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欧空局(ESA)5月26日给予了与NASA合作重新计划的火星探测项目强力支持,该项目将于2011年7月重启。新的日程安排为项目的发射日期留出了充足时间。ESA同意包括2016和2018年的发射任务在内的ESA—NASA共同研究计划概要。今年3月NASA曾表示可能不再为2018年任务出资建造与欧洲火星车一起发射的火星车时,  相似文献   

2.
火星中继已作为火星探测重要组成部分,被美国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国家航空航天局)和ESA(European Space Agency,欧空局)广泛应用于火星EDL(Entry,Descent and Landing,进入、下降和着陆)以及火星表面探测中。针对该情况,介绍了火星中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情况。结合NASA和ESA火星探测的成功经验和成果,重点对火星轨道器和着陆器的中继应答机的性能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该技术的后续发展进行了展望。基于此,可为我国自主火星探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据《SPACENEWS》报导,今年6月2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飞行任务科学家们宣称,NASA的“凤凰”号火星着陆车在火星表面物质中发现了为生命所必需的矿物营养素之证据。“凤凰”号火星着陆车完成在另一行星上进行湿法化学试验之后,发现它所采集的火星尘埃样品中含有若干可容性矿物质,其中包括钾、镁和氯化物。科学家们说,虽然这个数据只是初步的,但结果还是非常令人兴奋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侦察轨道器和火星全球探测器所得到的观测资料揭示,火星上有一个清晰的椭圆形周界。这个火星北半球上的盆地,看上去很像早期有关太阳系信息中巨大的撞击所形成的弹坑一样。  相似文献   

5.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11月26日上午10点02分开始了历史性的火星之旅,利用"阿特拉斯"-5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MSL(火星科学实验室)。MSL携带了一辆小汽车大小的"好奇"号火星漫游车。  相似文献   

6.
《飞行器测控学报》2005,24(5):79-79
近日美国NASA兰利研究中心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NASA科学任务理事会建议用飞艇作为未来探测土卫六(Titan)的最好飞行器。今年年初NASA成功地完成了卡西尼一惠更斯任务,发射了一个探测器对土星的神奇卫星土卫六进行初步探测。土卫六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大气层的卫星。该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卡西尼任务之后的下一步工作。NASA要求研究团队制定在2015年后发射的“旗舰级”任务。  相似文献   

7.
今年9月,美国NASA与欧空局(ESA)空间技术中心签订了一项合同。该合同为期2年,合同额为2750万美圆,用于保障国际空间站第2节点和第3节点舱的工程技术服务。第2节点内定为10月23日由航天飞机STS-120次任务发射,它将作为3个科学舱之间的过道;这3个科学舱分别为日本的“基勃”(Kibo)实验舱,欧洲的“哥伦布”(Columbus)实验室,以及美国的“命运”(Destiny)实验室。  相似文献   

8.
《航空制造技术》2012,(Z2):22-25
1"好奇号"成功登陆火星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8月6日1时30分,"好奇号"(Curiosity)探测器成功在火星着陆。这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耗资25亿美元的旗舰探测器,将在火星开始长达2年的探测任务。而此前,探测器火星表面着陆成功率仅为30%,多数火星探测器难逃坠毁、灼伤、失踪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3月23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阿根廷的科学家首次在阿根廷位于南极的基地试验为火星探测而设计的宇航服。此次试验由美国航空航天局、阿根廷国家航空医疗研究所和阿根廷空军联合进行,地点在阿根廷位于南极的基地——马兰比奥海军准将站。  相似文献   

10.
太空环境下电子束原位制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如川  葛一凡  魏松  姚旗 《航空学报》2018,39(Z1):722227-722227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载人探索计划的提出给载人登月和载人火星等带来了机会和风险,NASA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正在开展在月球或火星表面利用当地提炼的材料进行原位制造工艺技术的研究。首先,介绍了太空原位制造和修复(ISFR)技术的概念和特点,结合该技术的发展背景,介绍了电子束原位制造技术的概念、特点以及在太空环境下应用的优势和潜力。然后,根据所用原材料和成形工艺原理的不同,电子束原位制造技术又分为电子束熔融(EBM)和电子束自由成形制造(EBF3)技术两个分支,分别介绍了这两个分支技术的概念、原理、特点以及采用该技术研制出的零件的性能,结合硬件设备的情况介绍了在太空环境下应用的适用性,同时也详细介绍了NASA利用兰利研究中心的C-9抛物线飞行试验系统进行电子束原位制造微重力试验的研究成果、试验数据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中国未来空间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关于发展太空环境下电子束原位制造技术的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飞往火星是人类多年的愿望。经过几十年努力,人类对火星有了初步的了解。进入21世纪,各航天大国都制定了新的火星探测计划,又一次掀起了火星探测热潮。目前,俄罗斯、美国和欧空局正在协商合作,并计划在2014~2015年实现载人火星登陆  相似文献   

12.
马广富  龚有敏  郭延宁  高新洲 《航空学报》2020,41(7):23651-023651
随着火星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探测任务的不断推进,载人火星探测在未来将会成为火星探测的重要手段。首先,回顾了无人火星探测任务的发展历程,对比分析了部分无人火星探测器进入、下降与着陆(EDL)过程的参数。然后,结合无人火星探测、载人月球探测和载人航天再入过程,梳理了载人火星探测的特点及需求,系统地总结了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的载人火星探测研究进展以及技术储备。接着,归纳了载人火星探测的体系构成、集结方式和主要的技术挑战。最后,概括了载人火星EDL过程面临的难题,重点阐述了EDL的导航、制导与控制(GNC)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士元 《国际航空》2002,(2):60-61
美国NASA于去年成功发射了“奥德塞”火星探测器。该探测器此行的目的是探测火星表层上水的现状和其深度、火星表面地质构造等,以便帮助科学家们分析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相似文献   

14.
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 (CCSDS)已经为几项空间链路扩展 (SLE)传输业务制定了建议 ,以便航天器的遥测遥控数据在负责为航天器提供通信的地面设施和测控 (TT&C)网之间进行标准的、可互操作的交换。欧空局 (ESA)和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 (JPL)的深空网 (DSN)已经实现了这些SLE传输业务。其它航天局正在尝试SLE业务 ,一些任务已经采用了SLE ,JPL已经把SLE作为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任务设施和DSN之间的标准接口。NASA的空基网 (SN)、地基网 (GN)以及其他国家的航天局正在评估将SLE业务作为支持未来任务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9月10日,为进一步了解月球,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向月球发射2颗探测器。此次任务被命名为GRAIL(月球重力恢复和内部实验室)计划。  相似文献   

16.
月球和火星探测任务捕获制动控制技术方案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外天体捕获制动过程是实现载人月球、火星等深空天体探测任务的关键步骤之一,捕获制动控制误差影响极大,捕获效果直接决定着整个任务的成败。对国内外月球和火星天体捕获制动过程的控制技术进行了调研,对捕获制动策略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为我国相关探测任务的捕获制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描述了用于NASA地面网(GN)的一种新型地面站结构。试结构充分利用正在出现的各种新技术,显著地减小了体积、操作复杂性、操作和维护费用。此结构以空间通信先进系统计划办公室负责研制的新接收机为基础,可以在同一电子系统中综合进地面网和天基网的两种工作模式。通过软件以及电耦合器件(CCD)技术,使其具有极强的重组配能力,具备多种工作模式。而且,功能高度模块化,可根据任务任意选用,最终的系统包括先进的射频、数字和远控技术,能为大量NASA的通信和跟踪任务带来巨大的性能改善和操作及成本的降低。  相似文献   

18.
据欧空局(ESA)官员透露,正在努力解决以较小预算获得战略自主性的ESA,准备要求其各成员国政府为空间探测投入巨资。欧空局的官员们说,除美国和日本已经为空间探测花费了大量资金外,再与中国、印度、南非和俄罗斯加大空间探测投资的背景相比,他们正在全力以赴,建议保持欧洲在全世界的顶尖空间力量地位。  相似文献   

19.
《飞行器测控学报》2006,25(3):59-59
据NASA网站2006年6月2日报道,欧洲空间站“哥伦布”研究实验室已运抵NASA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哥伦布”研究实验室作为国际空间站的重要组件,是欧空局对空间站建设做出的主要贡献。“哥伦布”研究实验室将扩充空间站的研究设施,为研究人员提供进行生命科学、物理和材料科学的试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0月31日至11月5日,CCSDS 2011年秋季技术会议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博尔德校区召开。本次会议共有26个工作组和2个兴趣组开展了工作,会议注册有200人左右。与会人员来自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ESA(欧空局)、CNES(法宇航)、DLR(德国航天局)、RSA(俄罗斯航天局)、UKSA(英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