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配置电推力器的GEO卫星位置保持问题,提出一种对倾角与偏心率进行联合控制的方法,建立了求解控制方程的优化模型,并针对优化模型变量多、约束复杂的问题进行降维处理,得到两种简化的求解方法,降低了求解复杂度与计算量,适合星上自主计算。采用联合控制方法,仅靠电推力器就能够同时实现卫星倾角和偏心率的高精度控制,有效降低卫星位置保持总的推进剂消耗。仿真算例表明,与电推力器只控倾角的传统方法相比,在保证偏心率控制精度不变的前提下,采用电推力器倾角与偏心率联合控制方法,15年寿命期内节省推进剂质量39kg。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倾角矢量作为无奇点轨道要素,建立静止卫星轨道倾角控制的工程实用数学模型,进而导出南北定点捕获和南北位置保持两种情况下统一的倾角控制燃料最优策略。本文结果适用于南北位置保持精度为0.05°至0.1°的任务,并且已经应用于我国实用通信广播卫星的飞行控制。  相似文献   

3.
通信卫星随着通信量的增加和利用形式的多样化,其重量已从当初的几十公斤增至现在的近千公斤。在今后的十年里,通信/广播卫星的重量会更大。另一方面,未来的通信/广播卫星工作寿命将延长7~10年。这就意味着用于位置保持和姿态控制的推进剂量也  相似文献   

4.
2月28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2:50,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中心起飞,执行第36次飞行任务。航天飞机在110海里高、62度倾角的轨道上飞行,这是美国航天飞机迄今为止飞行的轨道倾角最大的。在飞行18圈时,即入轨后27小时,航天飞机释放了双重使命的AFP-731侦察/情报卫星。 AFP/731卫星重37300磅,设计寿命5年。国防部拟在卫星寿命结束前,进行首次空间加燃,延长它的寿命3年。而后回收或在轨更换部件,再次使用。卫星上装有数字图像摄像机,能精确拍摄地面目标,如潜艇船坞和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休斯公司利用月球引力拯救“亚洲三号”通信卫 星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影响球的概念,对利用天体引力场改变航天器运行轨道倾角的原理进 行了探讨,并得到利用目标天体改变轨道倾角所应满足的两个条件:目标天体的运行轨道和 空间位置。利用一条假设的卫星轨道说明了月球引力场对其轨道倾角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林 《国际太空》2004,(6):24-26
电推进具有比冲高、质量轻、体积小,特别是消耗工质少等优点,用于航天器能显著提高有效载荷比,若增加推进剂携带量则可延长工作寿命。但与单组元或双组元液体推进系统相比,它还存在推力小、效率低和工作寿命不够长等不足。尽管如此,电推进已越来越多地用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保持和姿态控制,并开始作为深空探测器的主推进,执行轨道机动和轨道转移任务。  相似文献   

7.
1 频率和轨道是人类有限的自然资源□□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使用必然要占用无线电频率和轨道位置 ,要想每颗卫星都能正确、有序地工作 ,事先必须对使用的无线电频率和轨道位置进行分配。1 .1 频率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的各种业务都离不开无线电频率 ,如通信、广播、测定、导航定位、气象、地球探测、天文、安全和救援、家用电器等都要使用无线电频率。就拿通信业务来说 ,就有地面通信和卫星通信 ,而卫星通信又有静止轨道的卫星通信和非静止轨道的卫星通信 ;另外 ,国内外各公司的卫星通信业务都要使用无线电频率。大量的业务需要大量的频…  相似文献   

8.
ISDN(综合性业务数字化网络)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实际上,60年代中期这个概念就已提出,它是一些国家在完成数字化网络的不断进展中所得到的产物。数字化通信可提高通信质量,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灵活性:它之所以能提高通信质量是由于对信号进行了数字化编码,克服了因传送媒质引起的信号衰减,它之所以能提供巨大的经济优势,是由于在电话切换中节省了大量的接口装置。数字化业务还可方便地提供对  相似文献   

9.
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工作寿命主要取决于卫星携带的用于轨道保持和姿态控制的燃料量,一旦燃料耗尽,这颗卫星就失去控制而报废。  相似文献   

10.
考虑日月引力对卫星轨道的扰动影响,分析了大椭圆轨道(HEO)倾角漂移规律,推导了小倾角HEO轨道的倾角长期漂移解析公式。结合HEO轨道倾角保持要求,给出了相应倾角控制策略。以STK为比较验证软件平台,经仿真分析与比较可知:文中推导的小倾角HEO轨道的轨道倾角解析公式较STK计算偏差在5%以内,验证了解析公式正确性;基于推导的倾角长期漂移解析公式,进行了倾角控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并同时体现了倾角长期漂移解析计算公式在工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种高效的计算卫星轨道寿命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在大气阻力作用下卫星生存寿命的估计 ,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数值方法 ,称为微分 -积分法。它的实质是以轨道要素的平均变化率为基础的微分方程 ,而方程的右端包含定积分。与传统方法比较验证了此新方法的正确性 ,并且显示了它的极高效率。在诸如空间碎片减缓这种需要非常大量的计算卫星寿命的问题中 ,新方法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2.
卫星导航用户机空时滤波抗干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导航用户机在多个干扰源(包括宽带和窄带)或导航信号和干扰信号空间角谱接近的情 况下,系统定位精度降低甚至无法满足定位要求.为此提出具有方向约束条件的改进联合空 时处理算法,将干扰源来向检测和获取的导航卫星信息作为条件约束判据引入联合空时滤波 处理算法,在抑制干扰信号的同时使靠近干扰源来向的卫星信号正常接收.仿真表明,在有 限阵元规模情况下,保证干扰信号的高抑制度(大于40 dB),并提高干扰抑制自由度,最 重要的是当导航卫星信号与干扰信号的空间角谱接近时(10°左右),在部分区域内有效抑 制干扰的同时接收机仍然能够正常工作.该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区域导航卫星系统在复杂 电子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3.
Recently, as a satellite mission becomes complicated, it has been required to generate the schedule of satellite antenna movements automatically without relying upon operator’s ad hoc knowledge. To generate the satellite antenna schedule autonomously, this paper first addresses geometrical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antenna scheduling and mission planning problems that can be formulated from satellite navigation and antenna orientation information. Then, based on the solutions of the geometrical problems, a set of antenna azimuth and elevation angles that enables the antenna to point towards the desired ground station is obtained systematically. Using the computed azimuth and elevation angles, the satellite tracking profile (TP) is generated, and to validate it, TP validation algorithms are developed.  相似文献   

14.
Micro-meteoroid and space debris impact risk assessments a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rom hypervelocity impacts to sensitive spacecraft sub-systems. For these analyses, ESA’s impact risk assessment tool ESABASE2/Debris is used. This software tool combines micro-particle environment models, damage equations for different shielding designs and satellite geometry models to perform a detailed 3D micro-particle impact risk assessment. This paper concentrates on the impact risk for exposed pressurized tanks. Pressure vessels are especially susceptible to hypervelocity impacts when no protection is available from the satellite itself. Even small particles in the mm size range can lead to a fatal burst or rupture of a tank when impacting with a typical collision velocity of 10–20 km/s. For any space mission it has to be assured that the impact risk is properly considered and kept within acceptable limits. The ConeXpress satellite mission is analysed as example. ConeXpress is a planned service spacecraft, intended to extend the lifetime of telecommunication spacecraft in the geostationary orbit. The unprotected tanks of ConeXpress are identified as having a high failure risk from hypervelocity impacts, mainly caused by micro-meteoroids. Options are studied to enhance the impact protection.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even a thin additional protective layer spaced several cm from the tank would act as part of a double wall (Whipple) shield and greatly reduce the impact risk. In case of ConeXpress with 12 years mission duration the risk of impact related failure of a tank can be reduced from almost 39% for an unprotected tank facing in flight direction to below 0.1% for a tank protected by a properly designed Whipple shield.  相似文献   

15.
严格回归轨道的管道导航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作为参考轨道的严格回归轨道与卫星在轨运行状态的相对运动关系,提出近地遥感卫星的管道导航方法。由于参考轨道的设计只考虑高精度的地球非球形摄动,与在轨卫星的动力学环境存在差别,这导致两者之间存在切航向漂移。基于高精度的轨道动力学模型和位置确定方法,设计了卫星与参考轨道采样点的沿航向对齐算法,从而获取了卫星相对参考轨道采样点的相位时间偏差和卫星在参考轨道编队坐标系切航向平面内的相对运动轨迹,进而引入椭圆的“最小二乘适配法”获取相对运动轨迹的特征量。所研究的管道导航方法可应用于基于GNSS测量数据的卫星自主轨迹保持。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给出了带电卫星受到地磁摄动力的一般表达式,并就带电对卫星寿命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定性讨论.  相似文献   

17.
The PAMELA experiment is a multi-purpose apparatus built around a permanent magnet spectrometer, with the main goal of studying in detail the antiparticle component of cosmic rays. The apparatus will be carried in space by means of a Russian satellite, due to launch in 2005, for a three year-long miss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tectors composing the instrument, alongside the long lifetime of the mission and the orbi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tellite, will allow to address several items of cosmic-ray physics. In this paper, we will focus on the solar and heliospheric observation capabilities of PAMELA.  相似文献   

18.
低轨地球卫星的轨道寿命主要取决于大气的耗散作用,其轨道在不断变小(即高度降低)变圆的状态下进入地球稠密大气层中陨落.但HEO(Highly Eccentric Orbit)类型的空间飞行体的运行轨道是一个近地点高度很低,远地点高度却很高的大偏心率椭圆轨道,其轨道寿命主要由第三体(日、月)引力摄动所决定,而且还与其轨道的初始状态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慢变量Ω(轨道升交点经度)和ω(轨道近地点幅角),决定了偏心率e的长周期变化状态,从而制约了HEO类型空间飞行体的轨道寿命.本文将根据地球卫星轨道变化规律进行理论分析,阐明这一力学机制,并给出相应的数值验证.   相似文献   

19.
基于遗传算法PID整定的卫星姿态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新一代资源卫星建立了带有有效载荷的卫星姿态动力学方程,并且使用遗传算法PID参数自整定的方法进行了卫星姿态控制,有效地消除了可转动载荷对卫星姿态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使用遗传算法PID参数自整定方法,对卫星的姿态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并且克服了传统PID调参困难的缺点。  相似文献   

20.
电推进系统在静止轨道卫星平台上应用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未来静止轨道平台上应用电推进系统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氙离子电推进系统(XIPS)应用于静止轨道卫星平台,除了要解决电推力器本身的问题之外,还要在系统应用方面做大量工作。以该静止轨道卫星对电推进系统的需求为基础,从三个方面对电推进系统在未来静止轨道平台上应用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类及梳理:一是电推进系统与电推力器之间的关系,包括电推力器与推进剂贮存和供给子系统、电源子系统、控制子系统联合工作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二是电推进系统与化学推进系统的协调工作,包括两种推进系统的任务分工及相互影响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三是电推进系统对整星及大系统的影响,包括电推进系统对电源、热控、羽流污染控制、电磁兼容性(EMC)、遥测遥控、自主管理等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梳理,明确了电推进系统在整星上应用所需要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