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RDX-CMDB推进剂铅-铜-炭催化燃速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RDX在平台催化中的作用,认为RDX对平台催化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据此提出RDX-CMDB推进剂平台催化燃速模型。导出的燃速公式能够定量地描述平台燃烧现象的各个阶段,在MTW-1推进剂基础配方的应用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小平10%。  相似文献   

2.
HEDM-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的理论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建立不久的双基系平台推进燃烧模型,对几种HEDM加入平台推进剂后的燃烧性能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在所计算的几种HEDM中,HNHAA最有利于提高燃速;CL-20最有利于降低燃速压力指数;CL-20作为平台推进剂的高能填料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3.
HEDM-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的理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建立不久的双基系平台推进燃烧模型,对几种HEDM加入平台推进剂后的燃烧性能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在所计算的几种HEDM中,HNHAA最有利于提高燃烧;CL20报有利于降低燃烧压力指数;CL-20作为平台推进剂的高能填实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4.
杨涛  金志明 《推进技术》1994,15(6):75-82
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描述多孔固体推进剂中燃烧转爆轰过程的一维反应两相流模型。用Mac Corcmak有限差分格式和自适应网格技术数值求解了控制方程。数值结果表明,在燃烧转爆轰的各个阶段,颗粒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动态压缩,压缩波和燃烧波的相互作用是燃烧向爆轰转变的内在原因。数值预测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有相当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改性双基推进剂催化特征燃烧现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宁飞  汪亮 《推进技术》1999,20(6):87-91
采用П形微热偶、铜台熄火、扫描电镜、单幅火焰照相等技术, 研究了改性双基推进剂催化燃烧特征,用以催化剂为中心的气泡理论,解释了催化剂产生超速燃烧的机理。发现催化燃烧推进剂燃烧表面不均匀,高压下泡沫区比低压下细密而长,泡沫区的物质为未燃烧推进剂;更高压力下泡沫区的消失导致平台燃烧区的出现等现象。还提出了均质推进剂固相多反应机理, 并指出压力不同固相反应机理基本相同, 但固相放热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6.
RDX-CMDB推进剂铅-铜-炭催化燃速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RDX在平台催化中的作用,认为RDX对平台催化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据此提出了RDX-CMDB推进剂平台催化燃速模型。导出的燃速公式能够定量地描述平台燃烧现象的各个阶段。在MTW-1推进剂基础配方的应用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7.
通过X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镜对推进剂和过氯酸铵-粘合剂的多层夹心件之熄火样品的观察,研究了在复合推进剂的燃烧中,压强和添加剂CaCO_3对过氯酸铵被熔化粘合剂覆盖的面积分数(γ)和过氯酸铵的凝相反应分数(G)的影响。在作者已提出的“两区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新的“统一模型”(UM)。该“统一模型”是一个进一步考虑了熔化粘合剂的覆盖,在覆盖下存在反向气化和受燃速调节剂(例如CaCO_3)控制的凝相反应的理论模型。为了计及过氯酸铵颗粒尺寸的分布,像PEM模型一样,统计的方法也被引入了本模型。本模型不仅能用来分析初温、过氯酸铵颗粒尺寸及其分布对燃烧特性的影响,而且可以用来解释平台、麦撤和常规的燃烧特性。同时,本模型还能够成为研究包括负压力指数在内之固体复合推进剂的侵蚀燃烧与燃烧不稳定性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赵文涛  周进 《推进技术》1995,16(2):11-16
通过一个简化的物理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液体火简发动机的不稳定燃烧现象,验证了该模型及分析方法的简捷和有效性,描述发动机燃烧室内气相流动过气液两控制方程是非稳准一维欧拉方程组,液相则用拉格朗日方法描述,方程组中的源项反映了气液两相耦合及液雾蒸发燃烧的影响。针对不稳定燃烧的机理,考察了压力脉动随着时间的推进对声学扰动的敏感性,计算格式采用两步积分的预测校正法进行迭代求解。  相似文献   

9.
含消焰剂硝胺推进剂燃烧性能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包覆预处理和直接进行燃速调节两种方法 ,消除消焰剂对硝胺改性双基推进剂平台燃烧的破坏作用。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推进剂熄火表面 ,初步探讨了消焰剂影响平台燃烧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均改善含消焰剂螺压硝胺推进剂的燃烧性能。对于完全破坏平台效应的消焰剂 ,包覆的方法可使推进剂的燃速压力指数由 0 .79下降到 0 .35,但并不能完全恢复被消焰剂破坏了的平台现象 ;对于影响平台燃烧较小的消焰剂 ,通过在推进剂中增加炭黑的含量 ,不但恢复了被消焰剂破坏了的平台燃烧效应 ,而且 ,使推进剂的平台燃烧性能优于不含消焰剂的基础配方。消焰剂对平台燃烧的破坏 ,与推进剂燃烧表面炭骨架被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10.
二元稀土组合物对双基推进剂燃烧催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镧(铈)/铜盐、镧/铅盐、镧/铈组合物及镧/铈焙烧复合物对双基推进剂燃烧的催化作用,发现铜盐对稀土化合物的平台催化作用的改善有利,铅盐使稀土化合物的平台催化范围向高压区移动。镧/铈组(复)合物的燃烧催化作用与镧/铈比例密切相关,且使双基推进剂产生2个以上的平台燃烧区。稀土/铜盐对双基推进剂红外透过率的贡献高于其它二元稀土组合物。  相似文献   

11.
丁羟平台推进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丁羟平台推进剂研究结果,使用新型燃速添加剂EM_(503)和组合添加剂EMT,可使燃速为7mm/s,5mm/s左右的丁羟推进剂得到良好的平台效应,本文还对平台效应的机理作了简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降低超高燃速推进剂表观燃速压力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超高燃速推进剂(UHBRP)燃速压力曲线的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降低UHBRP表观燃速压力指数的技术途径。实验上采取密度梯度的方法制造药柱,用大容量密闭爆发器测定了密度梯度药柱的燃速,得到了几乎平台型的燃速压力曲线。达到降低UHBRP表观燃速压力指数的目的,数据重复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含能添加剂DNP对无烟推进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燮铨  杨武权  李上文 《推进技术》1989,10(6):52-58,73
本文介绍了含能添加剂二硝基哌嗪(DNP)在无烟推进剂中应用的情况.指出,与RDX相比它具有压力指数小(出现平台和麦沙燃烧)、平台压力区宽的优良燃烧特性.也对DNP含量、RDX/DNP含量比、催化剂品种及含量等因素对配方能量、压力指数、燃速、烟雾和物理化学安定性等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得出必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马庆云  李玉平 《推进技术》1989,10(3):60-63,86,87
本文用转鼓照相法在2~30MPa之间研究了硝棉铅对双基推进剂的平台燃烧催化作用.实验指出:硝棉铅能使双基推进剂在10MPa附近出现平台燃烧效应,燃速压力指数可降到0.0801,当用含铅量相同的硝棉铅作催化剂时,推进剂中的硝棉铅含量增加,平台区燃速增加,压力指数下降;反之,燃速下降,压力指数升高.保持推进剂中的含铅量不变,改用不同含铅量的硝棉铅作催化剂时,发现含铅量为10%左右的硝棉铅对双基推进剂的平台燃烧催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RDX-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的调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燮铨  张蕊娥  李上文 《推进技术》1989,10(3):64-69,29,87
调节燃速和降低压力指数是RDX-CMDB推进剂性能改善的技术关键之一.用同一种有机铅、铜盐催化剂对实测比冲为2000~2200N·s/kg的四种双基及RDX-CMDB推进剂进行试验研究表明:铅-铜-炭黑三种燃烧催化剂组合使用也可在RDX-CMDB无烟推进剂中获得良好的平台或麦沙效应.这里炭黑的加入起了关键作用,可用燃烧催化的铅-碳理论作进一步的解释.所述的铅、铜催化剂与四种碳黑搭配,可使所研究的四种推进剂燃速在14~29mm/s范围内调节.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新型含能材料二硝酰胺胺(ADN)的热分解特性和燃烧特性,提出ADN燃烧初期热分解反应的假说,建立了由化学结构特征计算ADN及其混合物燃速公式,并计算了ADN和配比不同的ADN混合物的燃速特征,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十分一致。从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的层次分析了ADN单质燃烧出现平台燃烧现象的原因,认为ADN热分解过程中,中间产物NH4NO3的形成和消失在平台(麦撒)燃烧中起着关键作用,预测了ADN提高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新型含能材料二硝酰胺铵(ADN)的热分解特性和燃烧特性,提出ADN燃烧初期热分解反应的假说,建立了由化学结构特征计算ADN及其混合物燃速公式,并计算了ADN和配比不同的ADN混合物的燃速特征。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十分一致。从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的层次分析了ADN单质燃烧出现平台燃烧现象的原因,认为ADN热分解过程中,中间产物NH4NO3的形成和消失在平台(麦撒)燃烧中起着关键作用。预测了ADN提高固体推进剂燃速和降低燃速压力指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含EM503的PU复合麦撒推进剂,它在4.90~9.66MPa压强范围内产生麦撒燃烧。其麦撒区压强指数为-0.29。从目前报道看来,这是我国第二种复合麦撒推进剂,也是首次在中燃速(约7.2~7.9mm/s)下获得的复合麦撒推进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