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机电缆敷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天顺  刘叔伦 《飞机设计》2003,(2):36-40,54
在飞机上 ,电线电缆的合理敷设是减小设备间电磁耦合的有效措施。本文分析了扭绞线、屏蔽线和同轴电缆的抗干扰特性 ,介绍了电线电缆的分类 ,以及各类线间的最小间距。最后 ,讨论了电缆屏蔽层的接地方式对电磁耦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电缆敷设是影响飞机系统电磁兼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电磁兼容方面对电缆的安装设计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电线电缆的电磁兼容性分类与布线要求,对电缆按地的电磁兼容性技术进行了阐述,并讨论了电缆屏蔽层的接地方式、接地点对电磁耦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电子设备之间,电缆的合理布线设计是减小设备间电磁耦合的重要措施。结合实际,就设备间电缆布线的电磁兼容问题,在设计方法、设计原则和工程实践上提出建议。合理的滤波、屏蔽、接地,以及搭接技术有利于电缆电磁兼容设计。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航空发动机外部管路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针对平面管路敷设中管接嘴的方向和位置参数,创建了27种管路敷设的路径模式,基本涵盖了二维平面管路敷设的情况,制定了管路敷设路径的优势规则和优先规则。发动机三维模型的应用实例表明该处理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管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志英  唐文哲 《航空动力学报》2001,16(2):182-184,188
为进行计算机辅助管路系统敷设,本文归纳出9条管路CAD规则,探讨了3种管路敷设方法。为满足管路设计规则,根据管路系统的复杂性和计算机辅助敷设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先敷设粗管再分区敷设最后解决跨区域管路的WRS法。它按照先重后轻、先短后长、先难后易的敷管原则,体现了局部最优从而达到全局最佳的原理。文中着重介绍了该方法的思路,并结合在电子模型样机上的敷管实例及过程,分析了该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电磁兼容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电磁兼容技术的产生及其发展现状 ,重点介绍了当前的电磁兼容预测技术以及工程实现电磁兼容的主要方法。探讨了电磁兼容领域面临的问题以及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电磁兼容性控制是电磁兼容领域最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能是否能到比较好的水平,它几乎囊括了电子领域全部的内容,本文仅从工程实际提出进行电磁兼容控制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中分析了超短波话音电台的工作原理,通过对超短波频段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机载超短波话音电台的性能指标特点及抗干扰措施原理和人体的感官要求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飞机电磁兼容性试验中对机载超短波话音电台电磁兼容性能指标考核方法,并例举了3种情况,分析这种考核方法的电磁兼容性评估规则,为电磁兼容测试人员在进行飞机级超短波话音电台电磁兼容性测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综合中国民用航空规章25部对于电气线路互联系统(EWIS)的隔离要求,提出了民用飞机EWIS主通道的规划设计方法。以某型飞机供配电系统为例,通过将导线按电磁兼容类别、余度功能、独立电源以及特殊系统线路进行分类,编制导线敷设的通道代码,并在规划线束通道时,将不同类别线束、线束与结构、管路、操纵钢索等按照一定的距离进行隔离,在不满足隔离距离的情况下,通过施加隔离保护装置的措施进行等效隔离,完成线束主通道在机上的布局,从而实现EWIS的隔离。  相似文献   

10.
《洪都科技》2011,(2):18-20,34
简要介绍电磁兼容相关的各项技术,并对电磁兼容防护性设计中的滤波技术做了详细分析.电磁兼容性设计是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技术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通信机房的电磁干扰、电磁兼容问题及其现状作了详细的综述,介绍了国际电磁兼容规范标准及其设计,提出了提高民航通信机房电磁兼容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在原有标准件建库工具的基础上,引入知识工程,结合特征技术,介绍了模具知识分类及其表示方法,并提出了合理的推理机制,使系统智能生成用户所需模具。建立了基于知识的精铸模具智能生成系统,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一个电磁兼容工程实例,介绍了工频电磁干扰及其解决方法,并对有关国家标准实施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飞机线束EWIS设计阶段中,线束综合成为飞机线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线束的综合程度越高、全机综合线束数量越少越有利于线束的敷设安装与生产制造,更有利于后期的维护与改造升级。文中提出一种利用常用的Excel VBA脚本语言,对CATIA进行二次开发,通过全机可用敷设线束通道以及设备之间的互联关系,运用常用的Floyd最短路径算法,完成线束的最优路径规划。线束综合设计人员可以以自动规划出的敷设路径作为参考,结合EWIS在设计时需要遵循的规则,规划出线束的最短敷设路径。该方法有助于飞机EWIS线束综合设计以及减轻全机线束敷设质量。  相似文献   

15.
管路系统敷设的并行工程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志英  马枚 《航空动力学报》1998,13(4):421-424,461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并行工程模型转换研究的标号法,该法是将现行串行设计过程(As-is)转换为并行设计过程(To-be)。本文应用该法将发动机外部管路系统敷设过程模型进行了串并行转换,应用并行工程过程重构的手段,得到了管路敷设并行过程模型,文中对该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转换前后的模型进行了时间效益分析,得到了对敷管工程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舰载飞机电线电缆选用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舰载飞机与岸基飞机相比,对全机电线电缆的选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舰载飞机服役的环境和技术要求,重点在于海洋环境对航空电线电缆的特殊耐受性要求,以及飞机自身对减重所提出的最大化可能性,结合航空电线电缆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舰载飞机全机电线电缆的选用方案,即常温区选用辐照交联ETFE绝缘电线电缆、高温区选用光滑无缝绕包PI/PTFE复合绝缘电线电缆、供电系统优选PFA绝缘挤出型电线、总线系统和高频信号传输选用FC光纤总线及发泡PTFE绝缘同轴电缆。该方案的最大优点在于将航空电线电缆的电性能、减重要求及耐海洋环境的特殊要求做到最大限度的结合,同时,对国内航空电线电缆的研发、制造技术水平亦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相似文献   

17.
简讯     
先进复合材料用导电材料和工艺技术研究课题通过鉴定  日前 ,由中国航空工业制造工程研究所承担的“先进复合材料用导电材料和工艺技术”课题通过了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该课题研究的镀镍碳纤维、QY8911导电树脂和模具喷铝固化转移技术是解决飞机复合材料结构电磁兼容和雷电防护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中镀镍碳纤维、QY8911导电树脂复合材料既可满足飞机复合材料结构电磁兼容和D +B +C雷击防护的要求 ,又可作为功能材料参与结构承载 ,实现结构 /电磁兼容功能一体化(屏蔽效果 >2GdB) ;模具喷铝固化转移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在进行无人机自主决策系统的设计中,专家系统方法是一种工程可行性高的常用设计方案。专家系统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空战理论和专家经验,提供合理的建议。但是传统的专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规则前件无法匹配规则而导致决策失败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专家系统的应用范围。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试探机动选择算法,该算法可以根据当前飞行状态和敌我两机的相对态势,对专家系统规则无法匹配情况下的决策结果进行优化,从而得到更好的决策结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新的构造方法,把不规则分布的素数进行分类,即把单个素数a都同时表示成等距的区间[a,a+h](a为任意素数),在[a,a+h]中的元素为自然数,将[a,a+h]中对应位置有相同情况,或都是素数,或都不是素数的为同一等价类,其中每个[a,a+h]中至少有一个素数a,h取不同自然数时,分类方法不同,显然[a,a+h]的等价类的个数在h有限时是有限的,小于2h/2。  相似文献   

20.
目前,使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目标的飞行航迹进行分析来确定航迹类别具有许多应用价值。飞行航迹数据具有维数高、交连多、可分类性能差等特点,要做到尽可能精确的聚类和分类十分困难。文章立足提高飞行航迹数据聚类分析的准确性,在航迹特征数据的预处理阶段,提出了一种平衡核函数的K-均值聚类方法,可以解决高维特征数据带来的奇异性,还能提高交叠样本的聚类性能;设计了一种模糊支持向量机的算法框架实现航迹的分类。通过实际飞行航迹数据集测试了设计框架下航迹聚类和分类识别的有效性,在实际工程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