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4月24日,在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本次发布的影像图为彩色,包括按照制图标准分别制作的火星东西半球正射投影图、鲁宾逊投影图和墨卡托投影加方位投影图,空间分辨率为76米,将为开展火星探测工程和火星科学研究提供质量更好的基础底图。天问一号任务获取的包括影像图在内的一批科学探测数据,将为人类深入认知火星作出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2.
1 项目背景 "火星生物学"是ESA寻找现在或过去生命痕迹的火星探测项目,也是"曙光"(Aurora)计划的旗舰级项目.它不仅将探测火星环境,还将验证ESA未来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所需的新型技术.该项目共包括两次火星探测任务,都将通过与俄罗斯的合作实施,其中"火星生物学-2016"包括1个轨道器和1个"进入、下降和着陆演示模块"(EDM);2018年发射的任务简称为"火星生物学-2018",包括1辆火星车和1个火星表面平台.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航宇局(NASA)研制的三辆火星漫游车已经在火星上各自跑了不少路,于2012年登陆火星的"好奇"号至今仍在运行。虽然载人登火星依然遥遥无期,但NASA决心不断发射探测器到火星上,以延续技术发展,为载人登火星积累经验和知识。根据计划,NASA的下一代火星漫游车将在2020年发射,称为"火星2020",它将携带"一组精心选择的设备"前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航空航天局官网近日发布消息称,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MAVEN)最新探测发现,火星拥有"隐形"的磁场尾巴(磁尾),且与太阳风相互作用而发生了扭曲。MAVEN项目科学家、美国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吉娜·迪布拉西奥表示:"我们发现,火星的磁尾在太阳系中独一无二。它与在金星上发现的磁尾不同,因为金星本身没有磁场;也与  相似文献   

5.
<正>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飞行试验"火星500"于6月3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国家航天基地正式启动,来自中国、俄罗斯、意大利和法国的6名志愿者在密封舱里生活520天,体验"火星之旅"。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见不到阳光,没有新鲜空气,也不能与外界直接联系。这项任务将探索长期太空飞行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以及6名志愿者是否能在心理和生理不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在一个受限的空间里生活足够长的时间。"火星500"计划由俄罗斯生物医学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在对美国航宇局(NASA)的载人火星探索任务的评估报告中,将"进入、下降与着陆(Entry,Descent,and Landing,EDL)"技术,列为载人火星探索任务的第一项关键技术。其余两项分别是空间推进及能源和辐射安全。对于载人火星探索任务,为何EDL技术会显得如此重要?为了问答这个问题,就让我们首先从"好奇"火星探测器的EDL过程说起。  相似文献   

7.
<正>3月19日,荷兰火星一号公司首席执行官兰斯道普在发布的新视频中说,由于缺少投资经费,影响了原拟2018年发射的一项无人先期探测任务,这家私营公司已将其火星移民项目首次送人前往火星的时间推迟两年至2026年。该公司原打算在2018年发射一个着陆器和一个轨道器,用来考核火星定居所需的技术。它已分别向洛马和萨里卫星技术公司签发了着陆器和轨道器论证合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航宇局近日在网站上发布了一组充满复古风情的海报,名为"招募火星探险家"。美国航宇局表示:总有一天人类将登陆火星,探索火星需要勇敢、机智和喜欢冒险的你的参与来把这颗红色星球打造为一个崭新的家园。火星探测需要各式各样的探险家:农民,教师,技术人员,甚至夜猫子……还等什么,一起来看看吧!这套招募海报其实是2009年由  相似文献   

9.
<正>8月8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我国首个火星模拟基地项目将落户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红崖地区,这里拥有典型的雅丹地貌群,其独特的地形地貌、自然风光、气候条件使之成为专家眼中"中国最像火星的地方"。随后,中国火星村(模拟火星基地)总体方案讨论会9月3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召开,会议最终确定了火星村的总体方案,初步估计该项目的总投资将超过4亿元。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主任刘晓群介绍,中国火星村(模拟火星基地)是以"荒漠旅游观光+外星生  相似文献   

10.
欧空局前不久发布火星快车探测器传回地球的高清晰度照片,照片显示火星的北极附近有一块直径达12.8千米的巨大积冰。这块积冰的发现,使科学家重新燃起在火星上发现生命的希望,它将促使载人登陆火星计划加快实现。著名的“北极低地”Vastitas Bo-realis大平原覆盖了火星北纬70.5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最壮观的载人航天工程是“阿波罗”载人登月,21世纪最壮观和最宏伟的工程则是人类登上火星。登上火星已经不是遥远的梦想,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计划。我国是航天大国,当然不会袖手旁观,我们一定会在火星上建立中国的探险基地。今天的青少年朋友,明天就将担负起这一历史的重任,你们中有的人可能就是登上火星的中国第一批航天员。本刊将在新的一年中系统介绍人类火星飞行的各方面知识,包括为火星飞行探路的“火星鼠”、如何飞往火星、结构复杂的火星飞船、什么人能当火星航天员、充满危险的火星环境、火星前哨站、在火星上生活、先进的火星服、火星上的温室、火星上的生命保障系统、永久性火星基地和火星环境改造。  相似文献   

12.
陈丹 《太空探索》2003,(10):42-42
2003年底或2004年初,我们将会看到一个真实的科学“入侵”火星的情景——届时将会有7艘宇宙飞船会聚火星,组成“联合舰队”,对这颗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发现过去或者现在存在生命的星球,展开前所未有的探测。这7艘宇宙飞船就是已在火星轨道上运转多年的“火星全球勘测者”和“火星奥德赛”、将于今年12月26日飞抵火星轨道的“火星快车”和它所携带的“猎兔犬2号”登陆舱、将于明年1月4日到达火星表面的火星漫游者A——“勇气号”、将于明年1月25号到达火星表面的火星漫游者B——“机遇号”、将于明年1月到达火星轨道的“希望号”。下一…  相似文献   

13.
谢磊  闻新 《太空探索》2014,(1):60-61
<正>火星的大气层是否发生过变化?40亿年前,火星的大气层比现在厚。从火星的地貌判断,那些类似河床的遗迹(如右图所示)证明火星上曾有河流。2004年,美国航宇局发射了两个火星漫游车"勇气"号和"机遇"号。这两个"双胞胎"火星车分别着陆火星,并在火星表面旅行和拍照,勘测了大量的火星岩石和土壤化学成分,找到了火星大气层变化的证据。根据探测数据,40亿年前,火星上曾有液体水存在。液体水的存在,表明火星在远古时代拥有比现在更厚的大气层。这层厚厚的大气曾把热量保留在火星表面,致使火星表面足够的温暖,让水维持液体状态。  相似文献   

14.
<正>英国《每日邮报》网站5月30日报道,美国航宇局宣布,根据对人类航天计划的考量,决定在2035年把人送上火星。但报道称,美国无法独立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各国航天部门共同合作来完成,而中国有可能成为重要的合作对象。美国航宇局首席科学家埃伦·斯托凡在英国各地的一系列访谈和讲话中,简要介绍了在未来20年实施火星登陆计划的情况。她表示,将人类送上火星是美国航宇局的"首要任务",虽然完善所有相关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2010年6月25日的消息称,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飞行实验——火星-500自正式启动以来,已进行了3个星期,6名志愿者逐渐适应了舱内生活,其中的中国志愿者王跃状态良好。火星-500于2010年6月3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国家航天基地正式启动,来自中国、俄罗斯、意大利和法国的6名志愿者将在莫斯科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IBMP)的火星飞船模拟实验舱里生活520天,体验"火星之旅"。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见不到阳光,没有新鲜空气,也不能与外界直接联系。这项任务将探索长期太空飞行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以及6名志愿者是否能在心理和生理不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在一个受限的空间里生活足够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正>火星全球勘测者号:重启火星探测随着冷战的结束,美苏两国对火星探测的热情也急剧下降,"海盗"任务之后的十几年里都没有新的探测器飞向火星。1996年11月7日,美国的火星全球勘测者号探测器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它的主要任务是收集火星表面地形、组成、重力、大气和磁场等数据,这些数据用于研究火星表面地质构造、物质分布、内部性质、磁场变化及天气气候等。1997年  相似文献   

17.
吴国兴 《太空探索》2005,(10):40-42
要将环境恶劣、荒无人烟、寸草不长、连细菌和病毒都“望而生畏”的火星,改造成像地球一样,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居住,听起来似乎是科学幻想,但国外很多科学家正在讨论和研究火星环境改造的方法和技术途径。美国航宇局的科学家也认为,对火星的改造在想法上是合理的,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因此对火星的环境改造,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人类一定能将这一幻想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东部时间9月21日晚7点24分,美国国家航宇局(NASA)"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任务探测器"(MAVEN)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将研究火星高层大气。另外,MAVEN进入轨道后两天,印度首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号也进入了火星轨道并发回火星照片。科学家希望了解火星如何在数十亿年间,从一个可能拥有微生物生命  相似文献   

19.
<正>美宇航局拟定于2020年发射的下一辆火星漫游车"火星"2020将配备23台相机,比好奇号漫游车多6台,比勇气号和机遇号漫游车多了13台。"火星"2020上的相机有7台用于科学观测,另有7台将用于在进入、下降与着陆阶段拍照。另9台为工程相机,将用于帮助任务团队进行导航和避开可能带来危害的障碍物。上述工程相机能拍摄高分辨率彩色图像,且视场更宽,此前的同类相机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大众科学》杂志在线版5月18日发文称,美国航空航天制造商洛马公司表示将在12年内发射一艘载人飞船前往火星。美国航宇局(NASA)也早已发布送人登陆火星的"几步走"计划,正在研制重型运载火箭"太空发射系统",并与洛马公司共同构建"猎户座"载人飞船和有关设备。火箭和飞船将于2018年进行首次无人测试,准备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