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闪电科研生产联合公司是1976年2月为研制前苏联/俄罗斯第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载人航天器——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而建立的。暴风雪号1988年11月15日发射升空,绕地球飞行两圈后高度精确地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航天飞机自动着陆。  相似文献   

2.
1977年,苏联航空生产部秘密挑选了由民航试飞员组成的5人小组,参加“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试飞。“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计划针对的是美国航天飞机计划,是苏美“太空竞赛”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03,(3):39-42
2003年2月1日失事的哥伦比亚号是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而美国航天飞机尽管尚未达到完全重复使用,却是世界上第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自美国航天飞机20世纪80年代初投入使用后,迄今除美国外只有前苏联于1988年进行了一次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无人飞行试验。然而,有关可复用运载器的各种设想和研制计划却在各空间大国此起彼伏。可以说,可复用运载器代表了航天运输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5月12日,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的最大一幢建筑物发生了严重坍塌事故,预计8名工人已经死亡。能源号火箭和前苏联时期建造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机翼可能受到损坏。为防止此次事故对未来国际空间站发射任务造成的影响,原安放在2号建筑物内的联盟号运载火箭处理设备已被转移到254号建筑物内。  相似文献   

5.
各国运载火箭介绍:能源号(俄罗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国运载火箭介绍:能源号(俄罗斯)孙广勃能源号运载火箭(谢尔顿代号K-1,美国代号SL-17)及与之相关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历史要追溯到前苏联的载人登月计划。为了与美国进行登月竞赛,前苏联在60年代及70年代初进行了N-1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和试射。从...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2003,(10):77-78
1981年4月12日,美国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至今,全球共有6架航天飞机先后升空,其中5架是美国的。至2003年1月,美国航天飞机已陆续飞行了113架次,但损失了2架;苏联只发射过1架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暴风雪号只进行过一次无人飞行便无声无息了。因此,美国航天飞机是当代唯一投  相似文献   

7.
“暴风雪”号自1988年11月15日首飞之后,留给俄罗斯人们的只有思念;欧洲“赫尔墨斯”号在1992年11月即被宣告胎死腹中;从来都野心勃勃的日本“霍普”号几年来也鲜有动作;即使是作为航天飞机大本营的美国也似乎不堪重负。为何航天飞机,想说爱你却又如此的不容易?  相似文献   

8.
苏联在1989年宇航联年会上披露了50-50空天运输机项目和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缩比模型Bor 4和Bor 5试验性空间飞行器的内幕。这些至今鲜为人知的项目和试验性飞行器是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前身。 50-50项目 代号为50-50的空天运输机是米高扬设计局于1962年设计的。这种飞行器有两级,第一级是一架高超音速飞机,它能达到M5.5~6的速度。驮在其上面的航天飞机50与其分离后由常规的火箭级推入轨道。50-50空天运输机(见封二)的起飞重量为140吨,其中单座航天飞机重10.3吨,它不带任何有效  相似文献   

9.
1988年11月15日,苏联第一架航天飞机暴风雪号首次轨道飞行获得成功。本文详细介绍了能源号-暴风雪号组合体的升空、分离、轨道飞行及安全着陆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前苏联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开始研制“射线”系列中继卫星。第一颗“射线”中继卫星于1985年10月发射进入地球同步轨道.用于保障同“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通信。1994年12月发射的“射线”1中继卫星位于东经95度.重2.2吨.  相似文献   

11.
孙捷 《中国航天》1993,(9):22-26
1989年,前苏联在巴黎航展上展出了背上驮载着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安225大型运输机。随后,英国宇航公司同苏方就安225飞机在霍托尔项目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磋商,并提出了过渡型霍托尔方案。同最初的霍托尔方案一样,过渡型霍托尔也将能完全重复使用,运载能力也是7吨,只是不采用吸气式发动机而全部采用火箭发动机和不再用发射滑橇,改用安225驮载发射。在合作之初,英国宇航公司曾参观了暴风雪号轨道器的设计单位  相似文献   

12.
1988年底成功地进行了苏联首次航天飞机飞行的暴风雪1号轨道器将不再飞行,原因是它没有安装生保系统、完备的航空电子系统和燃料系统,改装困  相似文献   

13.
苏联能源号运载火箭第二次发射的有效载荷是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有关其综合发射设施更详细的情况现已有所透露。 该发射台设有筒形的宇航员出入通道。航天飞机右侧是勤务塔,它装在能源号发射台上,勤务塔上设有运载火箭发射用的全部装置。航天飞机左边是带有宇航员出入通道的发射塔。图1中最左边的塔被苏联记者称为“主塔”,塔高100米。这个主塔的  相似文献   

14.
苏联计划建造5架航天飞机轨道器。第一架暴风雪号已于11月15日用能源号运载火箭发射,进行了不载人飞行。 第二架轨道器取名小鸟号,已经在拜科努尔发射中心与能源号运载火箭联装。据苏联公布,其长达10年的航天飞机计划已经耗资100亿美元。 鉴于能源号发射系统的灵活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美国的国际性自由号空间站计划的近况、经费、方案修改、救生艇方案和空间运输工具以及前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计划和小型航天飞机计划等情况。文章还简略地说明了前苏联与美国合作建造空间站的可能性及前苏联与英国合作研究过渡型霍托尔(HOTOL)航天飞机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苏联目前正在有步骤地实施其长期载人航天计划,发展包括空间站、人员/货物运输系统及航天飞机轨道器在内的载人航天基础设施。 苏联打算建设的航天基础设施如下: 1.在1988年11月成功地发射了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后,苏联准备建造3架航天飞机,以执行轨道维护、回收及观察/实验任务;  相似文献   

17.
苏联航空工业部提议建立一个国际性商业协会,以合作研制一种在2000年后使用的、可回收的航天运载系统。该运载系统将使用苏联的大型运输机安-225作为航天飞机的驮机,安-225以前曾驮载过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苏联最近披露了他们利用在  相似文献   

18.
苏联准备出售“Bor”试验性飞行器在进行高超音速飞行试验中取得的全部结果。Bor是一种高超音速滑翔机,相当于一架缩小了的航天飞机。苏联曾经在80年代用它来试验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气动力状态和防热瓦的耐热性能。 苏联曾一直秘密地开展Bor的飞行试验。该飞行器在印度洋回收时曾被澳大利亚空军拍摄到照片。但此后,外界没有得到过任何有关Bor的细节。1990年秋天在莫斯科举行的航空航天博  相似文献   

19.
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第一次发射前的紧张时刻,卡纳维拉尔角的一些观察家们就在考虑着“它国”的航天飞机。苏联人会试图最终取代美国的航天飞机优势吗?那样一种并驾齐驱的局面从未出现过。不过,“哥伦比亚”号上天时,航天飞机仅此一架。而在以后的三年中,有关苏联航天飞机的消息已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以来,世界载人航天的发展,规模日益宏大、投入惊人、规划繁杂,而到了90年代以后,为什么世界载人航天的发展规模日益缩小、投入慎审,规划简单。美国的自由号空间站在经历了一再委缩后,还能继续存在吗?俄罗斯的暴风雪号和和平2号还会发射吗?欧洲航天局放弃了赫尔墨斯小型航天飞机后干什么呢…?这一切都标志着世界载人航天的发展速度缓慢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冷战结束、导致两个超级大国,一个全面解体,一个衰弱,这是世界载人航天发展不景气的首要因素。其次,发展载人航天的经济能力是极为有限的,还有,航天科技水平也有待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