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制“和平”号空间站的饮食保障系统(COn)时,遵循了连续性的原则。在设计和构成新的系统时,使用了性能好且大有改进的“礼炮-7”空间站饮食保障系统的主要元素。  相似文献   

2.
出舱活动生命保障系统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舱活动生命保障系统及其进展吴清才出舱活动(EVA)是指航天员脱离母航天器(飞船或空间站)的保护环境,依靠自身的生命保障系统在太空中进行科学观察和研究、维修舱外设备、在舱外安装或回收有效载荷、组装空间站、到星球表面行走等活动。出舱活动生命保障系统是支...  相似文献   

3.
文章简要介绍了载人航天3种生命保障方式的一些特点,重点介绍了基于物理/化学方法的部分物质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和生物生态闭环生命保障系统两种方式的再生技术,并例举了ESA的生命保障发展计划,即生物空气过滤技术计划和微生态生命保障系统方案计划.  相似文献   

4.
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是空间站上的主要系统之一。人在空间站能停留多长时间,空间站能容纲多少航天员在上面生活与工作,主要取决于该系统的性能,本文重点介绍国际空间站和“和平”号空间站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同时对两者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许忠 《中国航天》1994,(6):30-30,34
前苏联的封闭生物生命保障系统在人类从近地轨道飞行转向行星际飞行并建立月球及行星基地的过程中,需要为宇航员研制一种全新的生命保障系统。该系统有适合生物生长的环境,可以生产各类生物物质,以满足人类对生物方面的需要。地球环境适合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长时期...  相似文献   

6.
谢国娟 《中国航天》1992,(2):25-25,29
随着航天活动的进展,为保障人在太空中安全活动,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发展新的生命保障系统。美国计划于1995年完成全部的空气密闭回路的研制,并把它们用于自由号空间站上。到21世纪,美国将完成对有限的密闭生态生命保障系统的研究。 未来的空间活动要求人在太空有较长的驻留时间和较高的航天利用率,这就对生命保障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未来航天生命保障系统选择使用的方案如下:  相似文献   

7.
引言 NASA航天飞机舱外航天服(EMU)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在出舱活动期间为航天员提供环境保护、机动性、生命保障和通信。EMU为一个综合体,由舱外航天服组件(SSA)和生命保障系统(LSS)共同组成。它所提供的消耗品最多可满足7h出舱活动的要求。SSA是EMU中的加压服。LLS主要由背包系统组成,它包括基本生命保障系统(PLSS)和一个备用氧气包(SOP)。  相似文献   

8.
廖少英 《上海航天》1992,(4):61-64,F003
讨论航天飞机轨道器的生命保障系统的构成和功能.介绍主要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相互关系.叙述了三种类型的生命保障系统的设计方案.最后介绍研制计划和研制过程中所进行的主要试验.  相似文献   

9.
简介 航天服再生式自主生命保障系统的工作方式属于闭路循环,因此,需要净化从航天服输出的气体混合物、呼吸产物和水蒸气,以利于呼吸和通风。  相似文献   

10.
黄河静 《航天员》2008,(2):36-39
"航天员的生命在我心中,环控生保的质量在我手中。"飞船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研制人员的任务就是打造一个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既安全又舒适的生命环境。  相似文献   

11.
苏俄长期载人航天生命保障技术研究进展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郭双生,尚传勋人类首次步入茫茫太空后不久,前苏联、美国等国家的科学家就认识到长时间、远距离和多乘员的空间载人飞行、宇宙载人探险和地外星球定居是未来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是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信息化作战保障条件下的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和提升,面向装备OODA闭环提出装备智能保障系统,建立基于DoDAF的智能保障系统结构模型,并基于网络分析法对装备智能保障系统和传统装备保障系统的效能进行了对比评估。在总结当前装备效能评估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OODA全流程闭环为目标,分析装备保障的现存问题和装备智能保障模式的特点,并构建武器装备智能保障系统模型。通过系统高层概念、能力、任务活动等要素建模,构建武器装备智能保障系统效能模型并基于网络分析法开展效能评估,通过装备训练保障、维修保障、信息支援和行动支持等维度对比了传统装备保障系统与智能保障系统的效能差异,提出智能保障技术的发展建议,为装备保障的智能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设备保障系统的评估,讨论设备发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故障的分类及主要对策,以及如何预防系统故障,使设备保障系统达到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03,(12):4-11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9时9分,船箭分离;9时12分,飞船太阳帆板展开;半小时后,各项测量数据表明,飞船已准确入轨,太阳帆板供电正常,航天员生命保障系统及各项设备工作稳定,航天员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5.
美国受控生态生命保障系统南极模拟计划研究进展郭双生,沈力平一、前言未来月球、火星和其它地外星球的探测是美国航宇局(以下简称航宇局)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未来空间和星球探测的长期性,其要求与以前的阿波罗飞船及天空实验室、目前的航天飞机和未来的阿尔法国际空...  相似文献   

16.
孙梦婕 《航天员》2012,(5):69-69
每逢载人航天任务发射时,我们都会通过媒体听到一个很熟悉的词汇: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恰逢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这一词汇又无可避免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描述了航天站上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复合体结构研制和原理的某些问题,描述了前苏联载人的“和平”号航天站上这种复合体的结构简图和功能。说明了在零重力条件下正在实现的氧气人工转换的可能性,并概述了一些有关的工程问题,还考虑到使用模拟的数学模型和将系统作为基于地面上的医学/工程复合体的部件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8.
“番茄环境”是加拿大的一个研究计划,其目的是激发小学生(8岁-14岁)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该计划将小学生的兴趣与太空旅行联系在一起,并规定计划中的绿色植物必须是将来有一天可用于飞船生命保障系统,特别是居住舱。在往年的番茄环境计划中,已将60万西红柿种子暴露到真实或模拟太空飞行的恶劣环境条件中。  相似文献   

19.
十年寿命的空间站需要每三个月补充一次推进剂以及各种消耗品,如何减少推进剂补给,这是推进系统方案选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了可减少空间站上推进剂补给的一种与生命保障系统有机结合的推进系统新概念。  相似文献   

20.
舱载常规医学保障设备构成舱载常规医学保障设备是载人航天器中航天员医学保障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按照俄罗斯国家标准50804.95、28040.89的定义,航天员医学保障系统是诸多相互关联的设备和措施的综合体,它们或者独立或者与地面医学机构联合,保障对航天员机能状况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