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讯     
1993年美国航天飞机将进行8次飞行 1993年,美国航天飞机准备进行8次飞行。其飞行任务安排如下:1月份,奋进号航天飞机将发射TDRSS-6中继卫星;2月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将携带德国的空间实验室D2和2名德国宇航员在轨道上飞行9天;3月份,发现号航天飞机将执行Atlas 2天文探测任务;4月中旬,奋进号航天飞机将回收欧洲尤里卡卫星并携带 Spacehab-1 实验室飞行;6~7月份,发现号航天飞机将携带德国空间望远镜执行任务;8~9月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执行SLS 62任务;11月份,发现号航天飞机携带 Spacehab-2 飞行;12月份,奋进号航天飞机将修复高度为600多公里轨道上的哈勃空间望远镜。今年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没有飞行任务,它正在洛克韦尔公司进行改进,以准备执行长时间航天飞行任务。 (谢平)  相似文献   

2.
美国于1981年4月12日把第一架载人航天飞机送上地球轨道飞行,标志着人类航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截至1991年底的10年间,美国有4架航天飞机交替发射上天,共进行了44次载人飞行,累计有宇航员233人次进入空间活动,获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第一次飞行(STS-1) 轨道器:哥伦比亚号 飞行时间:1981年4月12~14日 宇航员:约翰·杨和罗伯特·克里平 飞行任务:这次飞行主要是验证轨道器的入轨和安全返回能力。这次飞行在太空停留了54.5小时,绕地球16圈,总航程161万公里。  相似文献   

3.
刘瑞江 《航天员》2009,(3):14-17
美国航天飞机差不多每年都要进行五六次航天飞行。在太空执行任务。对于一个技术相对成熟的航天大国来说,虽然也出现过像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那样的航天惨剧,但那只是科学探索道路上出现的小概率事件,从总体上看,多人长时间航天飞行早已不是什么难事。在与太空接触的几十年中,美国的载人航天飞行很多时候都是7人组合,这次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第5次维修任务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4.
庞之浩 《航天员》2011,(3):60-63
2011年6月1日,美国“奋进”号(Endeavour)航天飞机在完成最后一次飞行后安全返回地面,为绝唱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是“奋进”号第25次飞行,也是航天飞机第134飞行,第36次飞往国际空间站以及美国现役航天飞机倒数第二次执行任务。  相似文献   

5.
《航天员》2009,(5):8-8
9月18日,NASA宣布明年9月将进行“发现”号航天飞机的最后一次航天飞行。这也是美国航天飞机的最后一次飞行。并公布了飞行人员名单。此次飞行之后,美国“航天飞机时代”将正式结束。  相似文献   

6.
2011年是人类载人航天飞行50周年。您可能不知道,在过去的半个世纪,NASA航天发射过程中曾经发生过不少有趣的事件:航天员在起飞前把尿液排到了自己的航天服里——这对美国的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好兆头;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03,(3):26-27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航过程中解体,酿成了人类开发和探索太空过程中的又一次重大失败。航天技术讲求万无一失,因为一点点的失误和缺陷就会招致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后果。这种高风险性也正是航天飞行的一个突出特点。以下列出的是世界进入航天时代以来发生的部分灾难性事故。  相似文献   

8.
《航天》2011,(3):20-21
美国东部时间2月24日16点50分,带着广大航天爱好者选定的"叫醒曲",6位航天员乘坐发现号航天飞机开始执行STS-133任务。此次航天任务是发现号最后一次飞行,航天飞机第35次飞往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也是美国第164次载人航天飞行,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前苏联与美国先后成功发射载人飞船,把宇航员送上太空,开创了人类载人航天的新纪元。此后,苏、美两个空间大国展开太空竞赛,由载人飞船分别向空间站和航天飞机发展。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爆炸,机毁人亡,而20天后的2月20日,前苏联却把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设施最完善的和平号空间站送上太空,并与两年后恢复飞行的美国航天飞机比翼齐飞,把载人航天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和平号空间站在太空独树一帜,独占鳌头,在征服太空领域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俄罗斯发射的和平号空间站在太空飞行15年,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一项伟大成就,在人类航天史上竖起一座永恒的丰碑。它的长期载人飞行,创造了一系列新的纪录。  相似文献   

10.
美国航天飞机飞行一览(1992年)编者按:本刊在1992年第5期至第7期连续刊登了美国航天飞机1981年4月12日首次飞行至1991年第44次飞行的历次飞行任务简况,本期和下期将继续登载1992年和1993年内的历次飞行简况,以向读者提供有关美国航天...  相似文献   

11.
士元 《中国航天》2006,(8):34-38
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下午2时38分,发现号航天飞机顺利发射升空。这是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后航天飞机的第二次复飞,也是美首次在独立日这天进行载人航天发射,还是发现号第32次上天、航天飞机第115次飞行以及美第18次执行国际空间站飞行任务,因而受到美国国内外广泛关注。此次飞行任务代号为STS-121。  相似文献   

12.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和日本其它的航空航天集团正在为载人航天活动建立一个广泛而深厚的基础。他们打算花6~7年的时间让航天员进入国际空间站日本实验舱工作。在不久的将来,日本可能决定继不载人Hz轨道飞行器(HOPE)之后制造载人空间飞行器。 在设计、制造、操纵日本实验舱及其辅助设备的同时,要制定廉价研制载人航天活动基础设施的计划。由于对美国航天飞机的依赖,日本的航天员飞行计划耽搁了很久,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使日本航天员的第一次航天飞行拖延到了1992年。  相似文献   

13.
1991年11月24日美国发射了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这架执行第44次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飞机因机上一个惯性测量装置(共3个)出了故障,于12月1日提前三天返回地面。 这次为期7天、耗资4亿美元的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完成了部署导弹预警卫星的任务,并进行了第二次重要的军事侦察和医学试验项目。  相似文献   

14.
沈羡云 《航天员》2013,(5):50-53
2013年8月9日NASA网站发布消息,NASA航天员迈克尔·弗勒(Michael Foale)正式宣布退役,结束了他近30年的航天职业生涯.弗勒曾执行过6次航天飞机任务,并分别在“和平”号空间站及国际空间站长期工作。在飞行任务期间,他执行过4次太空行走任务,太空飞行时间总计375天,成为人类载人航天史上最有飞行经验的航天员之一,也是一位在NASA颇受尊敬的航天员。  相似文献   

15.
美国航天飞机第26次飞行成功为其航天计划打下了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美国将重新发展载人飞行并且继续发射大型科研和国防有效载荷。 发现者号航天飞机在轨道上运行了64圈,行程274万公里,于1988年10月3日在爱德华空军基地着陆。 据说,在这次飞行中,与设  相似文献   

16.
苏联官方已正式承认,苏联的航天飞机活动将局限于经济领域内.航天飞机的下一次飞行是在1991年.这次不载人飞行将完成与“和平号”空间站的对接.在对接降落时,一名宇航员从“和平号”空间站转移到航天飞  相似文献   

17.
美国航天飞机飞行一览(1995年)1995年美国航天飞机共发射7次,飞行过的航天员共有54名,总共飞行了78天14小时,比1994年略少一点。飞行任务包括天文、释放卫星、空间对接和微重力研究等。第67次飞行(STS-63)轨道器发现号(第20次飞行)...  相似文献   

18.
美国航宇局(NASA)7月份公布了最新的1989~1995年航天飞机发射清单。这份清单首次把从1992年计始的6次航天飞行指定为“时机性飞行”,这将有助于尽量避免对清单作太大的修改,并使有效载荷发射日程有更大的稳定性。 这份新的“计划性”清单增加了6次航天飞机后向散射紫外线(SSBUV)飞行,原已安排的4次这种飞行也被提前,以协助开展全球性的地球大气层内臭氧层监测计划。其第一次飞行将在航  相似文献   

19.
1992年3月24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原定于23日发射,因机上出现燃料泄漏事故而延期一天。机上载有7名宇航员和14种科学仪器,在太空飞行9天。在此期间,宇航员将观测太阳和人类活动对地球大气环境,尤其是对臭氧层的影响。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第一次执行大气环境科学研究任务,今后11年内,还将进行9次类似飞行,以获得11年太阳周期对大气变化过程和气候的长期影响,进而为制定全球环境政策提供必要的数据。NASA为这次名为ATLAS(应用与科学大气实验室)的飞行花费3.5~4亿美元(不包括ATLAS的研究费用5260万美元)。10次飞行总费用为30~40亿美元。ATLAS可重复飞行10次,它是美国、欧空局、比利时、法国、德国、日本和瑞典花10年时间共同研制的。 ATLAS设备舱由14种主要仪器构成,都装在两个空间实验托架上。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的另一个太阳仪也是环境载荷的一部分。这些仪器的大部分都要求航天飞机能做最大范围的轨道机动。在9天的飞行中,驾驶员使航天飞机机动180次以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美国的一次性运载火箭工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而且曾经是其它国家建造运载火箭的蓝本。可是现在,正是这些外国的运载系统威胁着美国的一次性运载火箭工业的生存。 1981年4月,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开始第一次商业飞行以后,美国决定主要用航天飞机发射卫星。然而,1986年1月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美国的航天业一度面临危机:通用动力公司的运载火箭装配线停产,麦道公司被迫下马已两年,仅有马丁·玛丽埃塔公司还在维持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