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A值及A准则     
俄ЦАГИ在地面飞行模拟试验和飞行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频域最佳C*响应操纵灵敏度——A值的概念,并找出了驾驶杆特性(pχ)和静态操纵灵敏度(pny、χny)最佳值与A值的表达式,以及它们偏离最佳值时飞行品质评分(PR)与人机耦合振荡(PIO)评分(PIOR)随相对偏离量的关系曲线。 A 将此关系曲线用于预测评估人感系统相关参数对PIO趋势的影响,称之为A准则。本文从应用的角度详细地进行了计算公式的推导,讨论了准则在推导过程中所采用的假设和其适用情况,重新整理和校核了计算步骤和算例,以便于我国航空界使用。  相似文献   

2.
《航空科学技术》2006,(6):38-38
空中客车公司计划开展一系列新的尾涡相遇(wake vortex-encounter)飞行试验,以说服国际民航组织(ICAO)放宽 A380客机进场推荐飞机间距。空客坚持称,像 A32O 这样的中等飞机进场时在 A380后保持13km 距离可安全飞行,但 ICAO 最近实施的准则推荐间距为14.8km。今年初,空客使用一架 A380、747、777、A340-600和 A318进行了180h的尾涡相遇飞行试验。结果成功使 ICAO 同意 A380可保留使用9265m 的巡航标准间距。  相似文献   

3.
张正国 《国际航空》2011,(9):16-16,18,19
A380即将交付南航,8月25日,空客中国如开了A380产品说明会,介绍了A380目前的整体运营情况以及南航A380的准备情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当前多起BFGoodrich-MESSIEER公司A340碳/碳刹车组件的不正常损伤现象,通过对实际工作环境和刹车组件的受力情况分析,结合DUNLOP公司对其B757碳/碳刹车组件的改进,提出了该种刹车组件可能存在的设计缺陷和改进建议,以及在维修、使用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5.
详细介绍了S-92A直升机状态与使用监测系统机载部分:综合机械诊断式状态与使用监测系统、轴承监测单元、数据传递单元、维护数据库处理器的有关情况.总结了S-92A直升机状态与使用监测系统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6.
9月25日,空客在北京航展上宣布推出更加适合于短程(国内及区域)航线使用的A330-300飞机,得到了业界广泛的反响。之后,空客公司进一步确定了产品细节,并正式确定该产品名称为A330区域型。10月21日,空客在北京举行了A330区域型产品介绍会,详细介绍了这款飞机的推出原因、新特点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彼尔姆发动机设计局的PS—90A发动机装在一架俄民航局的伊尔一96—300飞机上,到去年11月末已使用6000小时,这是俄罗斯民用发动机使用可靠性方面的一大突破。据称,该发动机即将从飞机上拆下来进行检查,这是前苏联年代正常实施的一项程序。俄设计师将进一步提高该发动机的使用寿命。PS—90A的使用间隔从1997年初的2500小时增加到6000小时,是彼尔姆设计局与西方发动机制造商合作进行改进的结果。其他几台PS一90A也将使用6000小时,而且将进行规定的安全检查和孔探仪检查以便继续使用。PS-90A使用超6000小时…  相似文献   

8.
虽然替代A320的新一代客机的使用时间未定,但是空客的工程人员表示,他们和德国慕尼黑的航空思想库(鲍豪士-劳德)一直在联合探讨新飞机的创新设计,并正在称之为A30X的项目下确定飞机将会使用哪些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在NASA德里登飞行研究中心把大迎角飞行对飞机进气道气动力特性影响的研究作为NASA的大迎角技术计划的一部分。高配置的F/A—18A大迎角研究机用于这项研究。新设计的进气道总压耙装在右侧F404—GE—400发动机的前面以测量进气道恢复和畸变的特性。目标包括:(1)确定在稳定大迎角状态下的进气道总压特性:(2)如果进气道畸变在快速的迎角机动与相应的稳定气动力状态之间明显不同,则进行评定;(3)评估飞机偏离期间的进气道特性;(4)为开发和检验计算流体动力学准则提供数据;(5)使用四种方法与一种参考方法进行比较来计算发动机气流。本文描述了从此项研究中取得的结果。严格证实这些数据和相关的数据库以作为了解大迎角时进气道特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TB2-117A发动机为米-8直升机动力装置,长期以来发动机寿命仅计算实际使用小时数,而不计算日历时限,这给飞行安全带来故障患且不符合适航条令,本文以我国进口米-8飞机长期领域先使用数据及故障分析为基础,通过理论推导与计算,确定了一个安全可靠的日历时限。  相似文献   

11.
A set of systems for labor standard computer-aided design is described, namely, initial developments, advance and state-of-the art.  相似文献   

12.
基于功率保持的辅助动力装置引气性能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带负载压气机辅助动力装置(APU)为对象,分析了其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针对目前工程上常用的APU引气性能计算模型的不足,建立了基于APU与空气涡轮匹配的总体性能数学模型和负载压气机变几何部件特性插值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APU功率调节规律,获得了轴功率负载、APU涡轮前温度、排气温度与负载压气机进口导叶角度之间的匹配关系,进而实现了APU全包线内和全工况下的引气性能计算。利用GTCP131-9A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引气流量计算误差小于3%,引气压力计算误差小于4%;功率保持下的APU涡轮前温度限制值仅与轴功率负载大小有关,与进气温度无关。研究结论对于带负载压气机APU总体性能计算和调节规律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DFR_τ和其他疲劳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利用受拉光滑试件疲劳试验数据、根据强度理论并考虑擦伤影响来确定DFR_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飞行条件下对某型涡扇发动机端部厚度分别为1.0mm和1.5mm的分流环静压和变形量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得到了不同飞行高度、速度条件下,分流环内外壁面静压值以及分流环的变形量.结果表明:飞机在发动机全加力状态飞行时急收油门过程中,分流环内外壁面静压差值会产生急增,差值增量随飞行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分流环厚度越小,增量越大;分流环内外壁面压差是导致分流环变形的主要原因,并给出了该型分流环变形量随压差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Gerber模型的DFR法与结构细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基于Goodman模型估算结构细节疲劳额定强度(DFR)的方法偏于保守,不够经济.本工作推导基于Gerber模型的DFR值D(应力比R=0.06)的计算公式,引入细节效应系数以考虑多细节对置信度系数和D估算结果的影响;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发现:基于Gerber模型的D的估算方法能够较大程度地发挥材料的潜能,降低研发成本.利用构件细节额定值系数法,通过单个细节结构的D估算了含多个细节的结构的D.估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基于Gerber模型的DFR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程超  汪久根 《航空动力学报》2015,30(11):2810-2816
建立了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用免疫优化算法,分别以额定动载荷、额定静载荷和两者的加权和为目标函数进行轴承结构的优化设计.设计变量包括每列的钢球数、钢球直径、内滚道沟曲率半径系数、外滚道沟曲率半径系数和轴承节圆直径.并对比分析了遗传算法与免疫算法的优化结果.免疫算法可以有效实现优化设计,与轴承手册标准值相比,优化后的3210和3218轴承的额定动载荷和额定静载荷都提高了6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我国企业债券发展时间短,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不完善是一个重要方面.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借鉴美国发展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经验,进而提出规范发展我国企业债券信用评级问题的五点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机队相继萌生疲劳裂纹的间隔比q小于1的假设下,建立了一种修正的DTR计算模型,并用算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修正DTR计算模型与原DTR计算模型的DTR计算值相对差随疲劳裂纹萌生条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相继裂纹萌生间隔比的增加,两种计算模型的DTR计算值相对差减小。  相似文献   

19.
 分析微型热敏传感器测量原理并针对其典型器件结构的热平衡模型,提出以微型热敏传感器器件各部分热耗散功率和器件信噪比系数为主要器件结构设计的结构仿真计算目标。然后,结合微型热敏传感器衬底空腔结构对器件性能影响较大的特点,分析计算衬底结构没有空腔、有空气腔和有真空腔3种情况下的器件各部分热耗散功率,验证了有真空腔的衬底结构信噪比系数最高。最后,以实际微细加工工艺条件为基础,计算分析衬底真空腔深度在2 μm,4 μm和6 μm 3种条件下的器件信噪比系数,完成对微型热敏传感器器件结构尺寸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0.
DFR法在结构疲劳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细节疲劳额定值(DFR)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将有限元分析与疲劳分析进行关联,编写基于有限元分析的DFR法分析软件(FEM-DFR),对试验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与试验对比吻合较好,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针对疲劳优化周期长和效率低的问题,开发了集成Patran/Nastran、FEM-DFR和iSIGHT的疲劳优化平台,在此平台上完成了某型飞机作动筒支座细节的优化,该平台数据传输流畅、操作效率高、优化质量好,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