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鹏  李成  刘超  邵坤  师帅 《遥测遥控》2022,43(1):74-81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卫星的遥控指令上行操作必须在专用测控网内进行,当卫星发生在轨异常时,相关支持人员必须赶赴测控中心现场进行集中处置,非工作时段时效性较低,不利于紧急情况下的异常快速处置.对基于APP的卫星地面遥控系统安全应用方案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旨在为我国未来卫星高效运行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手段,通过原型系统的仿真测试,验...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工程》2017,(4):85-90
针对卫星传统遥控指令译码器已经无法满足通用性、适应性、好用易用及批量生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型遥控指令译码器设计。与传统遥控指令译码器相比,新型遥控指令译码器能够同时适应脉冲编码调制(PCM)遥控体制和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分包遥控体制的两种标准;并且配置了两种输入接口,既能直接接收地面发送的直接指令帧进行译码输出,又能接收星载计算机发出的间接指令帧进行译码输出。新型遥控指令译码器配置的与星载计算机的接口以及具备的自主健康管理功能,非常适用于有智能化自主运行管理需求的卫星。该译码器通用性和适应性强,非常适用于高集成度的抗辐照专用集成电路(ASIC)器件研制,以及高可靠性和长寿命产品的批量生产。新型遥控指令译码器设计已在新遥感平台及相应的卫星研制中得到验证。与传统遥控指令译码器相比,新型遥控指令译码器的功能、性能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面向任务的小卫星自主指令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卫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在分析小卫星遥控指令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任务的小卫星自主指令设计,把以往多条独立的间接指令组成封装系列指令,星上可以自动判断指令的执行条件,发现指令执行异常时进行处理,从而简化了卫星遥控操作。封装系列指令可以由程控指令以及星上自主产生的事件启动,文章所设计的自主指令已在多颗小卫星上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发射的卫星数量与日俱增,在轨卫星故障案例也随之增多,造成许多重大损失。在此背景下,文章提出了一种卫星在轨故障定位的系统分析方法,给出了系统分析流程和方法,通过三系统关联故障分析、通路故障分析和总线故障分析将系统级故障逐步分解,转化为设备级故障,最终通过试验验证将故障定位,同时给出了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该方法系统性强,快速易用,定位准确,已经在多次卫星在轨重大故障定位中得到了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现有遥感卫星自主健康管理系统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分多模卫星(GFDM-1)自主健康管理系统设计架构,给出了关键设计内容,提出了故障判决条件优化设计及操控接口与事件报告规范化的设计思路。卫星在轨运行结果表明:高分多模卫星能自主对整星健康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在故障发生时,实施自主诊断、隔离和恢复,最大限度地保证卫星安全;能有效监测并报告,短期可自恢复异常;提高了卫星在轨自主运行的可靠性及地面运行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天地一体化及遥控可靠性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卫星遥控标准中广泛采用的BCH码很难满足未来卫星遥控链路复杂多样的需求。为此,文章将卫星遥控指令分为短指令模式和内存上注指令模式两大类,设计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方案。对于帧长较短的遥控指令,采用3种码长较短的LDPC码,与目前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遥控标准推荐的BCH(63,56)码相比,在误码字率为10~(-5)量级时,可以额外获得4~6dB的增益。对于大数据量的内存上注指令,应用现有CCSDS遥测标准推荐的LDPC(8160,7136)编码方案,当误码字率为10~(-5)量级时,所需信噪比(Eb/N0)约为3.8dB,编码增益约为7dB。为了实现LDPC编码方案,文章设计了与BCH码相似的协议格式,改动量较小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不会对已有遥控系统产生影响。译码方案采用并行的FPGA译码器架构及最小和译码算法,其译码复杂度较低,硬件实现资源占用较少,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利用智能化卫星综合电子系统资源,确保故障工况下的业务连续性,在系统层面实现高可靠开关指令发送控制。在设备内冗余的基础上,建立综合电子系统内设备间冗余,有效提升了可靠性。该方法发送开关指令时,需实现多设备间同步。针对这一需要,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同步1553B协议的指令协同管理方法。在星载软件中进行分布式指令协同管理,将指令发送与指令执行排布在不同通信帧内。星内总线控制设备负责分发开关指令给指令执行设备,各指令执行设备基于帧同步信号实现指令同步发送。经地面试验和在轨飞行验证,该方法在正常工况和故障工况下,均能正常输出脉冲宽度满足指标要求的开关指令。目前已在多颗智能卫星上得到应用,可为后续航天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卫星遥测参数变化趋势人工监视准确度低、成本高的问题,在基于小波的频域转换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趋势异常的自动学习和判别方法,即通过建立遥测参数趋势变化的频域特征向量模型,利用多层前馈(BP)神经网络方法,实现遥测趋势变化的自动判别和定位,能够有效提高卫星在轨监视的精细化程度和准确度。通过某卫星红外敏感器和太阳电池阵电流遥测趋势识别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自动监视要求,可为卫星在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遥感卫星在轨故障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遥感卫星1988年—2014年的在轨故障数据进行分类研究发现:控制、载荷、测控和数传是遥感卫星在轨故障发生比例最高的4个分系统;故障主要发生于在轨第1年;环境、设计和器件类故障为主要的在轨故障类型;大多数故障可以通过在轨自主诊断、地面操作等方式及时予以解决, 对遥感卫星完成任务的固有能力影响较小;各分系统的在轨故障特点各不相同。文章最后针对故障原因, 提出了增加遥感卫星的地面试验与测试、加强抗辐射加固设计和开展基于在轨故障规律的分系统技术状态控制等对策, 以降低卫星的在轨故障率, 保证卫星在轨可靠、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针对空间站在轨组装微纳卫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面向空间站站内人员在轨组装的微纳卫星模块化设计与集成方法,此方法提供了基于标准结构板与模块定位销的空间站内微纳卫星装配方案,与现有模块化集成设计技术相比,得益于良好的上行力学环境,卫星结构、功能模块无需高强度结构设计,组装的卫星更轻巧;具有在空间站失重环境、工具有限条件下宇航员快速便捷完成模块装配、连接、去除、增加、更换等各种操作的优点;采用开放式组装架构,扩展性强,可根据任务需求,实现不同功能微纳卫星的更快组装、部署.可为我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及部署微纳卫星提供设计参考,有效降低空间站在轨组装难度和工作量.  相似文献   

11.
赵磊  沈毅 《航天控制》2006,24(1):57-60
随着小卫星技术的发展,今后由多颗微小卫星近距离编队飞行将成为在轨航天器部署的主要形式。本文把多Agent思想引入卫星编队,提出了基于多Agent卫星编队软件结构,根据编队中不同卫星Agent的智能水平和相互关系给出了4种分布形式,在把智能水平最高的主星Agent模块化结构做重点介绍的同时,以避免两星碰撞为例阐述了模糊控制逻辑在主星决策Agent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卫星开发太空资源已取得累累硕果,本文论述卫星在气象观测、资源勘测通信广播、导航定位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圆轨道星座全球覆盖的充分必要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用圆轨道的星座,目前的研究基本上局限于实际应用方面,很少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本文首次提出并证明了达到全球连续多重覆盖的充要条件。这对进行星座设计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卫星定位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卫星信息源、用户接收机性能、兼容接收、差分定位、卫星状态实时诊断等方面,介绍卫星定位技术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郭振云  任萱 《宇航学报》1999,20(3):87-90,95
根据星群分离控制的一般要求,本文研究了卫星群的相对运动方程,分析了其相对运动特性,在合理的近似假设下对Hill方程为出发点,研究了各卫星相对距离限制下的分离控制方法。最后对精确方程与近似方程的仿真比较,表明所设计的健康控制方法是可行的,其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双星系统的单向授时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授时技术在许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基于对授时技术和双星系统的分析 ,在文中给出了基于双星系统的卫星单向授时方案 ,并进行了误差分析。根据双星系统的误差预算 ,本方案的授时精度可达 30 ns。此外 ,还进一步归纳了通用授时技术对双星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国外低轨道卫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球低轨道更利于收集情报信息 ,大多被军事侦察卫星所占有。随着太空军事化趋势的日益增强 ,了解和认识当前的低轨道卫星较为必要。介绍了典型低轨道卫星的军事作用和运作机理 ,并给出了当前在轨低轨道卫星的技术参数。最后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卫星星座系统多学科设计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陈琪锋  戴金海 《宇航学报》2003,24(5):502-509,533
分析了卫星星座系统设计包含的星座设计、卫星设计、发射选择等学科之间的耦合关系,特别是卫星各分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了包括发射费用分析、成本分析在内的卫星星座系统多学科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布式协同进化MDO算法,将星座设计优化和卫星的设计优化在自治基础上充分协同,对一个同时包含离散/连续设计变量、需进行星座结构和参数同时优化的虚拟的海洋监视卫星星座系统进行了多学科设计优化。算法对离散设计变量采用二进制编码,连续设计变量采用实数编码,并分别采用相应的进化算子。采用最大长度编码,根据一定的规则确定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来处理结构和参数同时优化引起的设计变量维数可变的问题。设计结果显示了多学科设计优化的优势和分布式协同进化MDO算法对卫星星座系统这样的复杂多学科设计优化问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卫星图像采集任务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高速发展 ,卫星图像在众多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文章给出了一个卫星图像采集任务调度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其功能 ,讨论了该系统实现过程中的卫星资源描述、卫星图像采集任务描述、调度引擎、卫星时间窗口的仿真计算、调度结果的可视化展现等关键技术 ,归纳了系统的特点 ,并总结了今后系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应用卫星遥感进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90%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来自于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开发实际上在消耗两种资源,即矿产资源和环境资源,尤其是资源的露天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文章选取山西省孝义市作为研究区,以1990年、1999年和2007年三期遥感影像为主体数据源,采用遥感与GIS技术相结合的监测技术手段,建立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采用遥感和GIS技术对矿区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的监测,科学地评价生态环境状况及预测变化趋势。为研究区今后进行生态环境调查提供了客观、详实、丰富的数据。同时为今后政府部门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