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造卫星的电磁相容性,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人造卫星中消除电磁干扰的问题。排除星上设备在整星工作时的相互干扰,也就是使卫星达到满意的电磁相容性,这是卫星综合测试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在卫星研制中不断碰到过这些问题,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但是尚缺乏系统性和预见性的分析。电磁相容性是无线电和电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关论文可查阅《IEEE Transaction on 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等刊物。目前专门谈人造卫星的电磁相容性的文章尚不多见。为了推动对卫星总体设计中电磁干扰问题的研究,现根据《日本航空宇宙学会志》第27卷、第300期“人造卫星的电磁相容性”一文改写发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菊3号卫星是日本研制的第一颗大型人造卫星,1981年2月从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菊3号的设计要求是各分系统从研制到生产的各个阶段都能满足预期的功能和性能,而且要求卫星与新火箭和地面装置间具有相容性。1980年夏证实了初样星和地面试验用火箭(GTV)间的相容性,1981年5月,飞行卫星结束了所执行的实验使命。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其重要因素可归结为对电磁相容性的管理。本文概述了与电磁相容性(EMC)有关的分析和试验概况。  相似文献   

3.
发射场卫星试验鉴定流程控制联合考虑试验鉴定过程模型和试验科目,实现对试验鉴定的流程控制。目前发射场卫星技术流程以文字和图片描述,在节点状态和约束迁移方面存在量化问题,无法构建形式化模型以嵌入自动化试验鉴定评估系统。以网模型为基础,构造发射场卫星试验鉴定流程控制网模型,并提出配套结构分析和性能分析方法,实现量化的可达性、作业不确定性和资源竞争性等分析内容,支持并行多星多任务的评估分析,从而支撑发射场卫星试验鉴定流程管理中试验鉴定方案设计及卫星流程模型优化设计等工作。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技术试验卫星-7(ETS-7)拟于1997年夏天发射至轨道。该卫星将具有交会对接(RVD)试验和机器人(RBT)试验这些新的技术试验的特点。两项试验均需在地面进行,但因用于试验的仪器是按照空间微重力环境下动作而设计的,所以到地面1G环境下使仪器工作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为做好这两项地面试验,在筑波空间中心,专门研制了“RVD实验系统开发试验设备”和“RBT实验系统开发试验设备”,以便通过运动模拟器完成地面试验。其试验概况如下:1.RVD实验系统开发试验在RVD实验时,使追踪卫星与靶卫星分离,…  相似文献   

5.
印度媒体报道说,印度的“天文星”卫星可能会在2010年年中发射。科学家们已完成了卫星复杂科学有效载荷研制阶段的工作,并开始进行有效载荷集成。科学家称,该项目的一大挑战是卫星姿控系统设计。该系统可对仪器指向进行精确控制。卫星将由“极轨卫星运载器”发射。“天文星”将部署到倾角约为8度或更小的赤道轨道上,轨道高度600千米,寿命至少为5年。项目耗资约20亿卢比。该卫星将有肋于研究近处的太阳系天体以及距离非常遥远的恒星和其它天体,如黑洞、中子星和活动星系。  相似文献   

6.
卫星铷钟自动控温系统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星上的铷钟对环境温度要求非常苛刻,需要采用自动控温系统严格控制工作环境的温度,该系统上星前必须经过大量的试验和仿真,验证卫星上铷钟热控系统的软硬件功能和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基于CPCI(Compact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计算机的卫星铷钟自动控温系统仿真平台,是在不具备铷钟热控试验需要的真空、绝热条件下,模拟铷钟在卫星上工作时温度变化引起的参数变化,并检测卫星铷钟自动控温系统由于参数变化所引起的相应的控制量变化,从而验证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第二总体设计部(简称二部)创建于1958年10月8日,是我国最早组建的地空导弹总体设计部,主要承担先进防御导弹武器系统的总体研发、设计、集成与试验等工作。建部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上级机关的亲切关怀下,在集团公司和二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二部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日本科技厅、宇宙开发事业团和邮政省决定,在实验用数据中继跟踪卫星(ED—RTS)上搭载邮政省的广播通信联合卫星(BCTS)上的工作仪器。在宇宙开发委员会的卫星系列分析会上,对通信卫星的技术和经济问题作了详细研究。结论是削减EDRTS的工作仪器,搭载BCTS工作仪器,并开始在概念研究阶段进行具体研究。 EDRTS采用技术试验卫星6的技术,中继对地观测平台技术卫星(ADEOS)和日本舱(JEM)的数据。为搭载BCTS工作仪器,将EDRTS的星间通信仪器双系统改  相似文献   

9.
闻扬扬 《太空探索》2002,(11):13-13
作为负责鑫诺卫星上行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电视节目,并承担国家高清晰电视卫星传输试验任务的北京航天赛维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数字卫星地球站,承担着国家“村村通”工程的卫星电视节目发射任务。在“法轮功”再次攻击鑫诺卫星后,该公司总经理赵京认为:从广播/通信卫星应用技术和工作原理角度来看,只要对卫星上的无线电微波接收天线,  相似文献   

10.
<正> 8月5日我国又成功地发射了一颗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卫星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星上装有联邦德国三家用户的试验装置。卫星顺利入轨、星上仪器工作正常。联邦德国、瑞典、法国、美国的有关用户和公司的代表,现场观看了发射实况。8月13日下午,卫星按预定计划顺利、安全地返回地面,地面测控系统跟踪正常,卫星回收舱落点准确,舱内设备及搭载的中外实验仪器完好无损。  相似文献   

11.
欧空局正准备生产的ERS-1微波成象地球资源卫星,总投资预计为46,500万美元,法国将承担其中的22%,在六月份将由法国内阁会议批准。法国政府批准参与ERS-1卫星的研制是在卫星硬件开始制作前决定的。预计在1989年4月发射该卫星。估计工作寿命为两年。 ERS-1主要飞行任务是利用合成孔径雷达、气流散射计、雷达高度计、寻迹扫描辐射计等仪器来观测海洋、地球冰冻地带和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12.
《太空探索》2010,(5):F0002-F0002,1
<正>中国航天三院第三总体设计部(以下均简称三部)成立于1960年4月26日,是我国飞航产品总体设计部,主要承担飞航产品的研究开发、总体设计、系统集成、试验验证和售后服务等任务。半个世纪以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三部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忠诚履行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第二总体设计部(简称二部)创建于1958年10月8日,是我国最早组建的地空导弹总体设计部,主要承担先进防御导弹武器系统的总体研发、设计、集成与试验等工作。建部以来,在各级机关的亲切关怀下,在集团公司和二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二部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核心价值观,发扬"全局、奉献,求实、创新,和谐、高效"的总体精神,一路披荆斩棘,艰苦奋斗,成功研制了  相似文献   

14.
苏联负责研制卫星有效载荷和系统的全苏电力学科学研究所(VNIIEM)已开始向西方出售其部分技术和产品,其中包括:“和平”号空间站使用的采用电磁轴承的姿态控制系统陀螺-Gyrodin、太阳阵传动装置、仪器定向与稳定用的飞轮电动机、遥感卫星扫描镜上的精密驱动装置。该所的研究人员称,这些仪器设备性能很高。电磁轴承能稳定地支撑高速陀螺轮。太阳阵驱动装置在计算机控制下,可以使太阳阵始终对准太阳。作为定向与稳定系统致动器的飞轮发动  相似文献   

15.
地震电磁卫星任务规划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电磁卫星任务规划是支持卫星在轨业务运控的核心环节. 通过对地震电磁卫星任务规划系统的研究, 提出了地震电磁探测卫星任务规划的基本原则, 设计了地震电磁探测卫星任务规划系统架构, 分析了系统功能需求和规划处理流程, 在此基础上对地震电磁卫星进行了原型实现.   相似文献   

16.
<正>洛·马公司将投资3.5亿美元在丹佛附近的沃特顿峡谷园区新建一座生产设施,该设施将能承担公司现有和未来所有卫星项目的组装、测试和鉴定工作。名为"门户中心"的该设施将于2020年完工,包括一座能同时用来建造从微型到巨型卫星的现代化高顶洁净间。该中心内将设置通用电气、机械和测试设备,以便可以无需进行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17.
用于卫星入轨段测控的箭载天基测控中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卫星入轨段关键遥测参数下传和遥控指令上传的需求,设计了一种用于卫星入轨段测控的中继系统,方案主要基于火箭现成天基测控终端和卫星现成测控设备。介绍了中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研究了天基测控相控阵天线波束指向算法,设计了一种卫星遥测、遥控信号中继功能的地面测试系统。该箭载中继系统在快舟一号甲火箭上完成了两次飞行试验验证,两次飞行试验中继转发的卫星遥测数据完整,箭载卫星通信终端接收用户卫星遥测数据的载噪比大于20dB;地面测控中心接收天基遥测返向信号比特信噪比相对接收门限有3dB以上的余量。试验表明,该箭载天基测控中继系统通信链路余量充足,工作可靠,相比通过地面测控资源保障或卫星自身使用天基测控可节省一半以上成本。  相似文献   

18.
据日刊报导,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将于1992年夏发射一颗大型技术试验卫星VI(ETS-VI)。这是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为满足国内广大用户对通信、广播等领域的一系列要求所采取的一项新对策。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通过ETS-VI将掌握2吨级静止三轴控制卫星的通用技术;确认日本大型火箭H-Ⅱ的发射能力;实验实用卫星用的高级通信技术;鉴定日本实用卫星用的高性能仪器部件在星上的运行情况;鉴定日本新研制的双组元推进系统在转移轨道上的三轴姿态控制和用离子发动机进  相似文献   

19.
<正>首颗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将于今年8月前后发射、投入使用。届时我国将首次具备全疆域和全球三维地球物理场动态监测能力,也是唯一拥有在轨运行的多载荷、高精度地震监测试验卫星的国家。电磁监测试验卫星项目在我国酝酿多年,因其在地震预测上可能大有作为而广受关注。  相似文献   

20.
据报道,水鸭-红宝石计划的官员们,在排除了会严重缩短系统轨道工作寿命的遥感器致冷问题后,正准备将红外遥感器置于 AFP-888卫星上进行最后的环境试验,以验证使用凝视镶嵌焦平面阵天基遥感器探测飞行中的飞机之能力,计划将进行声和辐射测量试验,与此同时,飞行卫星通用舱及合格遥感器将在一个热真空室中进行鉴定。水鸭-红宝石计划主任威廉·A·威兹德姆说,该计划官员们进行过一次试验,用来确定一旦外部致冷停止,密封的遥感器系统能够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