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锂离子电池失效率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工作电流和工作温度(壳温)为主要考虑因素,建立了锂离子电池基本失效率模型和工作失效率模型.以试验数据为基础,参照国军标GJB/Z299,提出了失效率相关的调整系数(π系数)及其取值方案.采用失效率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基本失效率预计值,将预计值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最终计算结果表明,得到的失效率模型可以应用于工程实践,锂离子电池效率模型的建立,为其可靠性预计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动汽车冬天取暖能耗较高,设计了基于蒸气压缩循环的热泵空调试验系统,研究了制热模式下不同的环境温度和压缩机转速对车室内平均温度、高压管路内部工质的温度和压力、系统能效比(COP,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等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和压缩机的转速较高时,压缩机出口、车室内换热器出口处工质的温度和压力值较大,车室内平均温度的上升速度越快,达到舒适温度所需的时间越短.在压缩机转速相同时,环境温度越高,系统的COP值越大.  相似文献   

3.
刘春保 《太空探索》2012,(10):33-33
由于不同用户领域、部门和应用的需求和性能有巨大差异,因此对所需要的P N T服务的评估,以及系统的体系结构性能的评估,应该从用户的期望出发.为了达到此体系结构研究工作的目的,研发团队把PNT用户分为空间、空中、地球表面(地面和水面,室内和室外)及地球表面以下(水下和地下)四大领域,将用户部门分为军事、国土安全、民用和商用四大部门,将应用类型分为定位、导航、指向和授时四大类别和细分的11种应用类型,并对它们进行了如下所述的重新定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Internet的发展,传送网络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迅速成为解决实时多媒体应用问题的焦点.向不同类型的用户业务提供敏感于不同透明属性和不同等级的服务质量,也正是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网络的重要特征之一.利用区分服务的思想,将IP应用业务分类与ATM网络服务类型进行一定程度的对应关系映射,并通过不同的QoS参数协商来完成对不同应用数据的区分服务策略,最终在NS2(Network Simulator II)模拟平台上实现了基于CIPOA(Classical IP over ATM)分类标记协议的园区网服务质量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5.
航空电子设备NSEE试验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定义了航空电子设备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NSEE)硬失效、硬错误与软错误等大气中子辐射可靠性表征参数,提出了一套航空电子设备抗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危害能力的试验评价方法,包括试验应力终止条件与起始条件的确定方法、MNSEE预估方法、试验程序、试验评价方法等,并通过某航空用卫星导航接收机试验案例证明了该方法在工程应用中的可操作性与有效性,通过掌握数字信号处理(DSP)、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NSEE敏感特性,可为航空用卫星导航接收机NSEE危害防控提供针对性的技术支持.本文为我国航空电子产品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试验评价奠定了理论与应用基础,同时也为其他电子信息产品在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试验评价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机组工作负荷评价新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估机组工作负荷是适航审核的重要指标之一,FAA(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适航标准CFR-25.1523和中国适航标准CCAR-25.1523中都对机组工作负荷的审核提出了要求.研究了适航标准、波音737和空客320机组操作手册及其他相关文献,通过与飞行员面谈建立评价体系基本框架.应用德尔菲法进行咨询确定评价体系指标,应用序关系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系数调查,最终建立机组工作负荷综合评价体系.基于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B737和A320机组工作负荷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所建立的民机机组工作负荷评价体系合理,具有实用性.所获得的机组工作负荷评估体系及评价结果可为C919等同类机型的机组工作负荷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空间扫描     
文青 《国际太空》2007,(10):34-36
美国“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通过两项关键地面系统试验最终地面段验收试验在“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STSS)地面操控中心完成。在过去的2年半内,诺格公司已研发与试验了支持STSS航天器遥测、跟踪及指挥和任务数据处理的地面系统,并交付至STSS系统试验和运行小组。这种地面系统能够将地面操作硬件和软件运用在STSS航天器和有效载荷的临界风险降低试验、STSS地面操作和维修程序的研发和验证,以及STSS地面操作人员的训练和认证过程中。最终STSS运行就绪验证持续了72h,成功演示了地面系统硬件和软件操作。STSS演示卫星将于2008年从…  相似文献   

8.
复合材料开孔层板压缩渐进损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针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开孔层板进行了压缩试验,通过微距数显设备、电镜扫描和X光扫描设备检测了加载过程中的渐进损伤和试验件最终破坏模式,观测了损伤起始和45°与90°铺层间的分层现象. 其次,将复合材料开孔层板失效分为层内失效和层间失效,基于细观损伤力学MMF3理论和界面胶层单元方法建立了开孔压缩损伤跨尺度分析模型.最后,应用该模型对开孔压缩损伤起始、损伤扩展和层板破坏模式进行了预测,获得了纤维和基体损伤起始位置、分层产生位置及扩展过程、最终的分层和压入破坏等计算结果.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获得了较好的吻合,表明该计算模型适用于分析复合材料开孔压缩渐进损伤问题.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特征驱动的可复用需求建模方法(RRM,Reusable RequirementMethod),此方法定义了一个可复用的需求建模过程(RRMP,Reusable Requirement Modeling Process),在领域工程和应用工程两个层面上都提出了相对完整的需求建模方法并将两个阶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主要研究方向着眼于领域模型的正确建立、合理剪裁和对象化过程,从而得到针对于具体应用的需求模型.在RRMP的过程指导下还将设计一个需求定制与应用开发平台(RAP,Requirement customing Application developing Platform).RAP平台立足于需求获取阶段,以用户易理解的图形化方式灵活直观地与用户进行需求交互,根据用户定制的需求自动生成具体应用的标准需求开发文档和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统一建模语言(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并最终开发出用户所需的领域内特定应用的原型系统.RAP平台主要包含3个部分:图形化需求定制工具,需求开发文档生成工具和目标应用开发工具.  相似文献   

10.
飞机软道面安全拦阻系统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在起飞或降落时,如果冲出跑道,拦阻系统能够有效地将飞机拦停,避免对飞机和乘客造成伤害.飞机安全拦阻系统是机场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设施.基于此设计了一种新的软道面(soft ground)安全拦阻系统(arresting system),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机动性大、通用程度高等特点.结合飞机六自由度模型和精确的阻力模型,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此模型能够仿真拦阻系统的工作过程,通过仿真得到拦停距离和起落架载荷等重要参数.与国外真实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系统模型的有效性,表明该方法在新机场的建设和现有机场改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航天运输费用 ,德国戴姆勒 -奔驰公司 (DASA)正在与俄罗斯合作进行一项新的再入技术研究 ,称之为可充气再入和下降技术 (IRDT) ,其最终目的是使各种航天系统具备再入能力。另外 ,可使上面级乃至卫星都可重复使用 ,从而实现高效费比的航天运输 ,而且能够使用在对那些有大气层的星球探测计划上 ,如火星着陆等。第 1次试验进行一种轻型俄罗斯保护材料和“弗雷加特”(Fregat)助推器返回地球大气层试验 ,内容是用来返回一个 1 .8t的上面级和一个欧洲的小型有效载荷 (遥感器 )以及做其他试验 ,在着陆时不是使用降落伞 ,而是使用充有气…  相似文献   

12.
基于GRECO的复杂目标多次散射RCS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杂目标多次散射问题对于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CS,Radar Cross Section)的精确预估具有重要影响.以图形电磁计算(GRECO,Graphic Electromagnetic Lomputing)软件为平台,充分利用其可视化计算的特点,采用像素为基本计算单元,开发了一种多次散射计算方法.通过获取像素几何信息,搜索符合多次散射条件的像素对,并将高频计算方法中的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相结合,实现了对发生多次散射的复杂目标RCS可视化计算.应用AUTOCAD软件建立了角反射器和导弹模型,将最终计算结果与参考文献中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IGES文件输入的图形电磁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不同波段不同极化下,应用图形电磁计算(GRECO)法计算了某模型的高频雷达散射截面(RCS).采用计算机硬件完成遮挡计算,通过五光源分两次照射获取模型表面法矢信息.在计算镜面散射时,利用两个Sinc函数的乘积消除物理光学计算中的奇异点,棱边边缘绕射用等效电磁流法计算.最终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这种方法估算目标RCS快捷有效,可以应用于工程分析.在目标造型端添加了识别读入IGES文件的端口后,解除了对模型造型格式的严格限制,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柔性机翼挠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对承载后柔性机翼挠度的准确预测,在全面分析柔性机翼挠度的影响因素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法确定的影响柔性机翼挠度的主要因子作为输入变量,挠度作为输出变量,以大量试验数据为训练样本,通过多次试取隐含层和各隐含单元,并选取trainlm作为最优训练函数,最终建立了预测柔性机翼挠度的BP(Back Propagation)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随机选取试验结果中的12组试验样本,连续进行10次挠度预测,预测结果和试验实测值最大相对误差和标准方差分别为4.481%,1.033 7.解析结果表明:柔性机翼挠度预测结果与实验值吻合的较好,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正2021年1月17日,在成功完成模态试验等7项试验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进行了"航天发射系统"(SLS)首次芯级点火试验,即4台RS-25发动机联合试车。作为近50年来全球规模最大的火箭子级地面点火试验,虽然发动机仅点火工作了约1min,但验证了包括贮箱增压、推进剂加注以及推力达到设计最大值等在内的多项试验目标,为芯级性能分析及后续点火试验提供了数据支撑。早在2020年1月,NASA和波音公司(Boeing)通过"飞马座"(Pegasus)驳船将SLS首飞箭芯级转移至斯坦尼斯航天中心(SSC),并将其安装在B-2试验台上,开始进行芯级系列试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恶劣天气以及技术问题的影响,试验过程持续了近1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确定失效机理一致性条件是保证加速试验正确性的前提之一.由于现有的一致性判定方法只能利用加速试验数据,不能指导加速试验设计,因此需要一种基于强化试验数据的一致性判定方法.针对工程中强化试验数据少的特点,选取可以处理少数据的灰色预测,给出了一致性判定的新方法及流程.该方法通过将灰色预测中的GM(1,1)和等维新息模型相结合,找出强化试验数据的趋势改变点,在加速试验之前得到机理一致性变化的条件.通过在加速度计中的应用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确定失效机理一致性条件是保证加速试验正确性的前提之一.由于现有的一致性判定方法只能利用加速试验数据,不能指导加速试验设计,因此需要一种基于强化试验数据的一致性判定方法.针对工程中强化试验数据少的特点,选取可以处理少数据的灰色预测,给出了一致性判定的新方法及流程.该方法通过将灰色预测中的GM(1,1)和等维新息模型相结合,找出强化试验数据的趋势改变点,在加速试验之前得到机理一致性变化的条件.通过在加速度计中的应用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结温可控的晶体管稳态工作寿命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现行标准中晶体管稳态工作寿命试验方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在现行的稳态工作寿命试验中没有对晶体管的结温实施测量和控制,是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的重要原因.旨在提高晶体管稳态工作寿命试验方法的可信度,提出了一种在试验过程中实时测量并严格控制晶体管结温在最高允许结温附近的稳态工作寿命试验方法.以3DD820,3DD15D (F2金属封装)双极晶体管为实验对象,对结温可控的晶体管稳态工作寿命试验方法进行了验证.模拟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试验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晶体管稳态工作寿命试验方法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9.
印度通信卫星别具一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太 《国际太空》2001,(12):14-17
印度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教育落后的大国 ,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 1/ 2以上。另外 ,印度国内的通信、电视广播和气象预报工作也都比较落后。为了迅速扭转通信落后的局面 ,印度从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起 ,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方针 ,一方面购买国外卫星 ,一方面自己研制通信卫星 ,从而发展国内卫星通信和卫星广播电视业务 ,普及教育。1 “借鸡生蛋”印度先是于 1975年用美国的应用技术卫星— 6和法德合造的“交响乐”卫星 ,分别进行了卫星电视教学试验和卫星通信试验 ,而后又从 1977年开始自行研制“阿普尔”(Apple)实验通信卫星。该星…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给出了关于奥林匹断(Olympus)卫星的应用计划,包括使用该卫星广播有效载荷进行直播、远距离教学、信息传播试验和14/12、30/20GHz 频段的通信新业务,同时也提供了进行试验的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