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0月26日,首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在厦门召开。它是我国空间科学领域唯一的将本领域各分支学科组织到一起进行集中交流的全国性学术大会。此次会议以"发展空间科学,建设航天强国"为主题,围绕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空间科学卫星工程的热点前沿、未来规划、最新成果开展交流,并通过学术论文交流架起空间科学各分支学科之间、技术与产业之间、应用与服务之间的桥梁,促进各学科深度交叉融合。  相似文献   

2.
2021年2月21日,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IKI)所长Anatoly Petrukovich博士接受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Roscosmos)期刊采访,介绍了俄罗斯未来空间科学发展方向、金星-D (Venera-D)任务进展、俄罗斯空间科学研究经费和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2021年重点工作等. 1.未来俄罗斯空间科学应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不仅是俄罗斯,所有国家在空间科学领域的活动不是受限于科学想法,而是受限于财政能力.经过论证的项目与其实施可行性之间还存在较大距离.传统的空间天文学任务是与地面观测站相互协同的,旨在获取有关宇宙结构的知识.但现在针对太阳系的研究越来越聚焦寻找生命踪迹,了解行星演化及其气候.几乎所有国家的航天机构都在部署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3.
2021年2月21日,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IKI)所长Anatoly Petrukovich博士接受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Roscosmos)期刊采访,介绍了俄罗斯未来空间科学发展方向、金星-D (Venera-D)任务进展、俄罗斯空间科学研究经费和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2021年重点工作等. 1.未来俄罗斯空间科学应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不仅是俄罗斯,所有国家在空间科学领域的活动不是受限于科学想法,而是受限于财政能力.经过论证的项目与其实施可行性之间还存在较大距离.传统的空间天文学任务是与地面观测站相互协同的,旨在获取有关宇宙结构的知识.但现在针对太阳系的研究越来越聚焦寻找生命踪迹,了解行星演化及其气候.几乎所有国家的航天机构都在部署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4.
<正>发展空间科学建设航天强国2019年10月25-28日福建省厦门市第一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将为2019年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获得者及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获得者颁奖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科技奖面向全国,下设科学奖和技术奖,主要奖励在空间科学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果或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其宗旨是调动广大空间科学领域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空间科学技术创新创造能力,促进空间科学技术发展。2019年2月奖励办法通过科技部  相似文献   

5.
<正>7月13日,俄罗斯和德国联合研制的光谱-RG(Spektr-RG)空间望远镜发射升空。这部X射线望远镜将飞向日地L2轨道开展为期6年半的天文观测,是俄罗斯空间望远镜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苏联/俄罗斯拥有强大的航天实力,载人航天领域的成就格外出色,而他们在空间天文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正>苏联曾经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地球轨道的国家,也是首个实现人类飞往太空的梦想的国家。航天工业一直是苏联的骄傲,也是其尖端科技最耀眼的领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接管了苏联大部分航天工业,依靠苏联时期的航天设备,俄罗斯毋庸置疑地保持着航天大国的地位。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俄罗斯每年的轨道发射成功次数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除了航天器发射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之外,俄罗斯还是目前唯一能够将航天员送至"国际空间站"的国家。俄罗斯掌握着成熟的空间运载技术,拥有"质子"、"联盟"、"隆声"等系列多种型号运载火  相似文献   

7.
<正>继2月24日声称将依托国际空间站发展独立自主的宇航项目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在5月6日进一步公布了2016-2025年太空项目计划,计划投入400亿美元开展核动力发动机、载人探月项目,以及超重型火箭等一系列项目,这一十年规划充分展示了俄罗斯急欲在航天领域有所作为,恢复传统航天强国地位的雄心。俄罗斯军事航天的辉煌与艰辛苏联/俄罗斯是世界上最早建立  相似文献   

8.
欧洲空间局始终把空间科学与探测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它在空间探测领域拥有的技术和取得的成果,与美国、俄罗斯同居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在太空领域的最大规模的科技合作项目,是美国航宇局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为抗衡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而提出来的,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上一些投资大、风险高而一个国家又无力承担的大科学研究项目逐渐走向国际合作。在这一背景下,继承了苏联航天科学成果的俄罗斯转而成为这个大的科学项目的重要伙伴。目前参加该项目的有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巴西和欧空局的11个成员国——  相似文献   

10.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接管了其全部航天产业。由于经济萧条,经费拮据,其航天产业已经和正在做重大调整。据俄罗斯航天局局长科普捷夫称,正在制订和审批的《2000年前航天工作计划》的主要特点是,把几乎全部军事化了的航天产业重心向“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方向”倾斜,以使“计划更加经济和更具有平衡性”。调整后的航天产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保持领先技术领域地位载人航天,特别是载人空间站和大推力运载火箭是前苏联一直领先于美国的两个重要的空间技术领域,在调整  相似文献   

11.
栾海 《国际太空》2001,(7):21-22
自 196 1年 4月 12日尤里·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以来 ,苏联和俄罗斯的载人航天事业已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但与此同时 ,俄航天专家现也清醒地认识到 ,载人航天不应成为俄全部的航天事业。面向未来 ,从实际出发 ,俄罗斯拟调整航天发展方向俄航空航天局局长科普捷夫认为 ,在过去和现在 ,俄罗斯对载人航天事业投入过高。目前 ,俄对载人航天的投入已超过其整个航天预算的 5 0 % ,而美国和欧洲航天机构在上述领域的资金投入比例分别约为30 %和 2 0 %。从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 ,俄航天经费锐减 ,但即便是这样 ,俄仍通过与美国共同开发和平号空间站筹措…  相似文献   

12.
自从人类开始航天活动以来,苏联/俄罗斯一直在该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到深空探测计划,从实现首次载人飞行到空间站建设,俄罗斯创造了许多个第一.俄罗斯航天工业也是其引以自豪的产业,火箭及飞船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检验,曾一度被誉为“最可靠”和“最安全”的航天器.在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后,俄罗斯载人飞船更是承担了独自往返“国际空间站”的重任.然而,近年来俄罗斯接二连三发生多起航天事故,这不仅给俄罗斯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也使其航天工业蒙上了阴影,更影响了俄罗斯航天大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正>1引言作为苏联首个航天发射基地,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Baikonur Cosmodrome)参与了众多的火箭发射项目。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它衔接俄苏历史,出色地完成了从苏联火箭转向俄罗斯火箭的过渡工作。如今,俄罗斯政府开始逐渐将运载火箭发射任务转移至新修建的东方航天发射场(Vostochny Cosmodrome)。作为俄罗斯最新的一个发射场,东方航天发射场具备很多现代化设施,  相似文献   

14.
正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和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近日签署了在载人航天领域开展合作的一项谅解备忘录。俄方将在2022年把一位印度航天员送上太空。俄印航天合作已有40年历史。1984年4月印度一位空军飞行员乘苏联联盟11号飞船飞天,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印度人。  相似文献   

15.
自从苏联这个大家庭解体以后,由于分家引起的纠纷一直未能平息。但是,暴露在世人面前的,似乎只是黑海舰队的瓜分问题(先是俄罗斯、乌克兰两家,以后格鲁吉亚也提出要瓜分几艘舰艇)。其实,在航天方面,由于分家,也引起不少麻烦,甚至灾难。 苏联解体给俄罗斯航天带来的麻烦 前苏联的航天事业是从苏联这个大家庭着眼,通盘考虑,合理布局。事后回顾,对俄罗斯而言,却吃了些亏。 首先,前苏联有三个航天发射场,其中,最重要的拜科努尔航天  相似文献   

16.
正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号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的第一人。苏联随后还和美国开展了激烈的航天竞赛,虽然在登月竞赛中落败,但近地轨道空间站"礼炮"号和"和平"号构成了苏联载人航天永恒的丰碑。光辉的历史造就了俄罗斯人对载人航天的情有独钟,即使是在苏联解体后落  相似文献   

17.
为在我国建立起长效的"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建议"研究和应用交流机制,进一步分享成果,促进合作,推动"CCSDS建议"在我国航天领域的应用,2013年7月16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举办了"‘CCSDS建议’在我国航天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第三届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互联开放的空间信息系统"为主题,着重探讨"CCSDS建议"在天基信息网络中的研究及应用。会上,来自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科学院、总装备  相似文献   

18.
吴明 《国际太空》1998,(5):17-19
俄罗斯航天业的发展前景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自然而然地承袭了航天大国的地位。但由于经济不景气,俄航天工业困难重重,前进步履维艰。俄罗斯为竭力保住航天业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以实现其宏大的航天计划。1俄航天业的困难现状苏联解体及随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苏联时期曾把月球作为探索太空的一个重点,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曾一度搁置了月球探测开发计划。进入21世纪后,随着欧盟、美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重返月球计划,俄罗斯也启动了探月计划。根据俄罗斯载人航天发展战略,2026-2040年俄罗斯将实施载人登月任务和载人火星考察,将于2032年前在月球建立长期考察站,在2035年以后进行载人火星考察,同时建立防止小行星撞地球的保护系统。新修订的《2016-2025年俄罗斯联邦航天计划》明确了探月、载人登月和驻月是俄罗斯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金师 《国际太空》2005,(1):20-24
自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航天技术和产业受到巨大打击,多年停滞不前,各种卫星的研制和发展逐渐落后于美国。但是,作为航天大国的俄罗斯决不甘心这样继续下去,在局势动荡和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恢复和发展俄罗斯的航天业。自2000年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后,俄罗斯政府对航天业的发展更为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