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第23次飞行(编号61-B),于1985年11月26日夜晚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此次飞行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由在舱外工作的宇航员首次在宇宙空间装配大型结构,以论证空间站关键的组装技术。这次飞行拟进行两次各为6小时都以建造空间站为目标的舱外活动。宇航员们将在航天飞机货舱上使用100多个部件从事空间  相似文献   

2.
航天简讯     
苏保联合空间载人飞行据苏联空间官员透露,1988年7月21日苏联和保加利亚将联合进行和平号空间站载人飞行。这是两国间的第二次载人空间飞行合作。第一次合作是在1979年,但那次联合载人空间飞行因飞船发动机发生故障而未能与空间站实现对接,被迫返回地面。预定在1988年7月开始的,为期10天的联合飞行大约要在和平号空间站上进行40多项科学实验,其中涉及到天文物理学、对地观测和空间生物学诸领域。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防部不久前制定了一项新的军用空间政策,预计今后将启用宇航员、载人宇宙飞船、航天飞机以及空间站,来完成传统的防御或未来的“星球大战”飞行任务。这一政策使美国国防部20年来的战略发生了彻底改变。到目前为止,美国还没有考虑利用人在空间的军事作  相似文献   

4.
熊健  张连瀛 《太空探索》2000,(11):12-15
国际空间站的建造正在紧锣密鼓,虽然我们中国是局外人,但作为一个重视航天技术,并有着光荣传统和辉煌业绩的航天国家来说,不应该只当一个旁观者。 有关国际空间站的资料众说纷纭,就连本刊也很难判断真伪,希望两位嘉宾能给大家满意的回答。 ▲为何又不叫“阿尔法”了 为了星球大战计划的实施,美国迫切需要一个“多功能永久性空间站”。1986年6月里根总统在西方7国首脑会议上建议西方国家参与美国空间站的研制工作,“以共同抵御苏联在空间领域的威胁”。经过反复磋商,美国、欧空局11国、加拿大、日本终于在1988年9月29日正式签署了一份关于联合研制、开发和利用空间站的政府间合作协  相似文献   

5.
王爱华 《国际太空》1994,(3):27-28,22
1992年11月10日在格林纳达召开的欧空局理事会部长级会议对与俄罗斯进行更大合作给予了特别的强调,因而欧空局加强了与俄罗斯航天局的接触,并与俄达成了一项1993~1995年期间在载人空间基础设施和空间运输系统上合作的协议。在此情况下,欧洲哥伦布空间站计划准备派遣两名欧空局的航天员参加俄和平号空间站的B行;哥伦布空间站先遣飞行除包括参加两次和平号空间站的飞行外,还包括一次“空间实验室”飞行和用于未来飞行的欧洲返回式载荷平台(尤里卡平台)的储备。哥伦布空间站先遣飞行的主要目的是:·为空间站/哥伦布…  相似文献   

6.
苏联国家空间局局长亚历山大·杜巴依耶夫在与西方记者谈论时说,“和平号”空间站已运行2年,接待过三批宇航员。1987年12月21日乘联盟TM4的基托夫和莫萨克西现正在“和平号”上飞行,预计时间一年。1988年2月26日这两名宇航员做了第一次站外4小时30分钟的突击工作,替换了1987年6月12日装在“和平号”上的试验用太阳电池翼,并回收了暴露在真空中的材料样品。今年,苏联将与别国作  相似文献   

7.
截至1985年底,苏联空间活动已经历了二十八年,不论在每年的发射卫星数量上,还是在载人空间飞行时间上均首屈一指。但是,苏联这样频繁的空间活动,到底由哪些空间机构来领导呢?过去曾以“国际宇宙”组织负责其集团国家的“国际宇宙”卫星系列。1971年成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国际卫星组织”。另外,苏联对外活动和发表有关空间声明都是由苏联科学院空间研究所代表国家。例如,该所所长萨德捷也夫  相似文献   

8.
紫晓 《太空探索》2001,(2):36-37
航天技术是为军事应用而出现的,并伴随着军事应用而发展。纵观今日的载人航天,无论是空间站还是航天飞机,其大部分飞行也带有很明确的军事目的。 载人航天的军事活动主要包括施放维修军事载荷、实施军事侦察、地面目标识别、定标、摄像,利用空间站或航天飞机充当太空指挥所,必要情况下,安装武器系统的空间站或航天飞机还可以对敌对目标进行攻击。 由于航天飞机一次飞行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大规模的、连续的由人进行的空间军事侦察活动,只有在长期载人飞行的空间站上才能进行。因此,载人空间站被誉为不落的“太空碉堡”。 苏联的航天活动一向以军事目的为主,载人空间活动也不例外。苏俄是目  相似文献   

9.
至今,一共有59个国家参与“国际空间站”的建造或应用。美国航空航天局目前正在与“国际空间站”其他成员国共同努力拓展“国际空间站”的应用,以便使科研人员拥有更多机会进行站上微重力实验。该站有两个主要功能:进行科学实验的国家实验室和开发新技术的试验平台。“国际空间站”已基本建成,正成为近地轨道上有人直接参与各种科学研究活动的基地。它能进行最先进的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及其他学科的研究,并有望执行载人绕月飞行任务。由于“国际空间站”将至少工作到2020年,所以可充分利用其设备开展多项科研;美国也将借助私营商用飞船将航天员送入“国际空间站”。因此,它不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还将采用新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0.
郭丽红 《国际太空》2016,(10):46-53
1998年11月,随着“国际空间站”(ISS)曙光号(Zarya)多功能舱的发射,休斯敦和莫斯科的“国际空间站”飞控人员和工程保障队开始联合行动,实施对“国际空间站”的飞行控制和测控通信支持。此后,“国际空间站”不断发展,参与的国家和组织逐渐增多,其飞行控制和测控通信基础设施也逐渐发展成为分属多个国家和组织、遍布世界各地的地基设施和天基设施组成的系统,支持多种接口协议和标准。本文介绍支持“国际空间站”飞行控制与测控通信的主要地基设施(7个控制中心和2个地面通信网)和天基设施(4个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并在分析“国际空间站”飞行控制与测控通信支持能力现状的基础上,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美国国防部总结了以往发展空间军事力量的经验教训,对照苏联的发展途径,提出了一项新的空间政策并付诸实施。这个新的空间政策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采用征购空间系统的方法,向各个制造厂商征购简易而低耗的空间飞行器,用以代替美国以往设计复杂而昂贵的“超级卫星”。这也是国防部为完成国防飞行任务对征购方针的一个重新定向。新政策另一方面的内容是加强未来空间站的军事应用,以缩短与苏联的差距。新政策还提出了加快发射速度的  相似文献   

12.
苏联空间的真实费用30年来是严加保密的,从不披露。但在1988年8月,苏联《消息报》首次报道了苏联空间计划最高负责人国家委员会主席K.开利莫夫将军的部分空间活动真相声明,透露了苏联火箭、宇宙飞船等的飞行费用。这是第一次由苏联官方公开其空间活动费用。开利莫夫宣称:“发射卫星、自动化或有人驾驶的宇宙飞船的费用  相似文献   

13.
航宇局提出1989财年预算为110.48亿美元,比1987年增加20.46亿美元。增加预算是为了保证全面开始空间站研制,大大增强航天飞机能力,恢复空间科学计划以及重建美国空间技术基础。航宇局局长弗莱彻说,增加预算是贯彻执行里根总统的国家新空间政策的第一步。他说,国会批准增加经费,对于恢复美国在空间方面的领导地位非常重要,这个问题自“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出事故以来的两年中一直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自从“阿波罗”计划结束以来,白宫首次允许航宇局请求巨额经费来开发新技术,特别是开发适应载人月球和火星飞行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法国宇航员将在1988年第四季度后期登上苏“和平”号空间站作四周的飞行,进行宇宙医学、空间工艺、生命科学等实验。法国建议的实验是:展开天线与太阳帆板;收集金星放出的微粒子;评价空间操作效率并实施各种生命科学实验等。具体内容如下:(1)天线展开实验将用于卫星数据中继,在空间进行操作直径4米天线展开和控制实验。法苏宇航员共同在站外折叠天线,在站  相似文献   

15.
正空间站航天员出舱活动医学保障工作,是载人航天长期飞行医学保障的重点,也是空间站运营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以"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为背景,介绍了"国际空间站"航天员舱外活动的概况、舱外活动的工作组织原则与医学保障系统,阐述了舱外活动的减压安全保障措施、舱外活动期间航天员作息制度的特点,最后分析了"国际空间站"航天员舱外活动的主要结果。随着航天员舱外活动个体装备技术的完善及其功能可靠性的提高,舱外工作逐渐由短时行为变为航天员有  相似文献   

16.
简讯     
奥多姆接任美空间站计划副局长美航宇局(NASA)局长弗莱彻任命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的科学技术部长詹姆斯B·奥多姆接任斯特范的空间站计划副局长的职务,原任斯特范于1988年4月1日退职。奥多姆在1956年作为系统工程师,参加了美国陆军的火箭开发工作,1956年转入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在该中心,他从事多种型号的卫星和无人探测器的研制工作。之后,他成为“土星-5”号火箭第2级技术试验部门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17.
正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入轨,取得了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的"开门红"。2010年9月25日,中央批准载人空间站工程立项,分为空间实验室任务和空间站任务两个阶段实施。2016年6月-2017年4月,成功实施了空间实验室阶段4次飞行任务。总目标是:在2022年前后,完成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组合体建造和运营技术、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的能力,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发射巡天空间望远镜,与空间站共轨飞行,开展空间天文巡天与精细观测。  相似文献   

18.
空间技术发展中,载人航天常作为国家技术成就和综合实力的象征,它代表着航天技术最全面、最综合、最先进的水平,被认为是带动整个空间技术发展的“旗舰”。1996年以来,美国、俄罗斯这两个在世界载人航天活动舞台上扮演主角的大国并驾齐驱,在载人航天飞行和应用活动中再获辉煌成就。11996年以来美国航天飞机飞行情况1·11996年飞行情况1996年美航天飞机飞行7次,参加飞行的航天员43人(外国8人)。在7次飞行中,有两次与俄和平号空间站对接飞行;航天员舱外活动3次,累积时间19小时5分9秒;施放卫星6颗,回收卫星5颗(其中施放/回收4颗…  相似文献   

19.
1990年5月,苏联科学院空间研究所接待了美国航空宇航学会(AIAA)代表团,还让代表们参观了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空间站的对接机构。苏联称,1991年的第二次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飞行将和第一次(1988年11月)的无人自动飞行任务相同,这是第二架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它将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和平号空间站上的宇航员乘它可进行很多活动,是否能进行着陆飞行还未定论。苏联让美国代表团参观的对接机构,实  相似文献   

20.
一、国际空间站计划压力重重面对美国的严重经济萧条,克林顿出任总统后推行了一条新的经济政策,大幅度削减了国家财政开支。美国航宇局(NASA)的空间计划也因此受到了严重冲击,其耗资巨大的国际空间站计划更是首当其冲。 NASA目前最棘手的问题是在未来5年内要实施的空间计划和项目太多,费用远远超出了国会所能批准的限额。在过去5年里,国际空间站计划几乎耗尽了NASA财力。此外NASA的太阳阵计划也严重超支。克林顿在其新经济计划中已同意国会作出的关于NASA经费的决定:1994年147亿美元;1995年155亿美元;1996年159亿美元;1997年163亿美元;1998年166亿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