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王海峰WANG Haifeng航空工业首席技术专家Chief Expert of AVIC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General Designer of AVIC CADI工学博士,自然科学研究员,从事国家重点型号歼20飞机、歼10系列飞机、枭龙系列飞机、多型无人机研制工作,主持推力矢量技术飞行验证项目、TBCC组合动力飞行验证项目、下一代战斗机研制等多项"十三五"未来发展重点预  相似文献   

2.
宋文骢(1930-),云南大理人,飞机总体设计专家。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型号总设计师、自然科学研究员。他在航空工业战线奋斗了50载,先后参加过东风113号机、歼7、歼8、歼9、歼10等多个型号飞机研制,曾担任国家重点型号歼7C、歼10飞机的总  相似文献   

3.
马援 《国际航空》2007,(3):10-11
2月27日,中国一航的"歼10飞机工程"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项殊荣表明,歼10飞机项目为提升我国航空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曾担任歼10飞机研制工程行政副总指挥、研制现场副总指挥、试飞现场副总指挥、项目办主任的晏翔。她从方案论证开始,全程参与歼10飞机的研制工作,为提高型号研制管理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1991年9月15~18日在沈阳飞机研究所召开了“歼8Ⅱ型飞机翼身组合体疲劳试验技术评审会”。由空军工程部可靠性办公室主持,来自航空航天部和空军的专家、学者共29人。 歼8Ⅱ型飞机翼身组合体疲劳试验是歼8系列飞机疲劳定寿的一项关键性试验项目。它将为歼8系列各型飞机机体结构的使用寿命提供试验依据;通过这项试验将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前,我国机载设备行业从发展初期米格系列飞机机载设备的仿制到歼八系列的自行研制,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在长期闭关锁国的大形势下,机载设备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特别是在文革中,中国航空工业裂变式的扩张和三线建设,将一批厂所迁至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致使这些厂所至今都很难开展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6.
从60年代初建立航空科研力量以来,一直贯彻优先发展歼击机,相应发展轰炸机的方针。我国歼击机尽管与世界先进水平比有很大差距,也还有歼5、歼6、歼7、歼8等系列飞机的发展,并在向更高层次迈进。而相应发展轰炸机等对面攻击飞机。现仍停留在轰5、轰6以及强5水平,与歼击机比尚有很大差距。与世界先进国家比差距就更大了。 现代战争,尤其海湾战争充分说明了航  相似文献   

7.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研制国产歼击机竖起了三座里程碑 第一座里程碑 1965年7月5日,我国第一架高空高速歼击机歼八飞机首飞成功,开辟了中国航空工业从仿制到自行设计的新纪元,在我国航空工业史上揭开了举世瞩目的崭新一页,闯出了一条自行研制国产歼击机的成功之路。竖起了研制国产歼击机的第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航空工业科研生产基地之一,其中,歼教七飞机是贵航集团的主力教练机,而“山鹰”飞机是贵航集团紧跟高级教练机市场发展方向、关系贵航集团企业自身发展的关键产品  相似文献   

9.
2001.4.1美国一架EP-3E侦察机侵入中国东南海域,撞毁我歼-8飞机一架。美肇事飞机未经许可进入中国领空,降落在海南陵水机场。此事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怒和中国政府的严正抗议。2001.4.16民航总局首次为中航第二集团生产的直-9、直-11直升机和涡轴-8A发动机颁发型号合格证,标志着这些国产直升机和发动机产品正式取得进入国内民用航空产品市场的“通行证”。2001.4.18中国航空工业第一和第二集团公司举行隆重庆祝中国航空工业创建50周年大会。吴邦国副总理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希望中国航空工业在今后5年内为我国国防力量提供多种能克敌…  相似文献   

10.
《国际航空》2008,(11):14-14
新中国的航空工业走过了57年的发展历程。 从新中国制造第一架飞机——初教5到我国航空先驱徐舜寿主持设计的第一架战斗机——歼教1,从仿制生产的歼5到顾诵芬院士主持研发的歼8Ⅱ,从横空出世的“飞豹”到第三代战斗机的佼佼者——歼10,中国航空人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歼×系列飞机管理实践的总结,旨在得出不同的历史时期,歼×系列飞机管理的方法和理论,作为今后军机工程项目管理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一航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以飞机制造为核心主业,集科研和生产为一体的企业集团,是中国重型歼击机研制生产基地,1951年公司正式创建成立,共研制生产了歼五、歼六、歼七、歼八和歼十一等6大系列30多个型号数千架歼击机,为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1958年3月,航空工业局编制航空工业15年发展纲要,强调中国航空工业生产、科研还十分落后,必须急起直追,力争15年接近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1958年3月25日,航空工业召开飞机工厂领导干部会议。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在会上发表了空军全力支持航空工业搞科研设计的重要讲话; 1958年5月7日,航空工业局向中共中央报告:当前航空工业建设中的主要矛盾是产品设计与科研远远落后于生产; 1958年7月26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喷气教练机歼教1,首次试飞成功; 1958年8月6至15日,航空工业技术会议在沈阳召开。这是继歼教1试飞成功后,计划向更高更广的航空技术领域开展自行设计的一次思想动员和总体部署; 1958年8月,沈阳飞机设计室开始正式设计超音这歼击机“东风107”; 1958年10月 13日中央正式批谁研制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提出的扭音速歼击机“东风113”。至此,我国大跃进时翔航空工业的极品,“东风113w正式展X。  相似文献   

14.
以歼八系列飞机的研制实战为基础,分析了飞机工程项目的技术特点和管理特点;提出了对飞机工程项目管理有效性的评估标准;总结了我国航空科研事业在发展进程中的历史经验教训;并从管理和产业政策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飞机研制管理的12条建议。  相似文献   

15.
航空新闻     
《航空科学技术》2005,(5):43-44
第十届北京国际航展开幕中国航空工业全新参展9月21~24日,第十一届北京国际航空展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本次航展有来自21个国家175个航空制造业、运输公司和机构参展。作为本届航展主办单位的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以全新面貌参加了本次展览。中国一航参展的有在研和在生产的飞机、航空发动机、武器装备和机载设备。飞机包括“飞豹”(FB C-1)、“枭龙”(FC-1)、“山鹰”教练机(FTC-2000)和歼八飞机(F8ⅡM)及新型涡扇支线飞机A RJ21等飞机模型。参展的航空发动机有涡扇500和发动机全权限数…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试飞总师,您长期从事我国固定翼飞机、直升机试飞技术研究与发展工作,对多种新型飞机和直升机的试飞做出了重要贡献。请您谈谈您所参与完成的重大的试飞项目,以及某型直升机的试飞定型对我国直升机技术的重要意义。齐重阳:从1990年参加工作至今,我先后参与完成了加油工程、飞豹、歼8Ⅱ飞机、歼10、直升机等数十个国家重大型号试飞。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珠海航展上,中国航空工业实力得到一次完美展示。"八一"飞行表演队的精彩表演为歼10战机做了一次完美的展示;脱胎于苏-27战机的歼11系列战机早已成为中国海空主力机型;由中航工业自主研发的"鹘鹰"战机则是首架在南中国天空翱翔的第四代隐身战机;而运20运输机、C919客机的霸气出场则宣告中国再次冲击大飞机工业终于结出硕果……  相似文献   

18.
歼10战斗机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一座里程碑,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军机实现了从第二代向第三代的历史跨越。集自主研制的先进的空空导弹和数字式综合航空电子系统等高新技术于一身的歼10战斗机,足以壮我军威,树国人信心,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我从1956年至1964年间参加苏制飞机仿制、歼教一型飞机设计和美制F-86、F-4B飞机分析的总结,现结合歼八系列飞机的设计实践,作为科技讲座出版。 全篇共分6章,重点是第二章:设备舱的形式;第三章:设备安装形式分类与设计,对各  相似文献   

20.
<正>歼7 ⅡA歼7飞机是在苏联米格-21Ф-13型的基础上仿制和发展的单座单发超声速歼击机。经过多年的发展,歼7系列共有30多种改进型号。随着歼10、歼11等三代机的列装,曾经装备中国空军40余年的歼7系列已经停产,并将逐步退出一线作战部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