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了一般高速数据总线网络优先权方案的特性,建立了一般HSDB网络多优先权的平均吞吐量模型,导出了不同优先权的平均吞吐量解析表达式,并通过软件仿真验证了由得到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2.
在首先介绍了空间站DMS网络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DMS网络使用的FDDI、MIL-STD-1533B及IEEE802.4网络在各种情况下的可靠性分析,应用概率分析的方法得出系统可靠性的数学模型,通过图示得出DMS网络可靠性随点及链路失效率变化的情况,为空间站DMS网络可靠性设计提出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兴武 《国际太空》1996,(10):12-13
日本宇宙事业开发团(NASDA)已开始全面研制3种改进型H-2运载火箭,这3种火箭依次称为H-2A、H-2B和H-2C。其中,H-2A与H-2的运载能力相当,它是与阿里安-4同级的运载火箭;H-2B和H-2C将使用与LE-7发动机相似的发动机作为捆绑...  相似文献   

4.
在首先介绍了空间站DMS网络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DMS网络使用的FDDI、MIL-STD-1533B及IEEE802.4网络在各种情况下的可靠性分析,应用概率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系统可靠性的数学模型,通过图示得出DMS网络可靠性随站点数及链路失效概率的变化情况,为空间站DMS网络可靠性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辰 《国际太空》1994,(4):16-16
美国直播电视公司(DirectTV)在1993年12月17日用阿里安火箭发射了其第一颗直播电视卫星(DBS),从而将在北美开辟小型盘式天线直播电视业务。DirectTV下属于休斯飞机公司,它是一家通过卫星转播有线电视和电视租赁业务的公司。其最终目标是利用18英寸(约合45.7厘米)的盘式天线为美国和加拿厂南部的观众提供众多频道的电视节目。DirectTV计划建立的中型卫星系统包括两颗DBS卫星,两颗星都位于静止轨道,对称地分布在专用广播业务点上。每颗星均覆盖整个业务区,装有12.2~12.7GH…  相似文献   

6.
厉银喜 《国际太空》1999,(11):10-10
我国于1999年10月14日成功发射了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第一颗中巴地球资源遥感卫星(CBERS-1,又称资源一号)以及一颗巴西小型卫星,10月15日地面站接收到第一批遥感数据,快视图像优良,从而开创了我国航天遥感新的里程碑,为全国遥感界的广大用户提供了又一种遥感数据源的选择。由于CBERS-1的有效载荷中包括CCD相机、红外多光谱扫描仪(IRMSS)、广角成像仪(WFI)等多种设备,所以可获取具有不同分辨率和扫描宽度的11个波段的数据。星上还有高密度磁带记录仪(HDTR),用于记录各接收站覆盖…  相似文献   

7.
德国航宇公司航宇部(DASA)和中国航天公司(CASC)签约,成立德中卫星公司,发展、制造和销售通信卫星及各型地球站。DASA卫星系统处还有意在地球观测卫星,如气象卫星上与中国合作。这家担有风险的联合公司设在慕尼黑,DASA和CASC各占50%股份,在北京开设联络处。公司已经接受了两项计划——中国东方红3号通信卫星系列(DFH-3)和下一代DFH-4系列卫星。还可能建立一个提供卫星服务的公司。DAS.A和中国航天当局及公司之间往来已超过10年,1980年DASA向中国提供卫星部件的测试设备,还包…  相似文献   

8.
1998年7月4日,美国直播电视公司(DirecTV)的DBS1电视直播卫星发生了主控制处理器失效的问题。这颗卫星同泛美卫星公司的银河4、7两颗卫星(Galaxy4、7)一样,都使用休斯空间与通信公司的HS601型卫星平台。3颗卫星从今年5月...  相似文献   

9.
日本BS-3N广播卫星发射成功日本广播卫星的发展一直不顺利。1990年2月因阿里安火箭发射失败,导致了1颗BS-2X卫星爆炸;1991年4月用美国阿特拉斯火箭发射时又损失了1颗BS-3H卫星。不但如此,倒霉的事还接连发生,1990年8月发射的BS-3...  相似文献   

10.
SBD技术及其在自动飞行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BD技术是将仿真技术应用于产品研制阶段,在未真正制造出原型系统的情况下,用虚拟原型样机(VP)展示产品的动、静态性能,从而缩短产品研制的周期,减少研制的费用,提高产品的质量。SBD在于提供一个开放、分布和并发的环境。对SBD技术的主要功能框架结构进行了论述,并给出SBD技术在自动飞行系统设计、开发中应用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11.
SFODB(Spaceborne Fiber Optic Data Bus)的提出主要是为解决飞行器内部有效载荷数据率日益提高这一迫切问题,它是一种基于商用异步传输模式(ATM)的高速航天数据总线技术,适合于空间探测器的海量数据包传输.其物理拓扑是由光纤链路连接多个FBIU单元以及单个CFBIU单元组成的环形网络,各节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00m,基本数据率可从200Mbit·s-1变化至1Gbit·s-1,并具有极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相比其他总线网络规模小,性能更优.针对SFODB的特性,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和技术途径,提出了一种在飞行器内部采用SFODB总线作为主干网的数据网络架构,该网络能完成飞行器内部不同数据率载荷的分类分层可靠传输.在此基础上对SFODB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卫星正常运行要求星载子网的数据传输管理需具备可靠性、安全性与实时性,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传输任务,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合理的数据传输管理方案来满足要求。考虑到1553B总线的数据传输具备速率高、可靠性好和实时性强等优点,选取1553B总线作为星载子网的数据总线,并提出了一种适用的数据传输管理方案。方案合理设计了星载子网的消息结构、消息种类、组网方式、消息传输机制、消息传输流程、消息传输时隙等。最后通过搭建测试平台对传输管理方案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此方案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实时性强,可以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3.
卫星正常运行要求星载子网的数据传输管理需具备可靠性、安全性与实时性,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传输任务,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合理的数据传输管理方案来满足要求。考虑到1553B总线的数据传输具备速率高、可靠性好和实时性强等优点,选取1553B总线作为星载子网的数据总线,并提出了一种适用的数据传输管理方案。方案合理设计了星载子网的消息结构、消息种类、组网方式、消息传输机制、消息传输流程、消息传输时隙等。最后通过搭建测试平台对传输管理方案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此方案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实时性强,可以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CAN总线的控制系统地面仿真测试平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采用CAN总线进行数据传输的小卫星和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开展地面仿真测试评估研究。基于CAN总线和以太网构成总线网络,构建卫星和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地面仿真测试评估平台,给出总线上各仿真节点和实物节点的软硬件设计方案,设计了机内测试模拟方案。仿真验证分析表明,利用该平台可以对卫星和运载火箭控制系统信号、总线运行情况、控制周期和网络时延等进行正确分析,为卫星和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方案评估、控制方法和快速测试方法研究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船用导航系统CAN网络化实施的需要,提出了CAN网络信息交换及监测装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具体介绍了CAN网络信息交换及监测装置系统的设计原则、功能设计、硬件设计以及基于VxW orks的Z inc6.0的软件实现,并给出CAN网络信息交换及监测装置系统主界面显示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16.
星载数据系统通过全星的计算机联网,建立统一数据管理,支持系统重组。文章探讨了星载数据系统结构的选择原则;并提出并行计算机系统的几种结构(如网格形和交叉开关网络)比目前使用的总线型结构更适合星载数据系统。  相似文献   

17.
无人直升机系统CAN总线应用层协议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将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应用于无人直升机系统,设计一种具有通用性的CAN应用层协议.针对CANaerospace V1.7版协议在无人直升机系统应用的数据定义、测控带宽等问题进行改进.重新设计定义了基本帧格式和数据标识号,提出一种适用无人直升机系统应用的CANauh协议.为了对CANauh协议进行验证,以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无人直升机航空电子系统为对象进行CAN总线数据内容、调度表、总线负载的设计和CANoe数字仿真.CANauh协议在10 ms基本周期的总线负载为40.83%,数据可扩展定义空间为67.4%,测控系统带宽具有66.7%的占空比,满足无人直升机系统的指标要求.CANauh协议可以促进CAN总线在无人直升机系统中的应用,避免重复性设计,增加各个系统间的互操作性,降低开发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8.
基于RTK-GPS的提梁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提梁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利用对称布置的双频载波相位RTK-GPS(Real-Time Kinematic difference Global Position System )接收机完成对提梁机位置、航向位姿信息的测量,通过卡尔曼滤波与里程计融合,消除坐标定位信息的波动,提高位姿测定的精度;单机采用基于CA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的网络控制系统,机组间数据传输采用无线网络,构成混合网络控制系统;采用基于双闭环的同步控制策略实现对两提梁机的同步协调控制.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两提梁机间相对位置偏差不超过0.1m,相对航向角度偏差不超过0.1°.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卫星内高速数据通信现有的点对点LVDS线缆通信带来的线缆束缚、布局困难、成本增加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脉冲超宽带的星载高速无线数据网络设计方案,介绍了脉冲超宽带收发机、高速无线网络协议和无线网络节点软硬件设计的关键技术.发射机采用阶跃恢复二级管(SRD)产生皮秒级脉冲信号;超宽带脉冲接收采用幅度检测方法;无线高速网络协议设计参考美国军用数据总线标准MIL-STD-1553B协议,采用时分制指令响应机制,对1553B标准的许多指标进行扩展以适应UWB无线信道和高速传输特点,并通过FPGA成功实现.测试显示,地面演示系统应用层数据传输误码率小于10-9,表明了基于脉冲超宽带的星载高速数据网络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