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出了平面磨削形状误差的产生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模型的合理性,同时揭示了各种要素对形状误差的影响规律,选定了能使形状误差最小的磨削加工条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平面变压器损耗分析及其不同绕组结构构造技术研究,采用多层交错换位绕组结构,设计了适用于有源箝位软开关变换器的PSSP结构平面变压器。将研制的平面变压器应用于100W高密度DC/DC模块,经实验验证,该变压器总损耗仅为1.3W,并且与传统的变压器比较,体积减小了46.6%,高度减小了68%。  相似文献   

3.
核磁共振陀螺代表了新一代高精度、微小型陀螺的发展方向之一,随着陀螺体积的降低,磁屏蔽层与磁场线圈随之减小,且二者贴合更加紧密,高导磁性的磁屏蔽层及低导磁性的空气介质交错分布,改变了线圈的磁通路径,导致线圈的磁场均匀性下降,制约了陀螺精度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磁场等效增益系数,模拟磁屏蔽边界对线圈磁场的影响,据此建立了磁屏蔽边界条件下高均匀磁场线圈模型,优化了线圈参数。对所设计线圈的磁场均匀性进行了测试,表明该设计方法可以得到磁屏蔽边界条件下高均匀磁场线圈,可为发展微小型、高精度的核磁共振陀螺高均匀磁场线圈设计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风洞测力实验研究了平面形状(后掠角)对展长/根弦长之比为1.0的机翼的气动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后掠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展弦比机翼的气动特性,当模型后掠角Λ≤35°时,能增大模型的最大升力系数和失速迎角,推迟失速;当模型后掠角Λ=56°~64°时,能得到较好的升力曲线,改善机翼的失速特性。此外,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前缘背风面倒角与迎风面倒角相比,有效地提高了模型的最大升阻比和失速后的升力系数。  相似文献   

5.
李天  张利义 《飞机设计》1990,(4):17-27,51
通过对复合平面形状机翼的前缘后掠角及折点位置、融合体外形及双立尾不同方案的高速风洞试验选型研究,给出了适于超音速巡航、又具有良好的亚跨音速机动能力的气动布局方案的高速气动力特性,并与边条翼,近耦合鸭翼及三角翼布局方案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在保持高的亚跨音速升阻比的同时,复合平面形状机翼具有小的超音速阻力,可做为超音速巡航战斗机布局的一种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6.
徐明初  顾文英 《航空学报》1994,15(12):1411-1416
在内部Dirichiet边界条件的基础上,藉助于对奇异积分的解析微分,可用解析法计算偶强密度对机翼平面形状乡数的敏感性偏导致(建立一般敏感性方程所需)。机翼平面形状参数摄动后其偶强分布即可藉线性外推得出。从而,压力分布、升力和俯仰力矩系数即可快速确定。振动面元法与相应的低阶面无法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良好的准确度且使计算工作量大大减少(摄动外推所需CPU时间比相应的低阶面元法少两个量级)。  相似文献   

7.
采用工程梁理论对机翼结构进行估算,并结合气动力估算公式、飞行性能估算公式,构建了机翼平面形状优化系统。相比使用经验关系式估算重量的传统方法,考虑了短舱、起落架、燃油、自重载荷的影响,相对精确度较高。针对某宽体客机布局,展开考虑气动/结构重量的平面形状优化设计。采用若干几何特征对机翼平面形状进行参数化,通过气动力与结构重量耦合求解的方法,将气动特性与结构重量转化为飞机起飞总重这个设计目标,并使用遗传算法进行寻优。算例结果较原始构型起飞总重减少约174 kg,表明方法对飞机概念设计阶段快速确定机翼平面形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在微型飞机初始设计阶段进行机翼甲面形状选择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涡格法计算特定机翼平面形状的升阻特性、再结合多项式拟合和插值运算、利用等高线云图进行直观的对比显示进行机翼平而形状的选择。通过在微型飞机原理样机研制中的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磁悬挂天平系统的磁场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0.
借助Comsol软件数值模拟螺线管线圈的磁场强度分布和聚焦管内流场的分布状态,分析螺线管线圈磁场强度的分布规律及辅助磁场对磨料水射流的作用机理,获得使磨料水射流达到最佳聚焦效果的磁场强度。结果表明当励磁电流I=2.2A时,磨料射流束在喷嘴出口处获得最佳聚焦效果。观察比较施加磁场辅助前后喷嘴外部流场的分布状态,并利用振动及动态信号采集分析系统测量射流实际冲击力。测量试验表明,施加磁场辅助后,磨料水射流的有效直径变小,聚焦效果显著增强,原有的薄水雾层消失,射流冲击力随电流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捷变频磁控管的快速捷变特性取决于驱动电机的性能,要求电机功耗小、体积小、效率高,能实现高频稳幅直线振动.文章介绍了音圈直线电机、电磁开关式直线电机和电磁混合式直线电机等三种方案,通过对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分析,确定了音圈直线电机驱动方案,进行了电磁场仿真分析和电磁参数设计,进行了样机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音圈直线电机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且驱动力大,响应频率高,能够满足捷变频磁控管的驱动要求.  相似文献   

12.
磁射流抛光中磁场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一种新型抛光技术——磁射流抛光中磁场对磁流变液粘度的影响,设计了相适应的磁场形式,重点分析了铁磁喷嘴头部形状对磁场的影响,并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仿真了结构形状对磁场空间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From magnetic fields and coronal heating observed in flares, active regions, quiet regions, and coronal holes, we propose that exploding sheared core magnetic fields are the drivers of most of the dynamics and heating of the solar atmosphere, ranging from the largest and most powerful coronal mass ejections and flares, to the vigorous microflaring and coronal heating in active regions, to a multitude of fine-scale explosive events in the magnetic network, driving microflares, spicules, global coronal heating, and, consequently, the solar wind.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4.
磁悬浮反作用飞轮剩磁矩分析与补偿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乐韵  房建成  汤继强  王曦 《航空学报》2011,32(5):881-890
为对磁悬浮反作用飞轮的剩磁矩(RMM)进行分析及最小化设计,提出一种基于等效磁偶极子模型的剩磁矩计算方法.利用有限元仿真空间磁场分布,通过选取3个特征平面的磁场反推得到剩磁矩.对不同工作状态下飞轮样机剩磁矩的大小及变化范围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磁悬浮反作用飞轮剩磁矩优化设计方法及补偿方法.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磁轴...  相似文献   

15.
对车载中频高速同步发电机设计思路和设计特点进行阐述。根据设计思路和设计特点制造了试验样机,在制造过程中着重对磁极线圈的绑扎与固定、三相旋转整流器的内部结构做了改进。进行了电机性能的试验分析,对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验证,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这为同类电机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We briefly discuss the strong intermittent nature of the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observing that similarity between its statistical properties and the passive scalar ones exists, and may arise from different dynamical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17.
The interaction of a stellar magnetosphere with a thin accretion disk is considered. Specifically, I consider a model in which (1) the accretion disk is magnetically linked to the star over a large range of radii and (2) the magnetic diffusivity of the disk is sufficiently small that there is little slippage of field lines within the disk on the rotation time scale. In this case the magnetic energy built up as a result of differential rotation between the star and the disk is released in quasi-periodic reconnection events occuring in the magnetosphere (Aly and Kuijpers 1990). The radial transport of magnetic flux in such an accretion disk is considered. It is show that the magnetic flux distribution is stationary on the accretion time scale, provided the time average of the radial component of the field just above the disk vanishes. A simple model of the time-dependent structure of the magnetosphere is presented. It is shown that energy release in the magnetosphere must take place for (differential) rotation angles less than about 3 radians. The magnetic flux distribution in the disk depends on the precise value of the rotation angle.  相似文献   

18.
磁悬浮元件电感一致性是衡量其性能优劣的关键技术指标,本文通过对影响磁悬浮元件电感一致性的因素分析,从磁悬浮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性、精密绕线等方开展研究,总结出了提升磁悬浮元件精密绕线技术水平的关键工艺方法,提高了磁悬浮元件电感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原子磁力仪可分为标量磁力仪和矢量磁力仪两大类。标量磁力仪的测量结果与传感器的姿态无关,对平台的机动不敏感。矢量磁力仪能够获得更多的磁场信息,可以实现更精确的磁源定位。目前,共有7种三轴矢量原子磁力仪,测量方法分别为磁场扫描法、磁场旋转调制法、磁场轮流抵消法、磁场投影法、磁场交叉调制法、磁场分立调制法和自旋进动调制法。重点对上述7种三轴矢量原子磁力仪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核磁共振陀螺仪中,泵浦光频率和功率参量会对陀螺性能产生重要影响。研究了泵浦光功率对核磁共振陀螺仪零位的影响,阐明了不同谱线加宽条件下泵浦光功率稳定性与核磁共振陀螺仪零偏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泵浦光功率改变0.7‰,陀螺零位变化0.41(°)/s,且缓冲气体压强增大可以减小泵浦光功率对零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