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火箭发动机胶接质量检测的兰姆波能量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兰姆波可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进行胶接质量的检测,但需要对其模式进行选择。通过研究兰姆波在固体发动机钢壳体内纵波与横波成分的能量分布情况,从理论上分析和预测了不同模式对检测特定界面缺陷的能力和灵敏度,并通过S0和S1两种检测模式的试验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可根据兰姆波的能量分布变化特性和实际检测要求,选择最合适的模式进行检测,从而达到提高界面缺陷检测灵敏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大变形有限元方法进行纤维缠绕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的应力及爆破分析。采用最大应力强度准则进行单元失效判断,并引入合理的刚度衰退模型,从而较真实地模拟壳体的承载过程。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材料性能、几休非线性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封头部位相对承载能力的影响,特别是针对两个实际结构得出相反的影响结果,对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实际应用的补强研究有指导意义。另外,从爆破的角度探讨了由模拟壳体外推真实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CT检测图像因存在算法上的伪影和噪声影响缺陷识别这一问题,提出基于标准固体火箭发动机CT结构图像配比的缺陷自动提取方法。通过缺陷对CT成像影响的理论分析和固体火箭发动机缺陷配比自动提取的仿真和实验验证,得出该方法中配比图像分割最佳阈值为30,以此阈值能有效、准确地提取固体火箭发动机CT图像缺陷。  相似文献   

4.
火箭发动机喷管的工作环境极为恶劣,固体火箭发动机在热试状态下经常会出现因喷管喉衬加工过程中的工艺缺陷导致的开裂失效事故。针对某型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后喷管喉衬断裂现象,基于真实裂纹形貌进行建模,并开展发动机典型工作时刻下的三维两相数值模拟,旨在获得喷管喉衬不同断裂间隙内流场温度、压强、热流密度与速度场分布及对比情况。研究...  相似文献   

5.
一、概况DFH2-1固体火箭发动机是中国东方红二号卫星的远地点发动机(图1),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四研究院于1975年开始研制,1984年正式用于东方红二号实验同步通信卫星的发射。该发动机采用玻璃纤维/环氧树脂缠绕成形壳体、端羟基聚丁二烯类推进剂、...  相似文献   

6.
一、概况FY2-1固体火箭发动机(图1)是中国风云二号卫星的远地点发动机,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四研究院于1987年开始研制,1997年正式用于风云二号地球同步气象卫星的发射。该发动机采用玻璃纤维/环氧树脂缠绕成形壳体、端羟基聚丁二烯类推进剂、碳/碳...  相似文献   

7.
固体火箭发动机封头部分的界面粘接状态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检测方法,采用相控阵超声自动电子聚焦技术为该结构的检测提供了新思路.根据声线理论,研究等厚、不等厚壳体的界面粘接相控聚焦检测方式,得出相控聚焦具有较高的检测分辨率,同时也能解决不等厚壳体构件的界面粘接检测;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封头构件的粘接状态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相控阵超声能很好地检测出构件的脱粘区域和大小,表明该检测方式在界面粘接检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发动机绝热层粘接质量超声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森  王召巴  金永  陈友兴 《宇航学报》2010,31(6):1646-1650
针对壳体椭圆度较大且内壁采用喷砂处理的某型大口径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绝热层界面粘接质量检测问题,采用水浸式脉冲回波超声检测方法作为检测手段,设计了具有两自由度支撑结构的粘接质量自动检测系统。通过对试件进行螺旋C扫描,获得了发动机粘接质量图像。基于对检测图像噪声的分析,采用中值滤波法提高了扫描图的信噪比。对有制作人工缺陷的发动机自动检测的结果表明,系统较为准确地计算出人工缺陷的位置及面积,其检测分辨率达到了Ф3 mm。  相似文献   

9.
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绝热层界面缺陷的声-超声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固体火箭发动机钢壳体/绝热层界面缺陷进行有效检测,基于HSD4超声波发射/接收卡,构建了声-超声实验系统.对具有圆底孔和脱粘缺陷的钢壳体/绝热层试件进行了检测,检测信号分别采用了权振铃应力波因子方法和驻波共振模型进行分析.实验实现了对缺陷的有效检出,并可对圆底孔缺陷大小作定性评估和脱粘缺陷的定位.实验结果表明,声-超声实验系统对界面缺陷的检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列装部队服役产品现场开展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界面粘接质量无损检测的需求,研制了一种针对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推进剂/衬层/绝热层界面脱粘缺陷的无损检测系统。该系统基于机电阻抗频率响应函数方法,由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设备、压电主被动传感晶片、激励装置和软件评估系统组成,利用激励装置敲击固体发动机壳体待测结构表面,通过Lab VIEW数据采集程序测得响应信号,根据机电阻抗频响波形特征及波峰数量判断界面脱粘缺陷。当燃烧室绝热层/衬层/推进剂界面结构完好时,频响函数曲线仅有一个明显平滑的主波峰,当燃烧室绝热层/衬层/推进剂界面出现脱粘缺陷时,频响函数曲线的波峰数量增加,呈现明显的锯齿波形状。该方法便捷高效,非常适用于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总装后整体产品燃烧室界面粘接质量的快速野外排查,也可进行长期的燃烧室界面状态健康监测。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多层粘接结构中的超声检测回波信号严重混迭及难以分辨的问题,提出对回波信号进行小波变换,提取小波变换后各个频段的能谱作为特征,为多层粘接结构中深层界面的粘接缺陷分析及识别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回波信号分析方法可有效提取出固体发动机多层粘接结构中的深层界面信号特征,并能将缺陷识别、定位。  相似文献   

12.
在提出固体火箭发动机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水压破坏形式以及探讨其破坏原因的基础上,分析了壳体内部及搭接处应力集中区的形成,探讨了封头处不同材料搭接时,其刚度对应力传递的影响。最后,总结并提出了国内众多科研院所在碳纤维复合壳体前后封头补强这一领域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研究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出现裂纹前、后药柱内应力/应变场的需要,提出利用奇异单元和生死单元技术模拟含三维裂纹药柱的新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固体火箭发动机三维非贯穿裂纹进行模拟,分析药柱裂纹附近区域应力分布的规律。结果表明,该方法便捷有效,尤其适用于对比研究裂纹、脱粘等药柱缺陷引起的应力释放和应力分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随机振动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疲劳破坏分析与疲劳寿命准确预测一直是困扰固体发动机设计的难题。通过模态分析、随机振动分析和基于高斯分布的三区间法、Miner疲劳累积损伤理论进行的疲劳计算,仿真分析了一种特种结构固体发动机燃烧室经过随机振动试验后的疲劳破坏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发动机燃烧室在经历径向随机振动激励时,结构响应最大,最大等效应力位于与燃烧室壳体交界附近的装药杯支撑杆上,是发动机燃烧室的最薄弱处;发动机燃烧室存在90、294、411 Hz三个共振频率,设计时要注意避开。极限随机振动试验表明,振动60 s时,燃烧室未发生疲劳破坏,而振动15 min发生了疲劳破坏,这与仿真的结果是吻合的,验证了数值振动模型和疲劳破坏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可为预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疲劳破坏和疲劳寿命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以不可压N-S方程为基础,在旋转相对坐标系中,采用贴体坐标和SIMPLE法,对给定结构的旋转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诬蔑一中气-固两相湍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不同时刻燃烧情况的计算结果表明:旋转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燃气流动结构的影响随着燃烧肉厚而退移而显著增强;在发动机药柱的前翼燃烧消失后,前封头开口区域的气-固两相切向涡开始为得热烈,切向涡的分布呈现Rankine特点,在发动机前开口区域涡的固synw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评述了超声波探伤技术检测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最严重的缺陷之一:壳体—包复层和包复层—推进剂间脱粘的能力。它报道了目前工厂使用的超声波脉冲多重反射法对于检查壳体—包复层脱粘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在检查包复层—推进剂间脱粘方面不是很有效的。我们用发动机样品实验的结果表明:如果使用连续的不同频率的信号源和在干涉情况下分析反射波频谱,则脉冲多重反射法不仅能够检查壳作—包复层间的脱粘而且也能检查包复层—药柱间的脱粘。  相似文献   

17.
应用全局矩阵法,推导了多层结构壳体的导波频散方程,并分别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四种不同层数的壳体导波频散曲线进行了求解,发现当结构层数和第一层厚度增加时,各模式曲线的间隔缩小.曲线数目增加,并有向零频方向靠拢的趋势。同时研究了粘接质量变化对频散特征的影响,随着胶层质量相对变差,频散曲线总体向左漂移。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固体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裙连接区在复合材料界面分层缺陷状态下的承载性能,基于损伤失效分析方法研究了裙连接区不同界面、不同位置存在不同大小的复合材料分层/脱粘缺陷时的承载能力,分析了缺陷对裙连接区结构局部屈曲、裂纹扩展及损伤失效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层间界面存在临界缺陷尺寸,当缺陷小于临界尺寸时,结构承载能力基本不变,当缺陷大于该临界尺寸时,连接区的失效形式和极限载荷均受到较大影响;对于复合材料轴向补强层与环向缠绕层之间的初始分层缺陷而言,当缺陷位置处于裙连接区过渡层轴向位置之后时,裙连接区的承载方式无明显变化,仍受整体屈曲的控制;但缺陷位置与裙连接区过渡层轴向位置相同时,则易发生局部屈曲,对连接区承载能力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气相点火理论,对丁羟类四种不同配方的高氯酸铵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点火延迟时间受初温的影响,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作了深入探讨,并得出了半经验公式。该公式建立了初温对复合固体推进剂点火性能影响的定量关系,这对正确设计固体火箭发动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一种固体发动机安全机构上的螺栓连接失效件断口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金相组织、化学成分和X射线微区元素分析。基本朝该螺栓件失效断裂原因,由于钢制螺镀之后,低熔点金属镉从螺纹根部缺陷处渗入到基体内部引起晶界脆化,在应力的作用睛导致螺栓件失效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