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开始研制日本的数据中继卫星(DRTS)。他们首先着手研制卫星上的主要组件:天线和转发器。现已承包给东芝和日本电气两家公司,前者负责天线,后者研制转发器。日本将研制两颗“数据中继卫星”,分别送入静止轨道,间隔为120度。卫星的研制费、发射费以及地面站兴建费总计约1,000亿日  相似文献   

2.
7月20日,日本的一个顾问委员会向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递交了一份报告,建议日本继续研制一种以有翼飞行器为基础的可重复使用运输系统。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预计会支持这一建议。报告中说,日本应当利用机器人领域的高级技术,集中力量研制一种无人运输系统。这种系统对日本的空间开发是合乎逻辑的,将使日本具有一种无与伦比的能力。报告又说,但是,研制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和空间飞行器有巨大的技术风险,因此,建议利用目前正在研制的H-2型一次性使用火箭作为主要的发射系统。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全球规模的气候变化机理,世界不少国家都制订了地球观测卫星的研制发射计划。有些地球观测卫星已在空中运行,有些正在研制中。研制与发射地球观测卫星的主要国家有日本、美国、欧洲及加拿大、中国和印度等。 日本 静止气象卫星(GMS)日本的静止气象卫星系列是为了改善日本的气象业务和研究有关气象卫星技术而研制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推进的世界气象监视网  相似文献   

4.
日本正在研制三种新型火箭以及先进卫星、空间平台和可在1990年投入使用的日本航天飞机,开始向美国和欧洲的航天领先地位挑战。日本还打算参与美国的航天飞机计划,在美国及国际性空间站、以及在飞到月球背面的不载人计划的试验设备方面发挥作用。一、新型运载火箭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研制的  相似文献   

5.
陈杰 《太空探索》2014,(5):18-21
<正>2014年1月,日本政府批准H-3火箭研制经费预算总额为19亿美元。对于H-3火箭的研制,日本政府强调私营企业从开始阶段就应更多地参与其中,以利用私营企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降低火箭研制成本。H-3火箭研制目标2013年5月,日本内阁府ONSP航天运输系统委员会向日本政府提出研制H-3新一代航天运载火箭的建议,2013年12月24日,日本内阁府做出  相似文献   

6.
天友 《太空探索》1995,(4):13-13
今年3月18日,随着H_2火箭的第3次成功发射,日本潜心研究多年的“空间飞行平台”(SFU)开始遨游太空。 该飞行平台是日本第一个小型多用途空间平台,由日本太空开发总署,国际贸易工业部和宇宙科学研究所共同研制,研制工作从1987  相似文献   

7.
1985年10月在巴黎召开了一次有关法日空间设备研制计划的情报交流会议。法国国家空间中心主任详细地介绍了法国的小型航天飞机研制计划,日本则详述了它的重型H—2运载火箭性能及研制进展情况。这次会议引起国际公众注目,成为日本与欧洲国家的密切联系的动向。法国要求日本联合研制法国的小型航天飞机,可载六名宇航员和4.5吨有效载荷,用“阿里安-5”发射,九十年代中期发射,到  相似文献   

8.
日本除按预定计划研制几种类型的运载火箭外,还在研制各种新型卫星。在载人飞行方面,它也不甘落后。现将日本有关未来空间载人计划与日本空间研究所月球探测计划作一概述。空间载人和不载人计划日本正继续发展准备载人和不载人的未来空间技术。准备载人的技术包括日本航天员在美国航天飞机上和在国际空间站的日本实验舱(JEM)上将进行日本的各种空间实验。正在进行的空间计划还包括研制不载人的地球空间周游系统(ESRT)。这项计划将由H-2运载火箭和空间自动遥控装置及交会与对接(RVD)技术予以保证。这些基础实验将在第7…  相似文献   

9.
空间扫描     
空间扫描日本将研制高分辨率观测卫星《日本经济新闻》1994年6月6日报道,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最近提出了1995年度两项新的开发课题,其主要内容是:将研制高分辨率的陆域观测技术卫星和数据中继卫星。日宇宙开发事业团计划1999.年前后将陆域观测卫星“AL...  相似文献   

10.
日本将从2005财年起着手研制小型间谍卫星,以期提高卫星的机动能力,预计2010财年左右发射。日本媒体报道,此举表明日本希望提高其卫星拍摄朝鲜核设施照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和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正在研制高性能、大推力的液体远地点发动机。这将用在重型卫星的姿态控制及轨道间运输飞行器上。这是日本研制的第二台远地点发动机。全尺寸燃烧试验的第一个类型,是燃烧固体燃料。  相似文献   

12.
日本1989年9月16日的《读卖新闻》报以《多头独立不可思议》为题,批评日本23年来日本空间机构分为两个独立组织是一种浪费。这事是由发射静止气象卫星4引起的。日本原订1989年8月用H1火箭发射第4颗静止气象卫星,但火箭发生故障推迟到9月6日才发射成功。日本虽然改变了研制火箭的方向,但政界对此仍然是争论不休。日本一直是二元化的空间体制,主要机构是科技厅和文部省。他们各有各的空间研制计划及各自的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3.
日本81式近程防空导弹是由日本东芝公司以及日本精工公司,日产汽车公司共同研制生产的低空近程防空武器系统,用于保卫军事基地及其他重要目标,也可用来进行野战防空,1966年,东芝公司应日本陆上自卫队要求,为填补已部署的35毫米双管高炮和90毫米高炮与“霍克”中程地对空导弹之间的空白而开始研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日本已发射和正在研制的三种小型卫星及日本小型卫星的特点和实现小型化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5.
“霍普”(HOPE)是日本H-2轨道飞机(H-2OrbitingPlane)的缩写,为日本国家航天实验室(NAL)和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联合研制的一个无人有翼空间运输系统。为了验证HOPE所用的各种技术,专门研制了几个试验飞行器,它们是O...  相似文献   

16.
当空间站时代到来时,各种飞行器,包括载人空间飞行器将飞行在低地球轨道。为了这些飞行器的飞行,只由地面站直接进行控制是不够的。因此,日本决定研制自己的数据中继卫星系统,以促进日本的空间活动。另一方面,日本认为:国际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些情况下,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正在进行日本数据中继和跟踪卫星系统(DRTSS)的研制。该卫星的飞行目的如下: 1.传输不能由星上磁带记录器存储的地球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7.
据日本《产经新闻》2月27日报道,宇宙科学研究所26日宣布,日本正在由宇宙科学研究所扎扎实实地执行着航天飞机的研制计划。用这种航天飞机的模型进行的风洞试验已经结束,证明它具有极好的飞行性能。如果这项计划取得成功,日本将继美苏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航天飞机的国家。据宇宙科学研究所的研制计划,这种日本国产的航天飞机,长度为52米,翼展最大宽度为28米。约相当于美国航天飞机的一倍半以上。日本航天飞机和美国航天飞机最大的不  相似文献   

18.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正在为“静止气象卫星-4”和“地球资源卫屋-1”研制红外电荷耦合器件(CCD)。日本研制的红外 CCD,是在硅的 CCD上,采用 MBE 方式积层硅锗积层。在原理上,可证明依此法可以制造大型红外 CCD。据此,日本到1995年,将能使红外 CCD进入实用化。将由硅锗取代镉化汞碲的红外CCD。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促进日本几大电子设备生产厂家新产品的研制,加强其国际竞争能力,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组织东芝等几大公司联合研制了日本目前最大的地球同步轨道工程试验卫星ETS—6。该卫星在8月28日由H—2火箭在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1个月后由于推力不够,卫星进入38700×7800的大椭圆轨道。卫星发射后命名为“菊6”号。  相似文献   

20.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为能在1992年用 H2发射二吨重的“技术试验卫星-6”(ETS),即实验高级通信技术卫星(ACTS),已选定由三菱电气公司、日本电气公司以及东芝公司三家联合研制,打破了过去独家包揽的惯例。东芝公司为主要负责者,它获得400亿日元研制费的一半,其余由另外二家公司分得。日本之所以采取三家共同研制先进卫星的方针,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