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南空管局雷达应急机房光传输线路的搬迁,是为民航总局即将实施的成都到九寨机场ADS—B系统做准备。该系统的实施,能使航路无缝覆盖并有效监控飞机的高度、速度和方向。能有效提高航空器间的协同能力,增强机载避撞系统的性能,使航空器运行中能保持最小安全间隔,从而扩大飞行容量,提高空域和机场的利用率,为下一步民航总局实施有雷达管制条件下的程序管制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
雷达信号空域统计分选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被动雷达导引头空域的目标视场角统计特性的基础上,讨论了雷达信号分选应用中空域分区和选择的最优化方法,提出了一种雷达信号的统计分选算法,并给出了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优的目标分辨能力和角度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空管一次雷达(PSR)是ATC系统监视空中飞行情况的重要信息源之一,是确保飞行安全、实现雷达管制和提高空域容量的基础。随着雷达技术的进步和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PSR的技术水平也获得了很大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射频大功率晶体管器件的成熟与商品化,  相似文献   

4.
在提供雷达管制服务的工作过程中,管制员须遵守特定雷达管制空域的相关程序和间隔标准,并对其所辖管制空域内的所有航空器负责。间隔标准是航空器与航空器之间安全飞行所需要的间隔,间隔标准的制定,综合考虑了空管系统内设备、技术、人员等各种因素限制(如雷达延迟、管制员反应  相似文献   

5.
根据弹道导弹飞行的弹道、末段搜索雷达的布置位置以及导弹再入飞行时相对雷达方向的RCS值以及雷达最大作用距离等情况,对弹道导弹飞行时相对搜索雷达的隐身空域、时域等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出了分析、计算的方法,并对假设的样例进行了分析、计算,最后简要概述了拓宽导弹隐身空域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6.
参考欧洲空域应用雷达最小间隔标准及其所要考虑的因素。结合我国空域结构、空中交通流量、雷达通信设备、管制员素质等方面的综合研究,阐述了在我国空域范围内缩小雷达管制间隔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隐身技术在现代武器装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预警探测系统反隐身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雷达空域反隐身的基本原理,以雷达接收信噪比改善因子、雷达作用距离增大程度和雷达发现概率增大程度为指标,对雷达空域反隐身的效能进行了分析。雷达从隐身飞机的侧翼进行探测能够有效增大隐身飞机的雷达散射截面积,从而较好地实现反隐身目的。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 空管雷达是ATM(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监视空中飞行情况的重要信息源之一,是确保飞行安全、实现雷达管制和提高空域容量的基础。随着雷达技术的进步和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空管雷达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巨大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射频大功率晶体管器件的成熟与商品化,空管雷达进入了全固态时代,国际上出现大量全固态、可无人值守的空管雷达。全固态空管雷达大量采用集成化、微电子化的设备,从而在系统可靠性、稳定性、自动化和商品化水平上有很大提高,使空管雷达发展到一个更为实用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针对被动导引头面临的有源诱饵系统诱偏的技术难题,在对诱饵系统时、空、极化多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抗诱偏的被动导引方案。该方案采用空域分辨、极化滤波等手段实现对雷达目标的有效打击,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对天基信息支援下的地基预警雷达搜索空域优化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战术弹道导弹(TBM)的运动模型和预警卫星的测量模型,用Unscented卡尔曼滤波(UKF)算法对TBM的运动状态进行滤波估计,并结合解二体运动方程确定搜索空域的中心位置,根据误差传播公式建立了搜索空域半径的确定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符合反TBM预警的实际,可明显提高地基预警雷达对TBM的发现概率。  相似文献   

11.
雷达侦察环境信号密度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代雷达侦察环境信号特点基础上,提出了以时域、空域、频域和功率域参数为参变量的雷达侦察环境信号密度量化参数——环境信号占空比,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了其单调性、稳定性和可测性等基本性质.该量化参数对于测量评估现代战场雷达侦察环境信号密度、构设雷达侦察装备试验所需的复杂电磁环境,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去岁处处有硕果,来年满眼见芳华。2005年,民航空管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意气风发,脚踏实地,团结协作,不断进取,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空管安全形势平稳,空域环境得到改善,雷达管制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全部投产,空管运行保障有序,航班正常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海基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反导防御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海基相控阵雷达系统战区弹道导弹防御 (TBMD)的工作模式。首先分析了战区弹道导弹 (TBM)的弹道特性 ,给出了雷达位于弹着点附近时不同射程TBM的弹道观测数据 ,重点讨论了海基相控阵雷达武器系统战区弹道导弹防御工作模式的特点 ,具体分析了相控阵雷达系统搜索空域的划分方法及其TBMD的工作模式。该项研究对于相控阵雷达系统弹道导弹防御最佳工作模式的设计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对相控阵雷达系统导弹防御性能的评估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朱丰  张群  顾福飞  李开明 《宇航学报》2012,33(3):358-366
利用频域稀疏的线性调频步进信号(FSCS)作为雷达发射信号,并结合空域稀疏的SIMO雷达阵列来构建二维稀疏的高分辨雷达成像模型。针对该稀疏模型,首先通过对低维数据简单补零处理,然后利用图像熵准则完成对运动目标速度的有效估计。在此基础上,结合压缩感知理论,构造有效的观测矩阵、稀疏变换矩阵以及重构算法,获得目标高分辨距离像(HRRP),进一步提出基于保相性的频域空域二维稀疏SIMO高分辨雷达成像方法。该方法可以大幅减少FSCS脉冲串的子脉冲个数,大幅减少SIMO高分辨雷达接收天线阵元个数,并获得高质量的HRRP和目标二维像。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舰载多传感器 /相控阵雷达系统具有作战空域广、抗干扰性强、全寿命 /成本效费比高和工作可靠等突出优点 ,但技术复杂。其中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是目前和未来舰载相控阵雷达的发展方向。主要论述 2 1世纪舰载多传感器 /相控阵雷达的系统组成、主要性能和功能、多传感器类型、数据融合的选择及其功能水平分级等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 空管一次雷达(PSR)是ATC系统监视空中飞行情况的重要信息源之一,是确保飞行安全、实现雷达管制和提高空域容量的基础。随着雷达技术的进步和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PSR的技术水平也获得了很大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射频大功率晶体管器件的成熟与商品化,PSR进入了全固态时代,国际上相继出现一批全固态、可无人值守的PSR,如美国西屋公司的ARSR-4雷达、雷声公司的ASR-IOSS雷达和ITT吉尔菲兰公司的PAR-2000雷达等。全固态PSR大量采用集成化、微电子化的设备,并增加独立的气象探测通道,从而在系统可靠性、稳定性、自动化和商品化水平上有很大提高,使PSR发展到一个更为实用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 随着空域的不断延伸,飞行流量的不断增大。飞行间隔不断缩短,雷达在空中交通管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空管系统中雷达数据作为数据保存和事故分析的主要手段,其作用不言而喻。作为空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雷达记录设备工作的稳定性以及记录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也是评估一套空管系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以某型机载旁视SAR(合成孔径雷达)为例,对旁视SAR成像的信号处理方法和工作过程及采取的雷达空域稳定方法进行了描述。从成像处理和SAR总体设计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一些主要系统性能能数和雷达参数选择的方法。提出了工程应用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研究模拟雷达抗干扰过程以及分析雷达抗干扰技术,提出了机载火控雷达抗干扰仿真系统设计思路,详细分析了该系统的各模块功能、处理流程和关键技术等。该系统不仅能够运行回波生成模块以及信号处理模块,而且能够在已有的基础上对各模块进行优化设计。在不同的干扰条件下,采取不同的抗干扰技术,同时在雷达电子对抗过程中,可以实时地采集各关键环节的信号数据。该系统在验证雷达抗干扰技术效果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反导预警“铺路爪”雷达与对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导预警雷达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来袭导弹的发射,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实现识别、跟踪与拦截提供必要的信息.首先介绍了国外主要的反导预警卫星与雷达系统,给出了主要预警系统的参数,然后分析了"铺路爪"雷达系统参数,反演了该雷达的基本组成,提出了对抗该雷达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