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提升和保障航天发射人员安全问题,提出了低温运载火箭无人值守加注发射(CLVUFL)的理念和内涵.通过国内外代表性CLVUFL的技术对比,发现国内低温火箭加注发射应用CLVUFL技术存在箭地接口复杂、加注发射时间较长、关键设备可靠性有待提高、智能化自动化程度不高等主要问题.针对某大型低温运载火箭加注发射流程,通过分析...  相似文献   

2.
运载火箭发射场无人值守加注发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火箭在发射场射前操作项目多、保障人员多的问题,分析了国内外火箭发射场无人值守加注发射的现状。结合火箭射前状态,从火箭系统、地面测发控系统和发射场系统等方面提出了无人值守加注发射总体方案,通过火箭状态远程监测及故障处理技术、连接器零秒脱落技术、箭地接口组合连接技术、连接器自动对接技术和火工品自动短路保护与解保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可提高人员和产品的安全性,为后续我国火箭实现无人值守加注发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海上发射火箭在提升火箭运载能力、降低残骸坠落风险等方面具有极大优势。我国已成功实施多型固体火箭海上发射任务,相比固体火箭,液氧煤油火箭具有更高的比冲和环保性。根据液氧煤油火箭陆基发射的特点规律和固体火箭海上发射任务流程及实施方案,研究了海射系统港口基地、海上发射船、运载火箭、保障船等运行的基本方案,提出海上发射任务实施流程,分析了牵制释放、连接器零秒脱落和自动对接、无人值守推进剂加注技术在海上发射火箭中的重要意义,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4.
巴西于4月2日成功地发射了VS-40火箭,从而使其在卫星运载火箭的研制方面又向前迈进了大一步。火箭是从阿尔坎塔拉发射场发射的,带有日晕监测仪器,飞行高度为1248公里。在飞行了24分钟后,火箭在距发射场1920公里处靠近纳塔尔的巴西海上着陆。 VS-40是由VLS卫星运载器的第三和第四级组成的。VLS将于1996年前后开始发射卫星,是巴西第一种航天运载火箭。这种火箭重60吨,高19米,共有四级,全部用固体推进剂,能将150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运载火箭深度过冷加注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深度过冷加注对火箭性能影响。经分析显示,深度过冷加注在降低增压系统规模、减小贮箱容积需求、降低贮箱壁厚、提高发动机预冷适应性、提高推进剂整体品质及发射适应性、缩短加注发射流程等方面均有明显作用。提出了实现深度过冷加注的关键技术及主要技术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6.
正11月3日,我国研制的起飞规模最大、技术跨度最大、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成功首飞。航天科技四院提供了此次发射中的正推火箭和消氢点火装置这"两样法宝"。正推火箭提升了芯二级推进剂的管理能力,确保了芯一级与芯二级发动机的成功分离;消氢点火装置消除了火箭发射前排放的大量低温氢气,安全护航火箭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7.
正12月26日3时44分,有"金牌火箭"美誉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近3个月来第三次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起飞,托举遥感三十号03组卫星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中国航天2017年最后一次宇航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长二丙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抓总研制。火箭在本次任务中首次采用一二级推进剂并行加注模式,提高了在发射场的工作效率。南征北战的长二丙火箭,也是我国唯一在内  相似文献   

8.
发射短讯     
正遥感三十二号01组卫星成功发射据《中国航天报》2018年10月9日报道,当天,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二号01组卫星,卫星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装配了远征一号S上面级,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以远征一号上面级为基础进行适应性改进设计而成的,提升了火箭在商业航天市场的竞争力。阿里安-5火箭发射2颗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9.
尚辉 《中国航天》2006,(8):28-33
2006年1月24日和2月18日,H-2A运载火箭成功进行了第8次和第9次发射。至此,H-2A火箭已进行了9次发射,其中除第6次发射失败外,其余8次获得成功。作为日本航天的旗舰火箭,H-2A火箭的成功已开始扭转因H-2火箭接连失败使日本航天面临的不利局面,使之重获生机。另一方面,在日本宇宙航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宇航产业终端市场的发展变化,发射服务市场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国际市场上,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冷战时期的航天竞争不同,发射服务市场竞争的主体更多从国家之间转到了企业之间,特别是私营资本主导的企业与军工巨头之间的竞争。在中国国内,随着商业航天概念的兴起,一些私人资本和民营资本开始进入发射服务的载体——运载火箭的研制,出现了不少新兴小火箭公司,一些客户对新型小火箭进入  相似文献   

11.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长征二号系列(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长征二号系列(五)邸乃庸朱维增吴瑞华长征二号D长征二号D运载火箭在长征二号基础上主要采取增加推进剂加注量和增大起飞推力的方法,使运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该火箭于1990年2月开始研制,1992年8月9日进行了首次发射,成功地将中国...  相似文献   

12.
长征系列火箭为中国航天运载火箭的统称。文章讨论了该系列火箭的组成和航天发射情况。  相似文献   

13.
长征系列火箭为中国航天运载火箭的统称。文章讨论了该系列火箭的组成和航天发射情况。  相似文献   

14.
运载火箭脐带自动脱落连接器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载火箭脐带自动脱落连接器技术进展符锡理现代运载火箭和航天飞行器在发射准备过程中与地面设备间的电、气、液管线联系十分复杂,这些管线统称为脐带。某些管线脐带要一直工作到火箭起飞前,甚至火箭离开发射台后才从箭上脱落。例如以液氢液氧作为推进剂的运载火箭,在...  相似文献   

15.
许勃 《中国航天》1993,(11):26-30
目前航天推进系统所用的推进剂中,液氧和液氢推进剂组合的性能最高。因此,为了提高运载能力,目前很多运载火箭都有一级使用液氧/液氢作为推进剂。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从1972年开始进行液氧/液氢推进系统的研究工作。1986年,H-1火箭的首次飞行获得成功。该火箭的第二级采用了液氧/液氢推进系统,到1992年2月计划结束为止,9次发射全部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位于苏联丘拉坦地区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大量新型设施业已完工,它们将用于发射苏联的航天飞机和能源号运载火箭,这表明了苏联今后将发射航天有效载荷的决心。 这组图片大体上反映了发射苏联航天飞机和能源号运载火箭的丘拉坦发射场的概貌。图中可以见到老式苏联土星5级火箭发射台。该发射场的大小相当或略大于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和马歇尔航天中心。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工程》2008,17(6):136-137
2008年9月26日,长征-2F火箭控制系统行政指挥王琪在载人航天新闻中心称,已开始进行神舟-8飞船运载火箭的研制,将在长征-2F火箭基础上进行改进,要在舒适性、可靠性上进一步提高。火箭将发射无人航天器实现太空对接,为我国建立空间站打下基础。运载能力超过20t的大型火箭——长征-5目前处在研发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03,(7):45-45
欧空局部长会议5月28日举行。会议的四大议题是重组运载火箭产业、未来运载火箭将采用的新技术、继续投资国际空间站建设以及加强与欧盟的关系。自上次部长会议以来,欧洲航天业遭遇了三大“危机”:一是通信卫星市场不景气;二是受到美俄新老型号火箭的挑战;三是去年12月阿里安5改进型火箭发射失败,证明其大推力发动机存在技术缺陷。因此,此次会议最重要的议程是重组欧洲运载火箭产业,提高竞争力,为欧洲航天运输提供保障。欧空局现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重组欧洲运载火箭产业,简化程序,以适应竞争要求。新的体系将以欧空局、欧洲航空防务航…  相似文献   

19.
雨水 《航天》2014,(9):64-64
2013年,我国在酒泉、太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先后进行了15次航天发射,除资源一号03星因火箭故障未能入轨外,均获得圆满成功。现将全年15次航天发射任务纪念封刊出,希望大家喜欢。  相似文献   

20.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5,(1):45-45
德尔它2-7925型运载火箭2004年11月6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成功发射了GPS-2R13导航卫星。△俄罗斯2004年11月8日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成功地试射了其第一枚联盟2—1A改进型运载火箭。火箭将一颗“显现号”(Oblik)侦察卫星模拟星送入轨道。△美国航宇局2004年11月20日在卡纳维拉尔角使用德尔它2-7320—10C运载火箭发射了用于观测宇宙伽马射线爆丛的“雨燕”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