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正>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于1957年12月3日创建,已经历了六十载春秋。老一辈遥测人的辛勤耕耘奠定了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国内领先的地位,新一代遥测人致力打造一流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经过近十多年的飞速发展,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已形成了测控通信导航、传感器、雷达与对抗三大主业,专业范围覆盖了测控通信、卫星导航、精确制导与信息对抗、卫星有效载荷、MEMS与传感器、信息  相似文献   

2.
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创建于1979年,是航天、航空测控领域内跨单位的专业学术组织,在技术咨询、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国宇航学会第五届遥测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5年,现有委员36名,其中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4名,委员31名。他们大都是航天、航空测控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具有本专业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技术实力,主要来自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总装备部、二炮、中国兵器集团、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本届委员会的组成较年轻化,吸收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年轻技术骨干,增加了专业委员会的活力,同时学历层次得到了提升,硕士、博士占到了近40%的比例。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是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第七○四研究所(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七○四所自1957年建立以来,先后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几百套航天遥测、测控系统设备,是中国航天遥测及测控技术的开拓者。目前,七○四所以测控通信与卫星导航、精确制导与信息对抗、卫星有效载荷、传感器和以微波为代表的共性技术,即四个专业领...  相似文献   

3.
最近十年,我国航天遥测技术已获得重大发展.在至2000年期间,我国航天遥测的研制工作还存在五方面的问题。据此,作者就今后我国航天遥测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正确发挥遥测系统在故障诊断中的作用,发挥遥测系统潜力、正确处理遥测系统与星弹测试系统的关系和数据中继卫星测控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4.
10月25日至28日,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三遥专业委员会、暨航天遥测遥控专业技术组学术会议在长沙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主办,并作为五十周年所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会上,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所长李艳华作了遥测技术的现状及展望的报告,指出了航天遥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讲述了遥测体制的研究与发展,介绍了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在遥测系统中的应用,并展望未来的遥测技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第一设计部彭晓波主任讲述了国外一次性运载火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描述了我国一次性运载火箭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是首批建立的航天专业研究所,现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是"卫星导航应用国家工程中心"挂靠单位,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理事长单位,是"北京宇航学会传感器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是"中意激光遥感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挂靠单位,是国家部委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海洋遥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家支撑单位之一,拥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是首批建立的航天专业研究所,现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是"卫星导航应用国家工程中心"挂靠单位,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理事长单位,是"北京宇航学会传感器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是"中意激光遥感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挂靠单位,是国家部委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海洋遥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家支撑单位之一,拥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是首批建立的航天专业研究所,现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是"卫星导航应用国家工程中心"挂靠单位,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理事长单位,是"北京宇航学会传感器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是"中意激光遥感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挂靠单位,是国家部委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海洋遥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家支撑单位之一,拥有国际合作基地"航天电子信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拥有北京市认定的"激光遥感与监测北京市国际合作基地"。  相似文献   

8.
《遥测遥控》2011,(3):74-74
1、《遥测遥控》是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测遥感遥控专业委员会委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七○四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发表遥测、遥控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工程设计以及产品开发、研制和应用等方面成果的论文、技术报告和相关报道,具体技术内容涵盖航天测控总体、遥测系统、遥控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以及其它航天电子信息系统和航天传感器等。  相似文献   

9.
1、《遥测遥控》是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测遥感遥控专业委员会委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七○四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发表遥测、遥控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工程设计以及产品开发、研制和应用等方面成果的论文、技术报告和相关报道,具体技术内容涵盖航天测控总体、遥测系统、遥控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以及其它航天电子信息系统和航天传感器等。  相似文献   

10.
11月15日至19日,由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测遥感遥控专业委员会、航天遥测遥控专业技术组的挂靠单位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主办的第十五届全国遥测遥控技术年会在杭州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是首批建立的航天专业研究所,现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是"卫星导航应用国家工程中心"挂靠单位。是"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理事长单位,是"北京宇航学会传感器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是  相似文献   

12.
1.《遥测遥控》是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测遥感遥控专业委员会委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七○四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发表遥测、遥控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工程设计以及产品开发、研制和应用等方面成果的论文、技术报告和相关报道,具体技术内容涵盖航天测控总体、遥测系统、遥控系统、卫星导航定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是我国导弹航天及其测控事业迅速发展的10年,也是我国遥测事业迅速发展的10年。70年代末,我国的遥测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有关高等院校、研究所和工厂,各自形成了具有一定水平、一定规模的遥测设备研究、试制和生产能力。但是没有形成全国范围内同行间的互相交流、互相促进的局面。1980年2月,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挂靠在七机部七○四所。从此遥测界有了自己的学术组织由于挂靠单位的积极努力,遥测同行们能有机会经常在一起,就重大学术问题和技术问题进行互相切磋、共同探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遥测技术的发展。我作为遥测界的普通一  相似文献   

14.
《遥测系统》是航天工业部将陆续出版的大型丛书《导弹与航天丛书》中的一本。《遥测系统》是航天工业部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多位专家共同编写的。其上册已由宇航出版社于1987年11月出版发行,下册将于1988年出版。本书虽为《导航与航天丛书》的组成部分,但它的内容完全适用于工业遥测和其他军用与民用遥测。  相似文献   

15.
1.《遥测遥控》是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测遥感遥控专业委员会委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七○四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发表遥测、遥控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工程设计以及产品开发、研制和应用等方面成果的论文、技术报告和相关报道,具体技术内容涵盖航天测控总体、遥测系统、遥控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以及其它航天电子信息系统和航天传感器等。2.来稿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务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主题突出、数据可靠、图表清晰、逻辑严谨、文字简  相似文献   

16.
我国航天遥测技术伴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仿制、自行设计到创新研制几个重要阶段。历史的经验证明,要想使我国航天遥测技术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必须十分注意国际遥测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和我国航天型号的发展要求。现在正值我国航天遥测的换代时机,为此回顾一下国际遥测技术发展中几个历史阶段的重要特点,总结一下三十年来我国航天遥测的重要经验和当前国际遥测技术在几个主要领域中的动向,对确定我国新一代航天遥测的主要目标和展开必要的预先研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弹载遥测传输设备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三个阶段对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弹箭遥测传输设备五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作了简要回顾,阐述了遥测传输设备在不同时期的技术应用与发展,总结现阶段遥测传输设备的技术状况,并提出未来几年弹载遥测的发展方向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卫星遥测到空间数据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遥测早已超出原有的范围 ,遥测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边界正在逐步淡化与模糊 ,实际上 ,卫星遥测、遥控、跟踪测轨早已和星地间的信息链路融合在一起了。我在 6 0年代从事探空火箭及卫星的测控工作 ,70年代从事微波统一测控和静止轨道自旋卫星的同步测控 ,深感卫星遥测已和其他信息传输系统结合 ,要硬性将其单独分割出来 ,将造成很大的损失和浪费。国外从 6 0年代测控射频综合到 80年代星上数据统一管理 ,到如今空间飞行器的测控 ,将按照国际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 ( CCSDS)的意见纳入到空间数据系统 ,并发展了高…  相似文献   

19.
随着卫星互联网和我国航天测控技术的不断进步,航天测控网络朝着智能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自主测控、资源分配等方面进展良好。因此,建立智能天地一体化的航天测控网是我国航天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针对智能航天测控网中的跟踪测轨、遥测和遥控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相关原理与技术。同时,结合CCSDS提出的空间数据链路标准协议详细介绍了TM、TC、AOS、Proximity-1以及USLP标准,分析了不同标准所使用的技术与实际应用。本文从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角度介绍了智能航天测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技术要求,为我国智能天地一体化卫星测控通信网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一个世纪过去了,新世纪来了。作为一名航天测控通信专业的科技工作者,面对未来,有一种想说又说不清的感觉。不妨先回顾一下二十年前业内人士中一个探讨未来的有趣话题——“遥测正在消亡”。搞遥测的似乎要“下岗”,“未来”自不堪言及了。担心“消亡”的理由大体有三:其一,集成电路与微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使遥测系统面目全非,由通信技术主宰遥测逐渐转化到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主宰遥测,遥测计算机系统取代了传统模式的遥测系统,遥测系统似乎要变成一种计算机应用系统;其二,微波统一测控系统以及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出现,使遥测遥控都变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