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国内民机机载系统和设备研制状况和存在问题的讨论,结合多年机载系统和设备研制的工作经验,对机载系统和设备适航开发过程中的相关标准的综合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机载系统和设备适航开发过程中适航标准综合应用的一些考虑,并介绍了这些考虑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民用飞机防火系统适航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用运输类飞机是按照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进行研制设计和适航审定的。基于某民用飞机适航取证试飞工作,本文介绍了民用飞机防火系统的适航要求、验证目的和适航试验方法,为从事飞机防火系统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借鉴民用航空适航管理经验,对军用发动机适航管理工作进行初步探索。首先探讨了军用发动机适航管理的定义和目的,并考虑其适航管理工作主体的职责及工作分工,浅析了研制方开展适航管理工作的要求,明确了军用发动机适航工作组织系统及相关职责;同时,对军方开展适航管理工作提出了想法和建议,论述了军方开展军用发动机适航审查工作的流程;最后分析了目前我国军用发动机适航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本研究对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适航管理工作的完善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统计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机队规模、维修单位、维修人员等的数量与持续适航监察员资源的对比,得出了在监察员数量短期内不能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保证航空器持续适航安全的有效方式是提高现有持续适航监察员的技能水平的结论。并通过研究ICAO相关文件对持续适航监察员的要求,同时结合我国持续适航监管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持续适航监察员培训大纲,为下一步我国持续适航监察员的能力水平提升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机载设备初始适航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民用航空器初始适航管理的概念,简述了民用航空机载设备适航工作要求,着重论述了机载设备在初始适航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方式方法,并对机载设备如何做好初始适航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刊1995年第9期发表了本刊记者专访民航总局副局长沈元康的文章,其中沈副局长详细阐述了我国适航管理工作在“以干促建,以外促内”的方针指导下历时8年从无到有所走过的创业道路。然而,今后适航工作应该如何去做,有何打算和计划?带着这一问题,我们采访了民航总局适航司副司长张永生。  相似文献   

7.
介绍并分析了法国军机适航工作开展的背景、实施思路和演进过程,介绍了法国军机适航相关管理机构,对法国军机适航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结合相关适航标准的要求,分别对燃油污染、滑油污染及空气污染试验的关键要素进行了初步分析,为航空发动机研制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流体污染适航验证试验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民用航空发动机适航取证与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民用航空发动机型号适航取证过程中的标准化工作,分析了标准化工作对于民用航空发动机适航取证的技术支持作用,指出了为满足民用航空发动机适航性需要解决的一些标准化问题,对今后我国民用航空发动机适航取证的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12月16日,民航局召开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民航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副司长杨桢梅介绍了"十三五"期间适航审定工作相关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她表示,适航审定系统为满足民用航空发展需求全面加强队伍机构建设,重组中国民航适航审定中心,成立西安适航审定中心、江西适航审定中心,充实地区管理局适航审定人员力量,截至2020年12月14日,适航审定系统人员数量合计384人,形成专业全覆盖的适航机构队伍体系;完成适航审定运行管理系统(AMOS)建设,实现适航审定工作信息化、系统化;初步建成具备自我造血能力的适航审定培训体系,编制47门初始培训课程大纲,编写31门培训教材,建立110余人的教员队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适航管理工作效率、建立可追溯的适航数据,针对目前适航管理技术手段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民用飞机数字化适航管理平台的技术设想,并结合新机研制开展平台建设工作。该适航管理平台技术有效提高适航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规范性,并实现了对适航数据的追溯性管理,同时通过平台数据的导出功能,代替了大量的手工汇总统计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为改变我国适航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后的现状,推进民用航空迅速发展,在深入研究民用航空发动机适航取证工作的基础上,以航空发动机型号合格审定为对象,基于Teamcenter平台的权限管理、数据管理及流程控制等功能模块,设计开发了航空发动机适航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适航取证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管理平台,将取证人员、文档、审定流程充分融合,通过软件平台全方位统一管理,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适航取证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民用机载系统与设备适航取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航性是民用机载系统与设备发展的最低安全要求,机载设备不满足适航要求将无法装机使用,许多制造人员也缺少全流程适航经验,对未来行业发展影响严重。本文通过对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的取证方式、取证路径,以及适航组织管理和主要工作等方面的阐述,为各机载系统供应商的系统或设备适航取证工作提供支持。本文认为,对于申请取证的机载系统和设备,各机载供应商应采用"自顶向下、分层分级"的适航取证路径,确立审定计划,包括适航审定基础和符合性方法等,通过开展单独取证或随机取证工作,满足项目适航性需求,提高供应商系统和设备研制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适航当局与航空公司对适航指令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管理。在飞机的持续适航维护工作中,需要始终保持适航指令的符合性,并确定工作区域是否影响到适航指令要求,目前没有可靠高效的办法。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探讨了一种新的适航指令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梳理国家适航法规要求、适航管理机制、民机研制过程、适航审定过程的基础上,对民机起落架系统研制过程相关适航工作要求开展分析,明确了民机起落架系统随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生产许可审定和适航合格审定一起批准(随机适航)过程中的适航工作目标和主要适航工作内容,并对起落架系统持续适航工作进行了简要论述。民机起落架系统研制随机适航工作虽然属于航空器适航取证工作的组成部分,但起落架系统研制单位仍承担其产品适航性的“第一责任”,研究内容对民机起落架系统研制单位开展项目策划和研制体系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火灾是影响运输类飞机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飞机的防火系统为应急系统,通过对飞机的指定防护区进行探测、监控和报警并提供有效灭火,以保证飞机和机上人员的安全。鉴于此,防火系统与民用飞机的安全运行密切相关,也是适航条款要求的内容。旨在为民用飞机研制适航审定人员提供参考,同时也为防火系统适航审定工作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在分析民机防火系统功能要求和设计架构的基础上,依据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25-R4-2011)的相应条款要求,分析了飞机防火系统可接受的符合性方法及防火系统验证试验中可接受的判据,给出防火系统在适航审查中的技术交联与工作协调。针对防火系统所涉及的各项条款,为局方提供了适航审查工作需要关注的审定要素和评审要求。研究有助于支持民机防火系统的安全设计与适航验证。  相似文献   

17.
民用客机人机工效学适航认证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民用客机人机工效学适航认证的特点和挑战,讨论国际适航当局、人机工效学学术界和航空工业界近些年来针对这些挑战所开展的一些研究和实践。结合参与国产民用客机研发的体会,对当前国产民用客机驾驶舱人机工效学型号适航认证的工作流程和方法提出建议,并对今后这方面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出较为系统的框架性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目前国内民用航空标准化工作现状,结合国内民用航空器适航审定过程中所急需解决标准方面的问题,初步探讨并提出适航审定工作中应借助标准化工作思路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旋翼航空器材料适航条款的分析,诠释了该条款的技术内涵,列举了符合性验证方法,为从事旋翼航空器设计和适航审定的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民用飞机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航符合性验证是民用飞机研制的特点,符合性是验证的目的,验证方法是确定验证对象是否具有符合性时所用的手段。本文通过介绍10种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以及对符合性验证方法的选用原则进行分析,正确地选择为适航管理部门所接受的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既是设计人员进行飞机设计的职责,也是保障飞机安全飞行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