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成  王会霞 《航天控制》2013,31(1):62-66,85
针对导弹设计中对飞行仿真数据和舵面、喷管等动态部件实时观察的需求,设计了一种以系统仿真、虚拟现实和可视化技术为基础的导弹飞行仿真系统,先通过弹体数学仿真模型计算得到飞行仿真数据,然后通过仿真管理部分对数据进行处理和保存,最后采用三维视景显示、二维弹下点轨迹和数据动态曲线显示等方式,实现了导弹飞行系统的可视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现导弹的实时飞行仿真,能够实时观测飞行仿真数据和弹体、舵面、喷管等部件的动态变化,为导弹设计与研制提供了直观、有效的仿真手段.  相似文献   

2.
有关反坦克导弹的特点、飞行仿真的特性以及关键技术在本文中作了探讨,对我国发展反坦克导弹的飞行仿真和开展仿真软件的研制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3.
姿控动力装置仿真模拟器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梁树强 《火箭推进》2012,38(6):5-7,58
为研究某型号导弹飞行中段的姿态控制、验证飞行试验控制系统功能,研制了姿控动力装置半实物实时仿真模拟器系统。与导弹控制系统进行的弹道模飞联合仿真试验表明,该系统功能稳定、实时性高,在仿真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姿控动力装置在不同工况下的半实物仿真和数字仿真功能。  相似文献   

4.
以基于远程实时数据的导弹虚拟飞行仿真为例,着重探讨了三维模型、虚拟场景的建立以及实时数据在视景仿真中应用的方法.通过仿真实现了基于实时数据的导弹虚拟飞行的三维可视化显示.可用于实时、直观地监测导弹飞行中的姿态及轨迹,提高了导弹虚拟场景的逼真度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某防空导弹制导控制半实物仿真系统的设计,给出了仿真系统的组成。其中,导引头和天线罩安装于导引头仿真转台上,惯测装置置于位置速率转台上,并采用真实视线法进行半实物仿真。仿真和导弹飞行试验结果表明,该半实物仿真系统有效地模拟了飞行试验导弹的飞行过程,仿真试验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置信度。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战略导弹训练仿真系统.该系统包括导弹测试发射操作模拟、导弹和控制系统特性仿真、导弹飞行过程及核爆效应仿真和测控指挥中心等四个系统及16个子系统组成,可以仿真模拟弹上仪器的工作特性、控制系统、发动机及导弹的特性、导弹飞行和弹头的再入特性、仿真测试发射过程的声、光、气、液和电现象以及重要参数和常见故障的诊断处置.着重介绍监控指挥中心的功用和飞行过程的仿真.  相似文献   

7.
发动机喷流对飞行器飞行姿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型导弹的实际飞行结果,在对立了合理的发动机推力模型及喷流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的一体化仿真方法,重点研究了发动机喷流干扰对该型导弹飞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动机喷流与发动机推力偏心及偏斜的共同作用将对飞行器飞行姿态和弹道产生显著影响,在飞行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与参数整定中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8.
黄树彩  李为民 《宇航学报》2007,28(5):1231-1234
针对BTT导弹的飞行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近似动态逆及神经网络理论的非线性自动驾驶仪设计方法.给出了神经网络自适应动态逆控制规律,建立了BTT导弹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导弹的神经网络自适应动态逆控制系统结构,并进行了控制效果的数值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说明了神经网络自适应非线性自动驾驶仪在导弹飞行控制中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很好的鲁棒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有翼导弹的动态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弹动态稳定性是导弹飞行动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导弹作高机动飞行时 ,线性理论将不再成立。本文运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 ,通过对导弹动力学方程的数值仿真 ,讨论了以导弹控制舵偏角为参数导弹高机动飞行时的非线性动态稳定性 ,并得到了相应的结论 ,为导弹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简化计算,根据导弹的质心运动方程,通过近似处理导出了导弹机动飞行中助推段、跨越段和机动段弹道参数的估算公式。仿真计算表明,该估算公式的计算结果与理论公式的偏差较小,且方法简便,可用于导弹机动飞行的弹道设计。  相似文献   

11.
导弹纵向机动飞行鲁棒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非线性无源方法,用于导弹纵向机动飞行控制,并通过H_∞控制器补偿系统的不确定性。此方法设计的控制器,能保证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将此方法用于导弹地形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此种方法在导弹纵向机动飞行中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简要介绍系统仿真基本概念之后,相继以“仿真和导弹”,“仿真和人造天体”,“仿真和航天飞机”为标题,用大量典型事例,阐明仿真技术是航天领域系统设计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仿真不仅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手段贯穿导弹和空间往返系统设计的全过程,而且是确保飞行试验成功的关键。本文还阐述仿真技术的发展,除了受仿真计算机发展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仿真对象的发展而发展。文中并指出,飞行仿真水平集中表现在半实物仿真/载人飞行仿真和环境模拟两个方面。全文分上下两篇发表。上篇包括系统仿真概述,仿真和导弹;下篇包括仿真和人造天体,仿真和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13.
自1972年起,美国导弹研究与发展司令部在红石兵工厂进行实时半实物寻的导弹仿真试验,它由制导与控制管理部门主管,这种混合仿真用来验证导弹的制导和控制系统,检验飞行的硬件以及对数字自动驾驶仪设计进行评定.适合作这种仿真验证的武器是半主动激光末段寻的制导导弹,例如“狱火”或“铜斑蛇”导弹.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给出了某种地一空导弹气压舵机的仿真数学模型,此模型计入了一些重要的非线性因素;介绍了空载校准,仿真试验和导弹飞行验证的综合校准此模型的方法。飞行试验表明此模型具有较高的置信度。  相似文献   

15.
王旭刚  周军 《宇航学报》2011,32(7):1445-1450
基于复角模型,研究了弹头偏转对于偏转头导弹飞行稳定性和操纵性的影响。依据偏转头导弹的多体特点,建立了包含弹头和弹体动力学特征的滚转偏转头导弹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简化,得出了其复角模型。以弹头偏角作为输入,攻角和侧滑角作为输出,得出了滚转偏转头导弹的传递函数。分析传递函数发现,弹头偏转主要影响了导弹传递函数的零点,文中给出了满足系统最小相位的条件公式;当弹体绕纵轴逆时针旋转时(由弹尾向前看),导弹模型总为最小相位系统;定性分析了气动参数对于导弹运动稳定性的影响,得出弹头偏转运动对于飞行稳定性没有直接影响的结论;动力学仿真表明,弹头与弹体相互作用,导致两者产生相反的角运动。本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选择气动和结构参数,并使导弹飞行过程中绕纵轴逆时针旋转,可以保证偏转头滚转导弹飞行过程中的运动稳定性,并有利于自动驾驶仪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对用地基导弹拦截空间低轨目标时的弹道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针对两级导弹,采用同面逆向拦截方式,选择合适的发射点和拦截点。建立了导弹主动段和自由段的弹道模型,对主动段飞行程序参数进行优化,在满足约束飞行程序约束条件下,用牛顿迭代法对拦截弹两点边值问题进行迭代计算,求出飞行程序的参数。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用所提优化方法设计的弹道能满足导弹的性能要求,在飞行程序控制下可在预定时间到达预定的拦截点,实现对低轨空间目标的快速拦截。研究为导弹武器对空间目标拦截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张锐  李君龙 《航天控制》2005,23(3):43-45
旋转弹为近程、低空、快速反应的单舰防空导弹,主要拦截、攻击掠海飞行的反舰导弹和高速飞机,旋转弹主要采用红外被动寻的制导,具有操作简单、反射后不管的特点,飞行过程中采用单通道控制模式,用一对舵面和一个舵机来控制导弹飞行。点源红外寻的导引头探测的不是目标实体,而是目标红外辐射的中心,为了使导弹能够精确的击中目标的要害,本文根据旋转弹点源红外寻的导引头的特性,研究了前置偏移比例导引律,并结合某便携导弹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前置偏移比例导引律能够很好地导引导弹飞向目标,具有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航天控制》2021,39(4):36-42
为提高导弹的突防概率,协同攻击目标,需要对攻击角度和攻击时间同时进行协调,针对此,本文研究了改进的混沌PSO算法,并将其引入到导弹的航迹规划中。基于导弹的质点模型,将存在边值、过载和禁飞区等约束条件的导弹最优航迹设计问题,通过Gauss伪谱法转化成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并对传统过载性能目标函数进行了改进,有效处理了不等式约束问题,并使导弹后期飞行轨迹平滑,最后对多导弹协同攻击静止目标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混沌PSO算法,可以获得一条满足导弹性能约束和战场环境约束的平滑飞行航迹。本方法所设计出的航迹能安全地绕过禁飞区,过载满足要求并降低了末段控制压力,提高了导弹的突防能力,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导弹目标ISAR成像的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茜 《上海航天》2005,22(6):21-24
在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基本原理及信号处理过程的基础上,根据导弹的飞行弹道、自转和进动模型建立导弹飞行模型,采用自相关快速运动和累积相关运动两种补偿方法,对导弹目标的ISAR二维成像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导弹的自旋时成像结果及积累时间的影响较大,模型不同,积累时间也不同。  相似文献   

20.
克服旋转导弹螺旋运动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周凤岐  易彦  周军 《宇航学报》2001,22(5):77-81,102
本文结合旋转导弹自身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通过主动控制弹体内部活动质量块的运动来克服旋转弹螺旋运动的方法,这将有助于提高旋转导弹的合中精度。文中针对大气层外飞行的旋转导弹进行仿真研究,计算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