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1958年,北京航空学院开始研制我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遥测”当然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时二系(自动控制系)的205教研室(无线电教研室)承担了所有电子设备的研制任务。分有遥控、遥测、高度表和盲目着陆四个大组。就“遥测”而言,当时大家对这个名词还很陌生,在既无样机、国外资料又被严密封锁的情况下,对如何同时传送多通道信息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1984年10月下旬,我所王才、李俊等四人应美国仪表学会(ISA)的邀请,赴美国休斯顿出席仪器仪表年会及展览会(ISA/84International Conference&Exhibit),年会共有14国代表参加,共发表116篇论文,包括自控系统、生物医学、过程测量、控制、遥测及通讯等12个专业94个学术小组。在控制及测量专业的论题偏重于综合性能管理及计算机在系统中应用,部份论文也涉及到传感器及仪  相似文献   

3.
一、外测系统的现状随着洲际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对各种航天飞行器和运载工具进行远程实时跟踪和精密测量成为一项紧迫任务.因此外弹道测量系统(简称外测系统)成为火箭、导弹和各种飞行器研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鉴定导弹制导系统的精度(测定主动段各点弹道数据);弹头再入测量,观察弹头分导系统的工作并研究弹头的突防技术;卫星入轨、回收和轨道的测量,为靶场提供实时的安全信号,当导弹偏离预定弹道时,发出安全自毁指令;以及对导弹的姿态、俯仰、横滚及脱靶距离等其他外部参数的测量.  相似文献   

4.
HG-252红外光学测量系统是一种小型车载式导弹靶场测量设备。它可以自动或手动跟踪飞行中的导弹,实时采集测角数据,利用通信系统进行无线数据传输。使用专门的软件可以计算出导弹的弹道和弹着点及脱靶量。 本文介绍了该设备的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指标,还介绍了弹道测量和脱靶量测量原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国内卫星遥控体制国际化的需求,结合已有的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遥控协议体系架构,设计了应用CCSDS空间数据链路安全协议(SDLS)的遥控安全方案。该方案选用认证和加密认证2种业务,并针对不同的遥控安全业务,分别设计了定制遥控帧格式、安全关联、算法管理及密钥管理业务。以目标机为核心搭建验证系统,通过2个典型应用场景验证遥控安全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提高遥控安全系统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并且能够有效保护密钥强度,延长密钥生命周期。遥控安全方案的设计及其在遥控单元中的实现,可为我国卫星遥控体制与国际接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导弹外弹道的位置、速度测量的原理和方程。介绍了基于弹栽接收机和弹载转发器两种GPS测量系统的设备组成、应用及其适用范围。分析了基于GPS外弹道测量方法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距离距离变化率测量系统是一种精度较高的外弹道测量系统,其测量精度与布站有密切的关系,本文针对该测量系统,分析了测量的误差源,推导了精度计算公式,给出了精度评定函数,并给出了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最佳布站的算法,上述工作对该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数据处理器     
1 前言 早期通信卫星的遥测遥控系统采用传统方式,即遥测数据和遥控指令的发送端和接收端通常是一一对应的。随着通信卫星容量的迅猛增加,卫星遥测遥控系统传输的信息量也迅猛增加,使得星上电缆网很长、很重、很复杂,给设备安装调试带来很大困难。 自七十年代末,大规模集成电路特别是微处理器的迅速发展,使遥测遥控技术工作原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新型的遥测遥控系统,即分布式遥测遥控系统。分布式遥测遥控系  相似文献   

9.
运载火箭飞行测量数据误差分析的小波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提高火箭飞行跟踪测量数据处理精度为目的。结合弹道处理的实际,将小波理论运用于火箭弹道测最数据的分析。本文首先针对火箭飞行弹道测量数据的特征,应用小波理论建立了弹道测量数据事后误差分析处理方法的杠架模型,创建了雷达测量数据诸元的多项式和B样条时序分析模型,提出并验证了雷达测量数据的随机分布模型;其次,对受到噪声干扰时间段数据模型出现严重病态的情况,建立了基于多项式拟合和B样条函数选取有限时间段拟合的火箭弹道建模和预测的二次建模方法;最后,利用所提出的分析处理方法对某次任务两个测量站雷达弹道测量数据的分析,处理效果显著,精度理想。实验验证了上述方法是一种理想的弹道测量数据事后误差分析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读者园地     
《航天员》2007,(4)
读者来信张丙群:非常高兴甚至是喜出望外地看到贵刊!相见恨晚之感不容聱述。事实上我盼有这类刊物已有至少十个年头了。从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我们这代人就盼望看到中国人"上天"!并且我们一直关注着航天员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关心他们遇到的困难乃至灾难!为此我曾略览《Who's Who in Space》一书三卷及许多相关资料,并深信也许有一天能亲眼看到我国的航天员,至今我还在搜集特别关注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与光测系统相比,利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系统测量回收系统弹道参数具有覆盖范围广,精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文中介绍了GPS测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并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总结了系统的研制情况,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1960年夏天,我奉史长捷同志的指令去海军司令部向前苏联专家古列高夫学习PCT-3遥测系统。后来由于中苏关系破裂,苏方于60年9月撤走了全部专家。按照史长捷同志的指示,将我和赵克同志借调给0029部队(即20基地)一部,在遥测处毕处长的直接领导下,我们参加了1059第一发遥测弹的试射工作。当时,遥测处仅有程士珣,陈志英,彭志贵,谌永锡等9位技术干部,后来又有俄语翻译李载武同志调入  相似文献   

13.
前 言近年来 ,每当议及多年从事《遥测遥控》杂志工作之诸事时 ,有两件事情总会浮现在眼前 ,拂之不去。它们是由涉及扩频体制理论的两份来稿引起的两个学术问题。由于自己当时知识浅薄 ,对这两个问题处理不当 ,迄今仍深感遗憾。近读我国文学出版界老前辈韦君宜的一篇文章《编辑的忏悔》感触良多。我也应该向韦老学习 ,写写我的忏悔 ,并借此阐述一些学术问题 ,供读者研判。1 一场未了的学术争论《遥测遥控》杂志 1 987年第 5期《专题讲座》栏刊出了已故测控界老前辈、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俞宝传先生的一篇文章《扩频通信原理》[1] ,文章简明而…  相似文献   

14.
1 问题的提出高精度弹道测量干涉仪系统由一主站和两副站组成 ,共同完成型号飞行中的位置和速度的测量。在试验任务准备过程中发现 ,其测速副通道时常出现工作不稳定且偶尔有随机误差超差现象 ,严重时 ,系统甚至无法正常工作。根据副通道测速信息流程 (见图 1 ) ,我们查明 :当提供参考标准的 1 0 9.91 MHz信号的频谱恶化时 ,随机误差将超差 ,而且超差值随频谱恶化的程度而不同。原来的 1 0 9.91 MHz产生器采用的是数字锁相倍频方案 (见图 2 )。随机误差偶尔出现超差现象 ,显然是由于器件的温度特性和离散性存在差异 ,使环路输出的噪声相…  相似文献   

15.
靶场外弹道测量系统最优布站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顺南  王玮 《宇航学报》2008,29(6):1951-1954
外弹道测量系统最优布站是靶场的一项重要工作。描述了布站优化目 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阐述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求解过程,对距离距离变化率测量系统进行了优 化布站,结果表明该算法可用于外测系统的优化布站设计,为靶场测量系统优化布站提供了 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名电子科技大学)的遥测遥控专业始建于1958年末,时国防科委所属的几所院校大多新建了与导弹有关的新专业。成电的导弹电子学系(四系)除遥测遥控专业外,尚有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专业。遥测遥控专业的教师,除个别的老教师外,大多是刚毕业的年轻人,其中一部分同志派到北航进修,听苏联专家巴列索夫等人讲课,一部分人在校筹办,并从其它专业抽调一个班开始改学遥测遥控专  相似文献   

17.
返回舱弹道重建与黑障区弹道再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汪清  和争春  方方  万宗国 《宇航学报》2004,25(6):595-599,615
对于飞船返回舱,黑障区弹道再现是再人飞行试验气动分析工作的重要环节。利用舱上测量数据和有限的雷达测量数据重构飞行弹道,是黑障区弹道再现的有效方法。本文建立了返回舱弹道重建的数学模型,包括运动学模型、观测模型、测量误差模型,从而将返回舱弹道重建问题转化为一个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参数辨识问题。给出了基于极大似然判据和Newton-Raphson迭代的弹道重建算法。对某飞船返回舱的飞行试验数据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证实了弹道重建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和算法的可行性。通过弹道重建,不仅再现了黑障区的弹道,而且提供了可靠的、完整的弹道数据。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ESA、CCSDS标准所推荐的42个16位字长的航天遥控系统地址同步码的误同步概率太大,有改进的必要。然后,介绍了我们研究出的一组64个16位字长的准最佳地址同步码;并且用表格详细地就两者的汉明距离和误同步概率作了对比,表明我们的研究成果远优于上述两种国际标准中的地址同步码。另外,考虑到发展的需要,文中还给出了作者得到的一组(?)位准最佳地址同步码(共64个)。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基地被动雷达测距原理,采用氢钟或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实现不同测量站的高精度时间同步,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线电外弹道测量方法。给出了系统的组成,讨论了方案中高精度时间同步、小型捷变频脉冲雷达发射机、宽带瞬时测频接收机和实时处理系统等关键技术。分析表明,该方法可提高测量精度,增大测量距离,改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海基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反导防御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海基相控阵雷达系统战区弹道导弹防御 (TBMD)的工作模式。首先分析了战区弹道导弹 (TBM)的弹道特性 ,给出了雷达位于弹着点附近时不同射程TBM的弹道观测数据 ,重点讨论了海基相控阵雷达武器系统战区弹道导弹防御工作模式的特点 ,具体分析了相控阵雷达系统搜索空域的划分方法及其TBMD的工作模式。该项研究对于相控阵雷达系统弹道导弹防御最佳工作模式的设计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对相控阵雷达系统导弹防御性能的评估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