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菁 《国际太空》2014,(12):75-75
2014年11月4日,第二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大观国际召开,论坛由中国航天工业科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主办,以"一带一路·航天国际化新思维"为主题。  相似文献   

2.
正5月30日,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和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在北京共同举办"第三届中国卫星全球服务国际合作商洽会暨微小卫星商业化论坛"。来自国内外航天企业、科研机构、国际组织、外国驻华机构、商协会"、一带一路"支点城市及泛区域的代表等300余人出席会议。今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大会以"共享天基丝绸之路,中国卫星全球服务"为主题,围绕商业航天与国  相似文献   

3.
<正>11月4日,第二届航天国际化发司长欧晓理等20位专家与智库学者受展论坛在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总部北京邀做了主旨演讲,300多位嘉宾共商大观国际举行,论坛以"一带一路,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天基航天国际化新思维"为主题,在全面丝路"的战略构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一带一路"是中国版的全球互联绸之路背景下,国家发改委西部司副互通战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12月22日,第三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大观国际召开,本届论坛以"开放、创新、融合,共建天基丝路"为主题,继上届论坛提出"天基丝路"构想后,就其实践和未来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相关政府与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外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智库协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航天业界及企业等260余人参会。近年来,伴随我国航天事业迅猛发展,航天国际合作取得了多项成果。截  相似文献   

5.
选择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目标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人类载人航天 40余年的历程 ,出现过一些弯路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的是如何合理选择各自的发展目标。发展载人航天的目标大致可有6项 :开发利用空间微重力环境物质资源 ,开发利用空间轨道能源资源 ,开发利用月球能源资源 ,发展天基航天利用空间位置资源 ,在月球上扩大人类生存空间 ,在火星上扩大人类生存空间。文章系统分析了国际上现有载人航天工程的经验和教训 ,认为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 ,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目标应重点考虑开发利用空间微重力环境物质资源和发展天基航天。  相似文献   

6.
徐菁 《国际太空》2011,(10):49-F0003
2011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5周年,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重要的时刻,10月10日以"幸好航天有了你"为主题的钱学森与中国航天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7.
正北斗系统、火星探测、载人登月、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9月18日,2020年中国航天大会开幕式结束后,作为中国航天大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深的核心活动,主论坛邀请15位专家和领导作特邀和主旨报告,共同研讨我国航天发展战略布局、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海上丝绸之路"空间信息产业发展、全球航天与开放合作等热点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2015年12月22日,第三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开放、创新、融合,共建天基丝路”。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2月5日,由中国航天工业科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五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郭昭平主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际业务部部长胡忠民在会上致辞。政府相关部门、国内外智库、航天业界和新兴企业代表等300余人齐聚北京,共话商业航天发展新举措,共享发展新机遇。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开放发展新格局"的主题报告中谈到,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发展机遇,中国航天还将以更深层次的航天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0.
东方星  李虹 《国际太空》2013,(11):67-67
2013年10月11日,由中国航天工业科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主办的首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大观国际开坛。该论坛引起相关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科研院所、产业机构等各方关注,逾150人与会。本届论坛以"把握机遇、集智汇策,助力航天国际化发展"为主题,设置与航天国际化发展有关的形势与战略、交流与合作、途径与模式三项议题。论坛从大国格局、多边合作、国际竞争态势等战略层面,结合载  相似文献   

11.
正为推进航天学术交流与研讨、繁荣学术思想、引领学科发展、促进航天技术发展与创新,中国宇航学会将于2018年4月23-24日在哈尔滨组织召开"首届中国航天大会暨第三届中国航天高峰论坛"(原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法学会学术年会)。大会将结合"4·24"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活动,通过"大会报告+专业论坛+主题交流"的全新模式,充分发挥学会各分支机构的专业优势,逐步向国际化、规模化、一体化方向进军,最终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航天领域品牌大会。  相似文献   

12.
正商业航天时代,卫星应用和服务贸易将引领航天经济创新发展,形成新的资源、新的市场、新的业态、新的生活方式。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和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利用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召开的机会,于5月3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第三届中国卫星全球服务国际合作商洽会"。诚挚地邀请您出席本届会议,共同推动商业航天国际合作。本届会议主题为"共享天基丝绸之路,中国卫星全球服务",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2月30日,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简称航天战略院)召开了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会上,我国航天领域首部蓝皮书——《中国航天发展蓝皮书(2015)》(简称蓝皮书)正式发布。蓝皮书是中国工程院立项支持、航天战略院与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实施的重点项目,旨在打造面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的双年度学术报告,定期解读中国航天重大活动和贡献,以达到"传播航天声音、讲好航  相似文献   

14.
葛玉君 《国际太空》2014,(10):27-31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作为国内最具实力的小卫星研制企业,在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成功研制发射包括出口型号在内的近50颗各类卫星,为推动我国有关航天发展规划的落实,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相关领域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中国航天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公司积极落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制定的"走出去"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上市企业资源优势,系统总结工程研制经验,以遥感卫星出口为突破点。  相似文献   

15.
正为中国航天事业服务中国航天基金会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基本宗旨是为中国航天事业服务:奖励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有功人员;资助航天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支持航天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支持与国外航天界有关组织建立友好往来与合作;开展航天科普教育,提高全民航天意识,促进航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每五年发布一次的中国航天白皮书,是国内外了解中国航天领域政策方针、已有成就和未来规划的重要渠道.今年也不例外,但与以往相比,1 月28日发布的《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有着特别的意义. 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国,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天强国.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还需要在很多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和突破.  相似文献   

17.
<正>2023年是世界航天发展历史上创造新纪录的一年。在美国、中国航天的带动下,全球航天活动高位高速推进,全年共完成223次航天发射,合计发射航天器2945个,创造了运载火箭发射次数和航天器年度发射数量的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8.
正新闻:1月14日,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披露,湖北省最大商业卫星公司——航天科工行云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17年底在武汉注册成立。该公司将打造我国首个天基物联网。解读:行云公司的来头其实不小,它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五云一车"商业布局的"五朵云"之一。目前,行云公司正实施"行云工程",计划分三个阶段研制和发射80颗小卫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4月24日,是我国首个中国航天日。为纪念这一历史时刻,拉近与航天邮迷间的距离,航天日当天,天津航天集邮协会联合天津市集邮公司、集邮协会在五院天津基地举办了"国家名片上的航天记忆——中国梦、航天情主题邮展"并举行了天津航天集邮协会成立纪念封和中国航天日设立纪念封的发行仪式。天津市邮政局、集邮公司的相关领导和众多邮迷参加了活动。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航天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目前正力争将航天大国建设成航天强国。但是,国家层面重视程度不够,对私营企业限制过多,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制约着我国航天商业化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中国航天商业化现状,比较美国和欧洲航天商业化的发展,为我国航天商业化之路和相关法律政策提出相应的对策,助力实现"航天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