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4):23-23
2008年6月20日,贾森-2(Jason-2)卫星搭乘德尔它-2火箭从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Jason-2是一颗海洋观测卫星,由法国航天局、NASA、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合作实施,NOAA负责数据分析。Jason-2将接替Jason-1卫星研究地球海洋与气候,Jason-1已经在高1336km轨道上运行了7年。Jason-2卫星由泰雷兹-阿莱尼亚航天公司建造,以Proteus卫星平台为基础,重约553kg,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工程》2017,(1):1-5
海洋盐度是海洋动力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发展盐度观测卫星是获取海洋动力环境数据的重要手段,在海洋观测和数据预报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海洋盐度卫星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海洋盐度卫星在海洋领域的应用,论述了我国海洋动力环境卫星体系的成就和不足,结合我国的发展需求,提出了发展海洋盐度卫星完善我国海洋动力环境观测体系的发展目标。通过探测海洋盐度要素,实现海洋动力环境全要素的综合探测,可为海洋环境信息预报和提取等应用提供不可或缺的数据源。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06,(3):46-46
由于失去了机动能力.美法合作的“托佩克斯,海神”(全称为“地貌实验/海洋动力学综合监视与研究观测项目”)卫星在成功运行13年、绕地飞行近6.2万圈后,于最近停止工作。该卫星发射于1992年8月10日。它给海洋研究带来了一场革命.最早实现了对洋面地貌的连续全球观测.使人们能了解到海洋每周的重要变化。它的数据使有关海洋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的认识产生了巨大改变.曾用于飓风和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预测、海洋与气候研究、船舶航线规划、海上工业、渔业管理、海洋哺乳动物研究、全球潮汐模型改进和海洋垃圾跟踪等。该卫星设计寿命为5年.但最终却成了历时最长的地球轨道雷达观测项目。它的用户遍及全球.包括54个国家的600多位科学家。星上用于保持轨道指向的俯仰反作用轮于去年10月9日失效.后续海洋研究卫星“贾森”1已在2001年12月发射.称为“洋面地貌任务”的另一颗卫星定于2008年升空.  相似文献   

4.
肖择 《上海航天》2009,26(2):14-14
最后一颗极轨运行环境卫星(POES)——NOAA-N Prime卫星入轨后被命名为NOAA-19卫星,现已完成了为期45d的在轨验证。这是美国电视与红外观测卫星(TIROS)系列的最后一颗卫星,所有卫星均由洛·马公司为美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设计并制造。校验完成后,NASA将运行控制权移交给美国家海洋大气署(NOAA)。  相似文献   

5.
海洋遥感卫星及应用发展历程与趋势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海洋卫星能够对全球海洋大范围、长时期的观测,为人类深入了解和认识海洋提供了其他观测方式都无法替代的数据源。海洋遥感卫星通过搭载各类遥感器来探测海洋环境信息,按照功能可分为海洋水色卫星、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海洋监视监测卫星。目前,全球共有海洋卫星或具备海洋探测功能的对地观测卫星近百颗。美国、欧洲、日本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均已建立了  相似文献   

6.
《航天》2013,(11):F0002-F0002
据欧洲空间局的官网报道,已经酝酿11年的“蜂群”卫星星座(Swarm)将于11月14月由俄罗斯“轰鸣”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蜂群”是欧空局继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任务卫星(GOCE)、土壤湿度和海洋盐度研究卫星(SMOS)和“克里塞特”2极地冰层探测卫星后实施的第四个地球探测项目,主要用于研究地球磁场变化规律,为研究气候变化和地球内部演变过程提供新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7.
台湾的“中华一号”卫星朱毅麟“中华一号”是台湾“国家空间计划局”委托美国TRW公司正在研制的一颗科学试验卫星。该卫星的任务是进行Ka频段通信、日地物理和海洋水色研究三项科学实验。卫星上的有效载荷由实验通信有效载荷、海洋水色成像仪和电离层等离子体与电动...  相似文献   

8.
美宇航局(NASA)为美国家海洋气象局(NOAA)研发的最新极轨运行环境气象卫星NOAA-N Prime已于近日运抵范登堡空军基地,准备于2009年初由联合发射联盟的德尔它-2(DeltaⅡ)火箭发射。NOAA-N Prime卫星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建造,与2005年5月发射的NOAA-N卫星类似。此颗卫星是洛·马太空系统公司建造的先进电视红外观测卫星-N系列中的最后一颗。该卫星将提供一极轨平台,支持环境监视仪器对地球大气、地表及云层进行成像与测量。NOAA-N Prime卫星将发射@肖择  相似文献   

9.
美国军用卫星现状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从60年代初开始发射军用卫星,迄今已发射了数百颗。这些卫星在侦察、监视、预警、通信和气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军在科索沃战争中就动用了由“大酒瓶”静止轨道卫星、“雪貂”-D极地轨道卫星和“折叠椅”大椭圆轨道卫星等8颗卫星组成的电子侦察卫星系统,由KH-12、“长曲棍球”、“太阳神”-1和其它小卫星等10~12颗卫星组成的成像侦察卫星系统,16颗海洋监视卫星系统以及“国防支援计划”(DSP)等30多颗卫星,为美军提供了大量的情报资料。 美国发射的军用卫星约占美国发射卫星数量的一半。这些卫星数量多、种类全,从性能上讲主要分为6类,即侦察卫星、导弹预警卫星、海洋监视卫星、通信卫星、测地和绘图卫星及国防气象卫星。  相似文献   

10.
2002年5月15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我国第一颗海洋探测卫星“海洋一号”卫星和“风云一号D”气象卫星送入太空。其中“海洋一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用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试验型应用卫星,主要用于观测海洋水色环境、预报渔场环境、监测海上污染,特别是赤潮。星上装载的遥感仪器包括1台4波段CCD相机和1台10波段水色扫描仪。  相似文献   

11.
海洋目标探测卫星的通用效能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炜琦  张育林 《宇航学报》2006,27(4):814-818
为有效构建海洋目标探测卫星体系,建立一套能对各类卫星的海洋目标探测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估的通用效能模型非常重要。初步建立了以目标探测概率为度量的海洋目标探测卫星通用效能模型,可用于光学成像、雷达成像和电子侦察卫星等。模型考虑了影响目标探测概率的三类主要因素即观测区域与目标特性、卫星平台参数和卫星有效载荷特性,分析了卫星技术性能指标和作战性能指标的相互关系,可作为海洋目标探测卫星体系需求分析、顶层设计以及效能评估的依据。并以大型舰船为探测目标用仿真结果说明了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美国、欧洲、加拿大和日本的地球科学家们正在合作设计一种名为“对地观测系统”(EOS)的航天器系列。这个系统在今后10年间将取代各自发射的极地轨道气象卫星、陆地遥感卫星和海洋遥感卫星。EOS 的任务是监测自然力和人类对地  相似文献   

13.
刘斐 《航天》2012,(4):6-9
3月2日,海洋二号卫星在轨交付仪式在京举行,卫星由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式交付给用户国家海洋局,至此,海洋二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工程》2012,(2):3-4
海洋二号卫星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我国首颗海洋动力环境探测微波遥感卫星,主要用于获取全球海洋动力环境参数,是海洋防灾减灾的重要监测手段。海洋二号卫星于2011年8月16日成功发射,2012年3月2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  相似文献   

15.
1972年美国发射了地球资源探测卫星陆地卫星1。以后又发射了几颗这种卫星,这些卫星获得了地球资源的重要数据。日本也感到非常需要地球观测卫星,于是在1975年初,以科学技术厅为主开始对地球观测卫星进行调研工作。接着日本科学技术厅制定了一项自行研制和发射5颗地球观测卫星的计划,包括3颗海洋观测卫星和2颗陆地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16.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03,(11):42-44
美国发射最后一个“大观测台”美国航宇局用于天文观测的最后一个“大观测台”天文卫星8月25日由一枚德尔它2重型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升空。卫星进入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该卫星称为“空间红外望远镜设施”(SIRTF)。这次发射也是德尔它火箭计划的第300次发射。德尔它火箭1960年5月进行了首次发射,但以失败告终。3个月后进行的第二次发射获得了成功。不过8月25日进行的这次发射中的“明星”不是德尔它火箭,而是耗资12亿美元的SIRTF卫星。该卫星上的红外观测仪器将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进行红外天文观测,将使美国航宇局同时具备光学(哈…  相似文献   

17.
卫星遥感在海洋观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卫星遥感在海洋观测中的应用李允武张淑芝葛运国海洋覆盖着地球面积的71%,容纳了全球97%的水量,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活动空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陆地非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开发利用海洋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日显重要。据统计,全世界海洋经济总产值...  相似文献   

18.
简讯     
“中华一号”卫星发射洛马公司的雅典娜1运载火箭1月26日从卡角将台湾“中华一号”科学试验卫星送入轨道。“中华一号”是台刚刚起步的民用航天计划中的首颗卫星,由台宇航部门与美国TRW公司合作制造,旨在积累卫星制造经验。星上带有空间物理学、海洋地理学和通信...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洋一号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洋一号(HY-1)卫星是中国第一颗用于海洋水色探测的卫星,是试验型业务卫星。介绍了海洋一号卫星的任务与目的、卫星总体技术特性和地面应用系统的基本任务、系统组成与功能,并展望了HY-1卫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正>“齐鲁”卫星是由济南市、中国科学院与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打造的空天信息领域科技创新平台,是国内首次采用“天基互联+小卫星”模式的创新型遥感应用项目,在卫星联网基础上构建开放的卫星信息应用服务体系,提供先进的对地观测能力、先进的互联与通信能力及星地协同开放互联的卫星人工智能(AI)平台,可用于城市管理、农业、环保和海洋管理等多个重要行业的遥感信息智能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