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介绍了红外成像制导反舰导弹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了现有反导防御电子对抗系统的局限性,提出了对抗反舰导弹的几种电子对抗方法,对未来海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反舰导弹突防中可能遭遇的舰载干扰,以舰载电子战系统中的ESM为对象,分析侦察告警机理,剖析复杂电磁环境下ESM系统的局限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低截获设计、变频调制技术和电磁掩护干扰等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和今后的电磁干扰坏境的变化趋势,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必须具有抗舰载杂波干扰,抗角度、距离欺骗干扰,抗同频异步干扰、抗海杂波背景干扰,抗舰载箔条干扰的能力。本文介绍了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抗上述几种干扰(舰载箔条干扰除外)的试验方法和结果的定性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反舰导弹面临的电子对抗威胁环境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舰艇和反舰导弹之争,实质上是作战双方电子战实力的较量。越来越完善的近程电子防御系统,正取得重大进展的早期攻击新体制——“协同交战能力”(CEC)系统和正在拟议中的“战区作战能力”新系统,都将使未来反舰导弹面临恶劣的电子战环境,反舰导弹平台将无法对舰艇实施近程攻击。因此21世纪的反舰导弹应具有远程——自寻的——隐蔽攻击目标的能力,这要求反舰导弹电子对抗能力必须上一个新台阶。采用具有极强抗干扰能力的主/被动雷达复合末制导体制的反舰导弹是实用而现实的,并将在未来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简要叙述当代海战场中复杂电磁环境的构成.对反舰导弹面临的电子对抗威胁展开论述,重点分析先进传感器和海上电子战体系给反舰导弹带来的挑战.最后探讨了反舰导弹对抗电子战威胁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6.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面临的电子战环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舰导弹在实战中的命中率和威力已使各国加强了对舰船防御系统的研究,从而使反舰导弹的突防难度增大。舰载有源干扰对末制导雷达的威胁并不大,而箔条干扰、舷外假目标以及弹炮一体化系统却对反舰导弹形成极大威胁。因此反舰导弹除了应在战术、技术上使用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外,其末制导雷达应采用缩短开机时间、多参数大范围捷变技术使敌舰船防御系统难以截获雷达信号,或仅有很短的反应时间;采用信号识别技术区分真假目标;扩展雷  相似文献   

7.
舰载多传感器数据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对抗反舰导弹威胁,舰载雷达、电子支援措施、红外探测系统、声纳和敌我识别等传感器的数据综合是十分必要的。对舰载多传感器数据综合技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反舰导弹防御当前的反舰导弹能够以300米/秒左右的速度飞行,而即将出现的下一代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速度将大大提高,可能超过400米/秒。而且它们的尺寸将变小(直径不过0.45米,长度约4~5米),又由于掠海飞行,所以很难用武器拦截和摧毁它们。目前海军的反导弹防御系统方案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使用反导弹的导弹,它们由舰载跟踪与火控系统导引或有弹上自导系统,不一定遵循严格的弹道飞行。第二种反舰导弹防御武器是用一组火炮,例如,美国和英国海军所采用“方阵”  相似文献   

9.
反舰导弹突防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反舰导弹以飞行高度低、突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威力大的作战效能而倍受人们推崇 ,如何防御反舰导弹 ,已受到各国军方的高度重视。随着舰载反导拦截武器的发展 ,反舰导弹的突防能力大受挑战 ,为此 ,不断采用高新技术提高突防能力已成为反舰导弹攻防对抗的当务之急。分析了反舰导弹面临的威胁 ,重点讨论了反舰导弹弹载突防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前舰载雷达主要采用捷变频、复杂重频、宽带高增益脉冲压缩、低副瓣天线以及发射功率管控等低截获概率设计技术来提高其反电子侦察和抗干扰能力,属于“防御性”的反电子侦察技术。从电子侦察系统的特点及存在的弱点出发,提出对其进行干扰的可能性,采取主动反电子侦察的方法来掩护己方舰载雷达工作,提高舰载雷达的电子对抗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航路规划的反舰导弹发射顺序和间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反舰导弹实际战术使用中,为提高突防概率,主要是采取数量饱和攻击的样式,且要求多枚导弹同时到达目标.目前某些反舰导弹具有航路规划功能,只要合理确定导弹的发射顺序和间隔,可以实现同时到达.本文从2条典型反舰导弹的航路入手,建立了简化的航路规划模型,对不同攻击角的航路航程飞行时间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与直接攻击导弹的航程飞行时间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到了齐射多枚反舰导弹时进行航路规划的攻击差角、发射顺序和间隔等的具体结果,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使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反舰导弹攻击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反导为背景,介绍了反舰导弹的发展概况及21世纪初反舰导弹将面临的格局,着重分析了俄罗斯、美国和法国的典型反舰导弹的攻击弹道和突防特点,总结了超音速反舰导弹及亚音速反舰导弹的攻击模式。  相似文献   

13.
张聪 《宇航学报》2018,39(10):1116-1126
为提高我国火箭军对海上慢速移动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和反舰弹道导弹的突防能力,本文针对“领弹-从弹”构型的多反舰弹道导弹一体化协同制导与控制(ICGC)问题,首先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变换,将一体化协同制导与控制问题提炼为一类高阶带扰动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一致性算法的设计问题。其次,针对“领弹-从弹”构型的多反舰弹道导弹系统,在动态面控制(DSC)的框架下,基于一致性理论和结合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理论,设计分布式一体化协同制导与控制律。之后,对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收敛特性进行了严格的理论证明与分析,并取得收敛条件。一体化协同制导与控制律保证从弹在位置和速度上协同一致地趋近于期望空间构型,并使得从弹有和领弹近乎相同的攻击角度。最后,通过数字仿真对一体化协同制导控制律进行仿真校验。  相似文献   

14.
防空导弹制导指令抗干扰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空导弹指令线主要完成导弹截获、跟踪和发送制导指令,并引导中末制导交班或遥控引信开机,因此指令线的抗干扰性能直接决定着防空导弹武器装备对目标的拦截能力,需要在方案设计、研制、定型阶段开展指令线抗干扰试验考核工作。针对指令线面临的干扰模式和信号样式,论述了数字仿真、实验室线馈、外场空馈和检飞等抗干扰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导弹技术的发展,末制导方式已趋于多样化,这对传统质心干扰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在分析新型反舰导弹的制导方式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传统质心干扰方式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地对多种制导方式进行干扰的双诱饵质心干扰方案.对此方案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其干扰空域和时域效能的数学模型,并对干扰效果进行了仿真和评估.  相似文献   

16.
反舰导弹末端蛇行机动的控制信号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过载控制技术设计了反舰导弹的飞行控制系统,对反舰导弹的末 端蛇行机动的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实现末端蛇行机动的两组控制信 号:过载控制信号和质心控制信号。在这两组控制信号的综合控制下,反舰导弹 实现了多种形式的末端航向和纵向蛇行机动。弹道仿真表明了所设计的控制信 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质心式干扰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干扰效果评估准则,建立了舰艇对反舰导弹质心干扰效果模型,该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箔条、导弹、舰艇之间的动态关系,为舰艇进行快速机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仿真显示舰艇的准确机动能有效地提高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防空导弹拦截高速蛇形机动反舰导弹的难题,基于导引头测量的视线角速度、弹目相对速度等信息,开展了蛇形机动目标加速度估计算法的研究,最终建立了基于交互多模型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了对蛇形机动目标的加速度估计。考虑传统加速度方差计算方法受限于先验值的缺陷,根据残差对加速度方差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数字仿真证明:提出的自适应交互多模型算法能有效提高蛇形机动目标加速度的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9.
电子战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耀平 《航天电子对抗》2006,22(2):24-27,54
分析和预测了电子战在七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即电子战向信息战发展,“网电一体战”成为主要作战样式;电子信息对抗装备和技术发展将以综合一体化、联网化为主流发展方向;太空对抗将成为未来战争的重要作战手段;提高现有电子战飞机能力与发展新型电子战飞机相结合,研制隐身电子战飞机,发展多用途电子战无人机;发展新一代反辐射导弹,提升对敌防空压制能力;新概念电子信息武器将是重点发展领域;发展新型无源探测定位技术。最后指出,电子战武器将越来越成为现代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导弹末端机动的一体化控制模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采用过载控制技术,建立了反舰导弹末端机动的一体化控制模型。该模型包括两组控制信号:过载控制信号和质心控制信号。利用该模型控制导弹完成了末端跃升、蛇行、摆式和螺旋等各种机动方式。另外,使控制参数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还实现了摆式和螺旋机动的变异形式。由于导弹的机动能力受到可用过载等指标的限制,因此控制参数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取值才能保证末端机动的顺利完成。最后,举例对上述模型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