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彗核之旅”彗星探测器8月15日凌晨在飞离地球轨道的过程中,与地面失去了联系。当时该探测器位于印度洋上空约225千米处。按照设计好的程序,探测器的发动机应于美国东部时间凌晨4时49分左右点火,以使探测器能加速到逃逸地球轨道所需的速度,正式踏上追踪并探测彗星的旅程。在这之后约45分钟,控制人员应能接收到来自“彗核之旅”的信号,但十几个小时之后,美国航宇局设在美国本土、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的探测网未接收到来自该探测器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钱峰 《飞碟探索》2000,(3):39-40
宇宙空间充斥着众多神秘的星球、星系 ,它们在不断生成、爆发、死亡 ,但最神秘的莫过于X射线脉冲星了。数十年来 ,尽管科学家有能力探测到它们 ,但要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却显得无能为力。如今 ,通过核武器实验室里的超级计算机 ,科学家们相信 ,他们已初步揭开了脉冲星发光之谜。在过去的半年里 ,来自美国加州的3位科学家 ,借助半人马座X -3星发来的信号 ,成功地做出了计算机模拟实验。半人马座X -3星是一颗X射线脉冲星 ,距离地球3万光年 ,每间隔4 8秒发生一次射线爆发。关于“脉冲核子发光泡”的描述首先出现在科幻小说里 ,如同一…  相似文献   

3.
《飞碟探索》2014,(12):6-6
据报道,欧空局的彗星登陆器“菲莱”在主电池耗尽之前,已经探测到了有机分子。含碳有机分子是地球生命的基础,这一发现有助于我们了解地球生命的起源。  相似文献   

4.
2004年12月27日,包括地球轨道卫星和星际探测器在内的十余个人造航天器,都探测到了来自太阳系外的一次超级伽玛射线爆发事件。这是迄今为止人类观测到的最剧烈的一次伽玛射线暴,堪称百年难遇的天文奇观。假如这次爆发离我们只有10光年,地球上空的大气臭氧层就会被完全破坏,我们的星球将赤裸地暴露在各种射线之下,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将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5.
继2005年7月4日美国深入撞击彗星探测器在太空撞击坦佩尔-1彗星,实现了人类第一个实际接触并探索彗星的空间活动之后,2006年1月15日彗星探测再次掀起的高潮,因为这一天美国星尘号返回的首次携带彗核物质取样返回地球。2014年,欧洲的“罗塞塔”(Rosetta)探测器还将在彗星表面着陆。  相似文献   

6.
最新消息     
美发射X射线宇宙控测卫星 据新华社华盛顿消息,美航宇局于1995年12月30日上午用德尔他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了一颗大小与一辆小公共汽车相当的卫星,以期在X光波段内进行为期至少两年的天文探测。这颗名为“X光同步探测器”的卫星,价值1.95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继欧空局第一个探测彗星计划─—乔托(Giotto)探测器探测哈雷(Halley)彗星和格里格一斯克杰利厄普(Grigg—Skjellerup)彗星之后,欧空局批准第二个彗星会合飞行计划─—罗塞达(Rosetta)。欧空局科学计划委员会接受了空间咨询委员会的推荐,将实现Rosetta计划作为“地平线2000”规划的第三个重点计划,另两项计划是FIRST(远红外空间望远镜)和INTEGRAL(国际伽马射线天体物理实验室)。Rosetta计划安排到2003年,约需5.4亿英磅。最初设想,Rosetta…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际彗星探险者”(ICE)于1985年9月11日探测了贾可比尼-津纳彗星,通过对这颗彗星的直接测量证实了这样一种理论,即彗星是由冰形成的“脏雪球”,当彗星接近太阳时,这些冰爆裂成为逆向雪暴物质并升离彗星表面。“国际彗星探险者”提供的第一批有关这颗彗星的直接测量结果证明,彗星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冰。它是在四十亿年前同木星、土星、天王星和  相似文献   

9.
2010年上半年,最耀眼的彗星莫过于鹿林彗星,因为它来自太阳系外围的奥尔特星云,若轨道呈双曲线,这会是它唯一一次造访太阳系内部。而且相较于其他来自奥尔特星云的彗星,它算是非常接近地球的一个,近地点约只有0.41天文单位(相当于6100万千米),使得不少天文专家日以继夜守着它,才能捕捉到难得一见的彗尾断裂、长时间“反向”彗尾等景象。  相似文献   

10.
小行星和彗星从何而来?它们之间 是什么关系?只有通过反复的探测和研究才能破解。小行星和彗星是太阳系的成员,对它们进行探测和研究,也是解开太阳系形成和发展(其中包括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发展)之谜的重要环节。这也正  相似文献   

11.
欧洲斥资10亿欧元的“罗塞塔”探测器在历经近3年的休眠后,于今年1月被成功唤醒。预计到8月,有望追上“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开始对其表面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绘图,探测其引力、质量、形状和大气等。并将在11月,向该彗星表面投放着陆器——“菲莱”号。这被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遴选为2014年最受瞩目的十大科技事件,并排在首位。  相似文献   

12.
《太空探索》2006,(3):17-19
至今,人类已开展过2次大规模发射彗星探测器的活动,第1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第2次是从1999年到现在从技术上讲,第2次与第1次相比发生了质的飞跃,对世界范围内的其它空间探测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充分表明,当代彗星探测器技术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罗塞塔"彗星探测计划开始于1 9 9 3年,是欧洲航天局(E S A)地平线-2 0 0 0-奠基石(H o r i z o n 2 0 0 0cornerstone)计划下的探测任务。"罗塞塔"探测器于2004年3月2日由阿里安-5运载火箭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发射升空。在飞行了7.1×109km之后,于2014年进入"楚留莫夫-格拉西门克"(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轨道。2014年11月13日00︰05,"罗塞塔"探测器释放的"菲莱"着陆器成功登陆彗星。目前,各项科学探测工作正在开展中。这是人类有航天史以来探测器首次在彗星上软着陆,对研究彗星的起源、彗星和星际物质的关系及太阳系起源具有重要意义。"罗塞塔"彗星探测器具有飞行跨度远、空间飞行时间长、任务形式复杂多样的特点,通过对"罗塞塔"彗星探测器热控系统进行分析,可为未来深空探测航天器先进热控设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4.
X射线掩星是一种常见的天文现象,基于X射线掩星探测的大气密度反演是一种涉及学科交叉的新方法,其通过处理高能X射线天体辐射源的掩星观测数据实现大气密度的反演,基本原理为X射线在大气中传播时,X射线光子被大气中的原子(包括分子中的原子)吸收和散射,从而导致X射线强度发生衰减,根据衰减后X射线信号的强度反演对应的密度廓线。本文根据X射线掩星探测的应用需求,论证了基于X射线掩星实现大气密度反演的新方法,重点介绍了光变曲线拟合和能谱拟合两种地球中高层大气密度反演算法,分析了X射线掩星探测反演大气密度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对基于X射线掩星反演大气密度的优点进行分析和讨论,进而对X射线掩星探测的应用场景进行展望。结果表明,作为一种新型中高层大气密度测量手段,X射线掩星探测可对中高层大气密度实现有效探测,弥补了目前中高层大气密度实测数据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国太 《太空探索》2004,(4):40-43
在火星探测进行得热火朝天时,科学家们仍不忘将目光投向彗星这种神秘的天体,2004年3月2日格林尼治时间7:17分,欧空局将1个名为“罗塞塔”(Rosetta)的彗星探测器送入了太空。它将经过10年的长途跋涉进入“楚留莫夫-格拉西门克”(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轨道,并向该彗星释放着陆器。  相似文献   

16.
正NASA网站2017年12月21日报道,NASA为计划于21世纪20年代中期发射的新前沿(New Frontiers)计划第4项任务遴选出两项任务概念,即彗星宇宙生物学探索采样返回(CAESAR)任务和土卫六登陆点探测(Dragonfly)任务,而月球南极Aitken陨坑取样返回、土星探测、特洛伊小行星探测和金星原位探测等任务落选。CAESAR任务将对ESA罗塞塔(Rosetta)彗星探测器的探测目标——彗星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  相似文献   

17.
返回散射电离图干扰噪声的消除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返回散射电离图干扰噪声的消除方法程晓梅,郭保华(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新乡453003)关键词返回散射探测,射频干扰,电离图在返回散射探测中,回波信号来自广延的地面散射[1],遭受到很大的传播损耗,所以典型的返回散射回波信号要比其他探测方式的回波信号弱...  相似文献   

18.
美航宇局将遥控目前正在轨道上飞行的国际日地探险者(ISEE)-3飞过月球,以获得月球重力加速度,从而拦截贾可比尼一津纳(Giacobini-Zinner)彗星(以下简称彗星)。航宇局十年前就曾企图进行拦截彗星的首次空间飞行。这次之所以决定将重约半吨的ISEE-3转用于1985年9月的彗星拦截飞行,是基于以下三个因素: 1.深空探测的必要性——由卫星直接进行彗星探测是一项至关紧要的科学目标。了解彗星的本质以及组成成分被看作是了解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初,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最感兴趣、费用又较低的探测计划将由飞经3颗近地彗星和收集太阳风采样两项任务组成。这两项新的探测任务“成因”和“彗核旅行”(CONTOUR)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太阳、彗星和行星的起源。当美国科学家正准备从其他的探...  相似文献   

20.
简讯     
欧洲空间局批准乔托航天器延续计划欧洲空间局(ESA)最近批准了“乔托航天器延续计划”(GEM),即在1992年乔托航天器将探测“格里格·斯克吉勒鲁普”彗星。今年7月,乔托航天器将擦过地球,借助地球引力,朝格里格彗星飞去,1992年7月10日到达该星。 ESA说,乔托航天器将对格里格彗星进行尘埃分布、尘埃测量和彗星等离子体科学方面的探测。因乔托航天器在1986年3月与哈雷彗星交会时,星上的彩色相机可能因猛烈碰撞而受到严重损坏,所以,无法发回关于格里格彗星的彩色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