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司法权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权威在中国社会一直未能得以充分的确立,法律信仰还没有完全成为社会公众的内心理念,而和谐社会这一概念的提出为中国社会树立司法权威提供了重大的历史契机,文章分析了和谐社会与司法权威的内在联系,中国司法权威的现实状况,提出和谐司法理念、和谐的司法方式、公平正义的价值诉求、司法组织的和谐是实现中国司法权威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司法权威在中国社会一直未能得以充分的确立,法律信仰还没有完全成为社会公众的内心理念,而和谐社会这~概念的提出为中国社会树立司法权威提供了重大的历史契机,文章分析了和谐社会与司法权威的内在联系,中国司法权威的现实状况,提出和谐司法理念、和谐的司法方式、公平正义的价值诉求、司法组织的和谐是实现中国司法权威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司法权威在中国社会一直未能得以充分的确立,法律信仰还没有完全成为社会公众的内心理念,而和谐社会这一概念的提出为中国社会树立司法权威提供了重大的历史契机,文章分析了和谐社会与司法权威的内在联系,中国司法权威的现实状况,提出和谐司法理念、和谐的司法方式、公平正义的价值诉求、司法组织的和谐是实现中国司法权威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司法权威在中国社会一直未能得以充分的确立,法律信仰还没有成为社会公众的内心理念,而和谐社会这一概念的提出为中国社会树立司法权威提供了重大的历史契机,文章分析了和谐社会与司法权威的内在联系,提出司法权威是和谐社会生成的重要保障,和谐社会是司法权威生产的社会基础,二者互为因果,共同致力于纠纷的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以谋求人民的生活福祉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5.
司法权威在中国社会一直未能得以充分的确立,法律信仰还没有成为社会公众的内心理念,而和谐社会这一概念的提出为中国社会树立司法权威提供了重大的历史契机,文章分析了和谐社会与司法权威的内在联系,提出司法权威是和谐社会生成的重要保障,和谐社会是司法权威生产的社会基础,二者互为因果,共同致力于纠纷的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以谋求人民的生活福祉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明确提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谐世界、和谐民航、和谐空管、和谐湖北、和谐武汉……应运而生,和谐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8.
王平 《空中交通管理》2006,(B12):44-45,5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不同的予系统有机构成的。空管行业作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新兴行业,在构筑和谐社会上有着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空管是和谐社会的予系统。建设和谐空管自然成为行业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空管行业作为一种社会性产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着广泛、直接和密切的联系。其发展建设的水平与经济发展的状况、社会文化的背景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建设水平息息相关,上述这些外部因素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和谐空管的建设,这就决定了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建设和谐空管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此,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创造一个和谐发展的外部环境,对于空管行业实现快速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曾经说过: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远大的目标,又是一个现实的过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在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上,和谐空管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也盼望看到一个和谐空管。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实现社会和谐,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发展推进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也是检验我们的党能不能承担起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