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居礼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6):31-34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村发展目前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目前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由制度障碍,自身素质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文章在反思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原因和弊端,阐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其对经济的双重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认为除了户籍制度障碍和加入WTO后受到冲击外,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以及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也是制约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逐步取消户籍制度,提高城镇化水平,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充分空间和载体,将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国家劳动就业规划以及拓展国际劳务市场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动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如何顺利转移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改革开放后,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珠三角地区一度形成令人担忧的“民工潮”,但2005年开始又出现民工短缺现象,其原因引人深思。将农民作为市场经济的理性主体,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使用线性化的logit模型,对影响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的概率和流向等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迁出地的人均耕地、劳动者受教育状况、农业劳动生产率、城镇居民收入、以及两地距离等对农村劳动力的跨省迁移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不断提高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农村城市化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城市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城市化成为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陈柳钦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08,26(5):59-64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化的高级形态。随着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群的形成与扩张是必然趋势,并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城市群的发展和完善是推进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今后,有必要确立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半城市化地区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城市化地区是由乡村向城市快速转型的区域,是对城乡二元结构的丰富和完善.半城市化地区的存在,主要是由于农村的户籍、土地、行政等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从而导致人口与非农产业的空间转移滞后于其产业非农化、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半城市化地区与城市化地区以及乡村地区的区别,显著地体现在社会、经济、景观、管理体制等多个方面,可以从结构、变化、景观和体制4个层面的指标体系来进行识别和区分.依据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趋势、成因和行政管理等因素,将河南省半城市化地区划分为城市郊区型、大中城市近郊县(市)型和基于产业集群的城市远郊辖县(市)型三种类型,其发展策略各有侧重.城市郊区型发展策略包括大力发展城郊工业、积极发展城郊现代物流业、加快城郊城市化进程、突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等;大中城市近郊县(市)型发展策略包括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乡村向城镇转型、及早筹划彻底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等;基于产业集群的城市远郊辖县(市)型发展策略包括实施工业产业集群化和产业升级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等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基于农村社会资本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民间金融是建立在农村社会资本基础之上的,随着农村社会资本结构的变化,农村民间金融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带来相应的制度变迁.文章从农村社会资本角度来研究农村民间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从非正式制度层面与制度层面寻求使其健康发展并且为农村经济作出贡献的路径安排. 相似文献
8.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的新背景下,城市消防装备管理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日渐突出,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结合我国消防管理当前的发展现状,提出建立完善的火灾风险评估体系、认真开展消防装备评估工作、积极引入科学合理的装备管理模式等相应的消防装备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主要是由城市化和城市经济上的差距决定的。中部地区城市化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与省之间城市化水平差距大。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在当今城市呈集群发展的趋势背景下。中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于大力培育城市群。推进中部城市化。必须以新型城市化模式不断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平台,提升中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产业支持能力。实现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应用斯加斯塔德模型分析了教育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学历的提高,可以增加转移收入,降低转移成本和延长转移(收入)期限,而对转移者心理贴现率的影响较小。因此,在不计学历对转移者心理贴现率的条件下,根据斯加斯塔德模型,学历提高可以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和增加转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劳动力流动动力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军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03,21(1):61-63
通过对劳动力要素流动问题的分析,试图找到劳动力流动原因以及流动意义的理论解释,从而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实践中,为国际劳动力流动及区域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实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战略与城市化战略取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城市化和城镇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在对城市与城镇区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化与城镇化的不同内涵,结合我国现实的经济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城镇化过程中有代表性的几种模式,最后指出我国应该走城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河南新农村建设“三化”合力推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海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08,26(3):140-144
建设新农村,依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能力的增强;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能力的增强,依赖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强调建设新农村不是忽视工业化城镇化,更不是放慢工业化城镇化,而是要更好地促进工业化城镇化。既要从农业农村的视角看待新农村建设,又要跳出农业农村看待新农村建设,要用工业化城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走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工农协调发展、城乡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及其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提出了城市化发展一般经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并提出了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资本扩张是城市化的原动力,市场机制是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基础性机制,大城市超前增长,城市经济要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乡村人口进入城市门坎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城市化的速度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基于传力路径的飞机加强框结构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飞机结构设计中,主传力构件的轻量化设计十分关键.通过引入结构承载因子,对加强框结构的传力路径进行量化,得到加强框结构最佳的传力路径.相对于传统的结构尺寸优化设计方法,提出的基于承载因子的传力路径优化方法仅需要考虑结构外形和载荷对结构承载的影响,不必考虑结构细节尺寸大小,因此,该方法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综合性.同时,通过... 相似文献
16.
大遗址是一类与城镇建设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文化遗产资源,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方向直接影响着大遗址保护的策略.当前,大遗址保护工作在城镇化建设的热潮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为大遗址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它不再仅仅关注城镇化的速度和规模,更是肯定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格塑造,这有利于大遗址资源在城市改造进程中免遭破坏,进而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助推力.当前,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政府为文化遗产保护投入找到的一种回馈社会的最佳方式,也是化解遗址保护与城镇建设之间矛盾的最佳途径.郑州商城遗址已对此进行了多年有益的尝试,以此为例,对如何在新城镇化背景下做好遗址保护工作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宏结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08,26(6):67-72
中美贸易不平衡以及由此引起的贸易摩擦问题一直是中美双边贸易关系的敏感话题,产生贸易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文章认为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中国和美国形成的“贸易国家”和“金融国家”的分工格局决定的,因此,具有客观必然性和长期性,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