE任务组成部分中航天服的使用和功能需求,确定当时的技术设计驱动因素,并为分析4种体系结构建立了相关权重因数。分析提出了对4种体系结构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一、引言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苏联开展太空竞赛以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大量的太空探索活动(如金星、火星、载人登月、航天飞机、空间站等)迅速推动并提升了美国的航天技术实力,这些高风险项目取得成功的背后是通过大量惨痛的经验教训和血的代价换来的,如金星和火星探测任务的大多失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等。在NASA长期的工程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汲取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载人航天技术稳步发展,在近地轨道围绕空间站开展空间应用和技术验证;同时,在载人深空探索方面,航天大国将其提上日程,提出发展地月空间,并以载人登陆火星为远期目标,持续推进相关系统和技术的研发。2018年9月,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了《国家太空探索活动报告》,确定了美国未来载人深  相似文献   

9.
张叶 《航天员》2014,(5):64-67
1969年美国将第一位人类送上了月球,1973年,他们又将自己的第一个轨道空间站——天空实验室送入太空,其不仅为NASA取得了一系列空间科研成果,对于人类的空间探索而言更是意义非凡。1973年5月14日,NASA用土星五号火箭把无人天空实验室送入近地轨道,同年先后又发射了3次“阿波罗”飞船对接任务,分别称为天空实验室2、3、4号任务,恰逢天空实验室发射41周年之际,在此再次回首其辉煌的一生。  相似文献   

10.
早在1998年,NASA航天技术部进入空间战略目标管理者就指派空间推进协作组(SPST)启动一项可使得优先推进技术发展途径明晰化的研究项目。这些技术发展一旦实现,将很好地满足战略发展目标。该项研究着重于地球轨道和行星转移技术。与NASA太空科学部联合进行的一项独立的研究则在于说明为满足星际运输要求需要解决的技术。该项工作的首要目标是确定为完成较宽范围空间发射任务要求的关键技术和提供一个允许对技术进行比较和按优先级排序的框架。该项研究的结果预计可作为支持实现NASA空间推进目标的未来技术发展基金的优先建议。系统与技术分组的任务是确定所有候选的技术和提供评估过程,包括可用于对这些技术进行比较的白皮文件形式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政府今年早些时候宣布要将其砍掉,加之缺乏国会支持,NASA"小行星转向任务"(ARM)项目现已处于"有序收尾"阶段,但其某些关键技术研发工作将得以保留,以便用于其它任务。NASA总部ARM计划主管盖茨6月13日在小天体评估组(SBAG)的一次会议上称,在白宫公布的2018财年预算蓝图文件提出要砍掉这项任务几周之后,该项目于4月份从局领导那里收到了"撤回经费通知"。ARM任务拟把一个无人航天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9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首个太空3D打印机发射上天。2015年7月,该3D打印机的制造者太空制造公司宣布,计划再次与NASA合作,发射第二台3D打印机,用来循环利用NASA发射到太空的10 000个密封塑料袋。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这台即将在太空飞船上循环利用废弃零部件和垃圾的3D打印机叫做"R3DO",太空制造公司计划在未来一年半的时间内让R3DO在太空"上岗"。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工程》2010,(4):116-117
据美国NASA网站2010年6月29日报道,NASA发布广泛机构公告(BAA),寻求议案和工业界进行重型运载系统概念与推进技术的研究。NASA寻求创新性途径进行载人太空探索。本次可用总经费为800万美元。子任务包括评估多种重型运载器和太空运载器结构;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历经1年分析,于2012年2月1日公布了《NASA太空技术路线图与优先事项:恢复NASA的技术优势,为太空新纪元铺平道路》报告。该报告是对2010年路线图草案的反馈,将帮助NASA排列出研究事项的优先顺序。委员会是按照NASA为新技术投资的"可能"水平约每  相似文献   

15.
《航天器工程》2012,21(3):34-34
据新华网站2012年4月6日消息,日前,对“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斯皮策”红外探测太空望远镜以及ESA“普朗克”宇宙辐射探测器中的美国部分,NASA决定分别延长其任务期。NASA表示,搜寻类地行星的“开普勒”的任务期原定为3年半,2012年9月即将结束,此次将延至2016年9月30日,延长4年;“斯皮策”的任务期将延至2014年,延长2年,届时项目团队可以再度提出延长申请;“普朗克”项目美国部分的任务期将延长1年。  相似文献   

16.
据美国NASA网站报道,NASA开发了一个新型激光太空通信系统,能将卫星通信的速率提高到类似于地球上高速光纤网络的水平。"月球激光通信演示验证"(LLCD)的太空终端是NASA首个高数据速率激光通信系统,近期NASA艾姆氏研究中心将其集成到了"月球大气与尘埃环境探测器"(LADEE)航天器上。  相似文献   

17.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技信息工作是在NASA科技信息纲领(STIP)的指导和规范下组织实施的。NASA科技信息纲领的制定始于1958年NASA成立之时,是NASA科技信息工作宗旨、任务、目标、制度和发展战略的集中体现,也是美国联邦政府科技信息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与实施是NASA四大主要任务之一。经过近50年的发展,NASA在工程和研发活动中取得了大量成果并积累了许多科技信息产品和文献。这些科技信息产品和文献在NASA的各项任务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位于休斯敦的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月12日下午宣布,无人探测器“鞋匠尼尔”(NEAR Shoemaker)号(又称“近地小行星约会”)成功降落到“爱神”(Eros)小行星上,并向地球发回了信号。它标志着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完成了将人造飞行器送上小行星的壮举。这一太空奇迹正好发生在西方的“情人节”(2月14日)前夕,西方媒体称之为“‘鞋匠’亲吻‘爱神’”。  相似文献   

19.
正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NASA启动了在当时来说具有全球首创性的"标准化工程",将标准化工作正式作为NASA的一项工程,与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哈勃太空望远镜等几十个工程/项目并列。目前,NASA标准化工程已成为一项长期、永久持续的战略性工程,其所有的技术标准化工作都是在标准化工程的框架下开展并实施,构建起了一套稳定而长效的标准化工作机制。一、NASA标准化工程的由来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苏联开展太空竞赛以  相似文献   

20.
到1969年NASA已努力完成了将人送上月球再使他们返回地面的目标,目的是想看看人是否能作为太空移民者。此时,载人航天探险技术发展神速,既可靠又能适应任务的需要,人又会是怎样的呢?NASA因而决定发射一种比“双子星”和“阿波罗”飞船的生活和工作空间大得多的“太空居住设施”(后被称为“天空实验室”),使航天员能在那里常驻并能“正常”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