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肯尼斯·阿诺德看到碟形物体在天空中飞行,并最早在世界上提出不明飞行物(UFO)的问题以来,几十年间人类对UFO探索和研究的进程一直都十分缓慢而且步履蹒跚。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UFO的认识还仅仅局限于目击资料的占有,迄今仍处于无任何实质性进展的研究阶段所致;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人们对UFO的存在是否属于虚无飘渺之争论的影响。但我们必须看到,UFO现象及其研究,反映了人类文化心理的一个侧面,即对自身命运的关切和探究。因而不论结果如何,就UFO探索的本质而言,其研究过程仍然是具有丰富意义的。多少世纪以来,人类一直不懈地探索着…  相似文献   

2.
关于 UFO的来历 (成因 )问题,单一坚持“自然现象说”或“外星文明说”都失之偏颇。其实两者都有一部分 UFO例证。让我们都以事实为依据来说话。本文拟从四个层次展开讨论,阐述笔者的观点,求教于各位 UFO研究者。 真的 UFO现象确有其事  人们用视觉感知可见光频率范围内反映出来的客观东西 (包括借助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 ),但凡见到的就说它存在 (注:未看见的并非一定不存在! ),这是极普通的常识。俗话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不包括魔术之类的人为假象和海市蜃楼等自然幻影)。据此道理,全球各地反复多次…  相似文献   

3.
我是美国《科学探索杂志》(JSE)的主编伯哈德海兹·弗·德。该杂志是一个评论性和研究性的刊物,其内容是刊载一些学者的有关奇异现象的调查研究性文章,而这些奇异现象往往还不被目前科学界所接受。UFO现象就属于该杂志的研究刊载范畴,或者更确切地说,UFO现象还处在目前主流科学的研究范畴之外。有没有可能改变这种状况呢?我现在仅借此篇文章对这一问题提供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并希望能在UFO研究者和支持者之间形成一种共识。我自己并非一名UFO研究者,但作为这一非常规性杂志的主编,我已经编辑报道了许多有关UFO的信息并…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不断目击到空中的不明飞行物.由于它的奇异性和高科技飞行特征,一直以来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探究兴趣.一些人相信UFO的存在;一些人对UFO是否为真持怀疑或否定态度;更多人因没有兴趣或无暇顾及而不置可否,这很正常.根据可靠的目击报告,我们可以肯定有真的UFO的存在,但肯定存在UFO现象和肯定UFO可能来自天外,这是两个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UFO随想曲     
UFO这一科学之谜,千奇百怪,众说纷纭,传说和报道延续了两个世纪,波及世界各地.它们或飞行于原野,或高悬于空中,或飘忽于海上,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最近,又公开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太空航行中拍摄的录像,用活生生的事实证明了UFO的客观存在.这就更增加了我们的困惑,UFO到底是什么?如果说是“天外来客”,他们来自何方?这些不速之客,始终笼罩着神秘面纱,显然与他们不远千万里造访地球的初衷自相矛盾.科学是历来既承认现象又追究本质的,探求UFO的本质正是本文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现在,一提起地外文明与U-FO,就会有人提出种种置疑,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用现在的科学理论无法解释不明飞行物现象,所以这些人就有了否定地外文明与UFO的依据。然而,笔者认为,正是因为这种观点,才使人们错误地认识地外文明与U-FO存在的可能性。倘若依照现有的科技程度来衡量地外文明与UFO的科技水平,那必然对地外  相似文献   

7.
就UFO而言,2003年是相对平淡的一年。这不仅特指中国,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2003年也并没有发生特别轰动的事件。尽管如此,这一年人们对不明现象的关注程度仍没有降低。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人们还是在执著地仰望着天空。至于他们眼中的“UFO”,究竟是真是假,还有待研究者的发掘。但是2003年对中国UFO界来说,非常可喜的一点是,我们国家的正统科学研究者们,终于对普通人的这类发现,不再仅仅只是偏见和嘲笑。他们放下架子,耐心地告诉人们:原来一切也有可能有科学的解释。综观2003年全年曝光的不明飞行物目击案,其中80%以上的案例都有相关专…  相似文献   

8.
程路山 《飞碟探索》2007,(10):38-39
把相对论仅看成是新引力理论是不够的。归根结底,相对论属于时空科学。爱因斯坦的不朽贡献之一,就在于发现了时空是可变的、运动的。但时空更为神奇的属性还深藏在人们的思想之外。如果可以认定UFO属于智慧文明的产物,那么它就应该同时属于与时空深层次属性相融合的结晶;换名话说,探索UFO之谜的本质就是探索时空之谜。  相似文献   

9.
正因为有了UFO,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生气,也更加有希望。《飞碟探索》已经创办25周年了,这意味着中国进行UFO研究的历史也已经经历四分之一个世纪了。回顾世界近60年、中国25年的UFO研究历程,可以自豪地说,UFO探索与研究正处在一个新起点。UFO研究事业是人类迄今  相似文献   

10.
自从20世纪40年代UFO首次被一家美国媒体曝光以来,UFO就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1978年联合国第33次特别会议提议,各国都应加快对UFO的探索和研究。国际宇航会议从1955年以来,就增加了对SETI(寻找外星生命)的讨论组。在全球,有关UFO的各种协会相继成立,如美国的MUFON、日本U  相似文献   

11.
成都档案馆公布了珍藏已久的UFO资料,这堪称是2008年中国UFO事件的重头戏;武汉、无锡、贵阳、台湾……哪些是UFO经常出没的地方,在地图上将这些地方连起来,就是一份UFO的行程图,当然UFO也不会忘了<飞碟探索>杂志的所在地--兰州.  相似文献   

12.
把相对论仅看成是新引力理论是不够的.归根结底,相对论属于时空科学.爱因斯坦的不朽贡献之一,就在于发现了时空是可变的、运动的.但时空更为神奇的属性还深藏在人们的思想之外.如果可以认定UFO属于智慧文明的产物,那么它就应该同时属于与时空深层次属性相融合的结晶;换句话说,探索UFO之谜的本质就是探索时空之谜.本文以独特的视角,追溯并阐释了爱因斯坦不寻常的时空发现之路.  相似文献   

13.
媒体     
官房长官的"信念"在2007年12月18日的内阁会议上,日本政府首次发表针对UFO问题的声明:无法确认有从地球以外飞来的不明飞行物存在。声明称,没有对UFO进行特别的情报收集,也没有与外国开展这方面的情报交换和研究,亦没有研究UFO入侵日本时应该采取的对策。这是日本政府首次就UFO问题发表正式的见解。但是在随后召开的记者会上,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町村信孝称:"站在政府立场上,只能做出无法确认其存在的刻板答辩。就我个人来说,我相信UFO的确存在。"目前有关UFO的话题,成为日本全国上下关注的话题。民主党参议员山根隆治向日本政府提出,"UFO不仅是社会话题,更是国防问题"。他指责:"政府连数据也懒得搜集,国家需要正视这个问题,尽快查证  相似文献   

14.
UFO研究是地球人类目前所面临的重大课题。UFO是否是外星人驾驭的飞行器?外星人是否已驾驭UFO访问了地球?这些问题吸引众多的人们来探讨UFO现象,寻求外星人存在且已到过地球的证据。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主观的猜测外),答案是悲观的。如果说外星人已到了地球,那么他们来干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探险,是为了看看别的星球有没有“外星人”,就像我们地球人寻找外星人一样?那么,他们找到了我们地球人,应感到无比的兴奋,可它们保持了沉默,完全没有我们地球人将来找到外星生命(哪怕是微生物)所可能表现出来的兴奋。如…  相似文献   

15.
对于神奇的UFO,当人们无法用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解释时,“平行世界”、“第五种力”、“第六感觉”等一些根本无法用科学事实证实的假说、设想便成了津津乐道的话题,并由此产生了类似“心灵感应”、“超人”等一些更加神乎其神的说法,这样反而又使部分人用“幻觉”、“骗局”等字眼来否定UFO的存在.结果却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人们陷入更深的迷茫.笔者在此并非想否定上述观点,只是认为对于UFO的研究没有必要不断将其复杂化,因为UFO仅仅是一种物理现象罢了.记得在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中人们对超前时代出现的潜水艇众说纷纭,也产生了不少荒诞离奇的观点,但潜水艇不过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工具而已.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47年第一次发现“飞碟”以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了对不明飞行物的研究。随着中国大门向外开放,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西方飞碟学逐渐东移,进入古老的华夏国门,在中华大地掀起阵阵飞碟热。两大标志是:武汉大学出现的“中国UFO爱好者联络站”和进而成立的“中国UFO研究会”(英文缩写为CURO);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创办并全力以赴的全国性第一家UFO杂志《飞碟探索》。UFO从发现到消失一般只有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时间,留给人们神秘的感觉,让人们怀疑和猜测。这给人们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不便。UFO现象给2…  相似文献   

17.
UFO信箱     
云南田振志:我是在1996年结识《飞碟探索》的。近来读王中纲先生《UFO可能是地球人所为》(《飞碟探索》2001年第4期)一文,对于王先生能有幸在黄河岸上一睹“没有光亮,没有声响,个头有轿车那么大,速度和轿车差不多”的飞碟,我是羡慕不已。但是,对于王先生文中称UFO“倒像是地球人驾驶的一种新型飞行器”的观点和其下的几点理由,我却不敢苟同。在此不揣浅陋,谈谈我对飞碟及王先生文章的看法,希望能抛砖引玉,与更多有识的朋友来一起探讨关于飞碟的问题。关于飞碟是否客观存在、在地球上频繁出没的众多的UFO其实质是…  相似文献   

18.
我作为UFO的一名探索爱好者,不但对各种UFO现象的描述感兴趣,而且对各种解释也很有兴趣.因为,前者是认识事物的感性阶段,后者是认识事物的理性阶段;不了解前者,就不能理解后者;没有对后者的理解,则对事物的认识只能停留在神秘的表面感性阶段.纵观全球数十年上万件对UFO的目击报告材料,令人很是兴奋鼓舞和产生热烈气氛,但至今还没有一份报告材料是搞清了UFO真面目的.究其原因,一些专家认为:目击报告95%以上都是不真实的“妄想”和“错觉”,最难对付的是假目击、假遭遇、假照片、假故事、假解释等.这说明人类对UFO的研究,从总体上看,目前还处在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阶段.  相似文献   

19.
书案上摊开的是时波先生的书稿《域外 UFO散记》,作为这部文稿的责任编辑,我深深地被这部书稿吸引住了,大有恨不得一口气读完它之感。 时波先生自 20世纪 80年代末旅居法国,至今不觉已十多年了。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没有停止对 UFO的研究,著述不断。这部书稿是时波十年中所见所闻的随笔,其中有这十年间世界各地离奇的 UFO案,有他采访世界各国有名望的 UFO学者的过程和谈话记录,有不同流派、不同立场的 UFO研究者的观点。书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描述的许多案例是国内读者闻所未闻的,对 UFO爱好者来说具有很强的可…  相似文献   

20.
迄今为止尚有很多学者顽固地否认UFO是外星人的飞船。例如美国天文学家M.哈特教授为证明其观点,有一句名言:"如果是从地球外来的,何以UFO不着陆在重要的白宫的庭院草坪上呢?"的确,UFO还没有一次着陆在白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