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9年5月4日,美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于东部夏令时间下午2:47(比预定时间晚59分)发射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在5天的飞行任务中,在绕地球5周后从阿特兰蒂斯号上成功地投放了“麦哲伦”金星探测器,该探测器顺利地向金星飞行。从航天飞机上投放耗资总额为715亿日元的“麦哲伦”金星探测器,这是停止发射行星探测器11年之久恢复发射后的第一个行星探测器,它将向距离2.55亿公里的金星作15个月的长期旅行。  相似文献   

2.
美国预定1989年4月28日发射“麦哲伦”金星探测器,同年11月发射“伽利略”木星探测器,这是美国相隔11年之久又重新恢复发射探测器。连续航行10年以上的“旅行者”探测器于1988年8月接近海王星。“麦哲伦”探测器在航天飞机上绕地球轨道飞行后,加速飞行脱离地球引力,在大约进行240天旅行后到达金星。金星与地球相邻,其大  相似文献   

3.
1989年10月18日升空的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成功发射伽利略木星探测器后,美航宇局就有了金星和木星的新型探测器,从而大大提高了美国空间科学探测能力。伽利略探测器是继1989年5月4日发射的麦哲伦金星探测器之后,由航天飞机成功发射的第2颗行星探测器。该探测器在前往木星的过程中也将飞经金星。伽利略探测器完成部署后,航天飞机的5名宇航员进行了大量地球观测、材料加工和大气臭氧测量工作。 NASA主管空间科学的副局长伦纳德菲斯克说,这颗探测器的发射时间推迟了7  相似文献   

4.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在2007年6月30日发射黎明号(DAWN)小行星探测器,通过探测灶神星(Vesta)和谷神星(Ceres)来研究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变,特别是太阳系形成后早期的状态,也就是探索和研究太阳系的"黎明".  相似文献   

5.
空间探索     
《国际太空》2012,(8):1
编者按:从1958年美国和苏联启动探月计划开始,一些航天大国都先后开展了多种类型的深空探测活动,成为人类了解地球、太阳系和宇宙的一个重要手段。1959年1月2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探测器—月球-1以来,人类已相继发射了拜访月球、太阳系各大行星以及小行星和彗星等多种空间探测器,有的空间探测器甚至还飞到太阳系以外去揭示更遥远的深空奥秘。通过深空探测,可以帮助人类了解太阳  相似文献   

6.
美国航宇局(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自60年代以来,已向深空发射了60多个探测器,获得了大量的有关太阳系、行星和行星际空间的科学数据,积累了丰富的探测器研制和运行管理经验。其代表性的探测器有:“水手”、“旅行者”、“海盗”、“麦哲伦”、“伽利略”和“卡西尼”等。但是,这些探测器的完成,平均每一个要付出大约10亿美元(1998年币值)的费用和花费10年左右的时间;而且由于前后两个探测器的发射相隔时间较长,所以研制工作常常需要另起“炉灶”,缺少继承性。这也导致研制费用增加,研制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3月6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黎明"(Dawn)小行星探测器抵达谷神星,从而成为首个探测矮行星的探测器、首个探测谷神星的探测器,还成为首个探测两个独立地外天体的探测器。"黎明"于2007年9月27日由德尔他-2火箭发射。该项目由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管理,轨道科学公司(Orbital Sciences Corporation)负责探测器的设计和制造,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负责任务的科学运行。"黎明"项目的总成本预计为4.46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探测太阳系的行星一直都是航天领域的主要任务之一.几十年来,全世界已经发射了数十个行星探测器,对太阳系中的大多数行星进行了考察,惟独没有专程拜访离太阳最远的冥王星.  相似文献   

9.
金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距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所以人类对太阳系行星的探测首先是从金星开始的.人类已向金星发射了31个空间探测器,其中22个成功,9个失败.  相似文献   

10.
徐菁 《太空探索》2006,(1):44-47
探索太阳系的行星一直都是航天领域的主要任务之一。几十年来.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发射了数十个行星探测器,对太阳系中的大多数行星进行了考察.惟独没有专程拜访过离太阳最远的冥王星。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59年世界第一个空间探测器升空以来,人类已相继发射了拜访月球、太阳系的七大行星以及小行星和彗星的探测器,有的探测器还飞到太阳系外去揭示更遥远的深空奥秘,其中对月球的考察最详细,甚至派遣了航天员赴月球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12.
截止1980年底,苏美共发射了35次不载人行星探测器(其中不包括向月球发射的探测器和载人飞船),获得了大量科学数据,为人类研究行星和宇宙做出了重大贡献。下表是美苏到1978年为止发射的各种行星探测器探测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时间表。  相似文献   

13.
近年发射的探测器“克莱门汀”发现水1994年1月25日发射的“克莱门汀”,是美国战略防御倡议局和航宇局合作的新型月球探测器,也是美国自1972年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后多年来发射的第1个多用途空间探测器。其主要任务是试验先进的  相似文献   

14.
小型核火箭     
在探索太阳系其他行星的时候,人类想要做的不仅仅是驾驶小型空间探测器在宇宙空间快速飞行。有时候我们打算向那些大型气态星球的轨道发射宇宙飞船,在其卫星上面降落,安置机器人,甚至希望能够将星球表面的岩石以及土壤里的贵重元素运回地球。最终,向条件允许的星球(至少拥有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水源)运送宇航员。诸如此类的任务,我们所需要的就  相似文献   

15.
"罗塞塔"彗星探测计划开始于1 9 9 3年,是欧洲航天局(E S A)地平线-2 0 0 0-奠基石(H o r i z o n 2 0 0 0cornerstone)计划下的探测任务。"罗塞塔"探测器于2004年3月2日由阿里安-5运载火箭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发射升空。在飞行了7.1×109km之后,于2014年进入"楚留莫夫-格拉西门克"(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轨道。2014年11月13日00︰05,"罗塞塔"探测器释放的"菲莱"着陆器成功登陆彗星。目前,各项科学探测工作正在开展中。这是人类有航天史以来探测器首次在彗星上软着陆,对研究彗星的起源、彗星和星际物质的关系及太阳系起源具有重要意义。"罗塞塔"彗星探测器具有飞行跨度远、空间飞行时间长、任务形式复杂多样的特点,通过对"罗塞塔"彗星探测器热控系统进行分析,可为未来深空探测航天器先进热控设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6.
“更廉价、更完美、更快速”,这是美国航宇局局长戈尔丁为航宇局制定的奋斗目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航宇局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科学家们重新开始考虑向冥王星发射探测器的计划。 JPL已经设计出一个重150公斤,由一台高清晰度摄像  相似文献   

17.
李鉴 《太空探索》2012,(2):38-41
2011年将近尾声的时候,迄今为止人类飞得最远的空间探测器——美国航宇局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再次带来有关太阳系边疆的最新消息。传回的信号表明,它已经进入了太阳系和星际空间的交会区——太阳风层顶(heliopause),在那里,从太阳向外流  相似文献   

18.
正继2018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NASA战略规划2018》后,9月NASA发布《国际太空探索战略报告》,其中包括了2019年至2024年未来6年的深空发射任务表。报告列举的11次任务清单中,与月球相关的任务为8次,占72.7%。这些任务的实施,将建成月球轨道空间站(LOP-G),支撑美国航天员2030年前重返月球、飞向火星乃至太阳系更深远的空间,为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航天强国抢  相似文献   

19.
美国起源号探测器完成大部分科学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都 《国际太空》2011,(1):26-28
2001年8月8日美国起源号探测器发射升空,主要目的是搜集太阳风粒子,用于研究有关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等方面的问题,总投资约2.6亿美元。探测器在2001年12月3日-2004年4月1日(共850天)进行采样,采集了约10~20μg太阳风粒子。2004年4月1日,探测器完成采样任务后开始返航。2004年9月8日,在探测器返回舱返回地球大气层时,由于重力开关装置的电池故障,返回舱降落伞没能按原计划打开,返回舱以320km/h的速度坠落在犹他州的沙漠上,而且变形损坏,一半撞入地面并裂开,搜集到的太阳风粒子受到污染。虽然大量样品受到污染,但经过努力,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恢复了大量样品,在对搜集到的样品进行检查后认为,太阳风粒子样品基本保存完好。2008年3月,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起源号任务成功完成了大部分既定科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航宇局(NASA)发射的"新视野"冥王星探测器,历经9年多的长途跋涉,航程48多亿千米,于北京时间2015年7月14日晚7:49分以12500千米的距离飞掠冥王星,揭露了太阳系中这片未曾被探索过的疆域。如果以这么近的距离飞掠地球,将看到地表的高楼大厦。冥王星原为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因为在太阳系边缘发现了小行星带,那里许多小行星都比冥王星大,2006年8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