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时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战争形态开始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新军事革命不仅给军队体制编制、作战理论等诸多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给军队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美军数字化部队的出现,进一步激发了世界各国发展数字化坦克装甲车辆的欲望。与此同时,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的装备有了较大的改善,一批新型二代坦克陆续装备部队。尽管以59-2坦克为典型代表的59中型坦克改进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
“防御并不是一面简单的防盾,而是一种良好指导的防御所构成的防盾”卡尔&;#183;冯&;#183;克劳塞维兹。坦克的装甲与反装甲武器之间的发展总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装甲与反装甲技术一时之间可能是某一方领先。竞争是永无止境的,然而就其基本逻辑而言,装甲相对却是居于劣势的一方;反装甲武器顺攻击之时总是集中破坏一处的装甲,但装甲却必须防护全车,正所谓备多而力分。幸好反装甲武器哑袭的方向并不平均,过去的作战记录显示,45%的攻击来自正面左右各30度的范围,无怪乎坦克常在车体与炮塔下面提供最厚重的装甲保护,不过,这种传统的装甲防护模式目前正面临严重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埃及再度向美国购买M88A2装甲抢救车,这次的采购数量是21辆,总价格为3760万美元,由埃及本身的坦克工厂负责制造。在这批新订单签约以前,埃及已经购买了66辆M88A2,这批装甲抢救车目前都交付埃及陆军服役,可有效支援埃及陆军的M1A1坦克作战。在签署这个新采购案后,埃及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M88A2使用客户。  相似文献   

4.
《世界航空航天博览》2004,(9):i001-i001
德国生产的“豹”1与“豹”2坦克,都是使用由莱茵金属公司生产的系列主炮。以色列飞机制造公司IAI与莱茵金属签署合约,将为“豹”1与“豹”2坦克提供性能提升套件,包括炮射激光制导武器系统(LAHAT)。经过性能提升后“豹”坦克的主炮可以击中6000米外的目标,并对装甲目标提供精确打击能力。采用炮射激光制导武器系统是对“豹”2坦克目前最便宜且有效的性能提升方案,能提高攻击力,相对而言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国力 《太空探索》2000,(2):24-25
“飞行坦克”是人们对武装直升机的戏称,武装直升机是航空兵器的后起之秀,它有很强的防护装甲,还有很强的攻击火力,这一点它很像坦克,有利“矛”也有坚“盾”,是一个矛和盾的统一体。但是坦克不会飞行,而武装直升机确能飞上天,所以人们叫它“飞行坦克”。  相似文献   

6.
从坦克诞生的那一天起,甲与弹之间的较量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此就再也没停止过。穿甲的过程其实很简单,就是甲与弹互相比拚能量的过程,谁能撑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所以从理论上看,只要不断的加厚装甲,总是可以抵消弹丸的能量。  相似文献   

7.
意大利是北约的重要组成国,其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一直依靠美国提供军事援助,后由于美国对外军事战略的改变,意大利于1982年启动“陆军再装备计划”,陆军采购经费增加。意大利陆军放弃了原定购买“豹”2坦克和其他国家先进步伐战车的计划。决定自主研制成龙配套的装甲战车。由此,意大利坦克装甲车辆进入了发展的重要时期,其特点是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建立完整的陆军装备体系。仅用10年左右时间,意大利就相继研制出了“公羊”主战坦克,“半人马座”轮式装甲车,“美洲豹”轮式装甲车和“标枪”步兵战车。它们构成了意大利陆军“装车部队现代化计划”的核心装备。[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装甲兵是以坦克为基本装备,主要执行地面突击任务的兵种,是陆军的重要突击力量。中国陆军装甲兵自1945年12月成立第一支坦克部队,1950年9月成立装甲兵领导机关以来,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已由初创时单一的坦克兵发展为以坦克兵为主体、包括自行炮兵、装甲步兵、导弹兵、防空兵、防化兵、侦察兵、通信兵、工兵等诸兵种合成的装甲机械化部队,具有强大突击力和战斗力的高技术兵种。  相似文献   

9.
乌克兰于7月26日宣布其已经完成海盗反坦克导弹的进一步测试工作,并预计能够在今年内完成该反坦克导弹的研制工作。海盗反坦克导弹采用肩扛式发射,配装激光半主动导引头,可以用来攻击静止和移动的装甲目标,包括主战坦克,装甲人员运输车  相似文献   

10.
来到库宾卡坦克博物馆.除了能够一睹许多在欧美各地都难得一见的德国二战“珍禽猛兽”外.当然也要好好看苏联坦克的发展。在为数超过300辆的坦克及各式装甲车辆中.有将近六成都是苏联坦克。对于一般在苏联坦克中只知道T-34、SU-100、T-72的军事迷来说.来这里保证可大开眼界.可惜和绝大多数俄罗斯博物馆一样.尽管有说明牌.但是有看没有懂.因为全都是俄文。即便有导游.也无法一一为游人解说,因此来之前绝对要做好功课,做好车型辨认.不然在灰暗的库房里.俄国各型车辆又都是清一色暗绿色或橄榄绿的涂装下.是很容易会有挫折感的。  相似文献   

11.
自第二次大战以来,美国已成为与俄国相提并论的坦克生产大国。二战期间的美制坦克产量超过88000辆,其中有七成是中坦克,其次是轻坦克,至于重坦克连一成都不到。若不是战争末期推出M26(随后又重新归类为中坦克),否则在整个二次大战期间,美军在重坦克舞台上就交白卷了。  相似文献   

12.
“布莱德利”步兵战车不仅能够搭载步兵作战,而且具有坦克般的攻击力,强大的以装甲火力,水陆两栖能力以及可靠的装甲防护力。  相似文献   

13.
众所瞩目的美伊大战终于爆发,美军在波斯湾地区集结了大批部队和武器装备,使第二次海湾战争成为本世纪的第一场硬仗。在这场以推翻萨达姆政权为目的的战争中,一般军事观察家认为硬碰硬的地面攻坚战斗异常猛烈,伊军装甲部队最精锐的T-72坦克将再度负担抵御美、英先进坦克的重任,但这次战争的最终结果显示这款坦克与10余年前一样依旧难逃痛宰的命运。不过,T-72这款坦克在这10余年中的发展却十分活跃,各种改进型纷纷出现,不妨碍让我们看看T-72的最新研发近况。  相似文献   

14.
德国“豹”2主战坦克可谓威名远扬,深入人心。我们也早已习惯了日耳曼主战坦克那特有的敦厚,沉稳,杀气逼人的王者气质。作为原本对抗苏联坦克洪流的中坚力量,“豹”2主战坦克具备了一切在东欧大草原上纵横驰骋,斩杀对手于无形之中的要素。然而,随着东欧巨变,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设计之初的假想敌荡然无存,“豹”2主战坦克在新的军事形势下也开始其顺应潮流的蜕变之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M-1 vs. T-72 1991年2月24日,期待已久的海湾战争陆战终于爆发,西方三大主力坦克之一的英国制M-1,即将与坦克王国苏联的主力坦克T-72正面交锋,这可是战车界注目的盛事,究竟双方的相对战力多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在“沙漠风暴作战”(Operation Desert Storm)和“自由伊拉克作战”(Operation larqi Freedom)中,美军所使用的M1系列主战坦克可说是所向披靡,在战场上打遍天下无敌手。至于作为对手的俄制T72坦克则是一败涂地,根本毫无招架之力。从战场上的成绩来看,M1系列主战坦克的确是大获全胜,让对手完全报销。  相似文献   

17.
对于方慰先总设计师,记者早有耳闻,他是我国著名的二代坦克设计师,曾先后主持和参与设计过69-2、80-2、85-1/2/2M/3等系列坦克的研制,对于这样一位坦克专家,记者的景仰之情由来已久,采访的想法也一直在酝酿之中,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记者得到方总同意,就我国二代外贸坦克的研制情况进行了长达一整天的专访。  相似文献   

18.
美国陆军自20世纪60-80年代间所使用的M-60“巴顿”(Patton)坦克.虽然在性能上并不算是最突出的奇花.但是却继承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M-4“谢尔曼”(Sherman)坦克以来美国坦克性能可靠又易于生产的优良传统。事实上.M-60坦克的血统可以一直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所发展的M-26“潘兴”(Panshing)重型坦克。由于M-4中坦克在大战末期面对德军新式重型坦克.突击炮和驱逐坦克显得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面对蜂拥而来的前苏联及美英盟军的坦克,德国拿出了强调系列衍生和通用第一的“E”系列;而日本在吃尽了盟军坦克“坚甲利炮”的苦头后,醒过神儿来,开始以九七式中型坦克为基础,研制起“九七系列战车”……无奈大势已去,终成安想。  相似文献   

20.
台湾“国防部”规划在大台北地区,增编一个陆军战车装甲旅,也就是说,将有超过300辆坦克保护面积272平方千米的台北市,台军方这次调防拟在2006年底之前完成,届时,台北市平均每平方千米都有1辆坦克,以密度来说将创下“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