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蚁群算法的无人机航路规划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提高无人机(UAV)作战任务的成功率,在敌方防御区域内执行攻击任务前必须规划设计出高效的无人机飞行航路,保证无人机能够以最小的被发现概率及可接受的航程到达目标点。针对这一问题,对新近发展的蚁群算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适用于航路规划的优化方法,并对无人机的攻击任务航路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航路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空快速反辐射无人机是未来攻击预警机的重要武器之一。以某型无人机的技术参数为原型,将某型预警机作为假想目标,讨论了将高速反辐射导弹技术与无人机技术相结合的途径,并建立了无人机攻击预警机的飞行仿真模型。对数字仿真的实时结果所进行的分析同时也表明,无人机攻击预警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张昊  金琳乘  王胜男 《航空学报》2021,42(8):525788-525788
针对无人机(UAV)机载设备和软件在不具备真实飞行环境下的对地攻击流程验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观察-判断-决策-行动(OODA)循环的对地攻击流程半实物仿真验证方法。首先,采用OODA环思想对无人机对地攻击流程进行分析,设计了一套基于OODA环的半实物仿真验证系统。然后,将无人机对地攻击流程精度模型分为感知、判断和攻击3种,建立了半实物仿真验证系统主要的精度模型。最后,运用该验证方法对某无人机的3个机载软件进行了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以验证无人机对地攻击流程的设计效果,在飞机设计阶段为攻击流程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美国海军舰载无人机的发展历程可谓一波三折,随着美国海军对于航母舰载战斗机攻击群在独立作战、全球快速部署和快速响应中所发挥作用认知度的提升,已经将舰载无人机(旋翼和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提高到空前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无人机系统的仿真建模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对无人机系统概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无人机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对其遥控遥测子系统中的通讯系统部分进行了数学建模,结合无人机本体的动力学模型,建立了其内外环飞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一个无人机空中徘徊待机对地压制攻击任务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满足战术任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敌方存在伴飞诱饵情况下我方自杀式无人机的攻击策略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根据自杀式无人机的作战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Lanchester方程,即在分析机载传感装置作战性能的基础上,建立起作战双方兵力损耗的微分方程,以得到能够描述自杀式无人机的作战规律。然后,将最优控制方法应用于Lanchester方程中的攻击策略分析,以Lanchester方程为状态方程,以无人机的攻击概率为控制变量,分别得到终端时刻固定和可变两种情况下的最优控制模型,并采用高斯伪谱法对最优控制问题进行求解,以得到最优攻击策略。最后,对敌方杀伤力未知时我方无人机的攻击策略进行分析,同样可以得到相应的最优攻击策略。在给定的初始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和算法的有效性,所述方法可以为相应的空战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无人机攻击单目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态势的攻击方法。首先,分析了目标机电子干扰对距离态势的影响,采用距离态势和角态势构造了攻击态势函数;然后,建立了目标机在当前位置和"预逃跑"位置时的多无人机攻击态势函数模型,在此基础上获得了总攻击态势函数;最后,根据总攻击态势函数的最优解,给出了针对单目标的多无人机攻击理想队型和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攻击方法对处于当前位置和"预逃跑"位置的目标机均具有较好的攻击态势。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攻击敌海上舰船目标过程中有人机/无人机编队的作战使用方式及影响其作战效能的主要因素,建立了有人机/无人机编队协同攻击海上目标的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运用ADC法构建了有人机/无人机混合编队攻击敌舰船目标作战效能评估模型,通过算例证明了该方法适应于有人机/无人机编队的作战效能评估,为有人机/无人机协同作战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军用无人机可以用来执行各种任务,如侦察、监视、攻击、拦截等。未来战争中,军用无人机的使用将会非常广泛,正在向无人战斗机(UCAV)、多用途无人机、微型无人机、无人机集群等方向扩展  相似文献   

10.
多架无人机的协同攻击航路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架无人机协同攻击同一目标问题,提出了一种航路规划方法.首先根据已知的导弹、雷达等威胁的位置,通过Voronoi图建立初始进入航路,并利用B样条曲线修正初始航路产生无人机可飞航路,然后对多架无人机的航路进行协同修正以满足协同攻击要求.最后对无人机的退出航路规划进行了研究分析,并结合具体问题进行了仿真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