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水基推进系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基推进系统的发展为航天器推进、供电、能量储存、系统构建提供了新的选择。这一系统的核心是一体化可再生燃料电池,它利用太阳能电池帆板提供的电能电解水.产生的氢氧气体既可以用于燃烧推进,又可以通过燃料电池反应重新复合为水进行供电。介绍了水基推进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通过质量估算与性能分析,评估了水基推进系统的工作能力、适用范围及空间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W频段测频系统的研制方案,该方案具有较高的测频精度、测频灵敏度和较大的动态范围等优点,此方案的研究不仅为我国W频段雷达侦察系统提供技术储备,而互也为我国毫米波对技设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并可推广应用于毫米波雷达、制度等领域。  相似文献   

3.
早在1998年,NASA航天技术部进入空间战略目标管理者就指派空间推进协作组(SPST)启动一项可使得优先推进技术发展途径明晰化的研究项目。这些技术发展一旦实现,将很好地满足战略发展目标。该项研究着重于地球轨道和行星转移技术。与NASA太空科学部联合进行的一项独立的研究则在于说明为满足星际运输要求需要解决的技术。该项工作的首要目标是确定为完成较宽范围空间发射任务要求的关键技术和提供一个允许对技术进行比较和按优先级排序的框架。该项研究的结果预计可作为支持实现NASA空间推进目标的未来技术发展基金的优先建议。系统与技术分组的任务是确定所有候选的技术和提供评估过程,包括可用于对这些技术进行比较的白皮文件形式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供了一种对给定测控点分布建立分布式测控系统网络的最经济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以代价最小为目的的建网方法。它包括两步:第一步是以付出代价最小而得到最大连通;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主控点,使整个测控网络具有最大可靠性。然后在微机上建立了这种网络设计算法,并以 N=10为例,给出了计算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5.
寇有观  王志民 《中国航天》2000,(2):15-16,18
1999年10月14日,我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资源一号发射升空,并顺利发回了卫星遥感数据,为建设我国的国土监测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一、国土监测的主要内容国土动态监测包括:微观监测(斑块监测)、宏观监测(总量监测)和变化报警等。斑(地)块监测主要是现场调...  相似文献   

6.
KM6低温泵新型测温系统研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低温泵是KM6环境模拟器最主要的高真空获得设备,其二级冷头(板)的温度变化对低温泵的抽气性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对低温泵内部实施全面、准确的温度监测对于保障低温泵的稳定、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详细介绍了新研制的低温泵测温系统的软、硬件结构、测温元器件的选型及安装工艺、系统测试等内容。该新型测温系统已经成功投入使用,能够准确地提供试验过程中低温泵内部的温度状况,大大提高了低温泵运行异常时的分析手段,为试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美国军事卫星通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军事卫星通信系统是世界上最先进、最有持续性的通信系统,不但技术先进,而且整体规划合理。美国军事卫星通信系统可以由时间上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现有运行的系统;另一部分是计划中的系统,这部分属于美军卫星通信转型。现有系统之间互有分工,各负其职;计划中的系统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 DASA/法国宇航公司按欧洲航天局(ESA)的合同,进行的有关建立欧洲参与的为空间站服务的航天运载系统发展趋向的研究,在对有 ESA 参子研制的未来的MIR 站和 SSF(自由号)空间站及欧洲提供的可装配增加舱运行所需的各种不同设想作了研究之后,本报告为此类低轨道空间站服务提供了一套可行的运载系统结构,此结构己通过一套有效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合并、论证及成文。在第二阶段,根据不同的评判标准对拟议中的结构进行了评估,以便通过比较定量地获得各种结构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雷达环境监测系统是战场电磁环境监测的重要设备,它为复杂电磁环境下电子战装备试验和军事训练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手段。介绍了雷达环境监测系统功能、组成,并重点讨论了雷达环境监测系统在装备试验、军事训练、辐射源细微特征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航天装备复杂程度高、研制周期长、试验鉴定难度大的现实问题,美军经过多年探索,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航天装备试验鉴定体系.文章以美军天基红外系统的试验鉴定工作为研究案例,对其试验鉴定程序、研制鉴定试验、作战鉴定试验等工作进行梳理,以期为中国航天装备试验鉴定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