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今日民航》2009,(10):48-55
2009年9月4日,著名作家阿来的新作《格萨尔王》的全球首发式在北京举行。首发式上除了来自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的领导外,还有来自青海果洛州的几位著名的《格萨尔》艺人。其中有被称为说不完的《格萨尔》艺人达哇扎巴,掘不完的《格萨尔》艺人格日尖参,画不完的《格萨尔》艺人阿吾嘎洛和看不完的《格萨尔》圆光艺人才智。在随后的几天里,《今日民航》杂志的记者和特约撰稿人独家采访了《格萨尔》圆光艺人才智,走近了这位神秘的《格萨尔》圆光师。在上期《探秘格萨尔掘藏》后,让我们继续探寻《格萨尔》神秘的传承人,近距离接触这位具有神奇法眼的《格萨尔》圆光艺人。  相似文献   

2.
佛教在西藏经过上千年的传播,形成了宁玛、噶当、萨迦、噶举和格鲁派等五大教派,其中宁玛派(也称"红教")便是佛教本土化或西藏化极为明显的一个教派,这一教派的很多思想、义理、仪轨和习俗与西藏本土信仰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和"藏地情节"在"密咒师"这一群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它既带有很多佛教密宗的神秘因素,也带有诸多西藏本土信仰的个性色彩。尽管这种"半僧半俗"的密咒师及其行为在西藏佛教的其他教派中遭到质疑,但在藏区的农村牧区仍然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今日民航》2009,(11):38-45
2009年9月3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60周年前夕,新华社传来喜讯,在刚刚结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我国的《格萨(斯)尔》被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此次会议上,来自全球114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代表经过为期3天的讨论,确定了全球76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我国占25项。至此,我国政府及有关机构、专家学者历时5年协调各方力量、尽心准备文案、夜以继日地辛勤劳作以及社会各界一直广泛关注的《格萨(斯)尔》申遗工作,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答案。本刊继《格萨尔》掘藏艺人、圆光艺人后,带您认识被誉为"活着的荷马"的《格萨尔》神秘传承人神授艺人。  相似文献   

4.
航鹰 《今日民航》2009,(11):48-52
2009年9月30日下午,诺布旺丹博士总是不停地看表,很是焦急,因为正在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将对《格萨尔》等申遗项目进行最终投票。晚上11点多,他收到申遗课题组一位同事发来的短信:《格萨尔》申遗成功了!很快新华社传来喜讯,《格萨(斯)尔》被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1959年以前,《格萨尔》在藏区也仅仅流行在山村牧区。在佛教为主导的文化腹地,尤其是黄教盛行的区域,《格萨尔》仍被看作是"乞丐的喧嚣"。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茅盾、周扬和老舍等就对《格萨尔》表示了关注。1958年,为迎接新中国成立10周年,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广大藏族地区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搜集整理抢救《格萨尔》的工作。从2004年开始,《格萨尔》工作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肯定,鉴于此,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和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格萨尔》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2008年7月《格萨尔》的申遗工作再一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在申遗成功的前后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在此,我们独家为您...  相似文献   

5.
一部穿越天地的英雄史诗,一台群英荟萃的精品舞剧,让博爱、正义与和谐的精神火炬在国家大剧院熠熠闪耀。2012年3月13日至15日,由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历时三年创排的大型民族舞剧《英雄格萨尔》,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该剧的上演,填补了藏族史诗《格萨尔王》没有舞剧来表现的空白,对弘扬藏民族文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西南航空》2006,106(11):66-67
格萨尔王的传说是一部规模宏大的民族史诗,是藏族心中积淀的英雄主义情感。据一些学者考证其原型与岭葱土司有关,所以在甘孜地区尤其是牧区关于格萨尔传说的遗迹比比皆是,如,德格阿须草原,格萨尔王出生之地;白玉河坡乡,被称为格萨尔的兵工厂;甘孜绒坝岔,格萨尔王的战马江噶佩布寄养的地方;玉龙拉措,格萨尔王妃珠牡幼年生活的地方……格萨尔文化的另一种载体——嘛呢石刻和唐卡也数量众多,一些格萨尔王史诗的人物,包括格萨尔王本身不仅是民间信仰的重要尊神,还登堂入室,进入了藏传佛教的神系中。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属于格萨尔文化的一种遗存,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石渠、丹巴三县境内。  相似文献   

7.
牧牧 《今日民航》2010,(12):60-66
在天亮之前,小客店前摇摇晃晃地走来一行尸体,尸体都披着宽大的黑色尸布。这些披着黑色尸布的尸体前,有一个手执铜锣的活人,这个活人,当地叫做"赶尸匠"。赶尸匠引路,死人随后,举腿跨步硬枝硬杆,其状十分恐怖,这样的情形甚至在解放后仍在湘西的乡野小路上出现,使见者惟恐避之不及。这所谓"赶尸",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  相似文献   

8.
郑旭升 《今日民航》2009,(11):84-85
佛教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之后,西域的佛教学者相继来到中国,中国的佛教开始广为流传。众多佛学者为了学术的交流、传承,只身走遍大江南北,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玄奘法师等。僧人们到处讲学、传播佛教教义,他们所付出的巨大贡献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法门寺中出土的"鎏金铜蹀躞十事",从另一角度向我们展现了佛学传播者们行程中的艰辛。  相似文献   

9.
温敏哲 《今日民航》2010,(5):108-110
衡量钻石有四要素:切工、色泽、纯净度和克拉。订婚戒指一定要用钻戒。这是为什么?这不是天荒地老的传统,事实上,这些规矩年轻得很。在20世纪30年代前,人们对此闻所未闻。它们的出现,只是一个公司市场营销的结果。这个公司就是世界钻石垄断者:戴比尔斯。没错,你一定听过他们的广告词:"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相似文献   

10.
缅甸是一个笃信佛教的国家,是著名的“佛教之国”。佛教传入缅甸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缅甸在整体的文化表现上有着浓厚的佛教色彩,街上到处可见身着红色僧袍的出家人走街串巷化缘,佛教徒的敬佛与礼佛、施舍和捐献也到处可见。行走在缅甸,从南到北看得最多的是佛塔寺庙,所以缅甸又有“佛海之林”之称,而这也正是缅甸最引人入胜的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1.
麦子 《今日民航》2012,(7):92-96
用于存放宫廷无数藏品的各式多宝格,犹如紫禁城这座巨型文物宝库的缩影,也是皇帝们爱不释手的"玩具箱",而藏于其中的珍品更是宝中之宝。清代宫廷多宝格的设计将"巧"字发挥到了极致。每一次开合之间,内设的重重机关都可以让帝王领略到寻觅宝藏的惊喜与乐趣。  相似文献   

12.
记得有"一代才女"之称的文学家和建筑学家林徽因写过一首著名的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这是一首对天上人间无处不在的爱的赞歌,展统了新月派诗歌的新景象,这首诗穷尽了诗人的想象,充满诗情画意,柔情蜜意,诗句玲珑剔透,情感纯真炙热,意象错落有致,表现了诗人真挚细腻的内心世界和精细微妙的艺术感受,具有明丽清新的韵致.  相似文献   

13.
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渭干河谷里日夜回荡着三宝之音,僧侣的黄袈裟是这里唯一的色彩。克孜尔,丝绸之路上国际化的佛教中心,来自世界各地的无名画师汇集于此,用他们的虔诚画下了自己心目中的佛陀形象和对信仰的理解和演绎。  相似文献   

14.
朱晓剑 《今日民航》2011,(2):100-100
这本书是由一行禅师的三本著作《初恋三摩地》、《般若之心》、《与生命相约》集结而成。在《初恋三摩地》,你可以看到在一般大师身上绝对听不到的"一行禅师说自己的初恋故事",而由此来了解大乘佛教经典《金刚经》、《华严经》、《维摩诘经》、《法华经》,《般若之心》谈《心经》,《与生命相约》则是谈小乘佛教的《上座比丘经》,告诉人们如何活在当下。在他的深入浅出的阐释下,不仅易懂,而且容易在生活中实践。  相似文献   

15.
AYA 《今日民航》2010,(2):102-103
剧情简介:一个多世纪前的纽约,腐败政客用见不得人的龌龊手段争夺着这个城市的官方领导权;而在曼哈顿岛五分区、包里区、天堂广场一带,爱尔兰移民的黑帮组织"死兔党"和"本地党"则明目张胆地以武力争夺着地盘和一切可以占有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正"你印象中的法国是什么样的?"问一百个去法国的旅行者,兴许会收到一百零一个答案。走在风情万种的香街上,遥望凯旋门,印象或许是曼妙女郎;穿行在一代代启蒙思想家留下足迹的拉丁区,印象或许是《自由引导人民》中的热血青年;而走过蓝色海岸,拜访南法小城戛纳,印象则又成了"新浪潮"那一代文艺范儿满满的轻熟男。千面法兰西,诚不我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历经54年,现已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民航飞行院校,获得了中国民航飞行员"摇篮"及中国民航干部"黄埔"的美誉。回顾历史,飞院经历了初创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恢复时期、快速发展时期以及现在的综合发展、全面提升五个时期,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文化特点。飞院的历史也正是一部飞院文化发展史。不同时期的飞院文化经过一代又一代飞院人的传承,最终积淀成现在特有的飞院文化,即高等教育文化、飞行文化、安全文化及准军事管理文化。  相似文献   

18.
正在佛教仪规中,坐在正中的主法大和尚,双手捧着一柄"如意"。这个"如意",就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古代达官贵人,都会手捧如意的。它的来源,是搔痒。到了天气炎热,背上很痒,这柄如意就解决问题了,最早就是从搔痒来的。年幼晚辈,来拜见长者,长者为了表示亲热,就用如意在后辈的头上或额前,轻轻敲叩,以示祝福。于是,如意,又成了吉祥物。这柄如意就有了四个内涵:①尊贵,只有尊者才用。②背上痒了,不求人,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不是如意吗?③可以祝福晚辈,祝福他人。④成了吉祥物,  相似文献   

19.
《西南航空》2006,106(11):64-65
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享誉世界.藏医药是传统藏文化的瑰宝,它在总结本民族医药学经验的同时,又吸收了中医药学、天竺和大食医药学的理论和经验,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理论完整的藏医药体系.藏医药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其发展历程与藏族的历史相伴而行,14世纪以后,藏医药在学术上分为南、北两大学派、两派的学术内涵各有所长,互有交叉。历史上把以康巴为中心的藏医药称为南派藏医药。康巴地区包括四川甘孜州、云南迪庆州、西藏昌都地区及青海玉树州、总面积55万平方公里.青藏高原东南缘的甘孜州是藏医药的发祥地之一,南派藏医药的故乡.南派藏医药经过杰巴泽翁、释迦汪秋、五世达赖喇嘛、达姆·门然巴洛桑曲批等藏医药学家的继承和发展,一直到司都·确吉迥列,南北派藏医药学才逐渐合而为一,而南派藏医药一度成为藏医药中坚力量,领导了整个藏医药学的继承、发扬。以嘉央·青则江布等为杰出代表的19世纪初南派藏医药学家,使藏医药有了空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资讯     
《今日民航》2012,(8):124-125
全新一代BMW 3系超越而来,首批9款车型上市2012年7月13日,备受期待的全新一代BMW 3系在北京"水立方"宣布上市。BMW 3系是运动轿车和驾驶乐趣的代名词,全新上市的第六代BMW 3系完美继承了代代相传的运动基因,融合了BMW最新的设计语言和尖端汽车科技,是当今世界上最时尚和最先进的高档运动轿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