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针对大型客机放宽静稳定性后纵向稳定性和操纵品质不足等问题,采用LQG/LTR理论及方法设计了一种纵向控制增稳系统,并通过典型重心位置和飞行阶段的仿真,表明该系统具有比经典控制增稳系统更为理想的增稳效果、鲁棒性、抗干扰能力和操纵品质。  相似文献   

2.
某机横侧向增稳系统控制律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安玉 《飞行力学》1996,14(1):90-96
结合某机横侧向增稳系统控制律的设计作为实例,分析了飞机横侧向增稳系统反馈参数的选择及其对飞行品质的影响。给出了经试飞验证后的控制律参数的选择结果,并对有无增稳系统时飞机的横侧向飞行品质进行了对比,得出了横侧向增稳系统可以明显地改善飞机的荷兰滚模态品质,使之达到1级品质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纵向控制增稳系统为例,通过计算分析控制增稳系统的几个主要参数对飞机飞行品质的影响与作用,进一步讨论控制增稳系统的参数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4.
飞机控制增稳系统设计中的控制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飞行力学的角度出发,着重以高增益控制增稳系统为主来讨论控制增稳系统的主要参数的设计及其同飞行品质的关系问题.在推导带自动器飞机的运动方程的基础上,通过对根轨迹、过渡过程曲线和常规飞行品质指标等多方面分析讨论,来说明控制增稳系统的几个主要参数对飞机飞行品质的影响.同时讨论了飞机控制增稳系统与机械操纵系统的相容性,并对控制增稳系统的设计思想以及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提出了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对放宽静稳定性大型客机进行了控制增稳控制律的设计,并完成了相关的仿真验证。通过研究《CCAR-25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和C*飞行品质评价准则,提出了放宽静稳定性大型客机纵向增稳控制律的设计要求。采用国际上先进大型客机常用的C*构型设计纵向电传增稳控制律,最后对所设计的控制律进行了操纵品质和增稳效果的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律在典型的巡航状态下,电传闭环操纵品质满足Ⅰ级飞行品质;同时在纵向扰动的情况下,有很好的静稳定性,增稳效果满足适航条例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飞行力学在某型飞机控制增稳系统设计中的研究和应用。综合评述了飞行品质规范和飞行品质计算方法在控制增稳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情况,从飞行力学的角度着重讨论了系统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同时,结合地面模拟试验和试飞中暴露的有关问题,提出了控制增稳系统进一步发展和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一个自动驾驶仪的参数设计.这是一个三轴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它由模拟式的控制增稳系统和数字式自动驾驶仪组成.文中在给出了固定增益的控制增稳系统的基本组成之后,着重介绍自动驾驶仪的参数选择特点及其对飞机飞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飞机加装增稳系统后飞行品质的计算和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加装增稳系统后飞机短周期动态特性不能用一个二阶系统来描述,按二阶系统推出的解析公式已不再适用,需要考虑新的计算和检查方法。在本文中,列出了不同规范对纵向短周期特性的要求,分析了它们的物理意义和应用于加装自动器的飞机时所出现的问题。通过一架战斗机纵向动态特性的计算,论证了该机加装增稳系统的必要性,分析比较了三种增稳系统方案对改善短周期品质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采用控制——增稳方案后,提出了重新设计控制——增稳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飞机侧向参数自适应控制增稳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为某超音速喷气机设计了侧向控制增稳系统的参数自适应方案,并作了数字仿真研究。目的就是应用自适应控制原理,保证飞机即使在侧向参数发生较大变化且受到外界扰动的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飞行品质。 文中对方案的确定、增益初值的选取、控制规律的选择、自适应算法的选定以及确定方程中待辨参数的个数等问题作了分析。对飞机作定高、定速和定高、变速(减速)飞行时进行协调转弯的情况作了研究。当飞机受到随机侧风或常值侧风扰动时,也作了同上研究,并进行了对比。此外,对飞机侧向参数自适应控制增稳系统的微机实现问题作了研究,并对微机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采用Z8000型微机对滚动通道的自适应控制算法进行了试算,结果验证了其计算精度可以满足自适应侧向控制增稳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张宁  肖顺达 《航空学报》1990,11(6):269-275
 本文介绍一种侧向自适应控制增稳方案的实时数模混合仿真研究工作。内容包括软件设计编制和系统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软件设计合理,运算精度高,稳定可靠;自适应控制增稳方案具有良好的自适应功能;带有该系统的飞机飞行品质满足MIL-F-8785C和MIL-F-9490C的要求。文章在最后指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和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放宽静稳定电传客机纵向短周期品质评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堃  王立新  谭详升 《航空学报》2012,33(9):1606-1615
民用客机强调飞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由于设计与使用的特点,其短周期模态的自然频率、操纵灵敏度与带宽均较低,时间延迟较大,且一般采用不同于军用运输机的控制律构型。提出以军用规范作为参照的电传客机飞行品质评定及适航审定方法,是现代民用客机飞行控制律设计的关键问题。为改善某放宽静稳定构型客机的短周期飞行品质,设计了迎角、C*和过载构型飞行控制律。按咨询通告AC25-7A所给出的操纵品质等级评定方法(HQRM),采用等效系统评定法、高阶频域法和高阶时域法评定了闭环飞机的短周期飞行品质及适航符合性。结果表明,军用规范条款对时延和带宽的限制对于客机可适当放宽。对于迎角构型,等效系统参数准则、带宽准则和俯仰速率响应准则均适用;过载构型评定应采用等效系统参数准则、俯仰速率响应准则;C*属非常规响应构型,应采用带宽准则和俯仰速率响应准则评定。  相似文献   

12.
辅助驾驶员操纵的预见显示及预测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人具有预见、预测能力和驾驶员操纵品质要求,提出了辅助驾驶员操纵的预风显示及预测控制方案。应用预见控制技术对驾驶员最优控制模型,显示与控制协调性合成设计的预见加速显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驾驶员跟踪目标信号的最优预见控制模型和基于系统状态的预见加速显示的人机预测控制结构。用非零和协调性动态规划法进行驾驶员-显示器-控制器的最优协调性合成设计。可减轻驾驶员的操纵负担,提高了飞行品质和主观评价。  相似文献   

13.
刘振钦 《飞行力学》1992,10(4):24-30
本文通过分析控制增稳系统前馈环节对飞机操纵特性的影响,讨论控制增稳系统(CAS)与机械操纵系统(MCS)的相容性问题.最后从飞行力学的角度上,提出系统设计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曹华姿  郭有光  王立新 《航空学报》2018,39(4):121523-121523
操纵品质是评价和设计硬式空中加油伸缩管的重要指标,但目前尚未有系统性的评价伸缩管操纵品质的方法和结论。为了解决现有投入使用的伸缩管型号较少即用于品质研究的样本不足的问题,在对伸缩管本体特性进行分析之后,引入了可以通过改变参考模型参数而获得不同闭环响应特性的控制系统。结合伸缩管的任务特性,设计了在空中加油模拟器上完成的操纵品质试验,并采用主观以及客观两方面的评定手段对具有不同闭环响应特性的评定样本进行了操纵品质评定,从而建立了基于任务的伸缩管操纵品质评定方法。最后,利用低阶等效拟配方法获得了伸缩管的低阶等效参数,通过对多个样本的低阶等效参数与任务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伸缩管俯仰轴和偏航轴的操纵品质等级边界,从而完成伸缩管操纵品质要求的研究。建立的评定方法和操纵品质要求可以作为指导伸缩管设计与评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The handling qualities of an aircraft will be improved if the Direct Lift Control (DLC) system is applied. In this paper, 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DLC-type system parameters on the aircraft's maneuverability and to determine the desired values of these parameters for the purpose of obtaining required values of the handling maneuverability criteria. Published papers which deal with direct lift control do not list requirements for evaluating handling qualities and maneuverability of aircraft equipped with DLC system. In this paper, three new criteria permitting the evaluation of results of employing DLC have been defined. Analysis of influence of DLC system parameters on selected known handling qualities criteria (for example CAP, C*), as well as new DLC efficiency coefficients, have been illustrated with a numeric example of A4D “Skyhawk” fighter aircraft and PZL M-18 “Dromader” agricultural airplane control system modification.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模糊逻辑控制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一种控制方法,给出了一种增益自适应调整的模糊控制方法和BP网络自适应变步长学习算法,提高了系统精度,改善了系统品质,并将这种方法成功地用于直升机飞控系统和综合火/飞系统的设计。同时,针对某型直升机用数字仿真证明了这种方法的优点和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