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获取短缺而又急需的硬通货,苏联打算出售原准备自己发射的第三个福布斯火星探测器和将在11月发射的A1maz-1(钻石)卫星上合成孔径雷达(SAR)拍摄的全天候昼夜地球图像。获得在美国出售福布斯探测器权利的洛杉矶凤凰国际公司的一位负责人称,苏联已决定放弃自己发射第三个福布斯火星探测器,将其在国际市场上公开出售。“这个探测器已准备运往美国。”这位负责人说。已有不少客户对这个探测器感  相似文献   

2.
1988年7月6~14日,在莫斯科召开的“未来火星研究国际讨论会”上,苏联发表了1994年发射下一个火星探测器的决定。就发射而言,若使用大型火箭“能源号”的方案,则从1994年到2010年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于1994年把带有着陆舱的大型探测器送到火星上;接着2000~2005年发射能带回土壤和大气样品的探测器;最后2005~2010年完成有人火星探测计划。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召开的太阳系探测国际代表会议上,苏联代表宣布了它的90年代火星探测计划内容。在1992至1998年的6年中,它将用6~8枚质子号火箭发射火星探测器,以勘测火星表面,并取回土壤样品,以备在  相似文献   

4.
1990年12月5~7日在日本名古屋召开了“国际火星讨论会”,会上苏联科学院航天科学研究所(IKI)所长L.莫亨、美航宇局(NASA)艾姆斯研究所的B.哈伯利以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物理学研究所教授J.努森分别代表苏联、美国、欧空局(ESA)公布了各自的火星探测器的新构思与做法说明。苏联在火星94探测器上搭载马尔斯霍德 (MARSKHOD)94漫游者车在苏联计划1994年发射的火星94(MAR-94)上,将载有MARSKHOD94,以取代原来观测气球、摄像机及绕火星运行的卫星  相似文献   

5.
苏联原定1994和1996年向火星各发射两个探测器,现改为只各发射1个,这是在法国图卢兹召开的法苏空间合作例会上苏联方面明确表示的。在该会议上,苏联表示1992年计划在和平号空间站上法苏共同进行的“心宿二(Antares)”微重力实验按期进行。 1994年的“火星94”,是向火星发送  相似文献   

6.
人类对火星探测,起于1962年11月1日前苏联发射的“火星”1号。迄今,世界上共发射了23个火星探测器,其中,美国、苏、俄11个,日本1个。 1964年11月28日,美国发射“水手”4号探测器,1965年7月15  相似文献   

7.
航天简讯     
苏联削减空间预算将影响1 994年火星飞行苏联1988年7月发射的“火卫-1”和“火卫-2”两个火星探测器耗资4亿卢布,但它们均相继失败。苏联现正在研制需耗资5亿卢布的“火星94”探测器,但该探测器  相似文献   

8.
日本计划1996年发射一个火星探测器,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说日本将成为第三个具有发射行星探测器的国家。将发展新一代M5火箭来发射这个名为行星B的探测器,它将探测磁场和等离子体微粒作为火星大气组成研究的一部分。日本火箭和卫星计划因经常发生技术失败使发展受挫、计划延期。这将是日本的第一行星探测器。  相似文献   

9.
苏联放弃了1994年向火星发射不载人漫游者飞行器着陆火星的计划,而提出了1992年用不载人实验室着陆月球的计划。但苏联仍想在1996年使火星漫游者飞行。1994年拟发射轨道探测器,并释放一个专门气球和几枚长时间持续研究太空的探空火箭。法国将参加研制气球,其直径28米,体积5000立方米,充填氦气,从火星轨道器中释放,以气动制动和降落伞方式降落在大气中。它将在晚上降到火星表面(白天天气热)。气球上有一个重15公斤的气球仪器吊篮,其可用10公斤重制导绳索命中  相似文献   

10.
尽管苏联在高技术领域落后,但在火星探测领域的许多方面却领先于欧美。苏联1988年将首次发射新型火星探测器,现又开始考虑研制新的与它结构相同的探测器,以探测行星、小行星及金星等。预计此探测器将成为标准组件(观测装置)能更换的新型飞行器。1988年将发射的火星探测器的研制工作现已进入最后阶段。目前,正进行模型和工艺星的地面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是火星探测任务发射大年,多项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包括阿联酋的希望号(Hope)、中国的天问一号(Tianwen-1)和美国的"火星2020"(Mars 2020)。一直以来,火星探测都是空间探测的热点之一。自苏联1960年发射人类首个火星探测器、揭开火星探测的序幕开始,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和印度等航天国家/地区陆续开展了火星探测活动,取得了大量的探测成果和重大发现。近年来,韩国、阿联酋等国家也开始涉足空间探测领域,提出月球和火星探测计划。  相似文献   

12.
正阿联酋计划于2020年7月发射其首个火星探测器——希望号(Hope),这将是阿拉伯国家的首个深空探测器。希望号探测器将采用日本的H-2A运载火箭从日本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将于2021年到达火星开始探测活动,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与法国的学者和技术人员,已连续6年时间在研究火星探测计划。这一探测计划分为两个阶段,首先计划于1994年10月发射火星-94探测器,该探测器是由莫斯科的拉博奇金设计局制造的;第二阶段于1996年10月用质子号火箭发射法国制的气球探测器(探空气球)和俄罗斯制的火星漫游车。预定都在空间飞行300天后到达火星。第一阶段在火星-94探测器上搭载由20个国家制造的重约450公斤的科学材料和仪器。用这些材料和仪器在火星-94轨道上作为期1年的火星大气及其环境的调查。俄  相似文献   

14.
火星是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因此是目前除地球以外人类研究程度最高的行星。截止到2007年8月8日,人类共发射了38个火星探测器,其中美国18个、苏联17个、俄罗斯1个、日本1个、欧洲1个。总共有18个探测器成功对火星进行了探测,其中5个飞越火星,7个进入火星轨道探测,6个在火星着陆。目前,在火星轨道上有3个探测器在工作,在火星表面有2辆火星车在工作,还有1个火星着陆器正飞往火星。  相似文献   

15.
<正>2020年前后,是全球火星探测任务相对密集的一个时期。美国、欧洲、俄罗斯、中国都将独自或联合发射火星探测器。考虑到平均每两年才有一次从地球奔向火星的时间窗口,2020年前只有2018年5月适合发射火星探测器,之后便是2020年7月。因此,在这两个窗口内集中了6次发射、10个探测器,堪称人类有史以来探索火星最为密集的时期。"洞察""洞察"是一台火星着陆探测器,它原本打算在2016年发射,但是由于法国宇航局负责研制的主要载荷——地震分析仪在2015年总装时发生了漏气事故,只能推迟到下一个时间窗口,也  相似文献   

16.
孝文 《国际太空》2009,(5):28-29
在美国凤凰号探测器拍摄了火星北极平原的大量宝贵图片并收集了一些样品后,其他国家或地区也不甘落后,正在积极规划、建造和发射新一代火星探测器,用于揭开这个红色星球的神秘面纱。在凤凰号探测器完成为期3个月的探测任务之后,美国航空航天局计划在2011年发射“火星科学实验室”(MSL),以进一步探测火星表面。届时,“火星科学实验室”将成为着陆火星的个头最大的探测器。  相似文献   

17.
□□8月4日,美国航宇局选定了下一个火星着陆探测器的设计方案。这个名为凤凰号的探测器按计划将于2007年发射,次年在富含冰冻水的火星北半球高纬地区着陆。美航宇局发布的消息说,凤凰号将是美国制订的火星侦察计划要发射的第1个探测器。侦察计划旨在通过发射体积更小、成本更低的探测器,以补充美国的大型火星探测项目,它采取招标的方式从科学界征集设计方案。美航宇局是从4个最后入围的设计方案中选定凤凰号的,并规定这个探测器的设计和建造等总费用最多不能超过3.25亿美元。据推测,凤凰号的火星着陆区域,其表面之下的浅层中冰冻水含量按体…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拟有2个火星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2013年11月5日发射的印度第一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计划于今年9月进入近火点372千米、远火点80000千米的椭圆形火星轨道。2013年11月18日发射的美国"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变"探测器也计划于今年9月进入近火点150千米、远火点6200千米的火星轨道。印度首次探测火星印度"曼加里安"火星探测器的研制只用了15个月的时间,耗资仅45亿卢比(约7300万美元)。它的工程目标是:验证火星探测器设计、规划、  相似文献   

19.
日本文部省空间科学研究所所长小田稔提出了日本第一个“月球探测器”(MUSES)探月计划。它将作为观测火星和金星的未来行星探测器的先驱。预计1989年用缪-3S2发射。目前能发射行星探测器的国家只有美国和苏联。日本在继“先驱者 A 和 B”(即行星 A 和 B)探测哈雷彗星后的空间研究将是行星探测。月球探测器的主要目的是在行星探测飞行方面,获得能够测定速度控制的专门技术。  相似文献   

20.
阿联酋首个火星探测任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北京时间2020年7月20日,阿联酋首个火星探测任务—"阿联酋火星任务"(EMM)起航,名为希望号(Hope)的火星探测器搭乘日本H-2A火箭发射升空。探测器计划于2021年2月,即阿联酋成立50周年抵达火星,将研究火星天气的每日变化和季节性变化,沙尘暴等低层大气中的天气事件,以及火星不同区域的天气变化。如果探测器成功抵达火星,阿联酋将成为首个访问火星的西亚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