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自远古以来,声和光就成为人类进行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声、光、电传感器已经成为人类遥感、遥测及战场感知的最主要的信息探测和信息传递手段。例如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B超就是声传感器最典型的应用;无线电广播通讯、手机、雷达探测/定位/跟踪(如广泛应用的测速雷达、气象雷达)等则是对电波传感器的典型应用。还有许多名词经常见之于各类媒体中:激光制导炸弹、隐身飞机、精确打击武器、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电子侦察、电子干扰、电子对抗等等,这些都是在人们对目标与环境特性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乌鲁木齐地区电离层环境长期变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离层环境变化对电子信息系统具有重要影响,其可能引起短波通信质量下降甚至中断,导致导航信号闪烁和误差增加等. 研究电离层环境特性对于评估空间环境对通信、雷达及导航装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根据乌鲁木齐电波环境观测站50余年数据,研究了乌鲁木齐地区电离层F层临界频率、F层底高、Es层临界频率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和长期变化情况,同时根据HWM07高空风场模型研究了乌鲁木齐地区高空风场的昼夜和季节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3.
环境卫星-1的特性和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卫星 - 1(ENVISAT- 1)即将于2 0 0 1年 7月发射 ,这是欧空局 (ESA) 1颗先进的多用途卫星。星上装载了 8台遥感器 ,比美国的 EOS- AM1(后改名为 Terra,19 99年 12月 18日发射 )装载的遥感器更多 ,因此用途更广泛。1  ENVISAT- 1计划目的ESA分别于 1991年 4月和 1995年 4月发射了欧洲遥感卫星 - 1、 2 (ERS- 12)两颗卫星。目前 ,ERS- 2仍在运转 ,至今已积累了 10年对地观测资料。 EN-VISAT是 ERS计划的后续计划 ,它将继续开展对地观测和地球环境研究。ERS是海洋动力环境卫星 ,主要用于海洋动力学现象的探测 ,诸如海平…  相似文献   

4.
太空环境对肿瘤细胞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3种肿瘤细胞搭载于“神舟4号”的卫星返回舱内,经过7天太空飞行,回收后对存活细胞进行单克隆化,观察细胞形态,并测定了细胞周期、黏附力及细胞因子表达.结果显示,经太空飞行,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周期发生改变,G1期细胞明显增多(p<0.05),并表现多种细胞形态;人肺鳞癌细胞L78对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力明显减弱,但经传代培养其黏附力恢复且超过对照组细胞;Caski细胞IL-2、IL-8、TNF和TGF的表达均明显增加,而L78细胞上述4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均显著下降.结论,太空环境可影响肿瘤细胞的某些生理特性,但可否影响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仍需做进一步的实验.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国中地球轨道卫星在太阳活动下降相到上升相的高能电子探测数据, 首次分析研究了该轨道高能电子环境的空间分布、通量强度、时序变化以及对地磁暴活动响应的特性. 结果表明, 中地球轨道高能电子的空间分布 范围稳定, 电子通量强度随能量升高而下降; 中地球轨道高能电子环境是 一个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剧烈变化的动态系统, 该系统可能间歇性地出现27天重 现性变化, 该系统变化受地磁暴事件调制, 但其对磁暴的响应呈现出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模拟月面环境钻进过程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实际月面采样任务需求,月壤钻取采样器须在真空条件下,实现无辅助冷却介质的连续钻进取心工作,这极易导致钻头温度快速升高,影响采样任务的可靠进行。因此,为深入研究钻进过程的热特性,通过分析钻头切削具与孔底月壤的切削和摩擦机理,建立钻头在钻进过程中的温升模型,归纳影响钻头温升的主要因素。根据月面真空条件下的月壤环境,制备真空度低于10 Pa、钻进深度不少于2 m的模拟月壤,并开展钻进过程热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钻头前端切削具的温升与钻压力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与钻头扭矩相关性较弱。基于试验结果对温升模型中的相关性系数进行修正,拟合出钻头温升曲线,并与试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实现了钻进过程热特性的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砂尘环境试验风洞的压力调节方式不同于常规回流式风洞,为了研究风洞中压力变化的动态特性,进行合理分析与简化后,应用集总参数法建立起风洞压力控制点、试验段及加砂段压力变化的动态特性模型,给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通过仿真试验得出不同扰动因素对压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对砂尘环境试验风洞的压力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能够有效优化风洞结构、提高承压能力及确定各部件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8.
空气流场和海浪是无人直升机着舰控制中关键的环境因素。从工程实现的角度研究了空气流场和海浪特性及对着舰控制的主要影响,提出了无人直升机在着舰控制中克服其不利影响的主要措施,供研究和使用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纵向过载环境下变质量欧拉梁动特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过载是火箭的真实环境.考虑纵向过载环境,根据Hamilton变分原理,得到了欧拉梁变系数横向自由振动微分方程,证明了该变系数系统存在满足刚度和质量正交条件的本征解,揭示了纵向过载环境下欧拉梁本征函数的非对称性.用本征向量叠加方法和改进欧拉中点直接积分算法求解了该变系数系统的动态响应,二者结果的一致性说明该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和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临近空间环境下封闭方腔内耦合换热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临近空间浮空器载荷舱为应用背景,对复杂热边界条件下含热源的三维封闭方腔内自然对流、表面辐射和导热的耦合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综合考虑对流换热、长波辐射、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临近空间热环境模型。通过Fluent软件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引入外部非定常的辐射-对流耦合热边界条件,对腔内换热特性的昼夜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了腔壁厚度、发射率和导热系数对其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腔内平均温度昼夜变化很小,约为12.9 K,但温度场分布随太阳方位变化而变化;腔内对流换热较弱,同一时刻最大温差约为71.3 K;腔壁热阻和发射率增加会削弱自然对流的强度。   相似文献   

11.
根据实践十号(SJ-10)科学卫星导线特性箱有效载荷的地面低压模拟实验,通过搭建低压微重力模拟实验台,研究了典型低压弱浮力(3kPa)环境下不同绝缘层种类、厚度和过载电流对导线绝缘层着火先期特性的影响.实验获得了导线绝缘层着火先期的温升特性和烟气析出特性,并根据对比常压(1atm)下绝缘层着火先期特性的结果,初步预测了微重力条件下卫星在轨飞行绝缘层的着火先期特性,低压实验结果为SJ-10卫星空间实验工况优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在微重力环境中运行的载人航天飞行器上的电缆和导线在工作时由于电流过载导致温度升高而引起着火的情况,提出了"功能模拟"实验原理,并且利用地面实验设备对微重力环境下导线的着火前期特性进行了功能模拟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得到了在微重力情况下由于浮升力的减小使自然对流减弱导致电流过载时导线的热平衡温度高于地面正常重力情况,从而证明了这正是引起航天飞行器着火的潜在点火源.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太空恶劣辐射环境会造成光器件的光学性能降低或失效的问题。本文利用改良化学气相沉积法(MCVD)结合原子层沉积(ALD)掺杂技术制备铋铒共掺光纤(BEDF),经不同辐照剂量的伽马射线处理,与掺铒光纤(EDF)的光谱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光纤样品分别经0.3 kGy、0.5 kGy、0.8 kGy 和 1.5 kGy辐照处理,对比光谱发现 BEDF的辐照诱导损耗(RIA)的增加明显低于EDF, 特别是经1.5 kGy 的辐照处理,EDF的RIA比BEDF增加1.93 dB/m。EDF的荧光强度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并低于未辐照前的荧光强度,而对于BEDF而言,其荧光强度随辐照剂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弱,且均高于未辐照的荧光强度。实验结果表明,BEDF光纤具有一定抗辐照特性,对应用于太空环境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掌握固体材料在空间特定使用环境中的可燃特性,是保障载人航天器防火安全的重要前提,相关需求构成了微重力燃烧研究的主要推动力之一。近年来,固体材料燃烧及相应的载人航天器防火问题得到各航天大国的持续关注,新一轮研究热潮正在形成,研究工作表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态势。本文综述了约10年来微重力固体材料燃烧的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对该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对未来研究提出建议,为后续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板式贮箱蓄液器的蓄液性能,搭建了蓄液器模型试验系统,针对蓄液器模型的蓄液性能和流体传输行为进行微重力落塔试验研究,得到微重力环境下蓄液器的流体蓄留和传输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楔形蓄液器,双圆锥形蓄液器具有更好的蓄液能力,对于双圆锥形蓄液器,承受侧向加速度时仍具有良好的蓄液能力,合理设计蓄液器结构可有效地蓄留液体并控制液体传输速度.该试验成果不仅为新型板式流体管理部件设计优化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空间环境下流体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验证板式贮箱蓄液器的蓄液性能,搭建了蓄液器模型试验系统,针对蓄液器模型的蓄液性能和流体传输行为进行微重力落塔试验研究,得到微重力环境下蓄液器的流体蓄留和传输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楔形蓄液器,双圆锥形蓄液器具有更好的蓄液能力,对于双圆锥形蓄液器,承受侧向加速度时仍具有良好的蓄液能力,合理设计蓄液器结构可有效地蓄留液体并控制液体传输速度.该试验成果不仅为新型板式流体管理部件设计优化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空间环境下流体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超低轨道飞行器在遥感、科学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由于超低轨的特殊空间环境限制,超低轨道飞行器需要面临和解决很多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大气环境预测、气动力、气动热等方面。本文针对典型超低轨飞行器任务,研究了主要的大气模型及反演方法,并对模型数据进行了比对。结合多种气动被动稳定的案例,阐述了气动力计算的方法及气动结构设计的重要影响。介绍了气动设计及在气动干扰下的稳定控制方法,阐述了超低轨卫星的气动热环境、仿真算法以及多种防热复合材料及其应用场景。详细分析了针对超低轨卫星的防热散热可变切换技术,并简要评述了各个方案的优缺点。研究结果有助于推动超低轨道卫星关键技术攻关和试验验证,将超低轨飞行器从试验任务尽快转向空间应用任务。  相似文献   

18.
电推力器用传统钡钨空心阴极具有工作温度低、发射效率高的优点,但其抗中毒能力却较差。电推力器的寿命受到空心阴极寿命的制约,为保证推力器长期在轨工作,研制了一种具备强抗中毒能力的改进型钡钨阴极,将其暴露在90%湿度、60℃的湿热环境中累计240h,试验前后触持电压的变化量小于1V,满足判据要求。随后对改进型钡钨阴极分别进行了组件级和推力器级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型钡钨阴极的稳态工作温度为1050℃,比六硼化镧型阴极低250℃,组件级阳极电压为21V,比六硼化镧型低4~5V;推力器级阳极电压为35V,比六硼化镧型低8~10V。试验结论表明,改进型钡钨阴极具有强抗中毒能力及优异的工作性能,采用该类阴极可以有效地满足推力器的长寿命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1983年满州里(磁纬38.07°)的测高仪资料和子午仪卫星资料进行了处理.前者主要是对F2层临界频率f0F2,而后者是对微分多普勒的总含量NT进行分析.得到满州里上空电离层之平均特性,以及磁暴期间电离层的一些异常变化.结果发现,满州里电离层的平均特性具有典型的季节异常,且f0F2和NT的变化呈现较好的一致性.满州里上空电离层的扰动大都发生在两分点季和冬季,且正相大多发生在冬季,双相大多发生在两分点季,负相大多发生在夏季和两分点季.得出1983年满州里暴时NT和f0F2相对于月中值偏移量的均方根值δNT和δf0F2都与磁Ap指数均方根值δAp之间存在一元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火星等离子体环境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萤火一号(YH-1)探测器将对火星空间环境进行独立而深入的探测研究,探测各空间区域的等离子体特性及其对太阳风扰动的响应,以及火星离子逃逸过程,研究太阳风对火星水体损失的影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萤火一号搭载了等离子体探测包,包括2个离子分析器和1个电子分析器,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能量分辨率,可以探测0.02~10 keV的离子、电子,同时能够对粒子的入射方向及1~44 au(1 au=9.1095×10~(-31)kg)质量范围内的离子成分进行分辨。本文阐述了萤火一号等离子体探测的科学意义,并对等离子体包的工作原理,仪器设计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