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现测研究遥远射电源的种种特性.射电天文望远镜追求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多波段和可跟踪观测等性能,越做越大.越做越精密,耗资越来越大。但一些重大的天文发现并不全来自那些大型射电望远镜。1965年发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1967年脉冲星的发现者都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2.
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发现微波背景辐射,是射电望远镜早期探测的重大成果,它与发现脉冲星一样,非常具有戏剧性。乔治·伽莫夫在1948年预言,早期的宇宙必须是非常密集的、白热的,会产生黑体辐射。由于宇宙膨胀,这种辐射的温度已降至5K,即绝对零度以上5度。20世纪60年代初,两位美国  相似文献   

3.
脉冲星是指具有短周期脉冲辐射的中子星。自转使它像探照灯光束一般地辐射能量,按一定时间间隔一次又一次地扫到我们地球上,就像灯塔发出的旋转的光柱扫到一条船上。1974年,安东尼·海卫斯因发现第一颗脉冲星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93年.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的赫尔斯和小约瑟夫·泰勒,因发现了一种新型的脉冲星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近年来。关于脉冲星的新发现频频产生。  相似文献   

4.
最数字     
正9颗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中国天眼FAST观测基地继2017年10月10日公布发现6颗脉冲星以后,又新发现3颗脉冲星,并分别得到认证。截至目前,中国天眼FAST已经发现9颗脉冲星。由于脉冲星信号微弱,很容易被人造电磁波干扰淹没,目前科学家只观测到一小部分。而具有极高灵敏度的FAST,是发现脉冲星的理想设备。  相似文献   

5.
<正>6月15日11点00分,我国成功把"慧眼"硬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送入太空。它将揭示宇宙中惊心动魄的图景:黑洞吞噬被撕裂的星系、脉冲星疯狂旋转、宇宙深处猛烈的爆炸……这架搭载长四乙火箭进入太空近圆轨道的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将巡视银河系中的X射线源,详细研究黑洞和脉冲星,并监测伽马射线暴,探索利用脉冲星为航天器导航。此次发射还搭载了国内外3颗小卫星。  相似文献   

6.
正FAST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并于近日得到国际认证,这是它继发现脉冲星之后的另一重要成果。新发现的脉冲星J0318+0253的自转周期是5.19毫秒,根据色散估算距离地球约4000光年,由FAST使用超宽带接收机进行1小时跟踪观测发现,是至今发现的射电流量最弱的高能毫秒脉冲星之一。毫秒脉冲星是每秒自转上百次的特殊中子星,对其进行研究不仅有望对理解中子星演化、奇异物质  相似文献   

7.
<正>搜寻和发现射电脉冲星是FAST的核心科学目标。银河系中有大量脉冲星,但由于其信号暗弱,易被人造电磁干扰淹没,目前只观测到一小部分。中国科学院网站2017年10月10日报道,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首次发现脉冲星。FAST研究团组利用位于贵州师范大学的FAST早期科学中心进行数据处理,发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经国际合作,利用澳大利亚64 m Parkes望远镜进行随后观测认证。目  相似文献   

8.
越界寻觅     
飞碟不时访问地球的今天,人类寻找地外文明的努力,仍未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人们往往持这种看法:恒星一定像太阳,行星一定像地球,除了这种星系构造,就不会有地外文明存在的可能.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类似太阳系的恒星系,由于它的“太阳”是一颗发出高能辐射的脉冲星,它被看成是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星系.事情也许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9.
1M-5运载火箭的研制计划和设计目标1997年2月14日,日本利用M-5固体运载火箭在鹿儿岛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了1颗称为Muses-B的射电天文卫星。M-5是日本最新研制的一种新型运载火箭,而且它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1987年以前,由于受日本航天政策的限制,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ISAS)只能生产外部直径不超过1.4m的一次性运载火箭。但随着ISAS发射任务的增加,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重新修改了空间政策,并确定ISAS能够生产直径达到2.5m的运载火箭。M巧的设计即反映了新的航天政策。M-5是日本M系列运载火箭中第6个型号,前5…  相似文献   

10.
X射线脉冲星脉冲到达航天器时间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射线脉冲星脉冲到达时间(TOA)的空间测量是航天器自主导航和用脉冲星钟作航天器时间标准的基础.在简要介绍地面射电观测TOA测量方法基础上,重点研究了X射线脉冲星脉冲到达时间的空间测量方法和算法.讨论了利用X射线脉冲星辐射光子到达时间观测,建立X射线脉冲轮廓的方法;给出了通过观测得到的X射线脉冲轮廓与标准脉冲轮廓比较,精确确定TOA的测量方法和实用算法.讨论了削弱多普勒效应对TOA测量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一位无线电工程师无意当中发现了来自宇宙的无线电渡(天文学家称之为射电波),几年以后,另一位无线电工程师发明了专门用于接收和研究天体射电波的射电望远镜,从而揭开了天文学一个重要分支——射电天文学的序幕。虽然射电天文学诞生至今仅仅不足80年的历史,但是却得到了异常迅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宇宙探索     
射电望远镜和类星体接收射电波探测射电宇宙的望远镜为射电望远镜。它由接收盘面、天线和计算机组成。盘面越大,所获得的信息越详细,图像越清晰。所以,巨大的盘面就成了射电望远镜的主要标志。接收盘面将入射的射电波反射到天线上,天线因而产生电子信号,信号被送到计算机上储存起来,最后转换成电子图像。1955年,英国在曼彻斯特建成了抛物面盘面直径达76米的焦德尔班克射电望远镜,成为唯一能跟踪苏联1957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此后苏美早期卫星的大型射电望远镜。1971年德国建成了更大的射电望远镜,可活动的盘面直径达100米。1974年座…  相似文献   

13.
<正>NASA网站2019年3月20日报道,利用NASA的费米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FGST)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Karl G Jansky甚大阵(VLA)的观测数据,发现一颗名为PSR J0002+6216(简称J0002)的脉冲星正在以近4×10~6km·h~(-1)的速度在宇宙中行进。该脉冲星可以在6分钟内穿越地球和月球之间  相似文献   

14.
<正>Q:什么是脉冲星?A:宇宙是由星罗棋布的以恒星为核心的小星系组成的。恒星是构成星系的基本单元,是宇宙中最主要的天体。目前,在银河系中已发现的恒星多达3000亿颗左右。恒星并不是永恒的,有诞生也有死亡,死亡后的恒星会变成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然后继续演化,最终又形成了新的恒星。  相似文献   

15.
NASA网站2019年3月20日报道,利用NASA的费米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FGST)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Karl G Jansky甚大阵(VLA)的观测数据,发现一颗名为PSR J0002+6216 (简称J0002)的脉冲星正在以近4x10^6km·h^-1的速度在宇宙中行进。该脉冲星可以在6分钟内穿越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相关论文发表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Letters上。  相似文献   

16.
宇宙是始于一次“大爆炸”吗 ?若如此,这一爆炸是什么样子 ?它是均匀地膨胀还是脉动性地进行 ?星系是如何聚集成形的 ?这些都是天文界有待解决的最基本问题。 20世纪 80年代末,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出一颗天文卫星——“宇宙背景探测者 (COBE)”,对太空进行观测,寻找并记录原始大爆炸所留下的 遗迹。   COBE绘出宇宙的微波背景和红外背景。微波背景辐射被认为是原始大爆炸的残迹,它来自空间的各个方向,几乎是均匀的,其能量相当于 2 7K的温度。 COBE以空前的精度和灵敏性来测量这一辐射。它还寻找天文学家所预言的,但一直…  相似文献   

17.
短消息     
正近日,据新华社报道,自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以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共发现51颗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11颗已被确认为新脉冲星。近日,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朱铁军教授的实验室,制成了高纯度的铌钴锑合金。实验还证明,稳定的铌钴锑合金不属于标称的19电子体系金属,而是自带"缺陷"的18电子体系半导体,是正宗的半导体热电材料。这为科学家  相似文献   

18.
在30年前,人类尚不知道太阳系外还有没有行星存在。直到1991年,天文学家才检测到一个围绕着脉冲星旋转的行星。4年后,又有科学家发现了一颗围绕着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转的行星,将其命名为飞马座51b。  相似文献   

19.
1995年8月底,亚太地区又有两颗通信卫星进入地球静止轨道,它们都是由日本公司经营的。一颗是日本卫星系统公司的日本通信卫星-3(JCSat-3),它于8月28日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宇宙神-2AS火箭发射成功。另一颗是日本最大的电信公司——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的N-StarA卫星。该卫星比JCSat-3晚一天,于8月29日用阿里安-44P火箭发射入轨。JCSat-3是日本第一颗区域商业通信卫星,将用于向日本传输话音、数据和电视信号。采用多波束天线,天线覆盖区东至夏威夷,西达印度,南到澳大利…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于1994年1月25门用旋风号火箭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一颗改进的流星-3(Meteror-3)气象卫星。星上搭载了一台法国的气候研究仪和一颗德国的小型技术卫星。法国的Scarab气候研究仪是一台地球辐射测量仪器,它用于测量从地球背面反射到空间的太阳辐射,其测量数据对了解太阳能与大气和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十分重要的。Scarab卫星的数据还将与美国NOAA-9卫星及地球辐射测量卫星的测量数据相协调。流星-3卫星入轨后部署了它携带的德国Tubsat-B小型技术卫星。Tubsat-B用于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