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插桩策略、覆盖率收集方法 2个方面设计实现了一种汇编代码覆盖测试方案,解决了嵌入式航天软件汇编代码覆盖测试没有工具支持的问题。针对嵌入式系统资源紧张、时序相关性强的特点,在研究汇编语言指令结构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基于比特位表征方式的汇编插桩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JTAG接口的通用覆盖率数据收集方案,解决了覆盖信息输出通道受限问题。实验结果及工程应用实例证明了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BIT技术的运载火箭测试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IT(Built-In Test)技术是一种能够显著改善系统或设备测试性能和诊断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BIT技术的性能、特点、结构,分析了BIT技术在运载火箭测试中应用的意义和可行性,并详细提出了基于BIT技术的运载火箭测试方案以及方案中的关键技术和主要解决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案有效可行,并对其在航天测试中的应用给予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块化测量仪器标准总线 ,VXI总线已经成功应用于多种导弹的测试、发射和控制。VXI总线嵌入式计算机是VXI总线测控系统的核心模件 ,担负着控制VXI总线操作和管理系统资源的重任。本文通过对国内VXI总线嵌入式计算机现状的分析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VXI总线嵌入式计算机的硬件设计方案 ,并对主要电路的技术要点和实现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航天控制系统潜在分析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学锋  钱玲 《航天控制》2000,18(1):26-30
潜在分析技术是提高控制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的一项重要的分析工具,它对查询运载火箭或导弹控制系统潜在问题与设计缺陷,保证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国外潜在分析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和对国内航天控制系统潜在分析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重要结论:在航天领域应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工智能计算机潜在分析技术,以保证火箭或导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静态模型用于在发动机各稳态工况下对参数进行动力平衡计算,在发动机地面热试车或飞行试验之前,将发动机参数设定为规定值,已成为型号设计的固定流程。静态模拟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方案改进和新型发动机系统研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模块化建模思想和面向对象技术,建立了一套适应大范围变工况调节的发动机组件高精度通用化静态模型库,应用面向对象的仿真工具MWorks/Modelica软件开发了一套适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静态特性分析的模块化建模与仿真软件。该仿真平台实现了现有静态计算成果的标准化、集成化;突破了传统一型号一模型的局限,极大地缩短了研制周期。  相似文献   

6.
嵌入式技术人才需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根据嵌入式技术在各种控制场所的广泛应用以及嵌入式产业的快速形成,社会对嵌入式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就嵌入式专业的人才培养,对嵌入式技术岗位的专业知识构成进行了剖析,为嵌入式专业人才的学习提供方向性指导,也为各高等院校嵌入式专业的专业建设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超声波测试技术,能快速简便地对有机纤维进行动态弹性模量测试,给出了动态和静态弹性模量的计算式,并测试了F-12芳纶、国产芳纶Ⅲ和PBO纤维的动态弹性模量,且采用GJB 348—87复丝拉伸实验对上述几种纤维的静态杨氏模量进行测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测试F-12芳纶纤维、芳纶Ⅲ纤维和PBO纤维的动态弹性模量平均值分别比采用GJB 348—87测得的静态模量稍高;与GJB 348—87复丝拉伸实验相比,此方法具有测试装置简单、取样容易等特点,可作为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舵机的研制生产过程中,要对舵机的许多特性进行测试,其中静态性尤为重要。通常的测试方法是:给定舵机一串阶跃信号(方波信号)作为舵机的激励源,让舵机响应阶跃信号,同时实时记录舵机的响应过程,并对响应过程的信号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静态舵偏及其最大响应速度,由于WINDOWS开发系统(VB4.0)诸多优点,WINDOWS环境下测控软件开发应用有许多优点,如开发速度快,数据处理直观方便,可利用的工具库丰富等,介绍了用VB4.0开发控制软件的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采用准静态压痕(qsi)试验方法对离位增韧复合材料层压板和普通未增韧层压板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qsi试验中层压板的损伤过程,并对两种层压板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离位增韧技术能够提升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层间韧性,有效提高复合材料层压板抗准静态压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杨文将  刘宇  温正  段毅  陈晓东 《宇航学报》2007,28(3):522-526
为了满足低成本、高安全可靠的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发展需要,磁悬浮助推发射技术以其高地面起飞速度,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技术途径。设计和研究了一种永磁导轨与高温超导体作用形成的磁悬浮系统。通过建立磁悬浮单元准静态力测试系统,分析了块状高温超导体在永磁导轨上方不同位置作用的悬浮特性。然后建立高温超导磁悬浮缩比研究试验平台,其包括4个磁悬浮单元和7米双永磁导轨。通过测试和分析试验平台在不同场冷高度和载荷条件下的悬浮特性,得出低场冷高度有利于提高磁悬浮发射装置的横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