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5月31日~6月3日,首届世界月球会议将在北京举行。此次国际会议经中国科协批准,由中国宇航学会与国际宇航联共同主办,会议得到了国防科工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探月和航天工程中心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4):82-82
2007年5月16日,由中、美、日三国宇航团体共同发起的第11届环太平洋地区国际空间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国探月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称,我国探月二期工程将发射软着陆器和月面巡视探测器。软着陆器在着陆区进行就位探测,月面巡视探测器进行巡视探测。  相似文献   

3.
《宇航学报》2004,25(1):40-40
由中国宇航学会、美国宇航学会、日本火箭学会联合举办的“环太平洋地区国际空间会议”旨在促进和加强太平洋地区在空间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它每两年由中、美、日三国轮流举办。自 1985年以来已成功举办过 9届。由于 2 0 0 3年春季 SARS的影响 ,原定于 2 0 0 3年 5月召开的第 10届 ISCOPS会议改期于 2 0 0 3年 12月在日本东京召开。本届会议研讨内容包括国家及国际空间计划 ;国际学生会议及竞赛 ;航天动力学、导航与控制 (包括机器人及地面操作系统 ) ;卫星通信、广播、遥测遥控与跟踪 ;卫星遥感、气象、小卫星系统 /星座等 ;载人航天、…  相似文献   

4.
原野 《中国航天》2007,(9):13-16,21
2007年5月30日~6月1日在意大利举行的国际会议上,代表着世界主要航天发展国家的意大利、英国、法国、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印度、日本、韩国、美国、乌克兰、俄罗斯和包括17个国家的欧空局等14个航天机构签订协议,向在未来空间探索中建立国际协调机制、保证使用通用技术标准进行机器人和载人的月球、火星探索迈出了第一步。这标志着载人行星探索全球共享构想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05,(5):43-43
由中国发起并由中、俄、联合国裁军研究所和加拿大西门子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确保外空安全:防止外空军备竞赛”国际研讨会3月21~22日在日内瓦举行。与会代表就“新空间时代:从竞争到合作”、“武器发展及其对空间安全的挑战”等诸多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并达成了广泛共识。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65个成员国的代表、观察员国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以及各国军控问题专家共10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  相似文献   

6.
《宇航学报》2009,30(2)
环太平洋地区国际空间会议(ISCOPS,前两届称为PISSTA)是由中国宇航学会、美国宇航学会和日本火箭学会三方联合发起的区域性空间会议,该会旨在促进和加强太平洋地区国家在空间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环太平洋地区国际空间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自1985年以来,已分别在中国、美国和日本连续成功举办了11届,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2012年9月24—28日,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童靖宇研究员、沈自才博士等一行参加了在荷兰诺德韦克(Noordwijk)召开的"12th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terials in the Space Environment"(第12届"空间环境下的材料"国际研讨会,ISMSE-12)。本届会议吸引了全球50多个国家的300余名代表参加。  相似文献   

8.
第62届国际宇航大会(IAC)将于2011年10月3日至7日在南非开普敦召开。本届大会由国际宇航联(IAF)、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国际空间法学会(IISL)和南非国家基金会(NRF)共同举办,  相似文献   

9.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1,(2):8+19+40+45+108-110
第62届国际宇航联大会将于2011年10月在南非召开 第62届国际宇航联大会(IAc)将于2011年10月3—7日在南非开普敦召开。本届大会由国际宇航联(IAF)、国际宇航科学院(IAA)、国际空间法学会(IISL)和南非国家研究基金会(NRF)共同举办。大会主题是“非洲航天之光”,下设五大专题:(1)空间科学与空间开发,包括空间生命科学,  相似文献   

10.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30(4):453-453
随着空间探索步伐的迈进,人们需要了解更多空间环境对航天器材料与结构的影响,以便开展针对性防护。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防护材料与结构提供了广阔空间。空间环境防护材料与结构国际会议(ICPMSE)。  相似文献   

11.
第六届欧洲空间碎片会议(The 6thEuropean Conference on Space Debris)于2013年4月22—25日在德国达姆斯达特市的欧空局(ESA)空间运行控制中心(Tne European Space Operations Centre,ESA/ESOC)举行。会议由ESA主办,由意大利航天局(ASI)、英国航天局(UKSA)、法国航天局(CNES)、德国航天局(DLR)、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和国际宇航学会(IAA)协办,ESOC承办。ESA空间碎片首席专家H.Klinkrad博士担任本次会议的主席。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2009,(1):15-15
本刊讯 历经16年筹建、旨在推动亚太区域开展空间合作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亚太空间合作组织于2008年12月16日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  相似文献   

13.
2007年9月12日,国防科工委在京组织召开国际空间政策与我国航天发展研讨会,国家有关部委、军队、企业和高等院校等30家单位的60名代表和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重点围绕国际空间政策未来发展趋势与启示、中国空间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研究制定国家空间政策的必要性、组织方式、主要内容等进行了专题研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我国作为世界空间大国之一,制定和出台自己的国家空间政策十分必要,并建议加强政府主导、充分调配资源、积极动员协调,抓紧启动我国空间政策顶层设计与相关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工程》2013,(5):156-156
<正>随着深空探测步伐的迈进,人们要了解更多空间环境对航天器材料与结构的影响,以便开展针对性防护。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防护材料与结构提供了广阔空间。空间环境防护材料与结构国际会议(ICPMSE)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首次会议于1992年召开,之后逐渐发展,吸引了加拿大、美国、亚洲、欧洲的工业界、科研机构及政府部门积极参与,成为空间环境业界的国际性大会。  相似文献   

15.
雨水 《航天》2013,(12):62-63
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于2013年9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国际宇航联合会、中国宇航学会、国际宇航科学院、国际空间法学会联合主办,此次会议的主题为“推动航天发展,造福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6.
历经16年筹建,旨在推动亚太区域开展空间合作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亚太空间合作组织,2008年12月16日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述了国际空间年的由来和背景,各主要宇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反应,几次重大国际会议的情况,美国和苏联的建议以及我国对参加这一活动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朱毅麟 《中国航天》2000,(10):11-13
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简称为IADq第18届会议于2000年6月13日至16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市召开。本届会议主席美国航宇局之所以将会址选择在斯普林斯,是因为举世闻名的北美防空司令部和美国航天司令部的心脏——一空间跟踪与控制中心就座落在市郊夏廷山地下的深处。冷战时期,美国为了防御前苏联对其发动核攻击,在夏延山中“深挖洞”,在洞中建立了一座高约24米的大楼,楼体结构全部由钢板焊接成,楼底由数十枚弹簧支承以抗震。楼内各种监测、控制、通讯、计量及水电、生活等设施一应俱全。这就是美国的空间跟踪与控制中心。这…  相似文献   

19.
经中国外交部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批准,由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与加拿大ITL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空间材料与结构防护国际会议(ICPMSE-1)于2014年5月19—23日在云南丽江召开。中国国家航天局为大会支持单位。  相似文献   

20.
前言 国际空间站计划是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和加拿大等世界上16个国家参加的庞大的国际载人航天协作项目,其目的是在空间建立永久性有人居留的设施,通过利用失重、高真空等空间环境开展实验研究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