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数控系统自身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干扰因素,具有针对性的从硬件/软件。从设计到生产采用了一系列实用的抗干扰技术,从而提高了数控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提高数控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对于保证数控设备在一般工业生产环境中长期稳定可靠地运行是极为重要的。本文对为数控系统供电的交流电网、直流电源、电源馈线结构、接地、屏蔽等抗干扰设计作一简要介绍,可作正确处理这些问题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的数据采集方法,并利用OPC方式实现了840DPL和V4.5以下版本840D SL的数据采集,利用OPC UA实现了V4.5及以上版本840D SL的数据采集,利用QT编程对840D SL数控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840DSL各个版本数控系统的数据采集,并以数据采集为基础,编写了数控车间中数控机床群监控软件系统,实现了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数控机床群的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4.
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产品部运动控制分部机床应用中心经理王钢先生SINUMERIK840D,高端数控系统的代表金属切削技术是航空工业的基础技术,金属切削工艺的关键设备是数控机床,而数控系统又是数控机床的关键。西门子数控系统具有先进的控制功能,特别是其先进的五轴控制技术,广泛用于全球的航空制造业。作  相似文献   

5.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恒螺距螺纹有G32,G92,G76指令,加工变螺距螺纹有G34指令。但是G34指令的使用要求有高档的数控系统,研究在经济型数控车床上加工变螺距螺纹,介绍一些宏程序的编制方法,实现对数控系统的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数控机床技术的突飞猛进,并且逐步形成了智能化、高可靠、高精度的新型数控机床系统.较之传统的数控系统,新型数控机床更适应联网、开放性、高精度、高速度等数控技术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浅谈数控网络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数控技术的应用引入网络技术 ,将对加强生产管理、提高数控机床的生产率、实现远程监控与诊断、进行远程培训和技术支持等均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网络化数控系统的构成和数控网络化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的机床工具制造与消费市场中,品质与性能各异的机床、数控系统、刀具、功能配套件和辅助设备琳琅满目,然而,绝大多数高精、高速、高效的数控机床仍然在使用最为传统的夹具,即螺丝压板和虎钳,这严重地影响了一流机床和刀具效能的充分发挥,而更为严重的是目前很多人没有认识到夹具系统在整个切削过程中的重要性,一味地提高机床和刀  相似文献   

9.
要用中国"脑"装备中国制造装备就必须发展中国自己的数控系统.要坚持走自主技术创新之路,发展我国中高档数控系统,使之能满足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0.
CCMT2008是中国数控机床业向世界展示的盛会,海德汉公司此次展示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主要包括直线光栅尺、角度编码器、数控系统和3D测头等。在半闭环数控机床上,因温度导致丝杠长度的变化在20min内可达100μm,严重影响工件质直线光栅尺  相似文献   

11.
对数控系统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从组成结构、驱动特点、工艺方法及功能等方面总结了不同发展阶段的体征。随着PC及开放体系结构的影响,数控系统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到智能化成为智能制造发展的共识,数控系统从诞生开始就走着数字化的道路,现场总线、实时以太网及工业互联网技术不仅使数控系统自身,而且与外界实现网络化互联。在分析数控机床智能化需求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智能化数控系统的技术路线和实现案例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发展智能数控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根据华中世纪星数控系统及固定循环指令特点,将椭圆型腔的粗加工、精加工程序编制成固定循环格式,用户在加工过程中只需要用指令调用即可。这样在加工过程中大大缩短程序编制时间,提高数控宏程序的集成度,使数控机床高效、高精度的潜力被充分挖掘。  相似文献   

13.
国产数控机床及其关键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数控机床制造行业和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发电设备等众多用户行业的共同努力,将在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主机产品研制、高档数控系统自主开发与应用、掌握关键功能部件核心技术和批量制造技术、基础共性技术支撑等方面取得重大的进展,使国产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4.
开放式数控系统及开放式数控机床的研究是当前数控技术"带有变革性"的重大发展方向,因为开放计划的实施,把世界上所有的系统开发商都推到了同一起跑线。因此应该抓住机遇,坚持走数控系统开放化的技术路线,跟踪掌握数控技术的最新进展,解决其中的关键技术,为新一代国产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系列重大项目的支持下,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关键技术研究有了较大突破,而要取得更大发展,您认为还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王立平:数控机床是工作母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下,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在主机、功能部件、数控系统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6.
智能数控机床是"工业4.0"时代下智能化工厂的生产终端设备,其网络化、智能化以及协同制造技术的实现离不开高稳定性、高精度保持性的开放式智能数控系统。以实现铣削过程中切削参数的实时优化为目标,在具有开放式模块化的数控系统平台上设计并开发了可实现该功能的软件模块。在数控系统的系统协调模块中集成了智能控制算法,该算法可根据切削过程中实时采集的切削力信号实时调整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最终通过薄壁件切削试验验证了智能数控系统功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周凯: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数控技术、智能控制、制造系统研究工作经历:1974至1979,从事数控镗铣床、五坐标数控编程、电液脉冲直线油缸、微计算机控制提高数控转台运动精度等研究。1980至1989,从事交流调速与交流伺服系统、微机数控系统、PC数控系统、精密数控车床、FMS与CIMS动态调度智能控制系统等研究。1990至1999,从事PC数控系统、网络数控系统、智能寻位数控加工系统、并联机床控制系统、机器人化敏捷制造系统、制造系统工程等研究。2000至现在,从事先进数控装备的基础理论、制造信息学、制造控制论、无线网络数控系统、智能数控系统、高速数控机床、智能工艺装备等方面的研究。近年完成科研项目30余项;以第一作者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所发表论文被SCI和EI收录45篇;主编和参编专著及教材5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数控     
谁为中国数控机床装上一颗中国“芯”…… 似乎这已是老调重弹,但今天,眺望中国数控产业未来之路,我们依然面对。 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数控系统,52年过去了,数控技术已经成为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最核心的技术,甚至已经成为世界发达国家提高综合国力、加  相似文献   

19.
数控机床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航空制造技术的整体水平,同样,航空制造技术特别是飞机结构件加工的技术要求也加快了数控机床的发展历程,正是由于两者相互促进才使彼此得到共同的发展.文章从面向飞机结构件的技术要求出发,对未来数控机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包括高效数控机床的发展方向,难加工材料机床的发展方向,加工复合材料机床的发展方向以及数控系统的发展方向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关于国产数控机床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机牵引,统筹考虑数控系统与功能部件、关键部件与主机,推行数字制造;以功能部件为基础,以共性技术为支撑,加速振兴我国机床制造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