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漂亮的飞机往往可以选题以大家的欣赏,但有时一些外形狰狞怪诞、带有异国风味且性能优越的飞机更能够吸引飞行员的目光,他们会在心中揣摩着自己驾驶它的感受-这也许是人类好奇的天性使然。德国福克·沃尔夫公司生产的Fw189“空中眼睛”侦察/攻击机,虽然缺乏强劲的动力,亦无德国飞机普通具有的流畅外表,布局上更偏离了主流设计,但却是很多飞行员憧憬并且最终成为爱不释手的飞机之一。  相似文献   

2.
在二战后期,美国飞行员在海上飞行时都会携带一些小金属球,如果飞机不幸被击落而跳伞,落到大海上,穿着救生衣无助地漂荡,就要在海里扔一颗金属球。这些美国大兵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日本、德国军方得到这砦小球后,切开一看,里面除了空气什么也没有,也不知道这些“秘密武器”是干什么的。  相似文献   

3.
近日,有台湾官员表示,台湾派往美国训练的空军第21独立队F-16战机飞行员已经正式获准参加美国军方举行的本年度“红旗演习”。与美方战机飞行员和管制中心一起对抗“红军”战机。  相似文献   

4.
只比阿姆斯特朗迟19分钟踏上月面的是布兹·奥尔德林,他于1930年1月生于新泽西州的一个飞行员之家,父亲还与发明了飞机的莱特兄弟相识,所以他很早就对飞机情有独钟。1951年他以年级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著名的“西点军校”,在朝鲜战争后,他重返校园,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获载人航天专业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5.
1942年3月25日,英国空军战略轰炸机大队波兰籍飞行员罗曼·索宾斯基大尉参加了对德国城市埃森的夜间空袭.他完成轰炸任务后将飞机拉起到500米高的空中,会同其他飞机准备返航.当他刚刚在座椅上伸直腰想轻松一下时,就听到机枪手惊慌地喊道;“一个不明飞行物在跟踪我们!”“是新式歼击机吗?”索宾斯基想起了德国“梅塞施未特110”战斗机问道.“不是,看来,这不是飞机.它有着不确定的外型.而且发光!”这时.索宾斯基也看到了那个闪着红黄色光芒的奇怪的物体.他的反应是迅速的,就像每一个在敌国领空飞行的飞行员一样.立即命令机枪手瞄准开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全世界无论是飞行员还是最高统帅部,对于在空中遇上敌方飞机都有些不知所措。虽然早在战前有人试验在飞机上安装机枪,但谁也不敢对准飞转的螺旋桨扣动扳机。一些喜欢喋喋不休和危言耸听的权威们得出结论:飞机上不适宜装武器,会打坏螺旋桨。战争开始最初的几个月里,飞机仅仅被前线指挥官们当成“了望山那边的好玩意”。  相似文献   

7.
苏联用于国土防空的导弹,在国外被称为“萨姆”导弹,它的第一代导弹系统C—25“金雕”的研制工作开始于1950年8月,但是,直到1952年,侵入苏联领空的外国飞机,只有少数遭到苏联歼击机的拦截,曾被击落过8架,而苏联的飞机和飞行员也受到损失。这使入侵的外国飞机肆无忌惮,美国战斗机联队的飞机已深入到列宁格勒、基辅、明斯克,甚至莫斯科郊外上空。 为此,苏共中央政治局曾专门开会,听取防空导弹武器发展前景的汇报。最后,斯大林作了决定:  相似文献   

8.
霍桂彬 《飞碟探索》2011,(12):34-36
格拉汉·谢帕德是名资深的航空公司飞行员。他1966年从南安普顿的汉布尔飞行学院毕业,飞过多种型号的飞机,驾驶技术娴熟,经验丰富。汉布尔学院堪称世界飞行界的“西点军校”,以严格高质、纪律严明、训练刻苦而闻名。1966年,当时在维克先锋航空公司当副驾驶的格拉汉在飞机上认识了后来成名的UFO研究专家提莫·古德。  相似文献   

9.
布兹&;#183;奥尔德林出生于1930年1月20日,被评价是一个态度明快,爽朗,精力充沛和有决心的人,他永远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及如何去达到这些目标。奥尔德林的父亲就是一位肯冒险的飞行员。他认识飞机之父莱特兄弟中的一个,跟美国火箭之父哥达德学习过。  相似文献   

10.
7月28日,英国富豪理查德·布兰森在美国莫哈韦沙漠向公众展示了将用于把游客送到太空边缘的“白衣骑士二号”飞机。“白衣骑士二号”翼展达43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复合材料飞机。这种双机身飞机的最大飞行高度将超过15240米,每天可进行4次飞行,由比例复合材料公司设计建造。参加展示仪式的有媒体和包括阿波罗11号航天员奥尔德林在内的嘉宾。作为维珍银河公司太空旅游计划的一部分,该飞机将作为“太空船二号”飞船的载机(母船),“太空船二号”将在到达高空后离开载机,  相似文献   

11.
    
目前利用飞行员静态可达域和可视域对驾驶舱人机界面进行设计和布置无法保证飞行员在过载和振动状态下的操作特性满足飞行安全操作的需求.针对飞行员触点操作,基于LifeMOD人体肌肉-骨骼模型,利用正常状态下触点操作动作的捕捉数据对飞行员模型的肌肉进行训练,建立正向飞行员操作模型;在正向飞行员操作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含有肌肉力单元的飞行员人体动力学仿真模型,能够进行逆向动力学仿真和分析.对模型加入±Z和+X方向的加速度以及ZY方向的振动等外部运动激励,模拟不同加速度和振动对飞行员触点操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央控制台的触点操作受加速度和振动影响最小,应急操纵设备应布置在该区域,可保证飞行员在应急条件下及时、准确地操纵飞机,提高飞机的飞行安全性.非常规情况下飞行员触点操作能力仿真能够指导驾驶舱人机界面的优化布置,提高应急情况下飞机操纵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击实录     
不存在的“飞机” 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披露了一条令科学家啼笑皆非的消息:芝加哥国际机场附近空域发现“幽灵”飞机 ! 没有人知道这些“幽灵”飞机到底是什么玩意。调查报告说,不知是什么原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飞机或者在很远地方飞行的飞机的雷达图像,会突然出现在奥哈尔机场的雷达屏幕上。有好几次,空中交通管制人员不得不命令正常起降的航班做突然且危险的规避动作,以避免与“飞机”相撞。但事后查明,那架“飞机”根本不存在 !管制人员还同时发现,部分民航飞机已经接近机场,经无线电联系却回答说他在很远的地方正常飞行。专…  相似文献   

13.
人们已经习惯用“历史重演”来描述今天发生的事实与若干年前的情景相吻合的情况。然而 ,人们迄今仍没有找到适当的字眼来记述现在所能看到的未来 ,即使是诺查丹玛斯无所不知的预言。不可否认的是 ,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中 ,已经发生了这种奇妙的事情。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的奇遇1934年的一个碧日晴天 ,身为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的高达 ,独自一人飞行在苏格兰上空。所谓“天有不测风云”在高达身上应验了。刚刚还是晴空万里 ,眨眼间乌云翻滚、电闪雷鸣 ,大自然显出一副狰狞面目。高达是位经验丰富的优秀飞行员。他当即关掉引擎 ,让飞机在风暴…  相似文献   

14.
“小绿人”的昭示王宝琼1947年6月24日,美国私人飞机驾驶员肯耐恩·阿诺德驾机去寻找一架失踪的海军飞机,当他飞越美国西北部的一座叫卡斯卡德的山峰时,突然发现9个发光物体正以奇特的方式在空中变幻着位置,它们几乎垂直地上升,接着又以近1000公里的速度...  相似文献   

15.
在北美洲有支属于欧陆国家的强大空中武力!这种说法听来不合逻辑.但却反映出德国空军在美国与加拿大的训练规模。现在每年有超过50架德国空军战机在北美洲上空进行训练.德国空军有四分之一的飞行时数都是在北美洲进行战术飞行训练的德国飞行员所创下的。德国空军在美国最初的飞行员与武器系统军官飞行训练分别是在德州与佛罗里达州进行.现在德国空军战术飞行训练中心及第20战斗机中队都位于新墨西哥州的何罗曼基地.为德国空军“狂风”战机与F-4F“鬼怪”战机飞行员提供基础与晋阶飞行训练。完成训练后的德国空军飞行是经常穿梭大西洋,前往加拿大进行低空飞行训练与参加演习。  相似文献   

16.
一林 《太空探索》2003,(9):14-16
2002年秋,美国肮宇局重新审查了它的航天运输系统计划,提出要研制一种新的天地往返运输器,该运输器取名为轨道空间飞机(OSP),从而引发一场关于是研制空间“飞机”还是研制“飞船”的争论.这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在制定载人航天发展蓝图时发生的“以飞船起步、还是以航天飞机起步”的争论颇为相似。不过,美国的争论是在高起点.高水平基础上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
大型客机飞行员操作程序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机组对飞机的成功操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套精心编制的飞行员操作程序,不合理或不合逻辑的操作程序可能导致飞行员的违规操作,进而引发飞行事故.参考波音737NG飞行机组操作手册,分析进近和着陆阶段的任务功能流程后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采用德尔菲法对现役飞行员进行两轮咨询,建立了基于安全性的进近和着陆阶段飞行员操作程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飞行员进行咨询,采用序关系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飞行员操作程序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了飞行员操作程序的评价等级和评价值.提出了一种将功能流程图法、德尔菲法、序关系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飞行员操作程序综合评价方法,并应用于波音737NG飞机进近和着陆阶段的操作程序评价.评价结果说明了该综合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任军1百慕大“死亡三角”在众多科学骗局中,“百慕大”传说是影响最大且流传最广的一例,但它的起因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个美国飞行员的传说而已。1980年,美、澳科学考察队联合发表了声明,声明中称:“百慕大没有任何超越自然的地方。”但流言仍遍布天下,直到1...  相似文献   

19.
飞行环境综合因素对飞机供氧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飞行环境综合因素对飞行员的影响,尤其是对飞行员氧气防护装备性能参数的作用未见报道。本文测试了低空大速度飞行试验条件下飞行紧张因素对飞行员呼吸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飞行过载是飞行劳动中的重要生理负荷,但低空大速度飞行时飞行员的心理工作负荷是飞行中更重要的精神负荷,高度的精神负荷致使飞行员通气和瞬时需氧量明显增加,高达255L/min,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这对设计和计算飞机氧气呼吸装备的耗氧量,载  相似文献   

20.
“心病”20世纪末美国在取得海湾战争胜利高兴之际,发现一块“隐蔽迟钝、长在深处难治”的“心病”。“隐蔽”对付飞毛腿“导弹的夜袭犹如“捉迷藏”,为了发现“飞毛腿”的踪迹美国想尽了办法,几平调动了参与海湾作战飞机的半数,不断轮番巡逻侦察。但效果不佳、以至影响整个空军力量的作战、耽误了战争取胜的日期。这种“游戏”使美国失大于得。“迟钝”即使侦察到了“飞毛腿”的踪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