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勰“深识鉴奥”的理论,阐发出读者阅读过程之始,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条件,构成特定的内在心理定势的重要性。“深识”是指存在于读者内心的,感性与理性、经验与体验、灵性与悟性、生理与心理等多因素、多层面的有机综合的整体心理结构,以及在实践中持续深积厚累所形成的欣赏主体必须具备的感觉、辨识、知解和穿透欣赏对象的审美接受能力。“鉴奥”正是上述审美主体心理定势所凝聚的复合的接受能力的实践与结果。“深识鉴奥”的运用也显然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反复出入、不断深化的过程、是读者内心感性之识和理性之识,两个不可或缺的心理层面双向流动,逐渐达到和谐统一的欣赏活动。  相似文献   

2.
阅读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阅读过程必须能够满足读者的审美诉求。“文章学”阅读教学立足于审美,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美施教 完善人格——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人文科学范畴,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两条交融互蕴的切线,实现了一种“寓教于美”的功效,从而最大限度地完善着人格。  相似文献   

4.
罗涛 《成飞科技》2004,(2):38-43
通过对“寓教于乐”观点及其内涵的分析,指出“寓教于乐”是一种在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艺术,是情感教学中的一条主要原则,其实质就是要满足学生求知、成功、审美的需要。本文还从理论的角度剖析了“寓教于乐”的功效,论述了设计“寓教于乐”教学方法应遵循学生主体性、教育艺术性、教育情感性、教育创造性等原则,提出了实施“寓教于乐”的一些具体方法以及避免走入认识片面性及做法单一性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形”在格式塔心理学中,既不是指一般人所说的外物的形状,也不是指一般艺术理论中笼统制的形式,而是由知觉活动组成的经验中的整体。对“形”的知觉心理在艺术形式建构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在艺术批评和审美教育中深具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影响散文节奏的几个主要要素,例如对比、短句、重音,以及逗号等,并从美学角度对散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从艺术哲学的角度探讨苏轼文学散文的价值。指出苏轼文学散文的基调是弹奏出了儒家博大而深邃的人文精神;其主调是歌颂儒家积极的参与意识和入世态度以及百折不回的探索精神;其主旋律是展示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复杂心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其艺术哲学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现实世界向理想境界的升华;而表现手法的丰富性是苏轼文学散文十分突出的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探索了文学与音乐的亲缘关系,分析了散文语言音乐美的形成因素和实现途径,并指出语言音乐美对散文创作和写作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山水游记是文学中一枝娇艳的奇葩,是旅游业的重要“软件”,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逐流溯源,有必要理清我国古代山水游记的发展脉络。本文认为它的发展有四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山水游记的形成阶段;唐代是定型阶段;宋代是繁荣兴盛阶段;明清是群星璀璨,成就辉煌阶段。本文对古代山水游记的艺术成就做了粗略的总结,于今世之山水游记的写作亦可做为借鉴。山水游记散文滥觞于东汉,形成于魏晋,至今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文学发展道路上,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也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本文试循其踪迹,粗陈梗概。  相似文献   

10.
陈其元的《庸闲斋笔记》,是以散文方式搜摭故事,广纪见闻的笔记小品,内容相当繁杂,上至先世轶事,次及游宦所闻,下逮诙谐游戏之类,纷纶丛胜,无所不登,姑且称其为“笔记小说”。本文对陈其元的家世、生平、创作思想及《庸闲斋笔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做了较为翔实而公允的考证与评价,敬请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一直以来,张爱玲以一种与“五四”启蒙叙事以及四十年代救亡叙事截然对立的姿态独立于世。在她的笔下,文学从来没有被赋予鼓励人生,指导人生,改造人生的启蒙重任。尽管在四十年代的前几年,“五四”作家的启蒙意识已被浓缩为强烈的政治意识与战争意识,但张爱玲对这一切采取的依然是一种回避的态度。她的作品中,没有革命也没战争,有的只是世俗生活的琐碎与无奈,而苍凉美感的确立,无疑又是张爱玲对新文学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审美基调的另一背弃。  相似文献   

12.
飘逸之美     
“飘逸之美”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最高审美尺度和标准,要求表现艺术作品中的“味外之味”,强调艺术家个人高洁与超脱的品质。画家丁立人的彩墨画就属于“逸格”一路。他的作品得之自然,又不拘于形式,笔墨简要,又意趣皆足,看似清简的笔墨,却揭示出画家拥  相似文献   

13.
张译 《国际航空》2008,(4):64-64
出于减少航电成本的考虑,美国的航空公司希望FAA改变它所提议的ADS-B的一些要求。美国的航空公司和机场并不反对ADS-B的应用,但美国航空运输协会(ATA)却认为其成员在2020年前装备ADS-B会带来大量预付费用,FAA估计,美国全行业ADS-B的装备投入估计多达74亿美元,但航空公司认为,FAA要求2020年前安装ADS-B的“发出”和“接收”功能并不同步(所谓“发出”功能是一架飞机周期性地向地面空管和其他飞机广播其位置、速度和其他数据,但只有装备了ADS—B“接收”功能的飞机才能直接接收来自其他飞机的信号,然后其驾驶员才能在显示器上看到其附近装有ADS-B飞机的所在位置),因而,在FAA确定要求装备ADS-B“接收”功能之前,ATA不赞成其成员先装ADS-B“发出”功能。  相似文献   

14.
管理学诞生百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价值日益突显。早期泰勒的“科学管理”是产生于机器大工业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其基本信条是工人如牛马,效率高于一切,管理就是监控。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管理学开始关注“人”,其中,人事管理学派主张在管理中“善待”其雇员,但其追求的最高境界只是雇主与雇员利益关系的整合。20世纪中后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人力资源,特别是知识工人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战略性要素,于是,以“战略性激励”为核心理念的人力资源管理学逐渐成为管理学主流,但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是要求从战略高度将人作为资财(资源、资产、资本)来运营。21世纪的管理要进一步超越人力资源管理,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总体上、动态上、“人本”精神层面去挖掘员工的“群体精神创造力”。这在本质上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是以审美活动为中介,积极塑造人格的特定教育活动,方法上不同于德育与智育。注重审美教育中的情感性和形象性,强调审美情感和理智感、道德感相统一的教育方法,不仅符合审美教育的规律,而且是孔子教育哲学中审美教育实践的一大特色。探析这一特色无疑会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改革乃至教育目的、过程和实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继复合材料之后,科学家们又把目光聚焦到了“超材料”(metamaterials)上。从“完美透镜”到“隐身斗篷”,纳米“超材料”展现了其独有的特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前,俄罗斯正在研制可重复使用返回式火箭级的不载人运载火箭“安加拉”的同时,还在对“质子”号火箭进行现代化改进,以便提高其运载能力,此外,俄罗斯还在与西方伙伴合作改进和推销“联盟”号火箭  相似文献   

18.
还管理学以本来面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管理学的科学性并非是管理学固有的特征,管理的实践性、伦理性和艺术性才是管理理论所固有的本质特征。管理学最早的学术形式是一种与伦理学相联系的艺术学。现代管理学的科学性特征是近代科学的发展与应用而促成的,其“科学性”有余而“艺术性”不足的现状,已不能满足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要使管理学健康地发展,就必须促成其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培育“爱”的管理:“爱”即“责任”。  相似文献   

19.
堪称北宋作家之冠的苏轼,以其二千七百余首诗,近三百首词和卷帙浩繁的散文,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以他一生的政治活动、行勾方式,对我们民族性格与民族心理的形成也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但论者往往以一个“杂”字将其盖棺定论。对“杂”字的解释,有的贬斥过多,有欠公允;有的则含糊不清,褒贬不明。笔者认为,对苏轼这样的封建政治家、古代正直的知识分子、著名文学家给以公允评价,对弘扬民族文化,批判地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大有裨益。本文对苏轼的人品及文品提出了若干尽管不成熟但却明确的见解,希望得到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20.
王弼的“贵无”思想是玄学中的经典之论。玄学的基本特点是整合儒道。王弼首先将《周易》中的“言不尽意”与《庄子》中的“得意忘言”天才地结合起来,为自己重新解释经典开辟了路径。王弼又将儒学与道家中具有不同内涵的概念一“道”,解释为“无”,从而将儒道二家思想都统领于自己“无”的范畴之下。王弼的“无”是世界本体的代名词,取其“无不由也”及“无形不可体”之意。王弼认为“无”是“有”的根本,因而强调“贵无”。“贵无”论是当时的一种时代思潮,而王弼个人经典性地诠释了这种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